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娶妻当娶阴丽华的帝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娶妻当娶阴丽华的帝王- 第2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不足以完胜刘演;要知道此时已经是王莽破落期;天下的黎民百姓没有一个人是不思量有一个英主;但是这个英主由谁来当……必须是刘氏的后代;最好是先汉时期的皇室。

从这方面来看;刘演当然是刘汉联军之中最有资格担当主帅一职的最佳人选;但是王风等人是当然不会同意的;因为这些人表面上虽然和刘演是亲如一家;但是在背后其实都是有自己的如意算盘;这一点毫不奇怪——自己率领这么多兄弟为着复兴汉室拼杀;总该得到回报;但是刘演却是一条猛汉;并不是软弱可欺的类型;一旦刘演掌权;那么自己手中仅有的一点权利势必会被刘演掏空;联军的弟兄们固然不希望这样……

先说刘演已经带上上万大军直扑宛城;宛城势必会落入刘演的手中;他转而担心棘阳城重出差池;于是留下刘稷、刘秀在棘阳;自己只是亲自带上一票人马直接扑向宛城……

王莽听说棘阳城动向;心中自然是无比震恐;棘阳城城池尽管并不算大,但是棘阳城池三面环山;地势险要;王莽大军根本无法从四面同时展开破城行动;王莽军真正威力便没有全部发挥作用,这对棘阳城的守卫是极其有利的。

就在王莽气急败坏准备着要对棘阳展开更加强大的攻势的时候;王莽身边的一些心腹确恰到好处的提醒了王莽;这位王莽心腹就是态势王匡(与绿林王匡同名);王匡生性狡诈;是一个天生杀手一般的人物;他其实不不姓王;而是姓刘。(文*冇*人-冇…书-屋-W-Γ-S-H-U)

王莽当政以后;极力打压刘氏的官宦;尽管王匡并没有受到什么打压;但是他心里明白得很;若是自己此时不能与刘氏真正彻底地划清界限;那么王莽必然不会放心任用自己;就算自己为王莽的利益承担再多风险;恐怕王莽还是会不认账。于是太师终于下了狠心;决定更改姓氏;在当时的那种封建社会;这无疑是一种非常忤逆的行为。

想到这些;我不禁想到了管仲临终之前的告诫,他谆谆告诫齐桓公一定要远三位小人;分别是易牙、刁竖、开方;易牙是当年齐桓公身边的以为厨艺精湛的师傅;当年的齐桓公;因为自己说了一句“这辈子什么好次的都尝过了;就只有人肉未曾吃过;于是易牙听到这话;回家就将自己的儿子杀掉;回头给自己的上司齐桓公制作了一顿人肉宴;再说这个刁竖;刁竖为了能够长期留守在自己的偶像齐桓公面前;硬是将自己生生地阉割了;最后就是开方;开放本来是卫国的富贵人家的公子;但是确实跨越国际自愿追随在齐桓公身边;成为齐桓公身边形影不离的人;话说就连自己父母死在卫国;开方也未曾离开齐桓公。王匡为了追随王莽不惜该任祖宗;比起上述三者;可谓是有过之而无比及。

第四十五章 刘秀大义赴昆阳

王莽本来是打算让王匡领数十万兵马支援宛城,震慑刘演所率之敌。但是王匡却提出了极为不同的意见:;刘演大军直扑宛城;守城部队必然早有准备。再者;宛城距离洛阳尚且有一段距离;王莽大军以步兵为主;等到主力部队到达宛城之时;说不定宛城已经被刘演攻破;即使未被攻破;我军劳师远征;到达宛城之时也必然已经无力作战;刘演军队却能够以逸待劳。

王莽有些气急败坏了:“这也不行;那也不行;那你说这应该如何是好?”

王匡假装沉思片刻;一会儿生出一种很是为难的样子;过了片刻又好象是发生什么重大变故一样逼迫自己不得不下定决心——不如就近攻打昆阳。

无论是从军事还是从政治方面来说;王匡的这一建议都应该说是比王莽攻打宛城或者棘阳的计划好得多;一方面;昆阳的地理位置极为重要;从昆阳北上;可以夺取中原的淮河平原、黄河平原;一旦王莽军控制昆阳,就可以解除刘汉军队进攻中原城市的野心,就近获取通往南阳盆地的锁匙;要知道南阳盆地的重要性不仅是因为那里是刘演军队的老巢;还因为南阳盆地靠近江汉流域;土地肥沃;可以说是整个南阳地区的聚宝盆……

……

当刘秀听说王寻、王邑已经率领王莽军中的前锋到达昆阳的时候就知道事情大概要变得糟糕,本来刘秀心中并不肯定王邑王寻肯定会攻打昆阳,但是现在根据各路自己派遣出去的探马回报的情况来看,昆阳恐怕就要遭到王莽大军的围攻——莽军前锋在靠近昆阳之时,并未避过昆阳前去棘阳或者是宛城,在刘秀看来,现在的王莽军队如果攻击宛城的话会收到比攻击昆阳好得多的效果,但是很明显王邑王寻不懂变通,错失良机……

刘秀说的很对,王邑王寻两人的确不是沙场高手,事实上,王莽军中也已经有很多人劝过王邑王寻,但是王邑听后脸上却总是显示出一种无所谓神之石不以为然的样子,先说最后一次,当时在严尤苦劝之下,一向与十分交好的王寻都已经松口不再攻打昆阳,但是王邑却是一股气急败坏的样子,口中发出一种令人毛骨悚然的声音。

王邑说:“吾昔日围翟义,坐不生得,以见责让,今将百万之兵,遇城而不能下,非所以示威也,当先屠此城,蹀血而进,前歌后舞,故不快邪?”

王邑,新朝建兴帝王莽的从弟、成都侯王商的次子,新朝大司空。曾率军镇压瞿义、刘崇等西汉旧势力的反叛,为王莽建立新朝立下了赫赫战功。新莽地皇四年,更始政权建立,王莽为扑灭以绿林军为主力的更始政权,征发天下精兵共计四十二万,以新朝二公即大司空王邑和大司马王寻为统帅,扑向昆阳。

当时刘秀正在阳关聚一带活动,听说了王莽军进攻昆阳的计划,心中十分不安,尽管昆阳并不像宛城一样使整个南阳的治所,但却是自古以来的兵家必争之地。

刘秀知道现如今刘演并不在昆阳附近,王风、王常虽然在绿林军中有十分高的威信,但是他们与大多数南阳刘氏军队的将领多有不合,正因此,其南阳军中的威信就要大打折扣,时机一到些人就很有可能因为争权夺利二相互攻杀。

刘秀早就觉察出了王风有些不对劲,具体来说就是王风的反莽积极性并不高,自从王风和和刘演的南阳刘氏军队合并之后,王风就显然已经丧失了功法王莽的激情……

刘秀手下亲近的士兵私下里告诉刘秀,王风内心里其实总是盼着王莽能够将绿林军招安,然后给自己一官半职,也就不虚枉此生了。

对于这样的人刘秀不得不防……

但是细想起来,刘秀此时还并没有什么可以工人生畏的资本,现在的刘秀在三军之中,也就是一个小小的太常,由于刘氏军队刚刚整合完成力量,各种官职的划分并不是十分清楚,太常这一官职也不例外,但是可以肯定的是,南阳汉军中的太常上百个之多,难道以这种身份去命令在绿林军中享有崇高威望的王风……这几乎是不可能的。

但是刘秀还有另外一个身份,即使现在的自己只是一个小小的太常——自己是刘演的弟弟,刘演在南阳汉军中有很多追随者,他们绝大部分都铁心追随刘演,爱屋及乌,当然也就将刘秀看作南阳军中的二把手,再加上还有在南阳的子弟,比如刘稷、刘嘉、刘赐等……就算是不能够对王风等人形成足够程度上的威慑,但是多多少少还是能够影响各位将领的决策……

刘秀率领少数竟敢兵马,快马加鞭回到昆阳,企图先稳定住整个昆阳城的局势,然后再进一步替昆阳解围,一路上刘秀不断派遣人马打探消息——昆阳是否已经被王莽军包围?

王莽军经营的显然是一个大的战略,根本就是无暇顾及刘秀本人,刘秀略有担忧的“昆阳已经被王莽军包围”也暂时没有发生……原因大概是王莽军一时无法征募到这么多军用马匹,因此十几万大军大多以步兵为主,这样就大大落后于刘秀。

刘秀进入昆阳城,这才稍微给留守昆阳的将士宽了心,因为按照这些士兵心中的逻辑,如果在这种十分危险快要是十面埋伏的情况之下,昆阳城仍然有刘氏的将军资源进入,又恰巧这位将军是刘演的亲弟弟,这就毫无疑问是想要保住昆阳……

刘秀成功进入昆阳,不过是权宜之计,不可能从根本上刚提昆阳城解围,凭借昆阳城中仅有的数千兵马,恐怕士兵都要以一当百,才能有胜算,刘秀不敢硬碰硬冒这种危险。

刘秀到昆阳是要拿出异乎寻常的勇气,更何况要誓死保卫昆阳——不要说是普通士兵即使是王风王常都不敢在士兵面前提死守昆阳……

刘秀的一系列表现对昆阳守军战斗力的发挥会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力。刘秀当然明白这些。

因此刘秀想了一个法子……

第四十六章节 刘秀弃城寻援兵

刘秀将早已经军心动摇的各路将领召集起来,明确表示一定要死守昆阳,军中将领全都默不作声……

刘秀接着慷慨陈词:“今兵谷既少,而外寇强大,如果并立御之,则功庶可立,如欲分散,势无俱全,且宛城未拔,不能相救,昆阳即破,一日之间,诸部亦灭,今不同心共举,反欲守妻子儿女?”

刘秀这样一番好生陈词,甚为凄楚,一时间竟然无人反对,王风不愿意看到刘秀出风头,但是毕竟人心归附,什么仇怨,也只能在台面之下,想刘秀台这种情况之下,在兵家大事面前,不过一个小小的太常,又有什么资格在自己面前这样颐指气使呢?

想到这里,他心中不禁有些愤懑……说了些酸溜溜的话……

但是被王风认为是“让刘秀十分为难的话”却好像都一股脑的倒在了棉花上面,刘秀并没有在意,只是笑了笑,只不过这一笑,确实是让刘秀感到十分费解。尤其是王风,刘秀平日里聪明的很,怎么可能连这样一番稍微有些的话都听不出来,竟然笑得那样释然。

停了片刻,王风终于想明白了,或者说是自认为想明白了,王风的答案就是刘秀始终是一个十分软弱的人,根本就没有胆量公然在这么多将士面前挑动自己的权威——刘演在时尚且不敢,更不用说今天刘演并不在此地。

其实王风是真真切切的想错了,当年王风加入南阳军的时候,和刘演十分要好,两人在私下无话不说,更何况刘演本就是一个藏不住的人,这样一来九江刘秀做过的那些“窝囊事”一股脑的倒出──包括刘秀平日里对待叔父是如何如何敬畏有加──这个在普通人看来或许是一种没美德,但是在王风这样性格的人来说,那就是不折不扣的懦弱。

王风只是以为自己眼前的这个傻小子,不过是一个胸无大志,是一个天造的农夫。因此心中也就无半点奇怪的认为,这就是刘秀的懦弱,没错。

王风显然是错误的估计了刘秀,尽管从长安求学归来的刘秀并没有彻底改掉自己唯唯诺诺瞻前顾后的坏毛病,但是自己的心智已经明显成熟许多,这种心智的成熟使得万一那一天这个世界需要刘秀,刘秀的身体中就能够马上迸发出一种潜在的觉得难以估计的能量……

这种能量让刘秀面对王风的质问、挑衅根本就没有反驳,或许是根本就不屑于反驳。

在刘秀看来,自己的那一番讲话已经获得了在场将领的认同,这其中自认也就包括王风,只不过是王风平日里向来是看重自己在三军中的地位,想借着反驳自己的这个机会来重塑造自己在军中的领导形象──但是若是刘秀立时反驳了对方,那就大不相同,王风毕竟是一个好面子的人。

话说上回刘秀并没有当着众人的面和王风一般见识,只是莞尔一笑,并没有在说什么。

事情发展到这里,刘秀就知道整个昆阳的局势大概会由于自己的一番斡旋而多多少少会变得好一些,现在昆阳内部算是暂时性的稳定下来了,必须要寻求时机广泛寻求援兵,但是刘秀深知昆阳附近并无可以调动的兵马,更何况是现在昆阳遭受王莽军数十万大军压境,又有谁胆敢冒险试着一趟浑水?

刘秀就这样想着,便听到外面远远的一阵骚动,刘秀半个脑袋探出大帐,细细听来,原来是城门之上的喧哗,不用说,从那些士兵的惊慌程度上来看,来着定会是王莽军,刘秀命令大帐门口的士兵赶紧去城门上一探究竟,不是为了正证实自己的想法,而是看下王莽军的先锋部队由谁统帅,来了大概有多少兵马……

但是那小厮经久未报,刘秀于是放下手中的兵书,亲自登上城门去,刚才那个先前被遣到城门上详观事态的小厮,此刻正呆立在城门上面,似乎是只顾得惊讶于这种宏大的场面而忘却了刘秀,见到刘秀到了自己前面,而且正是站立在与自己不到一丈距离的地方,心中这样才想起了刘秀交代的任务,于是赶紧想要磕头认错,但是刘秀分明是没有顾及到此人,一摆手——示意刚才那位士兵不必自责。

刘秀看到大片大片的王莽军。他们排着整齐的队形向城门边缘逼近,刘秀远远就看到这些士兵一对接着一对,一列挨着一列,基本上呈现出方阵,这些方阵前后想连接,前前后后竟然达到数十里,从军队的前方望去一眼望不到尽头,刘秀看到这种阵势,显然是有些害怕了──不管刘秀平日里有多智谋,但是刘秀并没有刘演那样视死如归的胆量,也没有想王风王常那样长期在欲王莽军斗争的丰富经验。

刘秀原本并没有想到王莽军竟然能够这样快到达此地,依照刘秀的分析,王莽军至少也应该在五日之内到达昆阳,可是还不足四天,王邑就已经兵临城下了,快的这样离奇,这样出乎自己意料之外,简直领刘秀措手不及……

现在刘秀不得不提前出兵了,因为事情没有按照刘秀的想法过下去:一则王莽的一部分人已经提前赶到昆阳,并且丝毫没有绕过昆阳的迹象,这一切大大超越自己的预料;二来,刘秀希望等待哥哥刘演攻占宛城,然后让腾出兵马敢去支援昆阳。

这是他原来的想法,但是现在不同了,王莽的屠刀已经架在自己的脖子上面,刘秀不能再等待,必须要冒一个风险了。

这天夜里,刘秀跟随众位将领一同巡查过军营,之后就回到自己的房中歇息,但是此时的刘秀尽管整天都是处在一种焦躁不安的心态之中,但是到了晚上,大部分将军、士兵都困乏的时候,刘秀亦然毫无睡意。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