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资本家》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明末资本家- 第33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一时间,杭州城下灯火通明,刀枪林立,杀气腾腾。

杭州府城头的守军看见城下的情况,立刻大惊,这分明就是要攻城啊!不过守城的官兵又疑惑起来,按说现在有靖海军这么猛的军队在杭州镇着,应该四方平定才是啊!怎么会突然这么大一股军队在杭州城下。

不过杭州府的守兵立刻发下,杭州城下的军队不是别人,正是他们的心理保障靖海军,而在火把下指挥军队的人,不是浙江靖海大将军、靖海侯李岩又是谁?

遇见这种情况,城头的守军可不敢擅自做主,只能层层上报了,最后,杭州城被靖海军攻击的消息上报到了杭州守备旅旅长陈子良那里。

陈子良,大明南京人士,有一个本家哥哥叫陈子玉,乃是江南商会的会长,陈子良大明崇祯四年在陈子玉的推荐下进入济南讲武堂学习,毕业后,他参加过西北剿匪战争、明清战争,战功彪炳,被李岩任命为杭州守备旅旅长。

第二十三章、谁的错

“啪啦!”

大明崇祯八年腊月十五,京城紫禁城的金銮殿上,朱由检双眼通红,将一封八百里加急的奏疏扔在了群臣的面前。

朱由检用低沉的声音问道:“有谁能告诉朕,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朱由检所问,正是浙江省脱离大明朝廷,实施军管自治的事情,这都快要年关了,居然出了这么一档子事情,简直要把朱由检气疯了。

朱由检发怒,大家不由自主的把目光投向了叶思文,李岩乃是叶思文的老部下,他搞出这档子事情,大家自然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叶思文。

看着投降自己的目光,叶思文做出一脸无辜的样子,道:“你们这样看着本公干什么?本公离浙江几千里,这件事情,本公也不知道是怎么一回事啊!”

其实叶思文听说曹化淳派了东厂番子去捉拿李岩,叶思文就知道要坏事,李岩是什么人?凭你几个东厂番子就能干掉?东厂番子去,除了激起李岩的怒火,把天给捅破,大约是没有什么作用的。

这个道理,叶思文懂,但是曹化淳和高起潜这两个宝货却不懂。

其实有很多大臣都知道,这件事是东厂搞出来的,但是他们都不敢举报东厂,东厂多猛啊。

这件事情,还要等朱由检自己去了解才行。

见群臣都唯唯诺诺,不敢说话,朱由检向叶思文说道:“叶爱卿,李岩乃是你的老部下,又是你的学生,你解释一下,这是怎么一回事吧!”

“启禀陛下!”

叶思文向朱由检微微行礼,道:“李岩虽然是微臣的老部下,也是微臣的学生,但是微臣和李岩,只是普通的工作关系,私下里并没有什么交流,所以他为什么会突然这样做,微臣也不知道。”

虽然知道叶思文没有说实话,但是朱由检还是对叶思文无可奈何,毕竟他没有叶思文和李岩联系过的直接证据。

“报、报、报,浙江来的八百里加急……”

正当朱由检生闷气的时候,宫外突然传出一阵急促的声音,群臣循声望去,只见一位穿着飞鱼服的锦衣卫正快步跑来。

来人正是锦衣卫指挥佥事骆回,他大步上殿,向朱由检跪下,道:“陛下,微臣刚刚收到锦衣卫浙江分署的报告,微臣已经知道了浙江独立事件的来龙去脉!”

朱由检沉声道:“说!”

“诺!”

骆回应了一声,道:“启禀陛下,事情的起因,全在东厂,腊月初八,有一伙东厂番子,在东厂三档头元亮的带领下,以捉拿朝廷侵犯的名义进入了浙江巡抚衙门,晚上的时候,东厂番子突然发难,控制了浙江巡抚衙门,并且杀伤了浙江巡抚王方王大人,若不是靖海大将军、靖海侯李岩及时赶到,恐怕王巡抚已经魂归西天了。”

“胡闹!”

朱由检脸色发紫,道:“浙江巡抚乃是一省长官,没有朕的旨意,东厂怎么敢动他?曹化淳,你出来,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曹化淳现在也是纳闷无比,他明明是让元亮去把李岩抓回来严刑拷打,掏出叶思文谋反的证据,可是元亮怎么惹到浙江巡抚了?而且还闹出这么大的事情。

曹化淳出班,向朱由检跪下,磕头,道:“陛下,奴才,奴才也不知道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啊!元亮那厮只是说他回家去探亲,带着几个心腹就走了,奴才也不知道他会去浙江闹事啊!”

“哼!”

骆回在一旁冷声道:“曹公公,据我所知,元亮的老家就在京城吧!他回哪门子老家啊?”

曹化淳顿时哑口无言,道:“这个,这个,兴许是……”

看着曹化淳的样子,朱由检立刻就知道了是怎么一回事,原来曹化淳是想帮自己办事啊!

既然是帮自己办事,那么这件事情,倒是能够原谅。

朱由检大手一挥,道:“好了,东厂派人去浙江的事情,暂且放一放,骆爱卿,你且说说,李岩为什么要搞出这么大的事情?”

骆回道:“启禀陛下,据微臣所知,靖海大将军之所以会这样做,是想要向朝廷讨要一个说法,东厂为何会无缘无故在浙江胡作非为,控制浙江巡抚衙门,打伤浙江巡抚王方大人,若是朝廷不能给浙江、给王巡抚、给靖海军、给靖海大将军一个满意的说法,靖海大将军将会保留武力讨要说法的权利。”

“反了,反了……”

还未等朱由检反怒,叶思文现在一旁义愤填膺的说道:“这个李岩,当真是胆大包天,有什么问题,完全可以通过正常渠道向朝廷反应嘛!他这样做,和造反有什么区别?”

叶思文骂完,向朱由检行礼,道:“陛下,微臣这就给李岩修书一封,痛斥他的所作所为,一定要让他幡然悔悟,亲自向陛下负荆请罪。”

朱由检皱了皱眉头,道:“现在也没有更好的办法了,为了避免战争,就照叶爱卿说的办吧!希望李岩看在往日的情分上,给叶公爷一个面子。”

叶思文向朱由检行礼,道:“陛下英明!实乃大明百姓的福祉啊!微臣这就修书一封,让李岩悬崖勒马,若是他再敢执迷不悟,微臣既要亲自去讨伐他了。”

“叶爱卿的主意当然是好,不过!”

叶思文话音一落,朱由检突然话锋一转,道:“此时绝对不能就这样算了,下令,让山东威远军、南京镇远军、江西安宁军、福建安南军,立刻向浙江出兵,若是李岩执迷不悟,休怪朕不客气!”

叶思文听了朱由检的部署,不由得一笑,朱由检想用军事力量解决这件事情,怕是不容易了,且不要说这些军队会不会去攻击李岩,就说他们能不能买到武器装备那都是一个问题。

由于大明军队对新式火器越来越依赖,所以远洋铁厂几乎控制了整个大明国内的军火贸易,朝廷每年支付给远洋铁厂的武器采购费用高达两百万两银子左右,着实吓人的很。

朝廷不向远洋铁厂买还不行,因为大明的军队都要用啊!朱由检倒是想过撇开远洋铁厂,由朝廷自行研发各种火器,但是让他失望的是,由于朝中缺乏技术人才,所以从内工局到工部,还暂时没有人能仿制出虎式步枪等一系列新式火器。

所以,大明军队所用的武器,从枪械到子弹,都需要远洋铁厂生产,这几年远洋铁厂急剧发展,不仅在山东开设了无数分厂,还凭着叶思文的关系在辽东拿下了几座大铁矿,远洋铁厂,俨然已经成为大明最大的军火供应商。

远洋铁厂之所以能如此牛逼,还要多亏了西北流贼和辽东满清的闹腾,前几年朱由检为了安内攘外,所以没有限制远洋铁厂的发展,但是现在战争结束,他想要限制了,却发现,整个朝廷,除了叶思文,似乎已经没有人能控制住远洋铁厂了。

对此,朱由检不由得把叶思文恨得牙痒痒,叶思文之心,当真是其心可诛啊!

虽然叶思文知道军事行动不会有结果,但是他并不打算劝阻朱由检,朱由检可是一个不到黄河心不死的人,就让他去大撞南墙吧!

散朝之后,叶思文给李岩写了一封信,虽然表面上是劝告李岩,让李岩不要铤而走险,背叛朝廷,但是实际上,他却是在告诉李岩,让他尽量提高价格,争取把朝中那群讨厌的太监干掉。

由于出了浙江浙一档子事情,所以崇祯八年的新年并不是很快乐,甚至朝廷都没有给大臣们放假,兵部、工部、户部齐上阵,开始出谋划策,准备对浙江用兵。

对此,叶思文除了冷眼旁观就是冷眼旁观,只要他不出收,这仗要是能打得起来,那就有鬼了。

朝中一片忙碌,整天调兵遣将,但是反观浙江,李岩根本动都懒得动一下,除了不听从朝廷的调遣,整天该干嘛还是干嘛,浙江的上空,还是飘扬着大明的旗帜,问题就是,浙江就是不听朝廷的。

转眼年关过了,一直到大明崇祯九年这个月十五,李岩的回信才送回朝廷。

御书房里,朝中的重臣都在此地,内阁首辅叶景,内阁次辅叶思文、钱谦益,还有重量级人物孙承宗,都在这里开会。

御案后面,朱由检沉着脸坐在龙椅上面,他面前摆着一封奏折,奏折正是李岩送来的。

奏折上面,李岩提出了他的要求,他的要求只有一个,那就是惩处阴谋夺取浙江省的这帮太监。

李岩所指的这帮太监,包括东厂厂督曹化淳,还有什么东厂的大档头、二档头、以及高起潜这个祸乱朝纲的阉人,反正,若是按照李岩的要求,东厂的人就算不死完,也要全部换了,还有可能大明以后就没有东厂了。

对此,朱由检感到相当的生气,东厂就是他养的一条狗,俗话说,打狗还得看主人呢!李岩这不是在针对东厂,这是在针对他朱由检。

而且,朱由检也听曹化淳解释过这件事情,这次东厂也是在为自己办事,本想抓住李岩,并且在李岩口中掏出叶思文谋反的证据,可是谁也没有想到是这样一个结局。

对此,曹化淳只能说,自己好心办了坏事。

第二十四章、沉默的叶思文

良久,朱由检一拍御案,道:“众位爱卿,你们说说,这件事情应该怎么办?曹化淳,这件事全都是因你而起,你先来说说,朝廷该怎么办?”

“陛下,奴才,奴才也不知道是怎么一回事啊!”

曹化淳一把鼻涕一把泪的说道:“元亮是元亮,他做了什么,根本和东厂、和奴才,根本没有任何关系啊!”

“啪!”

朱由检更加愤怒了,怒道:“曹化淳,你难道还要狡辩吗?李岩称,元亮已经把事情的来动去脉都招了,是你派他去的浙江,他去浙江的任务,是去抓李岩和王方二人,而且,李岩还告诉朕,去抓他们的人,一没有朕的谕令,二没有内阁的首肯,曹化淳,朕问你,是谁给你的权利,擅自抓捕一省政事主官和一省军事主官的?”

见朱由检龙颜大怒,曹化淳吓得双膝跪地,道:“陛下息怒,陛下息怒!奴才,奴才这样做,也是在替圣上办事啊!”

朱由检大怒,问道:“你是在替朕办事?你怎么替朕办事了?你难道是在替朕激起地方兵变吗?”

“陛下,陛下!”

曹化淳忙不迭的说道:“陛下您听奴才给您解释,奴才前段日子接到密报,据说,李岩、王小林,还有浙江巡抚王方正在密谋叛变,想要对陛下不利,奴才为了陛下的安危着想,所以才派元亮去了解情况,谁知道,谁知道会是这样的啊!”

“不要说了!”朱由检厉声问道,“那朕上次问事情原因的时候,你为什么没有老老实实的回答朕?”

“会陛下的话!”曹化淳战战兢兢的说道,“奴才这不是怕事情闹大了不好收场吗?所以奴才这才说此次全是元亮的私自行动,与陛下,与东厂无关,陛下,奴才这样做,都是为了陛下着想啊!”

听了曹化淳的辩解,朱由检稍微皱了一下眉头,对于他来说,曹化淳这样做,倒是没有什么错误,之所以搞出来这么大的事情,完全都是因为李岩太冲动了,原因真的这么简单吗?

可是,现在这件事情闹得这么大,总应该有一个人来负责吧!可是,这件事应该由谁来负责呢?

事情的起因是曹化淳私自派人去浙江抓捕王方和李岩,但是曹化淳这也是在用心为他朱由检办事,若是处罚了曹化淳,试问,以后还有谁敢替他朱由检尽心尽力办事,所以,曹化淳和东厂不能动。

再说李岩,现在李岩做出一副苦大仇深、被人迫害的样子,站在了道德的制高点上面,无论是朝中大臣,地方督抚,镇守一方的守将,还有学生士子、平民百姓,都在支持李岩,支持他勇敢正义的作为。

而且更狠的是,李岩告诫各方将领,让他们小心一点,东厂如此彪悍,连皇帝陛下都不通知,就敢直接夺取一省军政大权,这样的机构,就是各方督抚身边的一颗定时炸弹,地方督抚随时都有可能东厂迫害,这样的朝廷,他们还凭什么为之卖命,还不如趁早回家卖红薯去。

大明各省督抚听了李岩的挑拨,纷纷开始拉起了支持李岩的旗帜,一时间,大明两京十三省,竟有五个省份公开表示支持李岩,还有七个虽然没有公开表示支持李岩,但是其态度,却是倾向于李岩的。

至于剩下的三个省份,一个李岩自己,另外两个就是两京了,不过两京虽然对李岩发出了严厉的谴责,但是南京谴责的力度,却是不够。

李岩站在道德制高点上,也不能动,那动谁呢?

事件两边的人都不能动,那能动谁呢?朱由检不由得陷入了深思。

“陛下,微臣认为,李岩这样做,乃是大逆不道的!”

正当朱由检拿不定主意的时候,一个官员突然跳出来,道:“陛下,东厂的职责,就是查访叛逆,替陛下办差,可是李岩,他不仅不配合东厂查访,反而扣押了东厂的人马,气势汹汹的向朝廷讨要说法,这算什么?”

众官员循声望去,只见礼部尚书周延儒站了出来,一副大义凛然的样子。

周延儒并不理会群臣惊讶的目光,自顾自的说道:“陛下,微臣认为,东厂并没有做错,不仅没有做错,东厂还做得对,因为他们履行了他们的职责,他们是在为陛下办事,虽然做事的方法不是很对,但是我们并不能抹杀他们的功绩。”

众官员听了周延儒的话,都不由得对周延儒鄙视起来,有明一朝,历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