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资本家》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明末资本家- 第31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现在皇太极必须重新找一个对明军形成优势的东西,其实这件事,实在是很伤脑筋,首先,野战是不能和明军一较高下了,其次,在攻城战中,明军已经显示了他们骇人的实力,大炮飞艇齐上阵,谁能扛得住?

就算按照叶昇说的,集合所有优势兵力,将明军逐个击破,但是这个主意真成吗?皇太极的心里还真是没有什么谱。

所以,皇太极现在急需时间,利用这段时间考虑如何和明军搞对抗,所以在明朝提出议和之后,皇太极早就在内心同意了。

既然皇太极同意,主和派又很坚决,主战派也只能消停了,反正只是和明朝虚以委蛇,机会到了,在收拾明朝这些狗日的。

在皇太极的关照下,满清的谈判团很快就组成了,为首的正是大清第一汉臣佟养性,谈判团的使者大多是议和派的人。

在佟养性和沈如的共同努力下,大明和大清终于迎来了第二次谈判,大明没有提出什么过分的要求,只是索要了辽东半岛的所有权,还有朝鲜的归属权,而明朝给予的,却是满清非常满意的。

首先,大明知道满清刚刚遭了灾,而他们的抗灾能力又太弱,所以大明无偿援助满清三万担粮食,还有一万两银子,不仅如此,以后满清还可以向大明购买粮食,大明将底价销售。

粮食和银子,可以说是大明在给满清雪中送炭,有了这些东西,满清终于可以撑过这个冬天了。

其次,大明同意和满清公平互市,允许远洋商号之外的商号和满清交易。

这个条件,对满清也是一个好消息,由于大明和满清的贸易之中,大明长期对满清占有绝对的优势,满清有的东西,大明有,满清没有的东西,大明也有,满清需要而没有的东西,大明当然也有。

而控制大明和满清贸易的又是远洋商号,由于远洋商号属于大明的国企,所以远洋商号在制定价格的时候,总是会受到朝廷一些指使,比如远洋商号说今年的皮毛和肉类不值钱,要降价,满清就得降价;远洋商号说大明今年的茶叶减产,要涨价,那就得涨价。

对于远洋商号的责难,满清毫无办法,虽然满清也算半个农耕民族,但是很多生活必须品还是不能生产,比如说茶叶,你总不能让辽东大地长出茶树吧!大明人可以不吃牛肉羊肉,可是你让满清人一天不喝茶试试!

自从和大明开战之后,远洋商号就停止了对满清一切物资的输出,满清能买到的茶砖,都是从蒙古转手过来,或者从大明国内走私过来的,由于蒙古的经济现在也被大明吃得死死的,所以他的茶砖也来得不易,转手到满清,那价格,也就只有满清的王公大臣能接受。

至于走私,那更是不靠谱的事情,大明现在的海关可不要太强,凡是发现走私的,一律砍头,根本没有活命的机会。

在沈如和佟养性的和平谈判下,两人很快便代表各自的国家签订了和平协定,大明和满清算是暂时的和平了。

把协定签了,沈如终于松了一口气,他心中所想的事情,在今天终于办成了,他终于会成为沈惟敬之后,大明第二个以混混出身的身份出使别国,并且签订和平协议的人,说实话,他的表现,比沈惟敬更出色,他已然超越了他的前辈,成为大明第一混混外交官。

沈如得意的想,今后,“沈如不辱使命”这个故事绝对能在大明说书人的口中传唱,沈如也会成为大明的外交英雄。

只是沈如不知道,就在他得意的时候,危险正在一步一步的向他靠近。

签订了协议,沈如准备打包回家,但是他刚刚想走,却被人拦了下来,拦住他的人告诉他,皇太极想要最后再见他一面。

沈如不由得哀叹一声,该来的终于来了,他早就知道皇太极想要招降他的事情,而且他还知道,若是自己不同意,皇太极会毫不犹豫的杀了他。

第四十五章、暗潮汹涌

半个月之后,二狗子带着使者团回到了叶思文所在的轴岩城,除了沈如,使者团全部回来了。

沈如没有回来,叶思文早就知道了原因,那是因为皇太极把沈如留下来了。

据暗影回报,皇太极在协议签订之后,再此见接见了沈如,皇太极要让沈如留在满清当官,沈如再三推诿,皇太极最后用撕毁条约和杀死使者团所有人来威胁沈如,沈如没有办法,只得答应了皇太极的要求,他留下,让二狗子等人回来复命。

叶思文拿着双方签订的和平协定,不由得有些感慨,自己的计划终于成功了,失去的,只是一个无关紧要的小混混的,但是叶思文心中多少还是有些不舒服。

虽然不舒服,但是终究达到了目的。

和平协定签订之后,明清两国正式停战,大明的几支骑兵停止了对满清无尽的骚扰,而满清则收缩兵力,开始重新组织防线,双方似乎都消停了下来。

双方表面上虽然消停了,但是暗地里却暗潮汹涌。

大明国内的军队源源不断的进入辽东半岛和朝鲜,无数的粮草物资运送到辽东半岛和朝鲜,此次调来的兵大多是明朝的旧部队,虽然战斗力不高,但是依靠地雷和新式武器守城,还是没有什么问题的。

再次,叶思文对自己麾下的几支精锐部队再次整编,叶思文抽调威远军、天雄军、靖海军、镇远军、卫国军,以及关宁铁骑五支军队的精锐骑兵,一共一万八千余人组成暂时的骑兵师,这只骑兵师,将会是攻击满清,克制满八旗骑兵的利器。

另外,叶思文用新式装备装备了虎崽子骑兵,并且将虎崽子骑兵扩展到一万人,虎崽子骑兵本来就很彪悍,有了新式武器的加入,战斗力大大增强。

叶思文在搞各种动作的时候,皇太极也没有闲着,苦心思索,综合以前失败和胜利的经验,想出了一个克制大明的方法。

皇太极的方法叫攻守兼备,这个方法是皇太极在袁崇焕手中学来的,在一座城池中设置两支部队,骑兵和步兵,步兵固守坚城,利用大炮防守,用骑兵进攻明军的攻城部队,用大炮轰击明军的后队。

皇太极当年攻打宁远的时候,袁崇焕就是用的这一招打败了他,所以皇太极有理由相信,自己也能靠这个方法也能打败明朝。

可是社会的发展是快速的,六年前的方法,用当然能用,但是能不能起到效果,那可就不好说了。

当然,皇太极从来不是一个只知道防守的人,他深得“进攻就是防守”的精髓,所以在布置防御的时候,他开始调集满八旗骑兵,准备寻找敌军主力决战。

其实皇太极已经看清楚了明军胜利的关键,那就是叶思文,叶思文生性狡诈,诡计多端,而且为人极狠,外握重兵,内有支持,在他的带领下,明军就如同一只凶猛的老虎,随时都可以择人而噬。

皇太极可以想象,只要杀了叶思文,明军的战斗力就算不能倒退,也会维持现状,到时候就是大清胜利的时候了。

怎样才能杀了叶思文,这是皇太极迫切想要知道的。

暗杀,不可能,皇太极试了几次暗杀,不但损兵折将,还被叶思文反过来利用,暗杀是行不通的。

美人计?也不行,叶思文娇妻美眷无数,早就对美女免疫了,再加上叶思文博学多才,人长得又帅,地位又高,又有钱,说不定美女被叶思文勾搭跑了,皇太极都不知道该怎么哭,美人计也很明显行不通。

反间计?那更是不靠谱的事情,叶思文和皇帝的关系可不要太好,再加上叶思文的父亲乃是大明的内阁首辅,什么风雨都能够挡下来,即使朱由检想对付叶思文,那也得等仗打完了再说。

什么计策都行不通,皇太极就只剩下一个选择,那就是直接找到叶思文,打败他,把他砍了,只有这样,才能彻底把叶思文搞定。

在布置作战的时候,皇太极把沈如派出去说服蒙古,他想依靠沈如,和蒙古重新取得联系,由于怕沈如中途叛变,所以他派了一队满八旗的骑兵和沈如一起出使蒙古,名义上是保护沈如,实际上是监视沈如,防止沈如中途反水,借道蒙古回大明。

在皇太极处心积虑设计叶思文的时候,叶思文也没有闲着,他也正在考虑如何对付皇太极,灭一个国家,可是一个大工程,不花点心思,是不可能取得最终的胜利的。

叶思文的第一步,是发了一个诏令,首先,由于辽东半岛又是遭灾,又是打仗,所以大明免除了辽东半岛今年的税收,不但如此,叶思文还免费发给辽东半岛的穷人粮食,帮助他们过冬。

老百姓是最懂得感恩的一群人,在叶思文仁慈的政策下,辽东半岛的老百姓很快就归服了,包括很多满族人,都归顺了大明的统治,不再闹腾。

叶思文的第二个政策,也是一个诏令,他发布命令,凡是辽东大地的老百姓,无论是汉人还是满人,亦或是蒙古人,或者是其他小部落的人,只要愿意进入大明,接受大明的统治,当大明的来百姓,那大明将会无条件接纳他们。

大明将会提供这些人过冬的粮食,提供来年的粮食,提供各种各样的生活物资。

叶思文这个主意果然够狠,现在满清财政拮据,朝廷自己的钱都不够用,哪里顾得上小老百姓的死活,很多吃不上饭的小老百姓的听了这项政策,纷纷开始逃离满清的统治,进入大明控制的地方,反正哪里近就往哪里逃。

当皇太极得知他治下的老百姓在逃离的时候,他毫无办法,他唯一能做的就是,派兵驻守各地,防止他治下的老百姓逃离,可是他这样做的效果不大,逃离仍然在继续,然是有一点能力的人,全部都跑了。

叶思文这样干,皇太极立刻不同意了,立刻派人来给叶思文说道,可是叶思文很无赖,他居然把皇太极的使者扣押了。

叶思文这样做自然有他的道理,满清可以扣押他的使者沈如,他为什么不能扣押满清的使者呢?

有时候对付无赖,就需要比他更无赖,而叶思文,正是个中高手。

这样坑皇太极,叶思文还觉得不够,他还要把满清人往死里坑,这个命令是由李晓得和龙飞宇传递给江湖朋友的。

江湖传说,现在,凡是杀一个满清的官员,凭着人头和信物,还有被杀的消息,就可以去山东巡抚衙门领取银子。

被杀者的官阶不同,获得的银子也不一样,九品官的价格是一百两银子,以此类推,满清一品大员的价格是一千两银子,贝勒爷的价格是五千两银子。

这些价格看起来很高,很不错,只是满清官员不知道,在大明,一个江洋大盗的人头价格都是五千两银子,若是让满清的贝勒爷知道自己的人头和满清的江洋大盗人头一样,不知道他们会不会晕死!

当然,满清朝堂的一品大员和贝勒爷是没有那么好杀的,所以江湖中的大侠们都把目标瞄向了满清朝堂七品以下的官员,虽然几百两银子不算多,但是在经常是囊中羞涩的江湖朋友眼里,几百两银子不仅可以买很多酒,还可以买很多牛肉,牛肉下酒,足够他们享受一段时间了。

于是乎,正当皇太极为老百姓流失而不知所措的时候,有一大群人涌入了盛京,按说有人涌进来,皇太极应该高兴才是,但是现在皇太极却高兴不起来,不仅高兴不起来,反而还有些哭笑不得,因为这些人用一个词来形容,那就是——非善类!

现在在盛京,出现了很多带着刀剑的人,他们或者沉默,或者三五成群,或者静静的在酒馆里喝酒,或者吆三喝五,聚在一去赌博,划拳什么的,反正就是不干正事。

但是一到晚上,他们便会显出他们的真正面目,剑客,或者刀客,还有杀手。

或者偷袭,或者暗杀,这些剑客和刀客专挑防守薄弱的地方下手。

第二天一早,盛京就乱套了,在江湖高手的攻击下,满清七**品的官员死了十几二十个。

能当官的人,都个个都是人精,就是小官,也是人精,满清七**官员立刻发现有人在针对他们,所以他们一致向皇太极提出了辞职,这事情没法干,领着最低的工资,却要面对这么大的危险,谁干谁是傻子!

虽然提出辞职的都是小官,可是办事的也都是小官,这些小官被干掉了,满清的行政也就无法运转了,所以皇太极好说歹说,终于把这些小官安抚了,并且将他们安排在汗宫里住着,避免了他们再次被明朝的探子杀了。

在皇太极的主持下,盛京开始戒严,兵马开始行动,在酒肆赌坊之间抓捕那些带着刀剑,却无所事事的人。

可是这些带着刀剑的人,在一夜之间,居然如同露水一般消失了!

第四十六章、重新开战

就这样,叶思文和皇太极一直推诿扯皮,今天你搞搞小动作,明天我搞搞小动作,反正大家都不消停,不过由于叶思文手中掌握了更多资源,所以双方在争斗当中,大明始终占据上风,叶思文时不时戏耍一下满清,大明崇祯七年的冬天倒还过得不寂寞。

叶思文现在可不要太悠闲,腊月十五的时候,居然把辽东一大摊子交给手下的人,然后他回到山东,和家人过了一个安稳年,一直玩到正月十五的时候,叶思文这才慢悠悠的上路,前往辽东,和他一同前往的,还有爱丽丝。

爱丽丝在大明玩也玩够了,现在是该学技术的时候,而她要学的技术就是打仗,现在荷兰人民正在面对着一场你死我活的战争,爱丽丝需要向叶思文学习如何指挥全火器化的军队打仗,因为叶思文答应爱丽丝,将会免费援助爱丽丝一批火器,和教官人才。

虽然爱丽丝常在济南讲武堂旁听,但是济南讲武堂学的都是理论知识,要想学到实实在在的东西,还需要到真正的战场上,而恰好,爱丽丝的老公正在指挥着一场大型的战争。

崇祯八年正月二十七,在旅顺的码头,一大群主持辽东半岛的官员正在码头上候着,等待叶思文的到来。

短短的几个月,大明已经在辽东半岛建立了行政体系,由于辽东半岛原来属于山东省,所以相当于叶思文的辖地,于是叶思文当仁不让的任命了很多人当官,其中当官的,都是叶派或者新党的人。

叶思文这样做,朝中不免会发出不满的声音,而且这次不满的声音还很大,天天都有几十封弹劾叶思文的奏章出现在朱由检的案头。

虽然弹劾很多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