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篡明》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篡明- 第7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至少传闻是这样的。

第三卷 将军令 第二十一章 江中龙(六)

(今天四更,哈哈,求收求推!)李辉反过来倒过去仔细看了看,心中疑团渐渐消散,不是传国玉玺,传国玉玺上刻的是螭虎钮,螭多为双尾,而且按照李辉以前看过的资料,那个传国玉玺上刻的也是双尾螭,而这个刻的却是单尾,而且那黄金成色也不好,分明就是伪造的。

“谁敢伪造传国玉玺?”李辉看出点名堂,这一块绿油油的石头他也不看得那么重了,甚至有一种把金子敲下来的冲动。

“大哥,这是什么东西啊,方方正正的,好像个印章?”王承化接过来,看着玉玺上的虫鸟篆字,“哈!这么多弯弯曲曲的画,都是什么东西啊!”

“这个是传国玉玺。”李辉一把抢过来,“传国玉玺,听说过么?”

“啥?”几个人都睁大了眼睛,那表情似乎被巨惊讶得事情雷到了,“传国玉玺?”

“当然不是真的,”李辉笑了,“真的传国玉玺早就被后唐李从珂抱着跳入火中遗失了,现在用的都是假的。”李辉给这几个土条做完科普,“去查查,附近满清的官员中有谁喜欢收集古玩的,报上来,咱们好把这个送给他。”

“这么好的东西,真的要给满清官啊!哇!这上面好大一块黄金啊!”雷通并不留意这块绿油油的石头,一双眼睛只在那块镶补的黄金上流连。

没办法,就这品味,这个真没办法。

前方奸细传来谍报,太湖(安徽县名)、宿松、潜山、英山一带义军风起云涌,已经立大明宁藩后裔朱统锜为石城王,居于潜山飞旗寨,立官职,辖地方,俨然一方诸侯;江西、湖北、安徽等地百姓也纷纷揭竿而起,同声声援起义。

李辉在靖江看罢谍报,心情大好,虽然他早就知道这场战争最终要在一年后失败,但是我们还有一年的时间,在这一年的时间中或许一定会有转机,因为这个世界有了我。

“派去上虞县平冈寨的人回来了没有?”李辉问道。

“回来了,但是张煌言说现在实力不济,不能贸然出兵。”程六站在李辉的面前,一板一眼的回答道,李辉皱了皱眉头,“看来联合义军共同举事的可能性不大了。”

“程六,我有一件大事要交给你去办。”李辉拿过两封书信,“你跑一趟云贵,将这两封信交给大西军干将孙可望和李定国,千万要让他们取得对咱们的信任,明白么?”

“大哥,据说他们都是张献忠的部下,历来和大明军队为仇,会不会和咱们……”程六面有难色,灰黄的脸上闪烁着一点忧虑之色。

“程六,你怕死么?”李辉将信放在桌子上,一双眼睛盯着程六,幽幽问道。

“怕,只怕死得不明不白。”程六略加思索,回答道。

“我也怕死,我也怕死得毫无价值,像地上的蝼蚁一样活得稀里糊涂,死得窝窝囊囊。咱们男子汉大丈夫生在天地间,就要往前闯,凡事不要怕,不要惧,人生在世,寥寥数载,死生事大。要死得有价值。你明白么?”李辉语重心长的劝道。

“大哥,我知道了,人活着就要干出点事情来,要不然和那些山野村氓有何不同!”程六向李辉敬了个军礼,转身退下。

走到门口,程六转过身,大喊道,“大哥,程六一定把事情办好,请你在家放心!”

“好兄弟!我先谢过你了!”李辉大步走过来,拍拍程六的肩膀,“不要怕,尽管去做。如果有可能,要拜谒永历皇帝,把这封信交给他。”

“嗯!”程六跺跺脚,头也不回的出了大门,向遥远的云南走去。

望着程六远去的背影,李辉心头闪过一丝不安,如果程六这次前途未卜……他努力停止自己的这种想法,如果程六不能成功,那只能说不能做一个合格的谍报人员。

山西靳家,深宅大院中,层层楼阁,座座亭台,众多仆役打扫庭院,身高力壮的大汉们在院墙上的碉楼上来回巡视,门前尽是前来拜访的车马,熙熙攘攘,昼夜不息,端的是福禄满堂,妻荣子贵的大家气象。

一个叫花子拎着讨饭棍,在靳家门口不停地观瞧,明眼人一看就知道是望风的。但是人们来回穿梭,谁有时间去顾及他?

靳家正厅,坐北朝南,初春的阳光暖暖的洒进来,照得人昏昏欲睡。一个年及花甲的老人脸色煞白的坐在檀木太师椅上,手脚不停的抽搐,看着桌上的那封信和被石灰泡得几乎成为干树枝一样的手指,额头上的汗滚滚而下。

这老头就是清初“八大皇商”第三位靳良玉,桌上摆着的很明显就是靳云川的手指头。

“逆子啊!逆子!”靳良玉的三子靳泽恩大骂连声,而老大家的媳妇翠娘则在旁厅躲躲闪闪的偷听。

“爹,咱们不能拿这些银子给那些绑票的土匪!”靳泽恩吼着嗓子,“这个逆子,不好好在家呆着勤读诗书,跑到江南寻花问柳,现在又被人绑了,活该!”

翠娘看着老三那气鼓鼓的神情,捂着嘴吃吃笑起来,妯娌之间的明争暗斗不是一天了,作为家里的长媳,她很乐意看到老太爷最为宠爱的小孙子被人给阴了。

“爹,咱们找摄政王爷吧!再怎么说咱们家也是御封的皇商,那些封疆大吏还是会给咱们这个面子的。”靳泽恩看看斜躺在太师椅上昏昏欲睡的靳良玉,不由得提高了声音。

“哦?小三子,你说啥?”靳良玉被惊醒,歪着脑袋,恹恹问道。

靳良玉把刚才的话又重新说了一遍,末了还加上一句:“爹,咱们这般忍让,会让其他七大皇商看热闹的,一定要给那些贼人点颜色看看!”

“事情并不是想象的那么严重。”靳良玉拍拍混乱的脑袋,“这封信却实是云儿的亲笔,这字可是他小时候我亲手教的,”靳良玉把那封信拿起来,仔细端详,“这手指未必是云儿的,想来是从死尸上卸下来的,八成是这小子在外面闲逛没有钱花了就出了这么个损招,让咱们害怕,给他寄银子。呵呵。也亏这小子想得出来。”

“爹,万一是真的呢?”靳泽恩心有余悸的问道。

“要是真的,呵呵,可就不是一只手指头了,而是整只手!”靳良玉一双昏黄的老眼亮了起来,一如当年的走私贩子,“按照这个地址,派人送五十万两过去,如果真的是被人给绑了,哼!我就让他们尝尝我老靳头的厉害!”

翠娘蹑手蹑脚的走出来,来到门旁,瞧瞧四处无人,拍了拍巴掌,斜刺里闪出一个要饭花子,翠娘小声把经过都详细说了一遍,要饭花子默默记在心里,最后从贴身的破衣服里拽出一张金叶子,交给翠娘,很快便消失的无影无踪。

靳家大院,靳良玉把喝剩下的茶叶从茶壶中小心的抠出来,放在嘴里细细咀嚼,还不停念叨着不能浪费都是好东西的话。

守卫大门的猛犬旁有一个陶盆,里面装着晚上吃剩的烂菜叶,猛犬无何奈何的叼起来,扔在脚边,一口口吃起来。或许它心中在骂这家人家的为富不仁,吝啬之极。

李辉已经收到了陆谦的消息,说山西靳家已经派人送来价值五十万两的银票过来,他询问靳云川当如何处置。

“继续扣押!”李辉毫不客气的下令,“我要的是一百万两,而不是五十万两,再把那小子卸掉一根手指头,给他们送过去!”

“大哥,咱们得了五十万两已经是格外收获了,万一要是把那小子惹急了调来满酋大军咱们可就吃不了兜着走了!”陆谦急着说道,“咱们还是见好就收吧!”

“任他来!”李辉横眉立目,“咱们东山军怕过谁?对这些汉奸就得让他们放点血,要不然以后会更猖狂!”

“大哥,据线报,现在金声恒已经派兵沿江而下,意在南京,我们是不是要发兵牵制满清?”陆谦刚要走,突然想到这个,向李辉提出建议。

“呵呵,这个问题我早就想过了,咱们的战略目标并不是南京,我们现在也没有攻打南京的实力,但是你有这个想法还是很好的,”李辉欣慰的看着陆谦,这小子现在也能提出点建议了,“江阴的情势如何?”

“江阴防卫森严,光步卒就有六千余,城墙高耸,都是用糯米水拌合三合土修得,坚固非常,强攻一定会受很大损失。守备李林是个大老粗出身,最喜欢附庸风雅,收藏了不少文人字画,还,还……”

“还怎么,快说啊!”李辉不耐烦的催促道。

“还特别好色,是桂香楼的常客,家中有妻妾十余人,而且经常奸-淫妇女,民愤极大。”陆谦红着脸说道。

“好色是正常需要,正如你看高雪仪时那种眼神便是好色的表现。”李辉看着面红耳赤的陆谦,心中感慨万千,看来这小子真的没有经受过日本男女动作片的教导,唉!万恶的旧社会啊!

山西号称海内巨富,盖因其地贫瘠,谷物不蕃。民无生计,遂以商帮贩卖四方货物,逐利于雄关内外,尝有八大奸商,满酋封之为“八大皇商”。丧尽天良,通敌卖国,人皆唾之。太祖登临大宝,杀八大奸商,尽没其财。修诸矿山,开煤田,炼钢铁,山西遂成中原首富之区。

《华夏新录》商旅

第三卷 将军令 第二十二章 战城南(一)

(第二更,哈哈,求收求推!)“陆谦,你随我走一趟,咱们去江阴重镇会会那个李林。”

“大哥,我军新取靖江,正当严防死守,江阴自阎应元死难后,清兵驻扎甚多,防守森严。您是主将,不能以身犯险,万一你……”陆谦还没说完,李辉已经大步走了出去,陆谦急忙跟过去,见李辉把那块伪造的传国玉玺塞到一个包袱里,身上已然多了一件道袍。

“叫雷通他们严防靖江,传令王秀楚、孙毅全面负责江北四镇的防御。”李辉粲然一笑,“陆谦,你和我去。”

“大哥,咱们不带一个随从么?”陆谦看看李辉,再看看自己,两个人都不属于孔武有力的猛男,万一被人识破,可就……

“当然要有随从!”李辉拍拍手,“郑勇,出来吧!”

一个身高八尺的大汉,手里拎着一根儿臂粗细的铁棍,一脸憨笑的看着陆谦,“属下拜见千总大人。”

“这就是咱们的贴身保镖,石门营郑勇,曾经在掘港手刃黄澍的随从,现在他就是我的贴身护卫。你看怎么样?”李辉笑着问道,这郑勇的名字还是李辉后来给取的,他觉得这个名字简洁明了又能形象的反映任务的具体特征,真是好名字。

“郑勇,咱们三个去闯一闯虎穴狼窝,你意下如何?”李辉问道。

“侯爷哪里去,我郑勇也当那里去。”郑勇言简意赅的表忠心,随手将一个包袱递给李辉,“这是侯爷要的,”郑勇将一个包袱扔给李辉,继续呲牙傻笑。

“道袍?”李辉打开包袱,里面赫然一件赭黄色道袍,前后胸上还印有八卦图案,一个招魂铃,一杆白底黑字的幌子,上书“算破天”。

“这行头挺齐的,从哪弄来的?”李辉心中大喜,正准备好好夸奖这个外刚内柔的手下。

“从一个过路的老道身上扒下来的。他不给,俺就把他按在地上给扒了下来。”郑勇如实汇报。

“嗯嗯,”李辉一阵头晕,这小子真够直爽的,不给就抢。

靖江城墙修得热火朝天,南北两面已经修好,运送建筑材料的船只在长江中不停的穿梭,按照李辉设计的固定火炮阵地也在加紧修缮中。

三个人绕开忙碌的人群,从靖江城的西门出去,江面上早就停了一艘小船,船上多的是粮食和水,并无一人。

“上船吧!”三个人跳上船,向南面的江阴划过去。

江阴城现在已经如临大敌般,城墙上尽是手持长矛火铳防卫的士兵,距城十里的村社酒肆中总能看见一些装作无事的喝茶或者蹲在一起的闲汉,眼睛总在行人身上来回逡巡,这是暗哨。

“站住,干什么的?”一个脸上有刀疤的士兵横刀拦在李辉面前,“穿着道袍,莫不是反叛的敌人?说!是不是想混进城里去?”

“无量天尊,这位兄弟,不要紧张,贫道乃是山西恒山普济观的主持了然,夜观天象,发现这江阴城将有异宝出世,特来此观瞻!请这位小兄弟通融则个。”李辉单手立在胸前,抑扬顿挫的说道。

“老道?那你身后的那一高一矮两个人是干什么的?”这个士兵上下打量了李辉几眼,只见李辉身穿赭黄色道袍,前襟印有八卦图案,头戴八卦帽,手持拂尘,满脸笑意,看上去是个年轻的老道。而身后那个铁塔相似的男子穿着青布道袍,一脸煞气,还有一个面相很轻的青年,剃了头,梳成一个小辫,三个人紧紧相随。

“那是贫道的两个师弟,了凡,了空,快来给军爷行礼!”李辉冲身后使了个眼色,陆谦几步跑上前去,俯身给那个士兵打了个千,“军爷辛苦,这是小道的一点心意,还请笑纳!”说着双手举起,送过一块银子来。

“好说,好说!”这个士兵喜笑颜开,急忙抢过,掖到衣襟里,“那个汉子,你瞪眼看我干什么!”

郑勇一双眼睛喷火,看着这个满清兵,袖筒中的那截短棍露出一个头,李辉急忙踩了他一脚,这家伙明白过来,依旧默不作声。

“军爷,我这师兄历来不善交谈,是个闷葫芦,还请军爷见谅则个。”李辉急忙打圆场,一锭银子又从他的袖口滑进了士兵的腰包。

“好吧!过去!”士兵放下栏杆,让三个人进城。郑勇走到半路,还回头狠狠瞪了那个士兵一眼。

“瞪啥瞪!不是看你傻我早揍你了我,敢和军爷叫板,你有几个胆子……”这个士兵看到郑勇走远了,喋喋不休的骂起来。

江阴大街上,人来人往,川流不息。最富盛名的“宜春院”正门前,蹲着高矮不一的三个汉子,正中那位身穿赭黄色道袍,在地上用红布画出一个太极图,外扣八卦,一面幌子随风招展,上书“算破天”,旁边还有两排小字:上知五百年故事,下晓三千载因果。

“算卦算卦!快来算一算吧!求财避祸,测问姻缘!”李辉的一双眼睛在行人身上来回逡巡,他得大学的专业并不是算卦,而是自学成才。想当年他也是将算卦学问传到德国的第一人,这也给他引来很多洋妞的小崇拜。

“江阴城大祸临头啊!”李辉尊在地上想了想,干脆站起身,指着江阴的城的每一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