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帝国风云录》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秦帝国风云录- 第3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风,形势异常紧张,善后处理事宜更是复杂,稍有不就会激怒燕国,甚至恶化与邯郸的关系,谁知李牧竟然置诸多危机于不顾,南下河北打仗去了。

“我代北大军十日前已经抵达河北战场。”长歌面露得意之色,“云中、雁门、代城三地的军队一个月前就秘密集结于灵丘,代北三大营早已是人去营空。”

田光与张良相顾骇然。李牧好手段,如此大规模的军队调动,事前竟然没有漏出半丝痕迹。

“大将军就不怕秦军趁机北上攻打雁门?”田光问道。

“黑衣此番南下太原正是要刺杀王翦,以延缓秦军北上攻击代北的速度。”

长歌说到这里,转头望向张良,“先生是去河北还是去太原?”

“去河北。”张良深深地吸了一口气,慷慨激昂地说道,“我随大将军血战沙场,与秦军一决生死。”

田光两眼微眯,露出一丝鄙色。张良竟然要走人了,这也忒无耻了吧?太子丹遇险一事,可是与你有莫大关联。“日前你可曾信誓旦旦地对太傅说,你要把我们太子完好无缺的带回来。”田光忍不住哂笑道。

张良微微一笑,从容说道:“张良言必行,行必果。此去太原,兵不再多,贵在精锐。我调五名上铁卫给田卿,如何?”

田光不屑啰嗦,坦然接受,“我还要一个人。”

“谁?”张良问道,“田卿尽管开口,我一定鼎力相助。”

“魏人张耳。”

张良愣了一下,显然没想到田光会提出这个要求,顿时面露难色。张耳是魏国大梁人,少年时曾求学于齐国稷下,后到信陵君府上为客卿。信陵君死后无所依,遂游走于韩魏两地。张良广交贤士,与其倾心相交,随即成为好友。此次张良合纵诸国,张耳就跟在他身边,为其出谋画策。

张良略一思索,便明白了田光的用意。田光要张耳同行,无非是担心太原营救失败,那接下来他们就不得不远赴咸阳救人。到咸阳救人的难度太大了,田光不熟悉咸阳,急切间也找不到助力,只有依赖张良的力量。

秦韩两国接壤,如今韩过孱弱,事实上已经成为西秦的附属国。韩国为了阻止秦国的吞并,这几年几乎把所有的秘兵都投到咸阳,各种手段无所不用其极,想方设法苟延残喘。韩国秘兵的力量一旦全力帮助田光,那救出太子丹的希望就非常大。张良想到太子丹对扭转当前局势的重要性,稍加思量后便一口答应了。

“我们连夜返回代城。”长歌见两人商量妥当,随即说道,“调派好人手后,我们以马代步,日夜飞驰,抢在黑冰前面潜入太原,然后觅地设伏,务求一击成功。”

张良、田光从其计,各自带着手下与黑衣急返代北。



苍头等人有惊无险地越过了峡谷。再行两日后,出了大山。苍头预先已有安排,众人先是跟随一支商队走了百里,然后便进入一处连绵起伏的山地牧场。这里有很多楼烦人的部落,黑冰在此设有联系点,常备车马。

一行人换上胡服,骑上大马,伪装成楼烦牧民,继续向西南方向的泰戏山方向前进。(泰戏山,今山西恒山西北麓一代,五台山附近。)

宝鼎前世从来没有骑过马,对马的认知主要来自影视和书本,所以第一次看到高头大马,他有些慌张。堂堂一个大秦公子连马都不会骑,实在太丢人了。然而奇迹再一次出现,但他靠近骏马,一股熟悉的感觉从心底涌起。当他抚摸着骏马雄壮的身躯,抚摸着长长的鬃毛的时候,他仿佛与骏马连为了一体,那种生命相依的感觉让他的心阵阵颤栗。

宝鼎意识到这是那个死去的宝鼎埋藏在血液中的生命烙印爆发了,就如那神乎其技的剑术一样,马也是他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宝鼎兴奋起来,放开心怀,跃上骏马,让自己的神智紧紧追随着本能,让这副躯体的本能尽情发挥,让死去宝鼎的生命烙印彻底爆发出来。

骏马在草地上飞驰,宝鼎在骏马上做出各种姿势,任意驰骋。耳畔狂风呼啸,长发在风中飞舞,叫声在山野激荡,宝鼎的心飞了起来,那种仿若自由翱翔般的舒畅让他陶醉,让他为之疯狂。

渐渐的,他感觉自己的生命与身下的骏马融为了一体,那是一种玄之又玄的意境,就如他夜晚躺在草地上凝视着璀璨星空,思绪在银河里轻松徜徉。

死去的宝鼎是个痴儿,从暴龙的述说里可以猜到,这个痴儿有两个爱好,一个是夜晚躺在草地上看星星,一个是在草原上纵马飞驰。痴儿与这个现实世界格格不入,他有他自己的世界,在那个神奇的世界里,或许唯一与他交流的只有夜空上的星星和草原上的骏马,星星和骏马是他最好的朋友,也是他灵魂和生命的延续。

这个时代的马是自由的,这个时代的人热爱和崇拜自然,他们把马当作自己忠实的朋友。野蛮人对自然推崇而敬畏,他们善待自己的马,而文明人在发明马辔之后,又发明了马鞍、马蹬和马掌来进一步禁锢马的自由,摧残马的尊严,榨取马的全部价值。野蛮人的信仰质朴,血液里更是保留了人性的本善,文明人呢?文明人信仰功利,血液里流淌着血腥的贪婪,虽然他们试图用华丽的词藻和无耻的谎言来掩盖自己的罪恶,但最终,他们被贪婪吞噬了,罪恶还是在朗朗乾坤下无所遁形。

宝鼎抱着马脖子,头脸深埋在柔软的鬃毛里,体会着痴儿宝鼎的心,感受着痴儿宝鼎纯洁的灵魂和生命。璀璨星空是他纯洁灵魂的家,奔腾骏马是他纯洁生命的延续。痴儿宝鼎让重生而来的宝鼎深深领悟到了生命的真谛,自然的本原。原来世上的一切都是那么的美好,但人性的贪婪掩盖了这一切,让芸芸众生坠落到无尽的深渊。

宝鼎猛地坐直身躯,仰天长啸,敞开心菲,尽情吼叫,似乎要把心中所有的忧郁,所有的悲伤,统统抛弃。

宝鼎的泪水悄然滚落。

如果痴儿宝鼎还活着,他不会改变,他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享受着人生的快乐和自由。然而,神秘的穿越重生改变了这一切。痴儿宝鼎走了,永远地走了,带着对灵魂和生命的感悟走了,不过,他把的自己使命留了下来,交给了重生后的宝鼎,唯一的报酬就是那副伤痕累累的躯体和隐藏在血液里的生命烙印。







第一卷 崛起 第四十四章 回到秦国

“公子,公子……”暴龙的吼声远远传来,“不要跑了,再跑马掌就要裂了,快停下……”

吼声惊醒了宝鼎,思绪迅速从虚空中拉回,这时他这才意识到自己跑了太久时间,身下骏马体力消耗太大,已经难以为继了。。宝鼎抓住马鬃,用力拽了几下,又轻轻拍拍马颈。骏马迅速减速,缓缓停了,但依旧亢奋不已,不停地扬首嘶鸣,似乎刚才那一阵酣畅淋漓狂奔激起了它压抑已久的野性。

宝鼎从马上跳下,亲昵地抚摸着骏马的长鬃,心里异常平静,一种温馨而满足的感觉随着血液遍布全身。忽然,他感觉自己的灵魂悄然融入到痴儿宝鼎的生命,他感受到了痴儿宝鼎的快乐,这一刻也是他的快乐,前世那早已遗忘的久违的快乐。

“公子,你的骑术太精湛了,我自问望尘莫及啊。”暴龙气喘吁吁地跑过来,笑嘻嘻地说道。

“拍我的马屁?”宝鼎笑骂道,“你也会拍马屁?我告诉你,不要溜须拍马,我看到这种人就来气。”

暴龙奇怪地看看他,又看看马**,不解地问道:“拍什么马屁?”

宝鼎尴尬地笑笑,这才想起来现在还没有拍马屁一说。看样子自己以后说话要注意了,不能像前世一样信口开河,搞得别人用异样的眼光看待自己,最后还落个粗鄙野蛮的罪名。

“我的骑术很好吗?”宝鼎岔开了话题。

暴龙用力点点头。

“我的箭术如何?”宝鼎随口问道。

“我在乌氏的时候,曾看到公子用三石强弓射杀林胡虏。”暴龙神情恭敬,语气十分敬佩。

宝鼎吃了一惊。三石弓,那要多大的力气才能拉开?我有那么大力气?宝鼎望着暴龙背上的角弓,脱口问道:“你这弓几石?”(战国时,一石约为61。5斤。)

暴龙不好意思地笑道:“公子,这弓就一石多一点,嘿嘿。我过去用得弓比这强,将近两石,可惜丢在代城了。”

到了牧城后,苍头不知从哪弄来一车兵器分给了众人。兵器多了,大家的胆气也就壮了,不像在大山的时候,因为武器严重不足,根本不敢和追兵照面。宝鼎也拿了一副弓箭,但他没敢试,担心出丑丢脸。现在听暴龙这么一说,好象痴儿宝鼎不但剑术出众,这射术也颇为了得,顿时便有了试试的心思。

宝鼎回头看看来路,人迹全无,“他们人呢?”

“公子纵马狂奔,早把他们丢后面了。”暴龙笑道,“苍头说,他改变撤退路径了,打算直接翻过泰戏山进入太原,所以现在也不着急赶路了。”

宝鼎迟疑了一下,隐约觉得这里有名堂,按道理苍头好不容易摆脱追兵,应该以最快速度离开代北才对。

“我们摆脱追兵了?”

“当然。”暴龙非常肯定地说道,“最危险的一段路程就是在代城附近,只要跑出来了,黑衣那些鸟贼就休想找到我们。”暴龙张开双臂,比划了一下,得意洋洋地说道,“代北这么大,四处都是山,黑衣到哪找我们?哈哈……”

暴龙笑得很夸张,可见心里很得意。宝鼎却眉头微皱,大约猜到了苍头的用意,他要拖延进入太原的时间,拖得时间越长,河北大战的战局就越明朗,假如河北大战秦军赢了,自己也无需再去拜见蒙恬,直接打道回府,就当这事没发生。

宝鼎苦笑无语。苍头不相信自己,更不相信秦军会在河北大败而回,所以他考虑良久,最后的决定就是尽量阻止自己与蒙恬见面。宝鼎想了一下,觉得这办法也不错。历史上没有记载这一战的具体时间,但应该不会拖得太长。只要历史轨迹不变,秦军败北,桓齮退出历史舞台,那自己跑去见蒙恬的时机应该正好合适。

宝鼎决定听从苍头的安排,乘着这段难得的时间,尽可能熟悉这个时代的环境,了解这个时代的风俗习惯,另外抓紧时间练习武技,除了长剑,射术更是要娴熟,否则将来到了战场如何杀敌?还有荆轲教授的内视之术,这个要勤加练习,不但可以提高剑术,还能治疗自己的病。这个一动手就疯狂的毛病如果得不到有效控制,上了战场必死无疑啊。



一行人过了牧场,随即在向导的带领下,弃马上山。

苍头有意拖延速度。众人穿山越岭,不急不忙,时而驻足看看风景,时而偷闲打打猎,时而比试一下击技之术,每天晚上一大群人围着篝火天南地北的一顿乱侃,常常嘻闹到半夜方止。

太子丹果然是个人物,能屈能伸,看到留在代北无望,随即放弃了这一想法,转而考虑逃离咸阳之策。他知道田光肯定要去咸阳,张良也会倾力相助,至于李牧,更会不惜代价营救自己,所以他暂时放下心事,刻意周旋于这群奇怪的护送队伍中间。

这支队伍的组合堪称神奇。有尊贵的大秦公子,但这位公子竟然是刺客;有黑冰秘兵,不过这位秘兵不受大秦公子的节制,相反,大秦公子还要听他的指挥;有美若天仙的神秘少女,这位少女和大秦公子非常亲密,但他们的关系却扑朔迷离,让人无法看透;人数最多的就是一伙马贼,其中有赵人、燕人、中山人、楼烦人、林胡人、东胡人、匈奴人、空同人……十二个凶神恶煞般的大汉,不过现在都成了这位大秦公子的手下,而这位大秦公子竟然与他们称兄道弟,还兴致勃勃地学习他们的语言,如果不是眼见为实,太子丹永远都不会相信世上还有此等不可思议的离奇之事,这位大秦公子到底还要不要自己的尊严?有没有考虑过王族的脸面?

宗越虽然叛离了燕国,但一路上谨守本份,小心侍奉太子丹。太子丹也不为难他,坦然接受,好言相向。宝鼎和苍头等人倒是因此愈发看重宗越,觉得他值得结交,苍头甚至考虑劝他留在宝鼎身边,毕竟这样的人才可遇不可求,但考虑到宝鼎黯淡的前景,他踌躇良久,还是没有开口,只是向宗越隐晦地暗示了一下。

太子丹与宝鼎的关系不知不觉有所改善。太子丹想摸他的底,将来有机会定要报复,以雪今日之耻。

宝鼎则无所谓,根本没把他放在眼里。对一个预知未来的人来说,太子丹其实很不幸,命运很悲惨。太子丹有理想,有报国热忱,也有出众的才华,但可惜他生活在一个特殊年代,这个年代有千古第一帝嬴政,有强大到无可匹敌的秦国,不管是他本人还是燕国的命运,已经天注定,非人力可以挽回。

当然,这是后世人的观点,站在二千年之后指点今日之江山,未免太过轻易,不知道今世人身在局中的那种如履薄冰、如临深渊的恐怖感觉。就说秦王政吧,他现在哪里会料到再过十二年他将成就千古霸业?此刻的他,恐怕正在咸阳宫战战兢兢、夜不能寐。

宝鼎同情心一起,对太子丹的厌恶感便淡薄了许多,有事没事也找他聊聊,聊过之后宝鼎就自惭形愧了。

太子丹自小就接受最好的教育,“六艺”俱佳,谈吐不凡,对这个时代的认识和见解远远超过了重生而来的宝鼎,尤其论起显学之术、治国之道、驭民之策,宝鼎基本上就是白痴一个,只有洗耳恭听的份。宝鼎的无知与太子丹的博学形成了巨大的反差,太子丹因此获得了某种心理上的满足,也算是报了仇解了气。让人奇怪的是,宝鼎不但不以为耻,反而缠上了太子丹,就是喜欢与他谈经论道,以找虐为乐趣,乐此不疲。

苍头实在看不下去了,感觉大秦的脸面都给宝鼎丢光了,于是好言劝了几句,谁知宝鼎振振有词,孔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又曰,朝闻道,夕死可矣,还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矣。苍头瞠目结舌,被这小子的厚脸皮彻底打败了,而接下来发生的一件事,更是让他哭笑不得。

宝鼎要学字,苍头当即就傻了,“你不识字?”

“当然。”宝理直气壮。

“你怎么可能不识字?”苍头根本不相信。

通过这一阵子的接触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