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种田之童养媳》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穿越种田之童养媳- 第3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杨初月心想,杨宝弟这性子不都还是杨老三给惯出来的,他从小不让打不让骂,教训几句杨宝弟还得被骂上一阵。杨初月还记得,她七岁的时候,杨宝弟因为调皮,把家里的几只鸡扔到井里去,她骂了杨宝弟几句,拍了几下杨宝弟的手,结果杨老三就提着棍子追着她打。半个月后,她身上还是一片淤青。从此以后,她再也不敢管教杨宝弟。

“爹,你都管不住小弟,我啷个管得住啊?你晓得,宝弟做错事我就会打他说他,下手也没个轻重的,万一打伤他了怎么办?我看还是你们管着他吧。”她不喜欢带孩子,尤其是杨宝弟这样顽皮捣蛋的金疙瘩。

柳四娘这十多年教育女儿方面比较成功,但对儿子,她确实没教育好:“我们要能管住,就不会来找你了。你在邱家学了几年规矩,晓得怎样管人。以后,杨家还得靠宝弟撑起来,为了将来,你也得管一管宝弟呀。我在想,镇上有个学堂,宝弟又到了读书的年纪,你就把他送到学堂里,让他读书。都说读书知礼义,万一你宝弟读了书后就开窍不调皮了呀。如果他有读书的命,将来走仕途也好,若是他不喜欢学,识几个字总比当睁眼瞎好些。”

杨初月总算想明白柳四娘和杨老三的打算了,他们想趁杨宝弟还没彻底废掉之前,让她来管着。她现在有些钱了,可以供宝弟读书,也许杨宝弟去了学堂,真收了顽劣的性子也不一定。

为了杨家的将来,杨初月点头说道:“爹娘,你们既然安心让我管宝弟,那我要怎么管他,你们不得插手。若是打疼了,你们不得护短。送宝弟上学的银子,我会想办法,你们就放心吧。”

柳四娘拿过背篓,取出里面的一篮子鸡蛋,三只活鸡,还有五大块腊肉来,“我们晓得你在镇上过得也不容易,这些都是送宝弟到私塾的束脩。宝弟在邱家吃的粮食,我们每月都会送来。”

说着,柳四娘又打开了拿过另外一个背篓,指着里面的东西说:“这是一些鲜菜,最下面是一些糙米。我现在每月领一些绣活儿回家做,能赚一些钱。”

上次杨老爹到邱宅来已让王大娘三人非常难堪了,若这次再不经过她们的同意就让自家的人住进来,她再见三位长辈面上也说不过:“娘,为了宝弟我同意让他住进来,不过这事还得王大娘她们三位点头同意了才行。”

王大娘三人原以为杨老三的一家子都会在邱家住下来,听到柳四娘说只有杨宝弟留下,还想让杨宝弟到私塾里念书。走仕途是大胤朝男子最有前途的一条路,若杨家能自立不再麻烦邱家,于邱家来说何尝不是一件好事。

杨老三一再保证,只要杨宝弟不听话,三位可以代他和柳四娘管教孩子。杨宝弟无论再调皮也只是个孩子,总比杨老爹那种没脸皮的人强。她们三个都是孤寡老人,喜欢孩子得紧,杨宝弟虽然皮肤黝黑,但总的来说还是个长得不错的娃儿。看到杨老三和柳四娘又带了粮食来,杨宝弟在邱宅内也不是吃邱家的东西,遂点头答应。

临走前,杨老三夫妻反复对杨初月说了几句同样的话,无非就是只要杨宝弟不听话,就使劲打。随即又叮嘱了杨宝弟几句,无非就是在邱家要听五姐的话,不能调皮捣蛋。杨宝弟知道在邱家有肉吃,不管爹娘说什么都一个劲儿地应下。

杨老三和柳四娘既期待又惴惴不安地离开邱宅,杨初月征得王大娘三人的同意,收拾了文澹的屋子给杨宝弟住,里面的床和家具都一应俱全,杨宝弟看到这间屋子后颇为兴奋。

杨初月把杨宝弟的行礼衣物放进衣柜,叮嘱他不要乱跑,邱宅不是自己家,在这里要懂规矩不能调皮,明天领着他去镇上的私塾拜见夫子。杨宝弟初到邱宅,好奇心中这座房子有多好,是以杨初月前脚刚走,他后脚就转了出去,把邱家上下看了个遍,这里除了房子比自家的好,比自家的多外没什么好玩儿的。看到高高的围墙心里就觉得不舒服。

晚上杨初月做了晚饭,叫杨宝弟出来吃。杨宝弟端起饭碗,看到只有一个荤菜,问杨初月说:“大姐,啷个只有一个白菜炒肉咧,我上次来都有那么多肉吃。”

杨初月端出最后一道木耳菜蛋汤,说道:“上次夫人在家,夫人给了银子所以有大鱼大肉吃,现在夫人不在了,哪有那么银子买肉?今天还是看到你来,王大娘才到郑屠户那里买了两斤肉,平常哪有钱每天买肉吃。”

杨宝弟听了嘟着嘴,不满的端起饭碗,一个劲儿的往自己碗里夹肉。杨初月一记爆栗敲到杨宝弟头上,“吃饭规矩些,这不是自己家。你一个人吃光了,王大婶她们吃啥子?”杨宝弟哼哼了两声,不满地夹了木耳菜汤里的鸡蛋吃。

雄鸡刚打鸣,杨初月起床到地里摘了一些新鲜的茄子和白菜回来,洗干净了放进背篓里。把柳四娘送来的腊肉禽蛋以及活鸡放进一个背篓了,收拾好束脩叫杨宝弟等人起床吃饭。

早饭是白稀饭和馒头,外加一碟咸菜。杨宝弟啃了几个粗面馒头,喝了两碗稀饭。杨初月收拾好碗筷,和王大婶三个说了一声,便背了一背篓新鲜蔬菜,拿了一两银子到镇上阮夫子开的私塾去。

正巧今天是私塾休息日,杨初月敲开了阮夫子家的大门,问道:“阮夫子在吗?我找他有事。”

童子领着杨初月和杨宝弟到书房见阮夫子,杨初月放下背篓,对阮夫子行了个礼,说明了来意。

阮夫子四十多岁,是镇上唯一的秀才,当年在科举考试时屡试不第,便弃了当官的念头,在丰莱镇上开了一家私塾,以教学生为生。丰莱镇本来是个穷镇,能读书的人家不多。除了镇上的富户外,就是邻里几个家里还算富裕的富农家子弟。

多一个学生,也能多一份收入,杨初月带的东西多,阮夫子见到她,自然欢迎。他虽爱财,但也有真才实学,教学生不成问题。

杨初月指着杨宝弟说:“这是我家小弟,今年七岁,他人虽小但脑子机灵着呢,就是人太顽皮了。阮夫子是镇上出了名的秀才良师,你定能教好我家七弟。以后要多劳烦夫子帮忙管教,若他没读书的天赋,让他识几个字也好。”

阮夫子头发里有几根白头发,黑胡子修理得颇为考究,算起来还是个美髯公。他瞧了杨宝弟一眼,眼睛确实够灵气,但整人看起来过于鬼机灵,不是个好管教的。在镇上生活不易,他要养家糊口,为了多挣一分钱,于是承诺道:“杨姑娘放心,老夫既然收了你的束脩,定会好好帮你管教你家小弟。”

阮夫子口头上应下了,杨初月把自己一早背来的新鲜时蔬拿了过来,说:“这是我家种的一些小菜,小小敬意还望夫子笑纳。另外,还有一两银子,请夫子收下。”杨初月恭敬的递上银子,阮夫子笑着接过,一两银子也不少,在镇上能买好些东西。

随后杨宝弟的学籍以及入学一事,杨初月在一天内做完,只等着明天杨宝弟到学堂上学。杨宝弟没去过学堂,第一次去觉得非常新鲜。

杨初月扯了几尺灰蓝布,给他做了一个双肩背包,他的书本和笔墨之类的都放了进去。这样的背包比学堂里那些富家公子的挎包更好看新鲜,三天后,杨宝弟背着新背包在学堂里转了几圈,让那些富家公子羡慕不已,也吵着要一个杨宝弟那样好看的背包。

杨初月做的新背包在这一世还是第一次出现,好几户富贵人家都在打听杨宝弟那书包是怎么做的。杨初月得了消息,做了几个一模一样的双肩背包,送到学堂里发给杨宝弟的同学。杨初月做这事并非是因为好心,杨宝弟人顽皮,在镇上没什么根基,她这么做不过是为了帮杨宝弟在学堂里搞好人际关系。

杨宝弟很不理解,看到同学们都背了和他一样的书包很不高兴。杨宝弟在私塾里,也是个坐不住的。

阮夫子有真才实学,但对上杨宝弟,难免有些对牛谈琴。杨宝弟一开始还能听阮夫子讲课,越到后来,听着听着就在课堂上打瞌睡。

杨初月识字,经常监督杨宝弟做功课,除了要负责把杨宝弟的性子扭回来之外,还得让杨宝弟在学问上有进步,但杨宝弟写的字就像鬼画符一样。杨初月说东,他偏往西,让他好好写字,他偏在纸上乱画。杨宝弟为了给五姐一个下马威,没少和杨初月对着干。杨初月气得不行,但教小孩子这事急不得,她只得采取循序渐进的策略慢慢教杨宝弟。

杨宝弟性子顽劣,在杨家已经被杨老三夫妇惯坏了,从来都是他要什么,就得有什么。到了五姐这里,要什么没什么,大部分还得看五姐的脸色,而且五姐比他爹娘凶多了,经常呵斥他,这样不许,那样不能做。偶尔犯了大错,五姐更是拿起棍子就打人。

杨宝弟一开始还反抗了数次,杨初月仗着自己年长他几岁,拿出活了两辈子的长着威势,应把杨宝弟驯服了一些。杨宝弟学乖了些,在杨初月面前从不做坏事,还学着特意讨好她。

杨初月为了了解杨宝弟在私塾内的学习情况,隔三差五的就往阮夫子家送一些新鲜时蔬,顺带了解杨宝弟在学堂内的情况。

阮夫子对杨宝弟这个学生也颇为头疼,他说杨宝弟确实聪明,但他的聪明从来不放在读书上,经常做一些鬼把戏捉弄同学,甚至还捉弄他。上次杨宝弟不知在哪里捉了一条半大的花蛇放到他的抽屉里,险些把他吓死。还有,杨宝弟自己不好好学习,还在课堂上拉着同学讲话起哄,弄得整个课堂乌烟瘴气。

阮夫子是个极有能耐的人,为了钱他所有的事都能忍。杨初月问起杨宝弟的事,阮夫子一股脑地把杨宝弟说有的“光荣”事迹都说了。他在半个时辰内细数了杨宝弟的诸多不是,是真被杨宝弟逼急了。

杨初月赔礼道歉,对着阮夫子说尽了好话,回到家里就把正在院子里玩陀螺的杨宝弟叫过来训话:“你是不是捉了一条蛇放到阮夫子的抽屉里吓他?长者为尊,况且阮夫子还是你的师傅,你怎么就不懂得尊重人,还弄出这些鬼把戏来下人?阮夫子一把年纪了,哪经得起你这般恐吓?”

杨宝弟站在那里,杨初月的棍子还没落到他身上,他就开始放声大哭,哀嚎着说:“我又不是故意的,都是阮夫子的错,私塾里面有那么多人,他不让别人起来背文章回答问题偏叫我,还罚我站墙角。那么多同学看着,多丢人啊。你们都晓得我不是读书的料,还让我去上学……”

杨初月恨铁不成钢,拿着棍子把桌子拍得哗哗响,吓得杨宝弟大气不敢出一声,站在原地一动不动。

作者有话要说:谢谢楚之茵扔了一颗地雷

某水既抖S又抖M扔了一颗地雷

某水既抖S又抖M扔了一颗地雷

某水既抖S又抖M扔了一颗地雷

某水既抖S又抖M扔了一颗地雷

某水既抖S又抖M扔了一颗地雷

某水既抖S又抖M扔了一颗地雷

小七扔了一颗火箭炮

荔箫扔了一颗手榴弹

第46章 京城来信了

杨初月气道:“你就不能争气些;把文章全部背出来,这样就不会被罚站了。男子汉大丈夫要有气概;有骨气才行;你这样小心眼斤斤计较,那是一个男人所为?”

杨宝弟双手抹泪;哭着不服地说:“我才七岁,还不是男人。”

杨初月气急;说:“身为男儿居然说出这种话来,果然是爹娘教出来的好儿子!你说你不是男人,只知道推卸责任,我看你能不能躲一辈子。我七岁的时候已经帮着家里做好多活计了;哪像你还有机会读书;整天不用做农活儿。现在日子好过些了,你还不懂得珍惜。你如果再淘气,小心我把你送回去整天干活儿!”

在邱宅内,他是个坐不住的,在邱宅内到没怎使坏。在镇上杨宝弟确实什么事都不用做,整天除了上私塾读书,被杨初月监督这背书练写字外,就是到镇上乱窜。杨宝弟害怕回到杨家过吃不好穿不好的日子,担心每天那么早就被叫起来做农活儿,立刻噤声不哭了,抢着回答说:“五姐,我晓得错了,你就不要生气了。我会听你的话,你不要送我回家好不好。”

杨初月看到杨宝弟服软了,说:“如果让我知道还有下次,看我不把你送回家去。这次的事不能那么算了,还得给你个教训,左手伸出来。”

杨初月脸色依旧严肃,杨宝弟偷偷的看了一眼他五姐的脸色,只觉得手板又得受罪了。小声的哀求说道:“五姐,你打轻点儿,痛……”

杨初月扬起棍子,训斥说:“你还知道痛,知道就不要顽皮捉弄人,给我乖乖的跟着夫子学知识。”

杨初月打了杨宝弟二十下,每一下都不留情,直打得杨宝弟涕泗横流,抱着左手喊疼。“不想挨打,就得乖乖听话。”杨初月见到杨宝弟哭,并没有心软,她现在彻底相信“棍子底下出孝子”这句俗语,对待杨宝弟这种调皮捣蛋的孩子,只是说教不顶用,还得动真格才行。

快过年的时候,私塾放了假,杨初月用作针线的钱买了十来斤上好的猪肉,在地里摘了一背篓萝卜和小白菜到阮夫子家赔罪。阮夫子见到杨宝弟,心里还是有些膈应,这个学生啊,实在是太顽皮了。他一向自诩耐心好,教学生有一套,但对杨宝弟这种不服管教的,他也没辙。但他收了杨初月的钱,就得管到底。

年底,杨初月领着杨宝弟回了杨家过年。杨初月几个月做绣活儿赚了些钱,加上邱夫人赏赐的钱,用来买了一背篓年货,叫上杨宝弟王大娘三人就往桐安村赶。

因为邱宅内冷清,杨初月让王大娘、连大婶和哑巴黄跟着一起到杨老三家吃团年饭。杨老三家空房子多,杨初月在这半年内用自己存的钱给家里添了些好东西,王大娘他们三个去了也住得下。

上次赶场的时候,杨初月说要回家过年,所以她还没到家的时候,柳四娘杨十九和杨兴年就来接她们了。杨十九长大了些,也变得漂亮了,不过就是爱使小性子爱攀比。杨兴年越年长,越来越稳重,他的模样不复往日的青涩,已经是个十分俊俏的少年。杨兴年现在十八岁,是家里的主心骨,杨老三现在完全相信他,柳四娘直夸这个干儿子没收错。

杨初月买了肉菜和新布回来,还到河里钓了两个两斤多大的鲤鱼,晚上正好用来做豆豉鱼。王大娘是厨子,到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