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篡明》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篡明- 第11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把监牢打开!”王秀楚下令,民团兵走过来,打开监牢,又尊找王秀楚的吩咐进去把李博明身上的镣铐全部打开。

“岳丈,小婿前来,是来商讨合作事宜……”

……

“岳丈不要沉默,识时务者为俊杰……”

……。

“请岳丈放下镣铐,以免伤了自己……”

……

“岳丈不要杵小婿,小婿并无过错……”

……

“岳丈息怒,岳丈放下镣铐,岳丈冷静……”

……。

“岳丈不要打小婿,岳丈,岳丈,哎呦!”

……

“岳丈放下石头!岳丈,岳丈,岳……李俊,扁他!”

就这样,被激怒的两个人把敢于反抗的李博明按倒在地,骑在他肥壮的身上,抡起拳头就是一顿爆揍,临走时还赏了他一顿炮脚。

“老子不是好惹的!”王秀楚理理衣衫,指着门外的浴火凤凰旗,“叫你一声岳父是看的起你,你别蹬鼻子上脸。东山军可不是谁都能捏两下的软柿子!”

被揍得猪头相似的李博明靠在墙角,呼呼喘着气,眼圈全部变成黑色,身上裸露的地方全都是青一块紫一块的淤青,瘫倒在地上,奋力的睁开眼睛,怒视着打完人之后扬长而去的王秀楚。

华夏一脉,世代相承,婚丧嫁娶,是为首重。太祖以兵卒劳苦,孤寂无依,遂令战功卓著者,但凡齿序相若,皆赐予婚姻。赠之贺仪,以为红礼。军士欣喜,奔走相告,念太祖之恩,效死以报。

——《通鉴》仁政

第四卷 天下事 第三十二章 银州矿产(一)

“谈的怎么样?”李婉儿已经将饭菜做好,王秀楚和李俊坐在桌边,李俊伸手抓了一把炒黄豆塞到嘴里,“嫂嫂的厨艺真是一绝,小弟我以后每天就来蹭饭。”

“欢迎之至!”李婉儿笑着答道,“到时候就怕你吃腻了不来了。”

王秀楚轻轻咳嗽两声,李婉儿知道这家伙小心眼,急忙停止和李俊的谈话,“夫君,你和我父亲谈得怎么样?”

“这个,咳咳!”王秀楚不知道该如何说,“我和岳父大人说了,岳父大人对此非常赞同,他还告诉我说我身子薄弱,要多多锻炼,我们还进行了拳脚切磋。”

“切磋?”李婉儿一愣,“对,我爹是会一点太祖长拳,你们究竟切磋到什么境界?”李婉儿听到自己最关心的两个男人竟然能够化干戈为玉帛,心中自然不甚欢喜。

“切磋到猪头也似!”李俊忍不住抢话道。

“猪头?”李婉儿正要深追究,王秀楚急忙将话茬接过来,“岳父教导小婿要不动如山,动如飞鹰,呆似猪头,快若猿猴。如此而已。”

“哇!那一定是很高的境界了!”李婉儿觉得自己眼前都是小星星,太幸福了!

两个男人对视一眼,苦笑一声,不再言语。

吃晚饭,两个人来到掘港军营,里面已经堆了很多的公函塘报,其中就有李辉下令从陈林的水泥厂调集大量工人前往松州进行管理工作的调令。

“看来那帮俘虏兵们又要高兴上一阵子了!”王秀楚笑道,马上招来陈林,两个人进行商讨,最后决定派出一千名扬中战役时抓来的俘虏,让这些表现良好的士兵获得了虐待小鬼子的权利。

陈林对这个决定坚定不移的执行下去,而那些依旧还要在水泥厂苦熬的俘虏们怀着羡慕嫉妒恨等多种复杂情感来到海边,看着远行的帆船,申请默然不语。

“妈的!老子是早来的,怎么让他们得了好机会?”一个满脸络腮胡子的俘虏骂道。

大家并不多说话,只是埋下头,默默走回水泥厂,加倍的进行工作,争取在下一拨获得前往东瀛的名额,也好早日摆脱战俘身份,成为一名真正意义上的管理者,或者也可称之为“官”。

现在李辉站在松州的城门下,看着远处驶来的船帆,这是沃顿船长的贩奴船,他这次抓来的俘虏来自四国岛,不过质量并不佳,男子太少,女子太多。

沃顿船长现在使用的贩奴船也是在李辉的掘港船厂改造过的,李辉专门仿照十八世纪欧洲贩奴船的格局重新进行了布置,可以装更多的奴隶,也加强了里面的除污清洁能力,也好让这些俘虏少死一点,为自己挣得更多的利益。

李辉看着从船上走下来的一队队日本女人,把不满都写在脸上,沃顿船长事不关己的摘下呢绒三角帽,不停地扇风,对他来说,用这些奴隶完全可以交差了。

“沃顿船长,你没有发现你抓来的人中,女人占了大多数么?”李辉一脸严肃的问道。

“这……”沃顿迟疑了一下,“女人,这个,自然,没有什么,在上帝面前,男子和女子是平等的!”

“在银矿,男子是比女子昂贵的!”李辉反驳道,“这次的薪金要少一些了。”

“不!亲爱的李!”沃顿着急了,“我的侯爷,我的指挥官先生,请你尊重我们之间神圣的契约,如数的付给我应得的报酬。”

“这样也好办,只要你能想出一个办法来让这些女劳工创造出更多的价值来。我就考虑给你足够的薪金。”李辉摊开双手,“如果你办不到,我只能按照自己认为正确的方法去做了。”

沃顿船长那只灰色的眼睛咕噜噜转了几圈,最后他一拍大腿,“我们可以将这些女子中比较美丽的一些挑出来,送到大明的各个妓院里,让他们的美貌得到最大的施展空间。”

“好!”李辉拍了一下巴掌,他早就想这么做了,但是碍于名声,不敢公开组织,现在既然已经有人牵头了,咱们就干吧!还客气啥?

“沃顿船长,你要向众人宣布这个主意是你自己的原创,与我没有关系。”李辉笑道,“至于我本人,在行为上都堪称东山军的典范,用中国人的观点来看,我就是个正人君子。”

沃顿船长急忙扶住墙,才没有摔倒,他盯着李辉看了好长一阵子,最后点点头,示意默认了李辉的观点。

李辉将这些日本劳工分配到矿场,由于前两天服部武藏引起的战争,导致银矿所有的劳工全部逃跑了,现在的银矿空荡荡的,一切都处于停滞状态。

江阴民团损失惨重,一千二百余人的队伍只剩下三百人,其中大部分带伤,李辉让武扬将没有受伤和轻伤的人组织起来进行夜间巡逻,以免敌人再次来袭。

看着被烧得一片焦黑的银矿,李辉心里愤愤不平,这些该死的小鬼子,竟然敢来给我捣乱?真是活够了!

远处,一艘艘帆船隐隐出现,原来是那一千名从水泥厂派过来的俘虏乘船来到了。

这些俘虏们现在可以算得上是翻身农奴把歌唱了,根据前几批调去松州的俘虏们传来的消息,他们刚到那里就被分配了工作,最低的也是果长,手下管着好几号日本人,想打就打想骂就骂,至于当地的女人,那自然是想怎么玩就怎么玩,当地人根本不敢反抗,反抗者杀!

这些俘虏们听得双眼发直,过了很久才回过神来,吧嗒吧嗒嘴,对松州的浪漫生活充满了无限向往。

李辉向那几艘缓缓进港的大船招手,船上的人一般都认识这个东山军的头目,杀伐果断的领头人,也都纷纷向李辉招手。

虽然他们是俘虏,按照正常的观点,他们是势不两立的仇人,但是在这遥远的海外,看到一个熟悉的面孔,心里不知怎么的就拉近了距离。

在松州的海滩上,李辉面对这些俘虏兵,他清清嗓子,“从现在开始,你们已经脱离了俘虏的行列,正式成为东山军的一员!”

这些俘虏们静静地听着,没有人出声,只有海浪拍打礁石的声音。

“你们来到这里的工作就是帮助我管理银矿,你们看到那些日本人了么?等会我会把他们分给你们,由你们带领他们下矿井劳作。当然你们主要的任务是监督他们,必要的时候可以对他们施以惩戒。”李辉慢慢说道,“如果有人敢逃跑,马上杀掉!从现在开始,分到你们手下的那些日本人的生命就掌握在你们的手里,杀光了也不要在乎,杀光了再来要人!”

俘虏们听得新鲜,看着远远地那一大群日本人,这些家伙都跃跃欲试起来。

“早餐是米粥,中午和晚上有鱼和青菜,你们的每一个功劳,都有人为你们记录,也许三年之后,你们就能升到把总乃至千户,这都在于你们的努力。”

“请问,我们靠什么来证明自己的功劳呢?”一个俘虏壮着胆子说道。

“问得好!看你们每月开采的银矿数量。”李辉冲这些俘虏们看了看,“你们当中有识文断字的么?我需要记账人员。”

“我!我念过三年私塾!”依旧是刚才发问的那个青年,被俘虏后剃的光溜溜的脑袋现在已经长出了头发,但还有没达到梳成发髻的长度,只好披散着,看上去好像砍樵的刘海。

“好!”李辉做了个手势,示意让他站出来,这个青年局促的搓搓手,看着刚才还和自己并肩站立的同袍,心里突然升起一种自豪感。

李辉接着挑出几个识文断字的士兵,让他们跟着武扬学习记账,张翼也走过来,看着这些俘虏,眉头紧皱,一言不发。

这次战斗,张翼的罪责不小,要不是他反应迟缓,也不至于被敌人攻了进来,差点就把松州城打破。

对此,李辉只字未提,张翼心中忐忑,他现在身在海外,手下早已被李辉收编,孤立无援,如果李辉现在下令杀掉他,自己只能挺起脖子等死。

“这是你们的游击将军张翼张将军!”李辉指着张翼,“从此以后你们要听从他的指挥,不得违抗!”

“是!”这些俘虏兵们学着东山军的样子,以手击胸,喊得也是参差不齐,但多少还有个样子。

张翼做梦也没有想到李辉会把这支军队的实际控制权交给他,他看着李辉,眼中闪过各种复杂的神色,最后定格在感激的位置上,冲李辉深施一礼。

李辉没有推辞,坦然受之。张翼急忙审视自己的部队,这些壮小伙子,都是好小伙子,由于长时间繁重的体力劳动,他们的身体都很壮实,胳膊上的腱子肉一块块凸现出来,看上去很有爆发感。

张翼挥挥手,下令士兵们排队向前走,这些被掘港水泥厂的皮鞭和棍棒敲打出来的俘虏兵们严格遵守纪律,排成整齐的队伍,走向远处。

第四卷 天下事 第三十二章 银州矿产(二)

看着这些即将成为士兵的俘虏们,李辉叹了口气,这是掘港所能做出的最大支援了,也是最后一支预备队,要是再发生点什么……他不敢往下想了。

今年江北地区的收成很好,全江北总共开垦土地三万余亩,各地蜂拥而来的流民将沿海的土地都开发了,秋平均亩产水稻两石,(明代每石120斤),玉米平均亩产量为三石,也就是360斤照此算来,全年粮食产量最少也在六万石左右。

王秀楚开始组织那些下放的儒生们进行秋粮收获工作,之后按照什一税进行缴纳公粮,并且限令不准扰乱百姓正常生活。

这些儒生们从来都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哪知道什么稼轩之苦?经过这段时间的下乡劳动,至少明白了禾苗是怎么插的,玉米的果实结在中央,红薯是埋在地里的,橘子是要从树上摘下来的等等,他们也开始逐渐喜欢上农村的生活了。

西亭,村长儒生周长亭正在田地里挥汗如雨,按照王秀楚下达的命令,他们必须帮助农民进行农田收获工作,如果不达到一定的数量,那么自己的仕途可就大大的堪忧了。

周长亭一边咒骂这火辣的太阳,一边将收割好的稻子捆起来,扛在身上,哼哧哼哧的大步流星往前走。两只脚上沾满了泥土,他却浑然不觉。

周长亭抬头看看火辣辣的太阳,又看看堆积如山的稻子,一种成就感油然而生。他真想大喊一声,向广袤的天地苍穹证明自己的存在。

而在掘港北方的农田里,分配到这里的村长杨骅一边挥舞镰刀一边念叨着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等等,显然是在复习功课。

过了九月,粮食的收获基本结束,李辉也将松州的秩序恢复到正常,银矿重新开始生产,同时在石见银山进行大规模修建,王承化的锋锐营一千五百人(战斗损失一百人)都扔下腰刀,抄起刨子斧子锯子等工具做起了工人。

不到一个月,一座面积在上千平,城高壕深的新城筑成了,城墙是反攀登的波浪形,上面留有大量的垛口,城墙外面则是用木头垒成的劳工住宅区,专门给那些小鬼子们住的。

李辉将石见银山改名为“银州”,作为在日本的第二个基地,主力锋锐营被安排在这里,防备敌人的进攻。

“我把这里交给你了。”李辉拍拍钟良的肩膀,“我很看好你啊!当然你女儿愿意去中原就随她去吧!我会保护她的!”

钟良在心里骂了一句,脸上仍是笑眯眯的,“侯爷哪里说话,小女跟着侯爷是去享福了,小老儿高兴还来不及呢!”

“这就好,就怕你想不开。”李辉叫过王承化,说明自己已经册封钟良为银州布政使,管辖日常行政事宜。而锋锐营作为主力部队,有权指挥地方行政机关。所以钟良还是要听他的。

钟良对此非常不满,老子我可是帮你把银州城建起来的,你这一抬屁股把一把手的位置交给自己人,顺带着还拐走我女儿,我要是能想得开我还是人吗?

“侯爷只管放心,小老儿,不,下官一定将事情处理好,定让侯爷满意。”钟良深深作揖,说道。

“看你的表现了!”李辉点点头,银州之地,事关重大,这个银矿可是自己将来重要的财政来源,万一要是被敌人攻占,那可要受点损失了。

将这里的事情交代完毕之后,李辉乘坐运输银矿的船回到掘港,在船上他仔细观察了银州的银矿石,他发现这他妈的哪里是什么银矿石,简直就是天然的纯银!

李辉使劲用手刮了两下,确定这是真正的纯银,在烛光的照耀下散发着湛白色的光泽。

“银子哈!”李辉想起现在炼银早就使用灰吹法,将银融入铅中,之后吹入空气,让铅氧化,这样就能得到纯银。

但是这种方法又要耗费大量的战略金属——铅。这样一来反倒增加了成本。而高温炼制银矿会消耗大量的煤矿,煤矿啊!现在少的就是煤矿。

“好吧!死道友,不死贫道!”李辉开始琢磨将银矿搬到松州去,砍掉当地的松木用来冶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