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种田之童养媳》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穿越种田之童养媳- 第1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杨兴年连射两箭射死两只大兔子,拔出箭让杨老三帮忙提着,又抛开草笼,看到一窝刚断奶的小兔子。杨兴年小心翼翼的把小兔子捧起来放进背篓里,扯了些草放到里面。

往前走了好些路,这时候太阳已经升得老高了,估计已经中午了,杨老三掏出布包着的糙面饼,递了两个给杨兴年。杨兴年挖了四个陷阱,逮了一窝兔子,又走了好几里路,现在肚子已经饿了,接过糙面饼就咬了几口。

松开两只土狗,让它们自己去找吃的。两只土狗在树林里追着山鸡跑,两只狗每个嘴里叼了一只山鸡。杨老三想夺了狗嘴里的山鸡,但山鸡已经被两只狗咬得不成样子了,只能让它们当午饭吃了。

杨兴年一看有山鸡,匆匆忙忙的吃过糙面饼,喝了一口水就拿起弓往前走。顺着血迹走到一处枯死的老松树下,杨兴年刨开树洞前的松针,看到里面有好几个山鸡蛋。杨兴年把山鸡蛋都掏了出来,想来这些鸡蛋就是刚才被土狗咬死的那两只山鸡下的。

估计这里也没有山鸡了,不过树上的野鸽子和鹁鸪很多,当年他跟着他的猎人爹学过箭法,应该能射一些下来。野鸽子和鹁鸪也是肉,拿回去也能让杨初月做成一道菜。

杨兴年连发数箭,射了几只大野鸽子下来,他捡起那些野鸽子放进背篓里,把箭镞上的血用灰布擦干净了继续射野鸽子和鹁鸪。几个时辰后,杨兴年射了不少野鸽子和鹁鸪,估摸着能吃上两顿。

想起杨初月说,山里的葛能吃,可以挖一些回去。野葛在山脚下,等待会儿回去的时候挖一些。已经过了三个时辰,半山腰上挖的几个陷阱应该猎物了。

杨老三正在松树下捡蘑菇,他看过杨初月捡蘑菇,那种白蘑菇和草菇都能吃。杨初月说只要把葱在蘑菇盖上擦一下,如果葱变成了青褐色就有毒,如果葱没变色,蘑菇就没毒。杨老三想着山上的蘑菇多,来的时候就带了几根葱来,现在正好派上用场。

用杨初月说的那个办法实践了几次,这里有毒的蘑菇很少,无毒的较多,杨老三捡了大半背篓的蘑菇,晒干了可以吃上好久。

“爹,我们回去看陷阱里有野物没有。”杨兴年收拾好弓箭,把两只大黑狗招呼回来就往回走。第一个和第二个陷阱里什么也没有,杨兴年打算继续用,兴许下次来就有猎物了。第三个里面有一只小野羊,杨兴年滑到陷阱里,用腰上的绳子套在小羊的脖子上,把羊抱了上去。

杨老三见到有一头小羊,高兴得不得了,帮着杨兴年把小羊抱了上来,“这羊养大了可以卖个二两银子。”杨老三看着这头小野羊嘴都笑咧了。

杨兴年在陷阱里喊道:“爹,拉我一把。”杨老三这才注意到杨兴年还在陷阱里,忙把拴着小羊羔的绳子的另一头捆到自己腰上,把杨兴年拉了上来。

走到草丛深处的一个陷阱边,里面有一只大肥野猪,更把杨老三乐坏了。杨兴年下到陷阱里,用腰上的另一条绳子牢牢的套住野猪,把它抱了上去。这次杨老三没忘了杨兴年,牵好野猪后,忙把杨兴年拉了上来。

走到山脚下,杨兴年放下背着背篓,把所有的东西都装到自己那个背篓了,让杨老三先牵着野羊和野猪,自己去挖野葛。估摸着挖了十斤,杨兴年把东西从新分配了一次,最底层放野葛,然后放上一层野草,再把射来的野鸽子和鹁鸪放进去,再是杨老三捡的蘑菇。

杨老三的空背篓里放着小野兔和山鸡蛋。杨兴年让杨老三牵野羊,自己牵野猪,那两条大黑狗就让它们自己走。

杨初月猜想他们今天会多猎一些野物回来,就让杨十三做饭,自己跟着柳四娘去接杨老三和杨兴年。远远的就看到两只欢蹦乱跳的大黑狗,柳四娘加快脚步往前走,看到他们一人手里牵着野羊,一人牵着野猪,柳四娘也震惊了,这次的收获果然不小,她忙走过去接过杨兴年的背篓。

杨兴年说:“娘,这背篓里有野鸽子和鹁鸪,还有挖的一些野葛和捡的蘑菇。”柳四娘不管背篓里有什么,就是杨兴年牵的这头大野猪就够让她高兴上好一阵了。

杨初月帮杨老三背背篓牵野羊,杨老三也是喜上眉梢,就是那头大野猪也能买上好几两银子,可以把买镯子的钱还了,到时候才是真的无债一身轻。回到家,杨初月把小野羊拴在猪圈里,喂了些草给它。杨老三当即就把那头大野猪杀了,等着明天挑到镇上去卖。

杨初月把野猪的肝脏和泡豇豆一起炒,放了一些酱油和姜在里面,做了一道炒猪肝。有肉吃,剩下的三个孩子做家务都特别积极。猪血是一道好菜,尽管杨初月看到猪血心里有些发怵,但她还是忍着,猪血补人,可以用来做猪血汤。

处理好那头猪,杨老三换上一身干净的衣裳,把晚饭吃了。因为现在是夏天,猪肉容易变质,加上他家到丰莱镇要走三个时辰,所以杨老三和杨兴年决定吃了晚饭就去镇里。

把猪肉放进担子里,猪肉上还带着血丝,猪肉下面是木盆,里面装着刚打上来的井水,可以用来保持猪肉的鲜度。杨兴年的口才最好,也最会做生意,自从他来了以后,柳四娘就很少到镇上去了。

柳四娘留下继续帮着料理家务,那些野鸽子和鹁鸪,全用沸水烫了拔毛,破开膛肚用盐腌上做成腊肉。杨初月把十只刚断奶的小野兔放进上次养野兔的笼子里,又拿起那六个山鸡蛋,拿到灯下照了照,里面有未成形的小鸡的黑影,根据她上辈子的经验,这六只山鸡蛋可以拿来孵小鸡。

家里正好有一只可以孵蛋的母鸡,杨初月对柳四娘说了一声,就把山鸡蛋拿到那只大母鸡的窝里放着。

处理杨老三采回来的蘑菇时,杨初月还在里面发现了几个松茸。在古代乡下,一般人都不认识松茸,在镇上都很少有人吃蘑菇,所以这种前世贵得惊人的好东西,杨初月决定留下,拿来做一道好菜给家里的人补一补。野鸽子补人,杨初月决定把松茸和着蘑菇一起拿来炖野鸽子。

收拾好今天的战利品,已经是子时了,一家子满足的睡下,明天还可以吃上一顿好的。早晨起床后,吃过早饭杨初月开始烧火,柳四娘炼猪油,家里以后可以继续吃猪油了。

一旁的杨十三杨十九和杨宝弟时不时的转到柳四娘身边要油糟吃。柳四娘乐坏了,很大方的把练得干干的油糟给姐弟四人吃。

练完油后,杨初月背了一个大背篓出去割猪草,现在家里养着一头猪,一直野羊和十只小兔子,等到都卖了,家里又可以多一笔钱。

杨老三说,得了钱后要把这个家修上一修。杨十三现在十三岁,已经到了说亲的年纪。在这个男多女特别少的地方,家里的适龄女孩儿才显得金贵起来。隔壁村的邹家看中了家里的杨十三,今天派了媒婆来说媒。

柳四娘的三个女儿都没好出路,所以她对杨十三的婚事特别关心,忙拉着媒婆问邹家的情况。媒婆说邹家家里有田有地,嫁过去不会挨饿。加上那家的人口简单,公婆的脾气也好,家里还养着四头猪,还能弄一些小钱,像杨老三这样人家家里的女儿嫁过去不会吃亏。

谈论到终身大事,杨十三羞得低下了头。下午杨老三回来了,他说这次的野猪足足卖了三两银子。已经把前还给那家铺子里,现在还欠着三两银子的账,估计把野羊买了就能把债还完了。

柳四娘忙把今天白天的事给杨老三说了,杨老三觉得那家的条件还好,不过嫁女儿这事还得谨慎,他说等过几天就去那边看看。

因为杨初七嫁得稀里糊涂的,柳四娘对杨十三的婚事非常上心。那家对于他们家来说条件已经是最好了。

柳四娘和杨老三两人都去邹家看了,那家的孩子是个正紧的青年,除了个子稍矮后,夫妻两个都很满意。

第二次换婚

邹家也选了个日子去杨家看女儿,因为知道杨老三家里穷,他们也没多要嫁妆,只要女儿好就成。邹家来看杨十三,杨老三全家上下一起把破土房子收拾得干干净净。邹家来的那天,夫妻两人留下杨十三,其余两个姑娘两个儿子该干嘛干嘛去。

杨十三模样不出挑,但比起王金镯的女儿看起来顺眼多了。邹家对杨十三甚是满意,杨十三看起来就是乖巧听话的那种。邹家选杨十三,也是经过多方打听过的。杨老三家家里穷,几个女儿都是能吃苦能干农活的,人又不娇气,模样又好。加上现在娶媳妇的聘礼太高,他们确实拿不出那么多钱来,杨家家贫,要的聘金也不高。综合考虑后,就定下了杨十三。

邹家那儿子见过杨十三后也觉得好,只要抬头看到杨十三,他那一张脸就红得像只煮熟的虾子。两家把杨十三的婚事在口头上说定了,邹家先给了一个银镯子当信物,等到杨十三十四岁就来娶。

杨十三现在是待嫁的闺女,屋外的农活都不让她做了,杨初月把做饭洗衣的活儿交给她,自己顶了杨十三在地里的农活儿。

柳四娘数好了二十个鸡蛋,称好了十斤新鲜蔬菜,让杨初月给杨家院子的杨老爹夫妇送去。杨十三背着背篓,提着篮子就往三里外的杨家院子去。

走到杨家院子后面的竹林,杨初月听到前排房子里断断续续的传出说话的声音,听到“换婚”这两个字,杨初月绷紧了神经。

这两年,她断断续续的来过杨家院子数次,这排挨着竹林的房子是她大伯家的。现在二堂哥杨永平也到了娶妻的年纪,难道大伯和大伯娘又想打她家姐妹的主意,逼她爹娘再用一个女儿去给他家换一个媳妇儿回来?杨初月放轻脚步走到墙壁边听他们讲话。

只听到里面王金镯说:“当家的,那你打算怎么办?现在那些有闺女的人家都是狮子大开口,张口聘礼就要十两,我家里现在又没有钱当聘礼,难道让永平打光棍?我看还是用当初永康娶媳妇的办法,到老三家去用他家的闺女换。”

杨大一口骂道:“你以为上次那个方法还行得通啊!老三把欠你的镯子还给你了,又把欠爹的牛还了,还当着院子所有人说了不会再窝囊到连自己的女儿都保不住了。你倒是说说初七到那里过的什么日子。”

听到杨初七的名字,杨初月心里一紧,她们已经两年没有杨初七的消息了,她只知道杨初七被换婚到了很远的地方,那里比杨老三家还要穷。因为地方太远,她爹娘一次也没去过那里,不知道她这辈子的大姐到底怎样了?

“上次咱们去老三家,是因为他娶媳妇儿是用了咱俩的钱,老三媳妇的卖身契还在爹娘手里,但现在咱俩啥子都没捏住老三家的,你以为还能像上次那样捡便宜啊!莫得了!”

王金镯跺脚,又气又哭:“当家的,那你说要啷个搞整嘛?老二都十七了,我这当娘的不是着急嘛。”

杨大说:“不急,总会有办法。当年我也不是二十好几了才娶媳妇吗,永平还小,不着急。如果实在没办法,就偷偷绑了老三家的闺女去换。到时候老三家的闺女莫名其妙的不见了,也怪不到我家头上来。”

听到这个,王金镯才有了笑声:“当家的,我就知道你不会不管老二。”

后面的话杨初月没听清,刚才杨大的那句“如果实在没办法,就偷偷绑了老三家的闺女去换”把她吓得魂不附体!杨大居然连自己的亲侄女也不放过!还想出这种犯法的事来!她愣在原地,浑身如置冰窖。

那她现在来算不算羊入虎口?杨初月一个激灵,她必须把这事告诉杨老三和柳四娘。想到自己现在还背着菜,提着鸡蛋,杨初月轻手轻脚的离开杨大了家屋后的阴沟,等屋里听不到她的脚步声时,她赶紧跑到杨老爹家把菜和蛋送了进去,然后背上背篓提着篮子从另一条路飞快的跑回家去。

看到惊魂甫定的杨初月,杨兴年忙问出了什么事。杨初月走到水井边,拿起木瓢从水桶里舀了一瓢水咕噜咕噜的灌到肚子里。

杨初月又打了一桶冷水,洗了个脸。杨兴年看她张皇失措的样子不停的问她发生了什么事。杨初月坐在水井边好久,才回过神来,问杨兴年说:“你家那边有换婚的事情吗?”

“换婚?”杨兴年对这个词并不陌生,想起自己的老家,杨兴年说:“我江陵老家那边换婚的情形并不多见。”

杨初月看着井里的水,说:“那年我六岁,大堂哥要娶妻,但家里没多少聘礼可以娶回一个媳妇,他们一家拉上爷爷和奶奶坐到我家里,把我大姐拿去给大堂哥换一个媳妇。听说那家比我家还穷,爹和娘都不同意,结果大伯娘就说当年爹能娶到娘,是卖了她最喜欢的嫁妆才买回来的。娘的卖身契在奶奶手里,奶奶偏心,帮着大伯娘,说如果爹娘不同意把大姐拿去换婚,就把娘卖了给大堂哥娶媳妇。爹娘迫不得已,无奈的把大姐拿去换回了大堂嫂。也不知道大姐现在怎样了?”

杨兴年在江陵那边听过换婚这事,但还没见过换婚这回事,江陵那边虽然也是乡下,但那边的农民还有能力娶媳妇,还不至于穷到要用自家的女儿给儿子换婚。从杨初月的话里听出,换婚这种婚姻并不好,已经给她留下了阴影。当年杨大家用杨老三的大女儿换婚这事他多少有些耳闻,但其中的细节他还不清楚。

“估计那家太穷了,而且那家的男人比大姐大了十二岁,大伯娘舍不得用自己的女儿去换,就把主意打到我家。”杨初月苦笑着说。

这些年都没听到杨初月细说当年的事,难道她到杨家院子又遇到了这种事?“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做?”杨兴年突然问道。

杨初月一直担心这件事,想起大伯和大伯娘的那个计划,她浑身不寒而栗:“我?”她看了一眼这口三十多尺深的水井,“我宁愿死,也不愿去换婚。”

杨兴年一惊,只看到杨初月瘦瘦小小的脸上浮现决绝的神色。“这次你去那边听到了什么话?”

杨初月说:“二堂哥也该娶妻了,大伯娘和大伯拿不出像样的聘礼,又想用上次的方法。不过这次爹娘没什么短处握在他们手里,所以他们就想着等哪天家里的姐妹独自在地里做活或在家的时候,去到田间地头或家里来绑人。家里的孩子莫名其妙的失踪,谁也不会怀疑到他们头上,就算查出了真相,已经生米煮成熟饭了,还能挽回什么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