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帝国风云录》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秦帝国风云录- 第19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蓖獠康闹匮乖嚼丛酱蟮氖焙睿娇隙ㄒ⒓ち业恼罚庥兄诨炻夷涎艟质疲兄诠囟说募颇彼忱箍币灿兄谑迪种卮垂颖Χ统档哪康摹

秦王政和咸阳宫在绞尽脑汁地想办法,公子宝鼎也在殚精竭虑地找对策,他肯定要牢牢控制武烈侯府,否则此去南阳必定凶多吉少。

这天晚上,熊闵到了蓼园,章邯也悄然而至。两人的感情最近越来越好,毕竟公子宝鼎已经成了一等封君,大秦第一权贵了,有了这个显赫大权贵的承诺,未来对两人来说已经不是黯淡无光,而是阳光灿烂了。

宝鼎在溪明苑等他们。章邯见礼后,刚刚坐下,宝鼎就对他说道,“姐姐要随我去南阳。”

章邯神色微变,察觉到宝鼎话里有话。熊闵却是又惊又喜,“你可不要反悔?”

“我为何要反悔?”宝鼎望着章邯,笑道,“你是继续待在咸阳,还是追随姐姐去南阳?”

章邯闻言大为激动。宝鼎的意思很清楚了,如果章邯愿意去南阳,那绝对可以在侯府谋取一个官职。依照大秦律,在封君府任职的官员不能同时在中央府署任职,章邯如果去南阳,对他个人的前途未必是件好事,但公子宝鼎是什么人物?他太年轻了,势力又太大了,迟早要回咸阳,终究会成为大秦权倾一时的权臣,这在咸阳普罗大众的心里早就是铁板钉钉的事,有多少人知道公子宝鼎目前的处境极度危险?章邯同样不知道,在他看来,跟在公子宝鼎的后面,攀附上这样一个大权贵,自己的命运必将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下官坚决追随武烈侯。”

宝鼎微笑点头,揶揄道,“你应该说,下官此生矢志不渝,坚决追随小闵姐姐。”

熊闵羞赧不已,娇嗔地打了宝鼎一下,“你说过的,三年时间,现在只剩下两年零十个月了。”

“姐姐这么急着要出嫁?”宝鼎大笑,“那姐姐说句公道话,以他的才智和功勋,现在应该是几等军功爵?”

熊闵想了片刻,郑重说道,“如果他出身好,有靠山,现在至少是个八等公乘爵。”

“姐姐小看他了。”宝鼎笑道,“我查阅了他过去的战绩,在平定嫪毐之乱后,他就应该是九等五大夫爵了,如果在军中任职,至少是个都尉,如果在地方郡县任职,至少也是个郡尉。”

章邯心神剧震,一股强烈的窒息感几乎让他喘不过气来。郡尉,那可是银印青绶,秩比两千石的大员。自己目前不过是官秩五百石的中尉府司马,爵位不过六等官大夫爵,而要坐到郡尉的位置上,至少需要九等五大夫爵,那差得太远了。难道武烈侯要利用他的权势,一夜之间把我的爵位连升三级?

九级五大夫爵就迈入了“卿”的行列,虽然是下卿,但“卿”与“大夫”是两个截然不同的阶层。拥有了“卿”的地位,虽然依旧没有资格迎娶熊闵,但最起码距离目标近了一步,不至于像现在这样毫无希望。

中尉军负责戍守京师,军中的高中级将领大部分来自咸阳权贵世家,在这种环境里生存,像章邯这样出身寒门的子弟基本上没什么升迁的机会。张唐是因为欣赏他的才能,才特意把他留在了身边,但张唐疏忽了一件事,越是有才能的人,雄心越大,章邯绝不会满足于长年累月地做一个上卿的属官。张唐致仕回家了,他怎么办?他的年纪也大了,常年戍守京师又没有军功,升迁的机会非常渺茫,他的一生势必就这样蹉跎而过,他的理想抱负将随着时间的流逝而烟消云散。就在章邯几近绝望地等待着遥不可及地机遇的时侯,他爱上了一个高高在上的贵女,接着机遇来临了,来得又快又猛,让他根本不敢相信这一切都是真的。

熊闵敏锐地意识到公子宝鼎要重用章邯,当即激动地问道,“这是真的?你有办法让他的爵位连升三级?”

“不是我要连升他三级爵位,而是他本来就应该是九等五大夫爵。”宝鼎笑道。

这话没人信。这个世界上本没有公平,大秦律法更是权贵公卿们为自己谋取利益的工具。宝鼎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他凭什么两年里封君?因为他的军功?当然不是,因为他是宗室公子,因为他是前储君兴国君的孙子,因为权贵政治们的需要。商鞅、张仪、范睢、蔡泽和吕不韦能够封君,是因为人家有真本事,是大贤,也的确有功绩,但嫪毐又算什么东西?所以律法是权贵们驭下的工具,而公平则纯粹就是谎言。

“然后呢?”熊闵非常兴奋,追问道,“他去南阳府任职,还是在侯府任职?”

“听说,你父亲已经举荐中大夫甘罗出任侯府相国。”宝鼎不动声色地说道。

熊闵黛眉顿时皱起,目露恍然之色,“所以,你要章邯去南阳。甘罗是楚人,章邯属于关东一系。在咸阳看来,封君、郡守和相国互相牵制,南阳的局面就非常热闹了,是不是?”熊闵轻轻撇了一下樱唇,狡黠地问道,”那么,章邯就是南阳郡守了?”

宝鼎笑了起来,“郡守没有把握,但郡尉一定有把握。”

“要做就做郡守,否则我不去南阳,也不要他去。”熊闵不满地瞪了宝鼎一眼,“你知道甘罗是什么人?那个人非常聪明,太聪明了,极其不好对付。他过去是吕不韦的门客,深得吕不韦的信任。”熊闵说到这里,意味深长地拖长腔调说道,“你不会不知道我父亲举荐他的目的吧?”

宝鼎微笑点头,“章邯的事,我已经托付驷车庶长公子豹了。公子豹现在是卫尉卿,张唐是中尉卿,由这两位上卿联名举荐,我想应该差不多,但为了万无一失……”

“我明天就去王宫。”熊闵心知肚明,对宝鼎非常感激。

她做梦也没有想到,公子宝鼎雷厉风行,手段超绝,转眼间的功夫就把章邯推到了郡守的位置上。这简直是匪夷所思的事,但此时此刻,宝鼎巧妙利用形势,不但做到了,而且还做得对他自己非常有利,尤其令人叫绝的是,整件事情滴水不漏,将来南阳的局势恐怕要让咸阳大吃一惊了。




第一卷 崛起 第194章 为什么是章邯

章邯静静地听着。默默地思考着。

最近他一直在思考自己的未来,他牢牢记着大头庸夫说过的一句话,未来在自己的脚下,未来要用自己的血汗去创造,怨天尤人是懦夫。

历史上有多少功成名就者出自寒门?比如苏秦,比如吕不韦,太多了。中土世界虽然牢牢控制在七国权贵手上,但时代在发展,权贵若想始终控制中土,控制自己的王国,那他们就需要更多的力量,而寒门士子和武人的出现不仅仅代表着新兴阶层的崛起,更意味着中土世界的变革正在如火如荼。

中土世界变革的主旨就是强国,就是在兼并争霸中占据更大的优势,虽然诸子百家的某些大贤们也会提到大一统,但那仅仅是一种美好的理想。几百年来,甚至自有历史记载以来,中土就是一个分裂的世界,一个战争绵延的世界,所谓统一、和平、安居乐业不过是大贤们所描绘的乐土世界,那只存在于中土人的心里。永远不可能成为现实。

然而,公子宝鼎第一个在咸阳发出了“统一中土,打造人间乐土”的呐喊。

公子宝鼎是第一个向中土世界宣扬“大一统”的中土大权贵。

公子宝鼎的振臂一吼,公子宝鼎“大一统”的呐喊,已经被关东六国的秘兵在第一时间传回各自的王国。

公子宝鼎不是诸子百家的大贤,他是大秦的第一权贵,他有着传奇般的战绩,他正在成为继孟尝君、平原君和信陵君之后的第四位足以影响中土政局的大公子,他的这一声呐喊,已经将他自己变成了关东六国最危险的敌人,必欲杀之而后快的敌人,但偏偏在此刻,公子宝鼎自请就国,咸阳的大王也同意他就国,如此可以想像,南阳,这座地处秦楚韩魏四国交界之地的土地,未来将危机重重。

有危险的地方往往也是机遇最多的地方,到南阳,必定能干一番大事业。

章邯不甘心自己的命运被别人所控制,即使他现在已经无力掌控自己的命运,但他依然不会放弃,正如大头庸夫一样,自己控制自己的命运,即使死,也不枉在这个人世上酣畅淋漓地活了一次。

宝鼎告辞离去。

章邯站在回廊上,望着那逐渐湮没在黑暗里的背影。心里升起一个百思不得其解的疑问,他为什么选择我?仅仅因为熊闵,因为一个诺言?如果公子宝鼎仅仅因为一个诺言就无条件地信任一个人,那未免太可笑了。

“他为什么选择你?”熊闵轻轻抓住他的手,喃喃低语。她同样忐忑不安,因为公子宝鼎在这个时侯决定自请就国,显然有非同寻常的目的,而无论是侯府的相国还是南阳郡守,宝鼎都有相当的话语权,虽然他无法用自己的人,但也可以坚决拒绝朝廷的任命。封国的安危关系到王国的政局,君王和封君都要妥协,所以无论是相国还是郡守,最终都要得到双方的认可才能正式任命。

宝鼎选择一个有关东系背景的中尉府司马出任南阳郡郡守,这其中到底隐藏着什么秘密?

章邯想不明白,熊闵想不明白,公子豹同样想不明白,但他找到中尉卿张唐,提出这个建议的时侯,张唐更是目瞪口呆,以为公子豹闲得无聊拿自己开涮。

“听说。昌平君已经举荐中大夫甘罗出任侯府相国,大王已经同意,想来武烈侯也不会拒绝。”张唐和公子豹毕竟是袍泽兄弟,关系一向不错,所以他直言不讳地说道,“我不知道你个老匹夫是什么意思,但我还是要感谢你主动提携我的部下,只是即使你我联名举荐,恐怕也无法改变大王的决定。”

“老夫问你一句。”公子豹冷笑道,“甘罗带过兵打过仗吗?他有治理地方郡县的经验吗?昌平君举荐他出任相国,主掌南阳郡的军政大权,其意图如何,难道你不知道?”

张唐苦笑摇头,“武烈侯是虎率的儿子,是武安君的外甥,就冲着这层关系,就算大王让我去侯府为相,我也义不容辞,但现在的问题是,咸阳局势复杂,你我老眼昏花,看不清啊。我一直认为大王要在南阳设守、相,以便牢牢钳制武烈侯,谁知现在却传出只设相,不设守的传闻。”

“传闻?”公子豹冷笑道,“你和蒙氏走得近,难道不知道甘罗的背景?”

“甘罗和李斯一样,虽然过去都是吕不韦的门客,但事实上却是楚系的人。”张唐说道。“吕不韦罢相,大王下令逐客,关东人大都随吕不韦而去,独李斯和甘罗不但没有被逐,反而高升了,其中的原因不言自明。”

公子豹嗤之以鼻,“你当我是瞎子?李斯、甘罗都是首鼠两端的小人,重利轻义,将来必定死无葬身之地。”

张唐笑着摇摇头,“甘罗的祖上甘茂曾是大秦丞相公,但他与当时的右丞相樗里疾政见不合,尤其武王驾崩后,在王统继承问题上与樗里疾针锋相对,所以昭襄王继位不久,甘茂便逃亡而去,但中土传言,甘茂是因为遭到了樗里疾和一帮老秦人的诬陷才不得不逃亡。假如豹率据此以为,甘罗不明事理,为了给祖上报仇雪恨,要蓄意陷害武烈侯,那纯粹就是毫无根据的猜忌了。”

公子豹鄙夷冷笑,“你以为我会相信你的话?会相信甘罗是楚系的人?昌平君不过是借刀杀人罢了,恰好大王并不器重甘罗。于是甘罗就成了双方的弃子,把他扔到南阳,让其与武烈侯斗个你死我活。甘罗没有选择,他唯有置武烈侯于死地才能自救,所以南阳未来的局势极其复杂。这时候从咸阳宫传出只设相,不设守的传闻,也足以证明我的猜测并没有什么错误。”

张唐笑而不语。他当然知道内情,但以他的处境来说,他能力有限,无力改变什么。

“你和蒙氏走得近,欠了蒙氏的情。不愿意与蒙氏撕破脸,这我理解,但你不要忘了,你是老秦人,你曾经和蒙骜一样,都是武安君麾下的战将。现在白氏和司马氏都解禁了,王翦公孙豹和麃公都复出了,老秦人已经东山再起了,而蒙骜先是战死于都山,接着蒙武又大败于河北,蒙氏连遭重创,在军中的威信已经江河日下。此时此刻,还有谁能阻止老秦人掌控军队的步伐?你已经老了,爵至少上造,官至中尉卿,也到头了,可以不考虑自己,但总该考虑一下子孙后代吧?”

张唐脸上的笑容渐渐僵硬,沉默无语。

“武烈侯一旦在南阳出事,后果是什么,你考虑过吗?”公子豹厉声问道,“甘罗虽然才智出众,但武烈侯手里拿的是剑,他斗得过武烈侯?南阳到底是谁给谁挖的陷阱,你知道吗?兄弟阋墙的事已经出现了一次,有人故意要重演历史,大王当真愿意再杀一位自己的兄弟?”

张唐暗自苦叹,目露犹豫之色。

“你一直与蒙氏保持着适当的距离,这一点我很赞赏。”公子豹继续说道,“当年楚人要在蒙骜死后抢夺军队的控制权,你和吕不韦暗中联手,硬是在长安君兵变之后,把蒙武推到了军队统率的位置上。其后吕不韦在楚人的逼迫下,不得不借刀杀人,让你出使燕国,并让十二岁的甘罗出来威胁你,无奈之下你只好离开咸阳。侥幸的是。赵人和燕人识破了咸阳的阴谋,并没有杀你,你又回来了,只不过嫪毐之乱已经爆发,秦军的统率不再是蒙武一人,而是又增加了一个桓齮。”

“你欠蒙骜的,已经还了,事实上你已经不再亏欠蒙氏了。”公子豹说道,“但这些年来,你和老秦人却越行越远。长安君兵变,你看到老秦人罹难,视而不见。嫪毐之乱的前夕,你知道吕不韦和楚系要动手了,却佯装畏惧于一个十二岁孩童的威胁,急吼吼地跑到燕国去出使。你以为你干的这些事没人知道?”

张唐喟然长叹,“你知道,我身不由己啊。”

“鸟!”公子豹骂道,“你不过是顾惜自己那颗头颅而已。现在白氏和司马氏解禁了,那些老家伙都出来了,你自己掂量掂量事情的轻重,不要害了子孙后代。”

张唐陷入沉思。公子豹今天突然跑来,显然和王翦、司马锌这些老家伙有关。目前南阳是个死局,这个死局能否破开,需要时间,最起码需要老秦人在河北战场上取得决定性的胜利。如何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