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首富》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天下首富- 第19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胡楚元悄然返回北京瀛台,虽然绝大多数的人一厢情愿的将整个西北战线的功劳都归功于他,可他并不愿意接受。

他近乎沉默无声的回到了北京瀛台,继续在他的首相府,为即将开启的东北战线反击做着最后的准备。

对于李开邺和杨宗砺,胡楚元一直是端平了两碗水,李开邺有多少机械化部队,杨宗砺就有多少,细细说起来,段祺瑞是最苦的家伙。

在东北战线,他部署着四个机械化师,分别是直隶第二十师、第二十一师、青徐第十五师和第十六师,胡维中就在第二十一师担任少尉。

现在,机械化兵团的作战威力已经非常明显,整个俄法联军在东北都像是一群惊弓之鸟,法国总统又下台了,新总统是左派共和党的保罗一佩里埃,这是他第二次出任法国总统。

保罗一佩里埃一上台,就亲自和中国驻英公使陈佩珊联系,试图恢复双方的和谈,并希望中国政府重新派遣驻法大使,如果中方愿意和谈,他将派遣法国外交部长法列埃一佩纳前往北京。

即便是一贯嚣张傲慢的俄国人,此时也已经惊慌失措的在寻求谈判途径。

和谈,和谈。

这是协约国内部最统一的声音。

屁。

这是胡楚元给他们的回答。

此时的中国陆军和协约国恰好处于两个划时代的差别中,只要给法国人四五年的时间,他们就可以仿造中国陆军的机械化部队,也建立起一整套的新军备体系。

届时,虽然在质量和数量上,双方还会有一定的差距,可在本质上,力量的悬殊性就会大幅减少。

这么好的时机是不容错失的。

法国人不算什么,毕竟相隔太远,胡楚元真正的打击目标是俄国和日本。

5月5日。

胡楚元在北京瀛台下达了东北战场和朝鲜战场同时反击的命令,陆军的主攻战场还是在东北,朝鲜战场则是陆军和海军同时发力,海军的任务就是竭尽一切所能掐断日军的撤退路线。

在东北广袤的大地上,机械化兵团一旦开始反击,威力要比在西北战场更加可怕,沈阳、长春、哈尔滨之间的这个宽阔的东北平原就是大规模闪电战的天然舞台。

俄军根本无法抵挡,大规模的撤退,近一百余万人的部队逃回海参崴,其余则逃过了大兴安岭,回到满洲里地区。

杨宗砺的选择是直接北上,强攻满洲里,保住远东铁路,并向赤塔和乌兰乌德地区推进,和西北第二集团军会合,保住整个远东铁路。

随后,青徐兵团的两个机械化师团在六百多辆装甲车的掩护下,夺回穆丹乌拉,推进到兴凯湖区域,俄法联军只能利用山地优势在双城子一带严密布防。

此时的协约国远东联合舰队根本不敢动,任由中国北洋舰队和太平洋舰队夺取五岛列岛和对马岛,掐断日军的撤退线路。

在朝鲜海峡,中日两国海军打了一场大规模的……潜艇战。

是的。

这倒是一件很稀奇的事。

考虑在双城子地区的强行推进较为困难,杨宗砺将直隶兵团的一个机械化师派往朝鲜战场,协助段祺瑞撕破日军的防线,重新夺取汉城。

这段时间,日军倒是找到了对付七ZB…2型步兵机炮装甲车的办法——47mm口径的机关炮,以及一种肩扛式35mm口径的榴弹发射筒。

问题在于日本在朝鲜的部队缺乏这些武器,本土也基本没有,现在就算是生产出来,也无法送到朝鲜战场。

在这样的情况下,江淮兵团和直隶兵团对日军仍然只是一场单方面的屠杀。

日军的防御阵线不断被撕裂,即便能够摧毁一些装甲车,日军付出的人员伤亡也很惨重,看似简单的七ZB~2型步兵机炮装甲车,不过是一个安装一门25mm口径机关炮的封闭式拖拉机,就是这么简单的组合,在战场上所产生的毁灭效果却是异常的惊人。

很多时候,四五辆七ZB…2型装甲车就可以轻松击溃一个连的日军,摧枯拉朽,横扫一切。

七ZA…1型重型装甲车对于日军就更是无解,它们在朝鲜战场部署的数量并不多,但只需要少数的几辆就能将日军最坚固的防御阵地摧毁,甚至是直接冲到碉堡前面。

屠杀。

就是屠杀。

从始至终都是屠杀。

6月17日,装备了数百辆装甲车的闽浙兵团第二十三师强攻日本九州岛的志布志港,登陆成功后,在后续第二十二师和第十九师的支持下,一路攻击到雾岛山。

日本开始面临另一个残酷的现实,装甲车师团即便不强行攻击,就地驻守的话,也不是依靠人力就能击败的。

负责指挥登陆作战的叶伯望是登陆战的高手,精通无比,他的策略是用更大口径的175mm榴弹炮阵地死守前沿,将装甲车师团隐藏在火炮覆盖范围内,对日军的山地炮部队给予提前打击。

他的炮兵部队很难向前推进,但也不需要推进,他的任务就是死守着一个宽阔的渡口.等待更大规模的陆军持续完成登陆。

当然,更大规模的登陆部队迟早会来的。

只要江淮兵团和青徐兵团完成对朝鲜战场的清扫工作。

瀛台。

坐在办公室里,胡楚元平静的翻看着陆军情报部最新整理的军报,这段时间,中**队正迎来一场前所未有的大胜利。

东北兵团一路北上,已经占领了整个黑龙江流域,正继续按计划向着外兴安岭推进。

俄法联军蜷缩在双城子到海参崴的这一小片区域,一百四十余万人的部队部找不到退路,在西北战场,西北第一集团军已经占领了杜尚别和塔什干,并开始将俄国驻中亚的部队驱逐殆尽。

现在,胡楚元只想快点解决日本这个问题。

至于法俄两国,现在倒是可以和谈了。

新的军报刚看到一半,孙综源就走进来汇报,外相欧阳庚也随之进来。

看到他们,胡楚元将军报合上,和欧阳庚问道:“情况怎么样?”

欧阳庚默默的笑着,坐在办公桌对面的椅子上,答道:“法国方面愿意答应我们提出的条件,俄国人不愿意……他们说,只有在不割让土地的前提下,沙皇才会考虑和谈。’”哦?”

胡楚元挺冷漠的表示怀疑,随即道:“那就先和法国人达成协议,让他们先退出战争。”

欧阳庚道:“法国人也不愿意完全答应,关于1。4亿英镑的军费赔偿,以及割让几内亚、刚果和法属索马里三片殖民地的协议,他们都有一些争议。据我的判断,几内亚和法属索马里的问题不大,1亿英镑的军费赔偿,法国也能接受,刚果则太大了,法国无论如何都不愿意割让。”

胡楚元沉默的想了片刻,道:“那就逼迫法国接受1。4亿英镑的军费赔偿,我们可以不要刚果,但是,法国殖民地必须对中国开放,允许中国在法殖民地及海外省投资、经商,做为让法国同意这一条款的对换条件,法国也可以获得在华殖民地及海外省投资经商的权利。双方互等最惠。”

欧阳庚点着头,但又提出了一些自己的建议,道:“几内亚那个地方……咱们是不是一定非得要,我总觉得,那个地方的意义不太大。”

胡楚元愈加显得淡漠的答道:“我们需要在非洲东西部两个海岸都保留一个海外省。”

他的语声很平淡,如同闲谈,却不容任何人质疑。

没有人敢质疑他的决定。

这就是现在的中国。

“是的!”

欧阳庚谨慎的答应着,心里在琢磨着新的谈判。

胡楚元忽然提起另外一件事,和欧阳庚补充道:“主要让法国承认越北地区是中国疆域……另外,我们可以推动哈萨克汗国的独立,条件是巴尔喀什区域,以及从金斯克地区开始,额尔齐斯河向西归我国疆域。就目前的殖民地体系,你可以和张灵普等人联系,重新建立一个宽松的亚洲合作组织,你明白我的意思吗?”

欧阳庚稍加思索,道:“我明白了。”

胡楚元微微颔首,不再说什么。

欧阳庚是外相,他应该负责的问题不止是简单的外交谈判,也要管辖殖民地、海外省和保护国。

等胡楚元吩咐清楚这些事,欧阳庚才离开首相府,回总理府准备新一轮的对法谈判。

欧阳庚走了,孙综源却没有走,他沉默无声将一份作战报告提交给胡楚元,拟定这份作战计划的人是杨宗砺。

胡楚元仔细的看了一遍,愈发感觉有些兴趣,他必须承认,杨宗砺即便不算是战术天才,也要比普通的将领厉害很多。

这一点,没有人可以否认。

和爱因斯坦、尼古拉一特斯拉那种人相比,杨宗砺、李开邺、段祺瑞或许不算是真正的天才,但他们和普通人还是不一样的。

特别是在自信心上,他们是很膨胀的,也敢于做出超乎正常人想象范围的决定。

对于杨宗砺提出的这份极其大胆的作战计划,胡楚元非常的佩服,他甚至不用多想就签署了自己的名字,批准这份作战计划。

将报告还给孙综源的时候,胡楚元顺道强调道:“让陆军部和海军部全力支持着他!”

孙综源似乎是早有预料,嗯了一声。

是的,一场超乎了俄国人想象之外的战役就要到来了。

(未完待续)第二百六十七章 害怕吧,沙俄(二更)

俄国人和法国人在双城子、海参崴的布防可以说是固若金汤。

这要从海参崴的地势说起,海参崴三面环山,一面环海,最北方的出口就是双城子,双城子三侧都是高山,后面是海参崴山区,只有西北侧有两条狭长的出口。

海参崴地区的山势平均高度都在500米以上,大山岭延绵数十公里,现有性能的装甲车是根本冲不过去的。

在整个远东基本失陷的情况下,俄国人就死守着海参崴,也不打算做任何的退让。

俄国人也想和谈,可他们的和谈条件是不割让一寸土地,不赔偿一分钱。

做梦f不仅胡楚元生气,整个中国没有人不生气的,在过去的数百年里,俄国人不断欺压清朝,从中国划割了大量的土地,几个月前还誓言旦旦的要占领整个东北。

实际上,俄国人从一开始就将东北视作他们的固有领土。

这种人……至少在胡楚元和中**队各级指挥官们的心中,俄国人连畜生都不如。

为此,在胡楚元同意给予一切支持的条件下,杨宗砺设计了一个令人意想不到的战术计划,在一位“过山佬”(负责带队趟山路,走马队运货的领路人)的指点下,杨宗砺找到了另外一条通往海参崴的道路。

在双城子的东北侧,俄国人称之为伊万诺夫卡的小镇的南侧确实有一条山沟路直通山口湖,过了山口湖,前面就是海参崴地区。

在东北的老林子里,这样的山沟路很多,大山和大山之间都有山缝缝、山沟沟,很多人家就住在山沟沟里,所以,很多地名就叫某某沟。

因为山沟太多太乱,没有经验的人钻进去就出不来,像是钻进了大自然的迷宫。

对那个老乡来说,他知道的这条山沟路就是他们全村人赖以生存的法宝,这辈子都靠这条秘密的山路过生活,祖上几辈子都依靠知道这条路,通过这条路贩运东西到海参崴赚钱养家。

杨宗砺亲自跟着老乡走了一趟,即便是在7月份,山沟子里面还有大量的积雪,路是很不好走的,可绝对有改造的条件,山沟子非常宽,可以明显的确认这里以前曾是一条大江。

山口湖就是这条大江留下来的历史痕迹。

中间大约有二十多里的路殷比较麻烦,稍微有点狭窄,而且都是那种磨盘大小的卵石,装甲车也无法通行。

不过,只要横穿过这一段路,后面就好办了。

就在分叉口上,距离山口湖还有十几里路的一个叫“三岔口”地方,老乡又给杨宗砺指点了另外一条路,直通双城子。

这条路就像是一颗树,不断的分又,从双城子走过来,神仙都会迷路,可从三岔口走过去,那就只有一条路,不停的向西走就行了。

说实话,杨宗砺就喜欢打这种战争。

他擅长绕弯弯,兜迷宫。

别人都以为他在穆丹乌拉(牡丹江市)组织大战,可他却带着几名青年军官和一群过山佬,在山窝子里转来转去,熟悉这一带的地形。

杨宗砺的计划很简单,就是韩信用过的那一招一一明修栈道,暗渡陈仓。

只不过,他是明着派遣步兵师团大规模攻打双城子,暗中在三岔口修路,用一个装甲师强行突袭海参崴,再用一个步兵师强攻双城子的后背,三路夹击。

这个战术的关键是怎么修路。

杨宗砺的办法也简单,征调十万的民工抢修,再派两个工程团,抢修出一条石子路,然后将七ZB…2型装甲车改装,拆掉所有不必要的车身和钢板,减轻重量,再用马队托运小炮和物资。

大量的马队。

配合他的作战计划,海军必须强渡朝鲜海峡,在元山大规模的聚集,准备对海参崴的协约国远东舰队实施强攻。

攻不攻倒是其次,关键是做出大规模登陆作战的架势,逼迫俄法联军将注意力转移到海上。

这么大胆的战术计划,一旦成功,那就是远东战争中的绝唱。

胡楚元怎么能不支持?

不错,军费是不够了,不够也要撑着。

乘着上海股市开始恢复繁荣,胡楚元将政府官方持有的一部分股份资产抵押给美洲银行和富国银行,换取了12。5亿清圆的战争贷款。

加上手里还剩下的6。3亿清圆的战争公债,胡楚元紧握着18。8亿清圆,决定和俄国人拼一个你死我活。

钱……这种东西永远是多多益善。

随着胡楚元签署了新的作战计划,在远东地区,一场大规模的作战准备开始运动起来,其规模足以让整个协约国感到害怕。

在双城子外围的兴凯地区、东宁直隶州,杨宗砺调动了十四个步兵师和两个机械化师团,以及四十余万的民兵组织,国内的炮兵力量源源不断的在双城子外围集结。

为了加强对这一地区的控制,胡楚元通过总理府直接下函,确定兴凯湖南部地区为乌苏里府,并且是集中全国的力量加大力度修筑铁路,将新成立的牡丹江府、乌苏里府和哈尔滨连接起来。

因为大修铁路的计划,国内还从整个东北和直隶地区抽调了三十万劳工,掩藏在这个计划里,一部分劳工被秘密分流到三岔口,在那里修筑马路。

七ZB…2型装甲车的越野性能良好,所以,这条公路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