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资本家》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明末资本家- 第19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七个人心里都很郁闷,其实事情也不是很大嘛!不就是几个哥们合起伙来不想读书吗?似乎用不着发这样大的脾气吧!

叶思文才不管他们心里想什么呢,继续骂道:“我告诉你们,就你们以前那点战绩,根本入不了老子的法眼,你们那点破事,三岁小孩都可以做到,你们还好意思拿出来显摆,老子都替你们脸红!”

“侯爷,言重了,言重了……”

叶思文看来是骂上瘾了,骂人骂得有点狠,杨云怕几个将领的面子上有些挂不住,连忙出来和稀泥,道:“侯爷,几位将军虽然没有做个大事,但是也不是三岁小孩子能干的啊!三岁小孩子,敢去蓟州城头抵挡数倍于己的后金鞑子?”

“哼!”

叶思文冷哼一声,喊道:“谢威,你给我站出来!”

谢威向前走了一步,直愣愣的看着叶思文。

“谢威,我问你。”叶思文问道。“你不去济南讲武堂,是不是因为当时袁崇焕百般为难你?”

谢威点点头,道:“袁崇焕此人骄横跋扈,的确不是一个好老师!”

“对,我也承认,以前的袁崇焕的确很骄横跋扈。”叶思文点点头,道:“但是谢威,你有没有想过,人是可以改变的,袁崇焕所有官职被剥夺,又在监狱里呆了大半年,你觉得他现在还是那样的骄横跋扈吗?他还有骄横跋扈的本钱吗?所以这一点,你们完全没有必要担心。”

“可是……”

“没有什么可是!”叶思文很不客气的打断了谢威的话,“你们必须去济南讲武堂学习。”

马跃不解的问:“大哥,你为什么非得逼我们去济南讲武堂呢?”

叶思文淡淡的说:“你们以前率领的,不过是几百人上千的队伍,应对小规模的战争,自然是绰绰有余,但是你们想过没有?若是让你们率众上万,打一场大规模的战争,你们有没有这个能力?”

七个将领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一起摇头,表示自己没有这个能力。

“所谓主将无能,累死三军!”叶思文继续说,“纵观大明,有大规模战争经验的将军本来就不多,你们想想,让这些将军来给你们传授大规模战争经验,可能吗?”

大家摇了摇头,道:“不可能!”

“这不就对了!”叶思文会心的笑了笑,道:“整个大明,有大规模战争经验的将军,袁崇焕可以算上一号,他虽然骄横跋扈了一些,但是真的有本事,在与后金的战争中,胜多败少,能请到他来给你们传授大规模战争经验,是你们的福分,你们知道吗?”

七人似乎明白了什么,点头,道:“知道!”

“马跃!”叶思文问道,“你马上就要胜任山东威远大将军,当开府将军,主掌山东一省军务,手下兵丁无数,若是你手上没有一点真本事,你能胜任吗?若是没有大规模战争的指挥经验,你能保证你带好手下的兵丁打胜仗吗?”

马跃摇了摇头,无奈的说道:“不能!”

叶思文又问道:“那你愿不愿意去向袁崇焕学习如何指挥更多的兵马,指挥大规模战争?”

马跃被叶思文说得心服口服,点点头,道:“好吧!我去。”

叶思文眼光又看向谢威,道:“谢威,我给你定的职务,是山东威远大将军府正三品督查,你知道是干什么的吗?”

“不知道!”谢威摇了摇头,督查是叶思文发明的官职,谢威不知道,也实属正常。

叶思文道:“说白了,督查就是协助山东威远大将军的副手,主管军法,全军上下,你都可以管理,相当于以前的监军。如果,我说如果,在战争期间,马跃做出了一个错误的判断,若是你能力不够,不能及时发现并阻止,岂不是要酿成大祸?”

“嗯!”谢威点点头,道:“是这样的。”

叶思文微笑,道:“所以,你是愿意去向袁崇焕学习大规模战争指挥咯!”

谢威颔首,道:“嗯!我去。”

把虎威团的两个头头搞定,叶思文扭头看了看剩下的五个营级军官,道:“其他的话我不想多说,你们不想去的就站出来,不过以后别人当大将军的时候,你们可不要眼红。”

两个头头都被叶思文说服了,五个营级军官还能掀起什么浪花,无人拱手行礼,道:“我等愿意听侯爷安排!”

把所有人都搞定,叶思文长长的吁了一口气,这七个人,都是他的原始班底,只有把他们培养成为能独当一面的人才,自己救大明,救汉人,改天换地的理想才能实现。

叶思文一挥手,道:“好了,这里没有你们什么事情了,都回去收拾东西,和家人告别,准备去济南讲武堂报道吧!最迟明天,你们就得入学。”

马跃瞪大眼睛,道:“大哥,我可听说济南讲武堂是封闭式教学,进去了就出不来,你就不能让我们多陪几天老婆孩子?”

“废话少说!”叶思文眉毛一挑,道,“时不我待,老婆孩子以后有的是时间陪,现在摆在我们面前的是山东新政。”

“好吧!我不说了。”马跃道,“不过,大哥,我还有一个问题,我们什么时候可以出来?”

叶思文道:“我给你们报的是速成班,学制为半年,半年之后,若是你们能通过考核,就可以出来。”

“若是通不过呢?”

“通不过就一辈子别出来了,留在里面扫地吧!”看首发无广告请到

第七十四章、新政第一步,拿倭国开刀

待七人离开之后,叶思文、杨云、赵文昌三人开始商议如何实施山东新政,要做大事,第一步是最重要的,若是第一步走对了,便可以事半功倍,大获成功。

赵文昌率先开口,道:“侯爷,昨夜在下花了一整夜的时间,把你写的新政纲领读了一遍!说实在话,在下对侯爷的各项措施,那是佩服得紧,不过嘛……”

叶思文道:“赵先生有话尽管说,在我面前,有什么意见尽管说,我不会介意。”

“果真是一个礼贤下士之人!”

赵文昌暗中赞了一句,道:“侯爷的新政纲领堪称完美,若是实行,必定能使山东变成大明最强盛的省份,不过正因为侯爷的纲领太过于完美,竟让我找不到该从什么地方踏出第一步。”

“赵先生说的,也是我所担心的。”杨云点头赞同,道:“侯爷的措施,一共有八个大的方向,以我们现在的能力,八个方向不能同时进行。这样的话,先向哪个方向发展便是我们首先要考虑的事情,可是在我看来,无论我们先走那一步,都略微显得有些生硬了些,一不小心,就会引起百姓们的不满,到时候若是被侯爷的政敌抓住把柄,阻扰山东新政,可就麻烦了。”

叶思文点点头,道:“你们两人说的问题,我都考虑到了。”

赵文昌问道:“那侯爷准备从那一步入手呢?”

叶思文摇了摇头,道:“我那一步都不选,我们先去祸害倭国人。”

“祸害倭国人?祸害谁?”赵文昌和杨云不解的问道。

叶思文奸诈的笑了笑,道:“等两天你们就知道了!”

看着奸诈的叶思文,杨云和赵文昌两人相对无言,自己好歹也算是谋士吧!怎么就撵不上叶侯爷的想法呢?

大明崇祯三年腊月二十二,大明山东巡抚府来了一群不受老百姓欢迎的朋友——倭国使者团。

还有两天就过年了,倭国使者团连年都不过了,急忙跑到山东来,当然不是来打酱油或者和大明人民共度春节的,他们是来替人擦屁股的。

井上川雄夏天在山东境内烧杀抢掠,总得有人出来负责不是,井上川雄已经被叶思文丢到铁矿里开矿了,负责人,当然是倭国现在的执政者。

不过现在倭国比较乱,执政者有两个,一个是远洋商号支持的九州大名左悌门卫,一个是德川幕府幕府将军德川家光,所以这次代表团,一共来了两个,不过两个代表团被安排在了不同的地方,彼此都不知道对方的存在。

其实代表团的人都感到有点委屈,以前倭寇袭扰大明海域的时候,倭国国内直接给大明这样解释,那是倭国民间人士所为,和倭国政府没有任何关系,所以倭国从来没有派使者到大明来替倭寇擦屁股。

但是不巧的是,这次他们遇上的是油盐不进的叶思文,不管倭国国内怎样解释,他就一句话,立刻派人到大明来解决这件事情。

倭国人不傻,他们很狡猾,他们知道,若是自己真的派使者到了大明,那就是别人说了算,天知道叶思文这个奸诈的家伙会开出什么样苛刻的条件。

就这样,叶思文和倭国国内扯皮扯了几个月,从夏天扯到冬天,不管叶思文好说歹说,我国国内就是不派人来。

最后,叶思文终于没有了耐心,他向倭国下了最后通牒,一个月之内,他叶思文若是没有看到倭国国内派出的使者团,他就会将夏天发生的事情看成是倭国对大明的宣战,届时,大明将会断绝和倭国的一切关系,并且进一步保留武力为遇害的大明百姓讨回公道的权力。

这一下,倭国国内两个执政者都害怕了。

左悌门卫怕自己没有了远洋商号的支持,被德川幕府逆转形势,把他赶下海。

德川家光也害怕了,现在倭国国内的事情还没有摆平呢!又来一个大明,风雨飘摇的幕府能抵得住左悌门卫和大明的两面进攻吗?明显不可能嘛!

于是,倭国的两大势力,立刻组织使者团,前来安抚大明,安抚叶思文。

叶思文可是一个急性子,倭国使者团又是坐船,又是走路,走了一两个月才到济南,其劳累可想而知,但是叶思文根本不给他们休息的时间,腊月二十二到济南,腊月二十三就开始进行正式的谈判。

倭国使者那点身份,当然用不着虎威侯叶思文亲自出面,他把杨云派去和左悌门卫的使者团扯皮,把赵文昌派去和德川家光的使者团扯皮,自己则在幕后调度。

井上川雄祸害大明百姓,这是不争的事实,叶思文根本不和他们谈这件事的性质,谁对谁错都不管,直接要求他们赔偿。

倭国的两个执政者,叶思文开出了两个不同的条件。

给左悌门卫开出的条件一共有三点。

第一,大明在此次倭患中,一共死亡了六千多名老百姓,每一个老百姓赔偿一百两银子,就按六千名百姓算,左悌门卫一共要赔偿大明六十万两白银。

第二,在未来五年时间,大明出口给倭国的货物,价格普遍上涨二成,左悌门卫控制的九州境内,远洋商号可以自由经商,税金必须比倭国的商人少七成。

第三,从今以后,大明和倭国之间的交易,都要用远洋银号印刷的远洋银票交割,大明将不会接受真金白银的交易。

在倭国人耳中,这第三条听起来似乎有些匪夷所思,大明人真金白银不要,要几张破纸,脑袋秀逗了吧!

不过倭国人很快就发觉大明人没有秀逗,秀逗的是他们,因为这种破纸,他们没有,没有远洋银票怎么办?没关系,用真金白银或者实物去远洋银号兑就是了,就这样,大明人用几张破纸,换走了倭国大量的真金白银。

给德川家光的条件,一共有六条,前三条基本上和左悌门卫的一样,后三条分别是:第一,大明租用广岛作为大明商人的落脚点,大明可以在广岛驻军,租期为一百年,至于租金,一百年之后再给。

第二,倭国开江津、田边、滨松、横须贺、浪江无处港口为通商口岸,只向大明开放,大明在这些港口,有驻兵保护侨民的权力。

第三个条件最搞笑,据说是大明虎威侯叶侯爷深感倭国内乱,倭国百姓流离失所,搞得倭国的近邻大明也受了了影响(夏天的倭寇事件就是因此而起。),他很是心痛,所以他准备当一下和事佬,化解一下倭国内部的矛盾,同时他也准备当一回媒人。

为什么说叶思文要当媒人呢?因为叶思文认为,现在倭国内乱,主要是因为左悌门卫这个不安定分子闹腾,所以他给出的解决方法是,把倭国现在的明正天皇兴子下嫁给左悌门卫,安抚一下左悌门卫,让他不要再闹腾,只要左悌门卫不闹腾了,倭国也就安定了,到时候自然是你好,我好,倭国好,大明也好,何乐而不为呢?

左悌门卫的使者签订条约的时候,自然没有丝毫压力,因为他们知道自己的家主全靠大明支持,才能从一个小藩主成为现在的九州大名,既然左悌门卫已经和远洋商号签订了很多卖国条约,自己再帮着签几个,貌似也没有什么问题。

不过第一个条件,他们还是需要改一下的,由于左悌门卫这些年穷兵窦武,手上没有几个钱,六十万两银子数目太大,一时半会拿不出来,所以他们请叶侯爷等几年。

叶思文是个急性子,哪里等得,他听说这个消息之后,立刻告诉使者们,若是左悌门卫愿意把长崎港租给大明一百年,那这笔账就一笔勾销了。

把长崎港借给大明一百年,就能赚六十万两白银,哪里找这么好的事情?使者团稍微商议了一下,便通过了叶思文的提议。

相对于爽快的左悌门卫家使者,德川家光的使者就不同了。

德川家的使者先和赵文昌论谁对谁错,是因为你们大明支持左悌门卫叛乱,所以井上川雄才会被左悌门卫打败,所以井上川雄才会跑到大明来作乱,所以大明的百姓才会遭到荼毒,究其原因,还是你们大明不对是不是?

虽然德川家的诡辩术学得很精,但是他们面对的是赵文昌,赵文昌只问了两个问题,第一,井上川雄是不会倭国人?第二,井上川雄和他的部下是不是你们倭国正规的武士吧?

两个问题的答案都是是吧!是就对了,倭国的正规武士(注意,不是流民)到大明境内烧杀抢掠,这是什么性质,宣战还是挑衅?

既然你说大明百姓被倭国武士杀害,是大明自己的错,那么我们大明也可以认为井上川雄这种行为是在宣战。既然宣战了,那好,我们不谈了,直接刀兵上见真章。

第一个回合,德川家的使者败了,因为他们根本不敢承认井上川雄的行为是宣战行为,自能承认井上川雄进入大明作恶,是倭国的错。

既然错了,就开始下一项谈判吧!

德川家使者嘴上的功夫的确不会盖的,使者团六个人,一个接一个出来批驳条约的不合理之处,六个人把叶思文提出的条件批得体无完肤。看首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