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篡明》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篡明- 第4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郑成功并不买账。于是他转而去寻找别的同盟者。

听到李辉这个名字的时候,郑成功并没有在意,但是当细作将李辉的发展史调查清楚之后,他就开始皱眉,思虑了很久,终于会心一笑,叫来郑鸿逵,两个人商议了大半天。

“这李辉以十九人起家,将地盘扩展至四镇,看来绝非等闲。”郑成功堂堂相貌,长髯飘洒,一双虎目中耀耀生辉,“若得此人,如多一臂。当下大力气拉拢过来!”

“鸿逵,你去江北一趟,与此人详谈,一定要将他们拉入我军麾下,那么,我们的复明大业又多了一分胜算。”郑成功嘱咐道。

“好!但是素文李辉贪财之名,万一他要是以银钱相胁迫,我当作何处置?”郑鸿逵想到这个问题,咨询道。

“应了便是,反正我们在日本九州岛那里有银矿在手。”郑成功一笑,“他若要银钱,就让他自己去日本取去。能不能取得就是他的本事了。”

“好谋划!”郑鸿逵一笑,两个击掌,并祝一帆风顺。

两支素未谋面的船队在茫茫东海上相见了,李辉看着郑成功派来的大船,和自己的座驾惊雷号差不多,一看就都是出自葡萄牙人的手笔。

正在思虑间,对面的三艘大船开始开炮,轰隆隆的炮声在空气中回荡。

“大哥,他们进攻了,咱们,咱们反击!”雷通一脸紧张,下令士兵们填装弹药。

“你脑子坏掉了!”李辉阻止了雷通鲁莽的行为,“这是鸣礼炮,向我们致敬呢。”冒牌奇才

第二卷 长风烈 第十五章 楼船(四)

(给个收藏和推荐吧!兄弟姐妹们。)李辉下令士兵们在炮口装火药,点燃,鸣礼炮进行回礼。对面那三艘战船听到礼炮声,快速驶来,李辉也命令船只开拔,两艘大船在茫茫东海上终于碰面了。

“对面可是东山军的船队?”对面的那艘大船是正宗的西班牙大桅帆船,船身高达三丈,长度更是惊人,甲板都赶上半个足球场大小了,双层甲板上,许多穿着明军服饰的水手士兵垂拱而立,簇拥着当中一员大将。

“正是,你们是国姓爷的队伍?”雷通大嗓门,传递起消息来还是比较简便的。

“正是!”船上的人们冲李辉他们招招手,理会抬头仰视那艘巨大的帆船,心中充满无限崇拜。

“请进港!”国际标准化旗语打出欢迎的信号,顿时码头上鼓乐喧天,更有好事者弄了几枚二踢脚叮叮当当的放起来,而鼓乐吹得也不成调子,细听之下,李辉鼻子都气歪了,竟然是《凤求凰》的段子!

“大哥,热闹吧!哈哈,刚来的戏班子,被我们接过来了,正好派上用场。”徐有田还真是有田啊,总也摆脱不了自己那点趣味。

“停停停!”李辉伸手向下压了压,“有别的吹别的,要不就别吹。传令码头马上准备酒宴,今天是贵客登门,不能失了礼数。你过来,有点事情要你去办。”

两个人一番耳语,码头上已经是人声嘈杂,锣鼓喧天了。

远处,那三艘大船已经停靠,那艘西班牙大桅帆船个头实在过于庞大,只能在海上下锚,郑鸿逵坐着船上自带的小船,一边摇橹一边四外打量着。

“这掘港的码头,也忒小了些!”郑鸿逵看看那如山般的西班牙帆船,再看看李辉引以为自豪的惊雷号,嘴角撇起,轻蔑的神情溢于言表。

岸上,上百个精壮的小伙子手持红布条,挥舞着喊喝:“欢迎欢迎,热烈欢迎!”

郑鸿逵一见这架势,嘿嘿一笑。李辉急忙迎上去:“东山军总兵李辉,未曾远迎,还请贵客恕罪则个。”

“你是李辉?”郑鸿逵冲李辉一抱拳,“素闻李将军大名,如雷贯耳,今日得见,果然英雄!在下郑鸿逵!”郑鸿逵冲李辉一抱拳。

“在下李辉,崇祯十五年举人!现为江北总兵。”李辉又为自己多加了一个总兵的头衔,郑鸿逵呵呵一笑,“李兄,不知这总兵为何人所封?”

“非帝王所封,乃四镇百姓册封!”李辉笑道,“如此,使不得?”

“自然,自然使得!”郑鸿逵点点头,这乱世尽是草头王,李辉现在自称为一个总兵还是比较谦虚的,“不知李兄拥戴哪家为正朔?”

“这个……”李辉觉得有点难以回答,沉吟了一会,郑鸿逵见此,知道李辉现在处于骑墙派状态,“李兄,听闻你满怀忠义之心,以十九人起兵,凡大大小小数百战,终于保一方安宁。真令我等佩服啊!”

“哦,尺寸之功,如何入得尊兄法眼?国姓爷乃旷世英豪,在下佩服之至,若有时机,定要亲自登门拜会。”李辉含混的表达了要与郑氏家族亲近的意愿。

“甚好,甚好!”郑鸿逵听到李辉这样说,心里的石头稍稍落地,“到时候可要和兄弟好好喝上两杯,咱们把酒言欢,岂不痛快!”

“把酒言欢,今日正当时!”李辉也笑了,“郑兄,请!”

“请!”两个人并排大步向码头的港务室,里面已经准备了酒宴,郑鸿逵大手掀开门帘走进去,发现里面也布置一新,就连天棚都擦得铮亮,看来为了迎接自己,李辉还真是下了大本钱了。

“李兄,何必如此破费?便宴即可。”郑鸿逵看着满桌子的饭菜,激动的认为李辉实在太过热情了。

“即是国姓爷的使节,自然不能等同与凡人。”李辉殷勤的给郑鸿逵夹菜,“国姓爷近来可好?”

“唉!”郑鸿逵叹了口气,放下筷子,“我军屡败,七月败于海澄,八月败于泉州,损兵折将,徒费钱粮,纵然合抱之木,亦不能撑起朗朗晴天啊!”

“是啊,各地义军风起,但是各自为政,互无联系,被满酋各个击破,志士们流血流泪,总也是独木难支。我们一定要联合起来,同抗满酋,为复兴大明江山而努力。”李辉善意的劝解道。

“李兄所言,正合吾兄之心!”郑鸿逵听到李辉这样说,顿时来了精神,“前月,舟山张煌言遣使前来,约定联合进攻浙江,吾兄闻下,欣喜万分,急忙派遣骁将进攻温州,牵制敌方大量兵力,话说回来,那传播得沸沸扬扬的狼山之战,我们郑家也是有功劳的!”

“这个自然,若无国姓爷在南方策应,我军怕要有很大的麻烦,这杯酒先敬国姓爷和郑兄,小弟在此谢过了!”李辉端起杯子一饮而尽,将空杯子传视周围,大家忍不住鼓掌称赞。

“以后咱们两家联军,自然要多亲多近。”郑鸿逵也自斟了一杯,仰脖喝下,又是一阵喝彩声。

“李兄,初来你这江北,见你手下的兵丁精神饱满,士气高昂。然衣衫破旧,器多毁损,所为何故?”郑鸿逵一路观察,发现东山军都很精神,但是身上的衣服大部分都是补丁摞补丁,手中刀也都残缺不全,多有崩刃豁口,;一路看去,竟没有一把好刀!

“一言难尽啊!”李辉说着滴下两滴眼泪来,“掘港人口稀少,地产不丰,百姓贫苦,我们东山军冻死不拆无,饿死不劫掠。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从来不拿百姓一针一线,不动乡亲们的一草一木,自然贫困。”李辉指着郑鸿逵碗里的鸡腿,“就连今天款待郑兄的这只鸡,都是拙荆亲自喂养的,本来想留到过年,好用这只鸡给五千将士熬汤喝的……”

接下来就有些胡说八道了,但是郑鸿逵聚精会神的听着,时不时还留下一两滴眼泪来。

“上次作战,我军将士杀伤甚重,抢夺敌人粮草无数,士兵们路过一村,发现这个村子的百姓早就断了炊烟,便将缴获来的军粮献给百姓,自己则步行回到掘港吃糠咽菜……”李辉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当然他现在也不知道野菜是什么味道。

李辉洋洋洒洒白活了大半天,口干舌燥,端起酒杯一饮而尽,“四镇艰难,东山军艰难,但是为了复国大业,百姓们毁家纾难,没有丝毫怨言。”

“咳!”郑鸿逵叹了口气,“李兄之难,远在我等之上,我郑家虽然处境艰难,但好歹有海商船队来回贩运货物,逐什一之利。我此次回去,一定将李兄的难处说给吾兄听,我们也会竭尽所能帮助李兄,为大明中兴,为社稷百姓。”

“不妥!”李辉双眼一亮,如同一个设伏已久的猎人欣喜的看到自己的猎物已经进入陷阱,“我东山军虽难,但也晓得君子之意,不妄谈,不徇私,不贪图,不求人施舍。郑兄的好意我们心领了,但是我们东山军一定要自力更生,不能再麻烦郑兄了。”

“也罢!”郑鸿逵拾起筷子,“李兄为了反清大业,意志坚定如斯,真令吾等佩服!清收鸿逵一拜!”

李辉脑门上的冷汗登时就下来了,靠,吹大了,人家还真当真了。

“郑兄请起!”李辉俯身相搀,“心有余而力不足。我欲广开饷路,奈何船只少得可怜,想贩卖货物却苦于没有银钱,若有明路,还请郑兄帮忙指点一二。”

“这个……”郑鸿逵点点头,想起临来时郑成功所言,他喝了一口茶,“在东面,有一国,名曰日本,岛上多金银,且日本与我们郑家交厚,不瞒李兄,吾兄之母便是日本国人。”

“这个,小弟也略有所闻。”李辉点点头,暗示他继续说下去。

“在万历年间,我大明为保朝鲜与日本在朝鲜进行大战,我大明天威之下,日本群小束手,全部所谓远征军全军覆没,自此日本不敢再犯天威,直到现在亦对我大明礼待有加。所以我郑家才得以利用海运之便,追逐商利,支撑军队开支。”郑鸿逵笑了笑,“李兄既然要走海商之路,不如去日本以货物兑换黄金,定能取暴利也!”

“好主意!”李辉点点头,这个在历史书上也写过,由于日本金银产量比较高,所以西方人来到日本之后就开始套现,导致日本的黄金白银大量流出国外,造成严重的货币危机。这才促使倒幕运动的发展。

“怎奈我们的船只都是小船,并无像郑兄那样的大海船,还请郑兄……”李辉不把话点破,郑鸿逵也明了于胸,“这样吧,我回去之后让吾兄派来几个熟练的造船工匠,帮助李兄制造大海船,李兄意下如何?”

“郑兄所言,如雪中送炭,对我东山,如蒙重生,请受我李辉一拜!”李辉说着就要下拜,郑鸿逵慌了手脚,急忙将李辉扶起来,“切不可如此,你我兄弟相称,何必如此客套!”

第二卷 长风烈 第十五章 楼船(五)

“礼节不可废,恩情挂心中。”李辉做了个样子,见达到了预定目的,心情大好,“郑兄,既来我江北,不如多盘桓几日,也让小弟多多近些地主之谊。”

“也好,素闻江北人杰地灵,风物俱佳,这次一定要好好观赏一番。”郑鸿逵点头称是。

两个人酒饭已毕,李辉下令从掘港城中牵出两匹马,这是商队花高价从北边运过来的,本来李辉想缴获几匹好战马,但是败家的岳琪他们竟然把那些战马全都杀了吃肉,说什么改善生活,把李辉气得火撞顶梁。

“我本想弄上百十匹战马,组建骑兵队,你们可倒好,把我的骑兵吃到肚子里去了!”李辉真是无奈,这帮家伙,怎么就没点全局观念么?

“这两匹龙驹,乃是征战所得,自古红粉赠佳人,宝马赠英雄,还请郑兄将这两匹马送与国姓爷,聊表小弟渴想之念。”李辉拍拍这两匹身材高大的战马,心疼啊!这两匹马买的时候花了两千四百两,从北面运过来,光运费就将近上百两,加上每日精料伺候,整个都赶得上用白银打造出来的!

“真是龙驹啊!”郑鸿逵也不懂马,但是他本是武将,对于战马也略有了解,“骨骼清奇,双目有神,蹄脚粗大,一看就是难得一见的宝马,这礼物,我收下了!”

两个人继续游览,绕到那四个高的瓮城下,郑鸿逵饶有兴致的绕着那四个瓮城里里外外仔仔细细看了好几遍,“这东西如此坚硬,用何物所造?”

“用石灰。”李辉笑道,“以海边贝壳,加以灼烧,烧至粉末状,再以粘土压碎,调和在一起,使用之时以水调和,坚若磐石。这是我掘港特产。”

“原来竟然是这般造法。”郑鸿逵拍拍坚硬的瓮城,“这上面血迹,刀痕甚多,莫不是遭逢恶战所残留?”

“是啊!”李辉提起这个来了精神,绘声绘色的和郑鸿逵讲起阿勒泰那个傻鸟以骑兵冲击瓮城的事情来。郑鸿逵听得也是一阵阵惊心。

“这般说来,那满酋以步卒血肉之躯冲击坚城,真是螳臂当车!”

“正所谓:‘无知者无畏’,若要让这些落后又愚昧的满酋做了天下,那么我泱泱中华浩浩华夏岂不是要葬在这些胡酋腥膻之辈手中!”李辉愤愤的骂道。

“李兄所言甚是!”郑鸿逵看着这些血战之后的遗迹,一股热血直冲头顶,“为护我汉家衣冠,为保护千千万万的同胞不被满酋奴役,我辈只能捐躯赴难,舍生忘死!势必要将满酋赶出中原!”

“说的是!兄弟共勉之!”两只大手拍在一起,随即哈哈大笑起来。

参观了瓮城,李辉又和郑鸿逵坐车赶往边墙,站在百里边墙下,郑鸿逵不由得睁大了眼睛,看着这高达五尺,内部以青砖垒砌,外部用石灰浇筑,向南北绵延,望不到边。

“如此工程,不可谓不壮观!”郑鸿逵用羡慕的眼光上下打量了几遍,伸手在墙上拍了拍,墙体发出金属般的脆响。坚硬非常。

郑鸿逵握着发痛的手臂,向李辉竖起大拇指:“李兄!好坚墙!”

“没办法,满酋凶悍,只能筑此坚墙以避其锋。将来若得十万精兵,一定要拆墙冲出,杀尽满酋!”

“到时候不要忘了叫上兄弟,咱们一起马踏江南,重整河山!”郑鸿逵被李辉热烈的情感感染,激动得抽出腰刀,耀武扬威。

“看来,郑鸿逵还是个热血汉子。”李辉看着这郑鸿逵的背影,“郑家良莠不齐,这郑鸿逵,郑成功兄弟是好样的!”

“我这有几个兄弟,以前也是郑兄手下的,郑兄要不要见见?”李辉笑着问道。

“什么?我的手下?”郑鸿逵睁大了双眼,“即使如此,快快招来与故人相见。”

李辉把执法官周能叫过来,“还请郑兄恕罪,当时你的溃兵自金山前来,小弟为了招揽大家同赴大义,擅自斩杀了陈三等人,这位是周能周兄弟,现为我东山军军法官。”李辉将收揽的郑鸿逵残部一一介绍,现在这些人只剩下八个,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