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帝国风云录》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秦帝国风云录- 第12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业奈荻ド希膊恢烙卸嗌伲凑拿姘朔蕉际抢餍サ某ぜ淙徊还幻芗趾萦肿迹匀欢际巧涫醺呤帧

黑鹰锐士缘绳而上,一个个捷若灵猿,迅速在屋顶上架起了严密的盾阵。

曝布先上屋顶,迅速打量了一下,眼见大火已经烧了过来,当即冲着宝鼎大声叫道,“快快,屋顶要塌了,快啊。”

宝鼎背起赵仪,让她紧紧搂住自己的脖子,双手抓绳,飞一般冲上了屋顶。

“走走走。”曝布冲着四周的锐士、虎卫和几个蒙面救兵连连挥手,“快走。”

一行人在起伏不平的屋顶上猫腰狂奔。刺客们的箭愈发密集,不时有卫士中箭惨叫。大火越烧越大,浓烟滚滚,已成燎原之势。尚商坊人喊马嘶,一片慌乱。

奔行大约五十多步,曝布指挥卫士们跳进一座小院,冲上了大街。再看卞家老铺及其周围房屋,已经彻底被大火吞噬了。

“直娘贼,杀过去,砍了他们的脑袋。”宝鼎怒不可遏,背着赵仪,拎着宝剑,掉头就冲向了那间悬挂蜀锦的铺子。

曝布和一群锐士更是咬牙切齿,一个个像咆哮的猛虎,杀气腾腾,沿街狂奔。

屋顶上的刺客们迅速消失,眨眼就被尚商坊慌乱的人群所淹没。至于那间铺子,早已了无人迹。

宝鼎气得肺都炸了,这趟遇刺九死一生,如果不是突降救兵,几十个人肯定葬身火海,但等到宝鼎想起那几个救兵的时候,竟然发现他们消失了,就像那群刺客一样,神奇般地消失了。

公子宝鼎当街遇刺,差点葬身火海的消息当即传遍了咸阳城,咸阳震动。

驷车庶长嬴豹、内史嬴腾急速驱车赶到蓼(liao)园,老将军王陵、少上造麃(逼ao)公也火烧火燎地飞马而来,就连秦王都被惊动了,叫郎中令隗状急赴蓼园打探一下具体情况。

宝鼎极度郁闷,自己和一群卫士差点被人烧死了,但竟然没有抓到一个刺客,连对方长什么样都没有看到,这脸丢得实在太大了。

晚上苍头也来了,听完宝鼎的述说,他也是暗自惊骇。对手太厉害了,假如没有那一群神秘的救兵,现在宝鼎已经变成一堆灰了。

“没死就好。”苍头瞪着他,恨恨地骂道,“叫你不要到处乱跑,你不听,非要招摇过市,怎么样?差点死了吧?叫你不要猖狂,你非要猖狂,猖狂就要挨打。”

宝鼎冷笑,“我一定要查到底,如果让我知道了背后主谋是谁,我非要剥了他的皮。”

苍头摇摇头,苦笑无语。这次楚系不慎失手,下次的手段肯定更厉害,宝鼎的小命岌岌可危啊。

“损失大不大?”苍头问道。

“伤了十几个虎翼卫,三个锐士,但都没有大碍,将养一段时间就能复原。”宝鼎一想到这事就生气,忿忿不平地又骂了几句。

“卞家的人呢?”苍头问道。

宝鼎看了他一眼,“你担心什么?你以为我会迁怒于卞氏?”

“当然。你这个人,现在什么事不敢干?咸阳谁不怕你?”苍头揶揄道,“你是打算把卞氏一锅端了,还是狠狠讹诈一下?”

“卞氏这次运气好,老铺里的人竟然都逃了出来。”宝鼎冷笑,问道,“你说呢?是灭了卞氏还是狠狠讹诈一下?”

“卞氏应该不会参与此事。”苍头说道,“这件事无论成败与否,卞氏都有灭族之祸,所以我认为卞氏还是运气太差,正好适逢其会。”

“你的意思是,从卞氏这里查不出东西?”

“当然。”苍头说道,“此事显然是楚系所为,既然他们决心牺牲卞氏,你能从卞氏这里追查到什么?”

“我除了卞氏,没有任何其它线索了。”

“不,那群神秘的救兵就是线索。”苍头说道,“他们在那么短的时间里就能赶到卞氏老铺,并把你救出来,这足以说明很多问题了。”

宝鼎皱眉想了片刻,说道:“我怀疑抛出酒瓮报警的人和这群神秘的救兵是一伙的,他们知道有人要刺杀我,但出于某种原因,他们又不能直接找我,于是……”

“还有一种可能,他们就是刺杀你的人。”苍头郑重说道,“而且,他们不是秦国人。”

宝鼎骇然心惊,他一门心思想着楚系要蓄意谋杀自己,倒还没有想到其它人头上。

“楚系的确要杀你,但他们自己会动手?”苍头问道,“你现在就是大王手上的利剑,为大王冲锋陷阵,这时候楚系亲自出手把你杀了,大王岂能饶了他们?那不是自寻死路吗?但楚系不杀你,他们就无法威慑大王,更无法阻止老秦人的报复。这时候怎么办?很简单,找一帮死士,当街把你砍了,查无可查。从今天刺杀你的这件事情中,我可以清晰地看到关东秘兵的影子。”苍头笑道,“我就是秘兵,我搞过刺杀,对这一套我很熟。”

“关东秘兵?你有具体线索?”宝鼎惊讶地问道。

“我没有任何线索。”苍头说道,“不过我在黑冰台查到一些消息,说赵燕两国正在商谈结盟一事,但燕国方面阻力较大,赵国随即决定不惜代价全力营救燕国太子姬丹,希望借他归国的机会推动燕国局势的变化,以求促成两国盟约。为此,赵国已经派出很多黑衣秘密潜入咸阳。还有消息说,韩国的张良,燕国的田光也到了咸阳。假如这些消息都是真的,那么我们是不是可以这样推测,楚系需要一帮死士杀你,而关东人则需要救走太子丹,他们迫切需要在咸阳制造混乱局势,于是双方一拍即合。”

宝鼎连连点头,眼前豁然开朗。他想到了一件事,历史上有记载,太子丹最后成功逃出了咸阳,顺利返回了燕国。历史上没有记载太子丹归国后是否促成了燕赵结盟,但自番吾大战后,秦国的确停了两年没有攻打赵国,或许太子丹逃回燕国后真的发挥了作用。

太子丹?赵国黑衣?韩国张良?燕国田光?宝鼎想了一会儿,忽然问道:“假如杀我的是关东秘兵,那谁会救我?”

“当然是赵国黑衣。”苍头说道。

“为什么?”宝鼎惊讶地问道。

“因为赵国公主。”苍头笑道,“我早对你说过,这位公主是个麻烦,非常大的麻烦,但你不听,非要把她留在身边。”

宝鼎呆了片刻,隐隐约约好像抓住了一点什么东西。



(今天只更一章,抱歉抱歉。)




第一卷 崛起 第123章 韩非是个替罪羊?

宝鼎一直想不通的事就是李牧为什么要杀赵仪。仅仅就是为了掩盖一个谎言?

当初在代北的时候,宝鼎刚刚穿越而来,怕被黑衣打死了,于是凭着一些历史知识信口胡诌,说郭开是内奸,企图蒙混过关。这一关的确蒙混过去了,但后来李牧因为担心赵仪回到邯郸四处宣扬,挑起矛盾,于是就把赵仪杀了,嫁祸给了秦国黑冰。

这就是宝鼎对此事的猜测。赵仪说她一无所知,苍头却认定这里有秘密。现在苍头再一次提到当初的事,宝鼎就不得不好好想想了。

“你确定今天的刺杀是关东秘兵所为?”宝鼎问道。

苍头点点头,“你也是手持黑衣令的秘兵,虽然你从来没有去过黑冰台,但你手上的黑鹰令可以指挥我,所以我说一些黑冰台的秘密也不算违律。我回到咸阳后,就负责监控太子丹,因为国尉认为,燕赵两国出于各自国内形势的需要,不惜一切代价也要把太子丹救出秦国。”

“另外,韩国的张良一直在关东诸国奋力奔走。试图合纵抗秦。目前齐国对合纵的态度含糊,但楚国有意合纵,韩魏自不必说,但韩魏势弱,楚国又在南方,所以张良若想合纵成功,首要之务就是促成赵燕结盟。只要赵燕缔结了合纵抗秦的盟约,在河北正面战场上与我大秦形成抗衡之势,那么楚韩魏三国必定追随其后。一旦关东诸国合纵成功,对秦国的威胁可想而知。所以,黑冰台一直在密切关注赵燕韩三国的秘兵动向,我们知道赵国黑衣和燕国田光早在太子丹抵达咸阳之后,便尾随而来。至于张良,我们知道他不但已经到了咸阳,而且还与博士韩非见过两次面。”

“韩非?”宝鼎吃惊地问道,“是不是韩国的公子非?”

“是啊,显学大家,听说他曾和廷尉卿李斯同在兰陵从师于荀子,学成之后因为得不到韩王重用,在家著书立说,名扬天下。大王久闻其名,数次延请,但均遭拒绝。去年秋天,大秦再次相邀,韩王担心大王迁怒于韩国,强行命令其出使咸阳。他到了秦国后,被大王留下。以博士职随侍于大王左右。”

韩非还没有死?这是宝鼎脑中闪过的第一个念头,但韩非很快就会死。历史对韩非死亡的记载说法不一,有说他是被李斯陷害而死,有说他是因为得罪了姚贾而遭到诬陷,被秦王政诛杀,到底哪一个是真的?抑或两种说法都是假的,目的是为了掩盖其中的秘密?

太子丹成功的逃亡,张良失败的合纵,韩非神秘的死亡,都发生在这段时间,那么,他们之间是不是有联系?是不是因为这种联系,或者因为这背后所隐藏的秘密,最终导致了韩非的死亡?

“公子,在这之前,我曾担心楚系借用关东秘兵来对付你,因为这样一来,楚系可以一石二鸟,既杀了你,又可以伺机诛杀关东秘兵。”苍头说道,“而关东秘兵则将计就计。一则杀了你可以把咸阳局势搞乱,二则他们也可以乘乱救走太子丹。国尉也有这样的担心,因为楚系太反常了,一直隐忍不动,显然有致命杀着,所以他打算建议大王,不要让你去看门了,而是到黑冰台暂时帮助他对付关东秘兵。只是没想到事情发生的这样快,国尉还没有向大王禀奏,他们就下手了。”

宝鼎一边听苍头讲话,一边在想韩非的事,听说国尉尉缭曾想到了自己会遭到关东秘兵的刺杀,一双眼睛顿时瞪了起来,对苍头极其不满,你既然知道怎么不告诉我?现在说不是马后炮嘛。

“这次遇刺,你虽然九死一生,差点被一把大火烧成了灰,但我们却因此证实了很多事,很多猜想由此得到证实,而其中最重要的一个就是赵国公主的事。”苍头说到这里,神色有些兴奋,一双眼睛里更是露出了饿狼遇到猎物般的贪婪之色。

“哎哎哎……”宝鼎吓了一跳,急忙摇手道,“苍头,公主的事只是你的猜测,没有证据不要乱说啊。”

“我是干什么的?”苍头指着自己的鼻子说道,“我只要拿鼻子嗅一嗅,我就知道这里面有秘密。你知道李牧当初为什么要杀公主吗?”

为什么?这个问题缠绕宝鼎很长时间了,一直百思不得其解。今天苍头突然说到这个问题。可见他也常常思索此事。这些搞秘兵的,果然都是神神道道、诡计多端之辈,一个个天生就是搞阴谋的料,没事就胡思乱想,而且还一套套的有理有据,假的也被他们说得像真的一样,不愧是天下最阴险的骗子。宝鼎想到苍头过去的“斑斑劣迹”,顿时警觉起来。不要又给他骗了。

“此事和赵国黑衣有关。”苍头说道,“赵国黑衣在平原君手上曾经显赫一时。平原君死后,黑衣分裂,最强的一股力量就掌控在公子恒手上。公子恒退居代北后,邯郸的郭开和代北的李牧都盯上了他手上的这股黑衣力量。这些年,公子恒的几个儿子陆续离奇死去,都和此事有直接关系。”

宝鼎听明白了,他吃惊地望着苍头,难以置信,“你是说,赵仪现在掌控着这股黑衣力量?”

“否则李牧为什么要杀她?”苍头问道。

“李牧杀了她岂不一无所有?”宝鼎根本不相信,这纯粹瞎扯淡嘛。

“或许李牧以为赵仪在藏春小阁,所以……”苍头也有无法自圆其说的地方,不过,他还是坚持自己的猜测,“那么。今天的事怎么解释?关东秘兵要杀你,突然就有救兵从天而降,你怎么解释?”

当然没办法解释,一切都是基于猜测,但若要解决眼前的难题,就必须基于这个猜测来拟定计策,否则只有干瞪眼,继续等着敌人来刺杀了。

“你有什么对策?”宝鼎问道。

“很简单,盯住公主就行了。”苍头笑道,“如果我的猜测正确,那黑衣肯定要来找公主。”

“这不行。”宝鼎一口拒绝。

“你不让我干。那国尉就会派其他人盯着公主。”

“你说什么?”宝鼎的两只眼睛再次瞪了起来,“你说国尉?他怎么知道公主的事?”

苍头嗤之以鼻,不屑回答。的确,这事还需要回答?秦王都知道,国尉尉缭还会不知道。国尉知道了,当然要追查李牧诛杀公主的真相。黑冰台知道赵国黑衣的很多秘密,也有办法打探到代北发生的事,由此不难估猜到一种可能性,那就是公子恒把黑衣交给了赵仪。当然,在今天之前,这仅仅是估猜,不过现在黑冰台的看法不一样了,尉缭需要证实它的可能性,一旦此事证实了,那对秦国来说,就是一件大好事。

宝鼎的心里忽然冒出一个离奇的想法。假如赵仪真的与黑衣有关,那么后来秦国杀死李牧所用的反间计,是不是利用赵仪手上的黑衣而实施的?宝鼎被自己这个离奇的想法吓了一跳,难道我穿越而来,竟然改变了湮灭在历史中的真相?这些真相改变了,历史的轨迹会不会随之改变?

“公子,让我来处置这件事,不会伤害到公主,即使发生了什么,我们兄弟还可以设法挽救,私下解决,但如果让国尉派其他人来处置这件事,麻烦可就大了。”

宝鼎冷笑,“你今天晚上来,到底是何居心?是不是尉缭让你来的?”说到这里,他心里蓦然一动,厉声喝道,“你是不是知道关东秘兵今天要杀我?”

“你胡说什么?”苍头也不高兴了,“虽然缉拿关东秘兵的事的确由黑冰台负责,但他们也是秘兵,关东人在咸阳杀你,难道还会先和我们打个招呼?如果我能抓到他们。我还会任由他们杀你?”

“黑冰台的秘密你掌握多少?”宝鼎质问道,“你知道的秘密难道比尉缭还多?”

苍头苦笑摇头,“你不要胡思乱想好不好?黑冰台如果拿你做诱饵,那么现在我就该在咸阳城内大肆抓捕关东秘兵了,但我现在却坐在这里,与你商谈抓捕关东秘兵的事,这总没有假吧?”

宝鼎嘿嘿冷笑,没有说话。他想到了一件事,假如太子丹没能逃离咸阳,那历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