《家和月圆》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家和月圆- 第55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宇文琰似明白她的用意,“你的意思是说,要晋陵大郡主另嫁他人?”

☆、885 中年嫁娶

(ps:浣浣求粉红票!亲爱的读友大人,一张推荐票、打赏一枚平安符、或是全订、或几字评帖,皆是对你浣浣的支持哦!祝各位读友阅文快乐!)

素妍并不否认自己的意思,“靖王是何等骄傲之人,靖王之女当配我朝最优秀的男儿,不配二十岁的年轻儿郎,满朝文武里四十岁以下不乏有才有德的好男儿,不做原配,做个续弦也绰绰有余。”

就算是续弦,也比跟了叶大老爷强。

叶大老爷是什么,宇文琰眼里,叶家人都是蛀虫,叶大老爷更是一无是处,早年为官,竟因叶氏是左肩王妃,而坐享荣华二十余年,结果养了一家子无德无才的子孙。

宇文琰面露难色,“这事儿可不大好办,众人周知晋陵早前是嫁过一回人的,还是与人为妾。”如今虽是皇族的金枝玉叶,要想另觅良缘谈何容易。

素妍不知他在试探,只当是夫妻间闲聊,道:“平王府的贤太妃乃先帝宠妃,又是晋陵的长辈,晋陵亦得唤她声皇伯母。贤太妃宠冠后宫二十余年,一定知道先帝对靖王的感情。若是晋陵求助,贤太妃定无推辞。”

首先得是鸣凤自己动了另结良缘的心思。

叶大老爷当年是怎样逼迫鸣凤为妾,旁人不知,他们夫妻却是最为知晓。经历过苦难的人,都不愿意再与过往的苦难扯上关系,这令人一生都难以逃脱恶梦。

贤太妃待先帝之心颇是真诚,她若念及先帝宠爱,定会为先帝做些事,也为晋陵尽一份心。

宇文琰呵呵笑道:“那倒也是,寿阳公主年过四十方育两子。要是晋陵再嫁,或许过两年便能生出几个孩儿。”

素妍不也是虞氏年近四十方才生下的女儿么?

夫妻二人又说了一阵话儿,宇文琰绞好了头发,令白燕备了套次日穿的衣衫。捧着换洗衣袍携着小安子与几名侍卫去了练功房歇息。

*

六月初二宇文琰请奏前往豫地平叛,皇帝思量再三,准奏,拨五百禁卫军随行。

金吾卫大将军一职暂时交由平王宇文琯接手。

素妍小月已满。领着青嬷嬷、白芷等人与宇文琰整理行装。宇文琰计划于六月初五动身前往豫地。先从皇城至运河大码头,再从码头乘船往徐州,于徐州再往与判军交战的沙场。

素妍没有阻止宇文琰前往豫地平叛,倒是凌薇多有不舍,而宇文琰信心百倍,直说大男儿当保家卫国,去意已决,凌薇听闻已经递了《请战疏》,心下黯然,遣乔嬷嬷去琴瑟堂。着青嬷嬷等人帮忙收拾行装。

六月初四一早,乔嬷嬷来了琴瑟堂,一进屋就笑道:“禀王爷、王妃,大喜啊。”

素妍好奇,但见乔嬷嬷一脸喜色。

丫头们等着后话。偏她不说了。

田嬷嬷追问:“甚事?”

乔嬷嬷裣衽行礼,笑道:“老王爷来信了,卫河大码头还待选扯、规划,六月初六出发来皇城。听凌大爷说,太后懿旨赐婚,将晋陵大郡主配了工部右侍郎吴广久,择六月十二完婚。”

前些日子。素妍还在说鸣凤的事儿,突然有太后赐婚。

青嬷嬷与孙嬷嬷二人颇是惊诧。

宇文琰因天气炎热,穿着薄透的衣衫,一侧站着白茱,正给他打着扇子。“这事我听说过,吴广久是去岁秋天回京述职得以升迁的官员。约四十岁,是个能臣。几年前在豫地筑坝疏通运河,颇受先帝器重。结发妻子在四年前过世,原配留有两女;纳有一位侍妾,育有一子。长女一年前出阁。次女今岁十三四岁模样,幼子约有九岁。”

这门亲事,许是太后左挑右选方才相中的。

一个四十,一个三十五六,可是天造地设的一双。

青嬷嬷很是怔然,晋陵大郡主年岁亦不小,得有三十五六岁,与凌薇是同龄人,到了这个年纪居然要嫁人为妻。“叶大老爷那儿……”

孙嬷嬷亦在一边忙碌着,接过话道:“这回是太后懿旨赐婚,早前晋陵大郡主与叶大老爷又不是明媒正娶,怕是不作数。倒也奇了,怎的太后就突然下旨赐婚了呢?”面露深思,总觉得这事来得突然。

叶大老爷信心百倍地赶来皇城,而今眼瞧着做兴陵候父亲、大郡主之夫的愿望就泡汤了。

兴陵候税长庚若是个知晓轻重的,就不该任由叶大老爷在晋陵大郡主府胡闹,就连他的爵位,也是因着鸣凤的缘故,念在鸣凤是靖王宇文诲的血脉才有的,鸣凤自不愿意再与叶大老爷、与叶家与半分的牵连,但税长庚和宫里的玉嫔到底是她的骨血。

乔嬷嬷道:“这日子瞧着就要近了,晋陵大郡主与老敬妃也是交好的,只怕回头得送份厚礼。”

素妍笑道:“原是应该的。”目光落在一边坐着的宇文琰身上,他似早在预料之中的模样,眼神里颇有些得意。

乔嬷嬷问:“王爷去豫地的衣衫等物可都收拾好了?”

青嬷嬷答:“好了!又细细地检查一边,该收拾的都收拾上了,还和以前的规矩一样,让小安子同行随侍,带上八名武功高强的侍卫。”

乔嬷嬷见处处安排得妥贴,小立一阵,回静堂复话。

果疏庄子上,自端午节后每过三五日就送几筐子西瓜来,说今年西瓜长势极好,苹果、梨、李、杏、枇杷都是大丰收。有些吃不完的,凌薇就送些去江家、平王府、中顺王府、北安王府等几家交好的府上,让各家也尝尝鲜。

宇文琰吵热,青嬷嬷让白芷取了放在井上湃过的西瓜来,一只大瓜切了,宇文琰一口气就吃了大半个,留下一半,赏了琴瑟堂的下人:“老敬妃和凌二爷那儿也有瓜吃?”

六月初一时,凌老爷领着凌大爷回德州做生意去了,离开的时候留下话,说得等到八月才来皇城了。凌二爷、凌三爷及凌修洁姐妹也得托给凌薇照应。好在他们亦大了,不需她劳心神,反来帮衬她一二。

青嬷嬷笑道:“我们院里的瓜,还是照例取来的。各处都分了几个,由着他们自个吃。”

果蔬庄子原是素妍的陪嫁庄子,从庄头到下面的佃户,都是极为种果蔬的好手。素妍因小月未满,不敢吃凉食,只看着他们几个吃得香。

宇文琰吃了瓜,没那么热了,歪坐在椅子上。

素妍斥了服侍的丫头,问:“你有事瞒我?”

他不好意思地笑笑,“其实也无甚大事。前几日瞧着叶大老爷与晋陵闹腾得太厉害,晋陵那日来了府里找娘说贴心话,都哭成了泪人,原是指望兴陵候养老送踪好好过活的,可兴陵候竟打着主意。要她和章氏同为叶大老爷的妻室……”

素妍微皱着眉头,税长庚真是个糊涂的,这是摆明了与叶家人一条心,早前素妍还想,他许是偏着鸣凤的,可没想税长庚自作主张,把叶大老爷领回晋陵大郡主府不说。竟还想成全叶大老爷,辱及鸣凤。

鸣凤委屈为妾时,宁可受尽冷落也不会伴枕承欢,可见她心里厌极了叶大老爷。如今身份尊崇又怎会甘心再与他有半分沾染。

叶家在卫州的案子闹得轰轰烈烈,叶家可谓声名俱毁,如今叶大老爷想入朝为官亦不能。西北战事一起,他弃一州百姓不顾,回家享清福,这样没有担当的官员,没了人举荐。又无举足轻重的保人,恐怕很难再出仕为官。

宇文琰缓缓道:“上回,我亦听了你的主意,见晋陵在娘面前哭得可怜,娘也是个心软的,问我可有好主意。”

回想那日,他历历在目,想到晋陵流泪的样子就心疼。

他正好给晋陵出出主意,最好能断了叶大老爷的念想。

早前对税长庚还有几分好脸色,可后来越瞧越不喜欢,虽读了不少书,却是个书呆子,不晓圆滑处事,竟与叶大老爷一起胡闹。

宇文琰没说,犹豫着如何开口。

凌薇却急了,看着哭成了泪人的晋陵,两个女人都是受过苦,有过委屈的,此刻凌薇心头阵阵泛酸,“阿琰,你若有主意,倒与晋陵想想法子。”

晋陵的泪泛滥成灾,想到自己这大半生的委屈,虽是她儿子,到底不是她带大的,竟与她不是一条心,明知叶大老爷混账,竟还纵容着叶大老爷。整日在她耳边说,要她与叶大老爷和好,做叶大老爷的妻室,与章氏一样,同为妻子。

一家之中,哪有两个妻子的道理。

而她,还是大郡主呢,正一品的赐封。

宇文琰低声道:“唯今之际,要断了叶家的念想,只一个法子:嫁人!”

“嫁人?”凌薇以为自己听错了。

宇文琰便说了齐文宗皇帝的寿阳公主,还有建朝以来,那么多的公主、郡主几度嫁人的事儿。皇家的公主,若她们坚持守寡,皇帝、太后、后妃只睁只眼闭只眼,不再为难。可有的皇帝和后妃可怜自己的妹子、女儿,也会张罗着让她们再嫁。

皇帝的女儿不愁嫁,就算是到了六七十岁,若她们想嫁,便可以再嫁。

宇文琰道:“晋陵还年轻,要是能活七十岁,才过一半;要是能活到八十岁,如高祖皇帝的皇后一般,还有一大半呢……”

凌薇睃了眼鸣凤,“你若不愿,只当他说的是混话。”哪有劝说改嫁的?

可是,鸣凤好像没嫁过人,不,应该说没有做过新娘。她跟叶大老爷时,怀了税长庚,被迫为妾,一顶寻常轿子就将她从侧门抬到叶家,就是小妾过门的喜宴、婚礼一概都免了的,这也是在叶家几十年,连二姨娘、三姨娘、四姨娘瞧她不起的缘故。

☆、886 阴柔

就算三姨娘是丫头抬成的侍妾,好歹还有个洞房花烛夜。

宇文琰正色道:“眼下只这个法子,再无他法。不仅要嫁,而且还是精挑细选,寻个有身份,能得配你的。”

鸣凤止住流泪,被他的话给惊住了。

一边的冯婆子原是鸣凤的乳母,此刻连声道:“大郡主,老奴瞧着左肩王的话在理呢。这位寿阳公主四十岁了才生了两个儿子,你如今差几年才四十呢。”她轻叹一声,想到税长庚屡屡帮着叶大老爷做出令鸣凤伤心的事来,“玉嫔虽是向着你,可到底是嫁人了,你跟前儿总得有个疼你、敬你的儿女,否则你下半生可怎么过?”

凌薇一瞧鸣凤不哭了,冯婆子也动了心。

鸣凤是冯婆子带大的,跟她亲生女儿一样的疼爱着。

冯婆子欠身行礼,“还请王爷说说,这事该如何办?”她又对鸣凤道,“叶家人就是恶狼猛虎,把个好好的候爷也教成了那般模样,候爷但凡有两分向着你,老奴也想得下去。你瞧他,竟帮着叶大老爷欺负你,世上哪有这样的儿子,真真是被叶家人给教坏了。”

原以为是个孝顺的,没想却是这般。税长庚的孝心都用到叶大老爷和章氏身上了,章氏虽没生他,竟不忍让章氏为妾,还出主意要鸣凤和章氏同为叶大老爷的妻子。

鸣凤面含忧虑,又有了几分羞色。

凌薇一瞧,这真是动心有了这意思,问:“阿琰,你再往下说。”

都是苦命的女人,鸣凤又在左肩王府住了些日子,凌薇也喜欢与她说话,她没甚手帕交、好姐妹,将辛氏视为姐妹。鸣凤便成了她的朋友。

宇文琰道:“平王府与我们王府多有交情,平王府的贤太妃自来以贤惠闻名,论起辈份来,亦是晋陵的皇伯母。我娘引荐你去平王府。你求求贤太妃,说说如何被叶大老爷算计、迫害的事儿。以贤太妃的性子,万没有不管的道理。到时,娘再一边说说话,求贤太妃在满朝文武里挑上一个人好、性子好,又有担当的官员为郡马,贤太妃定会帮忙。”

鸣凤被叶大老爷和税长庚逼得厉害了,一个死缠,一个寻了机会就在耳边吹风,她是一千个、一万个不愿意。心下一琢磨,觉着这事儿好。快刀斩乱麻,不能再拖,当即咬牙道:“叔母,你可得帮帮我。”

凌薇是左肩王府老王爷的侧妃。辈分上原比鸣凤还长一辈,倒也担得鸣凤的一声叔母。“既然你真拿定了主意,我帮你就是。”谁让她们都是可怜的女人,亦同是被叶家人伤害的。

冯婆子忙道:“今儿就劳老敬妃去平王府一趟,早早把这事订下来。”

鸣凤另嫁,叶大老爷总不能自诩是晋陵大郡主的男人,赖在府里不走。她不仅得嫁,还得千挑万选的寻个好男人嫁了,有夫有孩子的过着好日子。

素妍听罢,眨着眼睛,“她们当时就去了?”

宇文琰道:“晋陵也是被逼得没法了,才去了平王府求贤太妃。贤太妃瞧她可怜,又想着她没了父母长辈,这才做了主,当天就将满朝文武没正妻的官员挑了一遍,原是寻了三个人选。次日入宫。贤太妃领了晋陵去拜见太后,太后听了晋陵的事,凤颜大怒,听了贤太妃说的三个人选,当即就订了吴广久。”

三个人选,一个是工部右侍郎吴广久、又有千牛卫副指挥使梁光,再有一位是太仆寺少卿。吴广久约有四十岁,是个能吏,家中一妻一妾,育有两女一子,妻子仙逝,长女已出阁,如今由大姨娘打理着府邸;梁光年近四十,无妻无儿女,早前原是御林军侍卫,后来做了千牛卫的副指挥使;太仆寺少卿,是个诗词歌赋皆为上乘的,年少时娶过一妻,却因难产去了,之后只纳了两房侍妾,再未娶妻。

在素妍看来,怎么瞧梁光更为合适。“为甚定了吴广久?”

宇文琰勾唇一笑,“吴广久是太后大舅家的庶长子,这吴家的儿子虽多,他却是最有才能的一个。颇得太后之心,就连吴二姐儿也常去宫里探望太后,听说端午节时吴二姐儿就被太后留在宫里住了三日。”

难怪贤太妃挑了三人,太后独瞧中了这个,原是与太后有亲,太后心存私心,这才将晋陵许给了吴广久。

鸣凤再结良缘已属不易,苦难了半生,也该过些好日子,活得有尊严,也如一个正常女人一样。

有过苦难的,尤其是有过不堪回忆的人,都不愿再与不堪回首的人和事扯上半分关联。

叶家、叶大老爷皆是鸣凤不愿再看到的。

素妍道:“如若晋陵再嫁,他日有了儿子,税长庚能否保住爵位可就不一定了。”

宇文琰一副事不关己的模样,“那也是他笨,他亦不想想,他的荣华是如何来的?是晋陵苦难、屈辱了近二十年换来的,晋陵这一生最恨的就是叶家人,他不明轻重,一再与晋陵为难,晋陵寒了心,不让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