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手毒心之田园药医》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圣手毒心之田园药医- 第2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卫旸没有说谎,安康兄弟这才安心。卫旸有罗秋学的身份,又有安康这个举人外甥罩着,就是里正,也特意过来探望了三回。
    这天天气晴好,罗氏要带卫旸去坟山,祭拜罗显荣和张氏,这才想起问问卫旸的情况。
    卫旸就把告诉安家兄妹的事,又告诉了她。
    罗氏知道他是刀口舔血的镖师,这么大年纪了,还没娶亲,眼眶湿润了,“弟弟,这么多年,可苦了你了。以后,姐姐会好好照顾你的,再不让你受半点委屈,你不要再出门走镖,那太危险,姐姐不放心。”
    “姐姐,等我伤好了,去镖局交待一声,就回家,以后哪儿都不去了。”卫旸看着真情流露的罗氏,想起这半个多月,她对他的精心照料,心中一暖,脱口而出。
    “好好好。”罗氏含泪连连点头。
    卫旸轻轻地笑,笑不及眼底,一抹哀伤转瞬即逝,这个家有着让人留恋的温暖,可惜他不能久留。
    卫旸所想,无人知晓。罗氏见他伤势好转,这才抽空去了趟城里,没去红袖坊接活,买了三匹布和一床新棉被回来,给卫旸和安家兄妹做过年穿的新衣。
    傍晚时分下起了雪,北风一吹,寒冷刺骨。安意怕冷缩在炭盆边,边烤火,边帮罗氏打下手。不管巧儿她们怎么叫她出门玩,她都不肯挪窝。
    这天清晨,安健起来上茅房,提着裤头带一路小跑,跑到后院,看到卫旸在练拳。
    安健张大着嘴,呆站在看他打完了拳,跑过去,满脸崇拜地问道:“舅舅,你能不能教教我武功?”
    “你为什么想学武?”卫旸问道。
    “学武可以强身健体,保家卫国。”安健正颜道。
    卫旸打量了安健一番,这孩子骨骼清奇,是学武的好材料,他是他们所救,教这孩子武功,就当是报答,“学武很苦,你可受得了?”
    “我不怕苦,我吃得了苦,我受得了。”安健坚定地表决心。
    “好,我教你。”卫旸答应了。
    “谢谢舅舅。”安健憋不住了,提着裤头带,“舅舅,我先去上茅房,等会再说。”
    卫旸看着他的背影,唇角微微上扬,瞄了眼墙角,那里隐隐透着一抹的粉红,如果说这个家让他觉得奇怪的,就是这小丫头了。八岁的孩子,按理说,不应该有这么重的疑心。可是她一直不相信他,那怕证实了他所言,她还是怀疑他,防备他。
    卫旸仰面看着天空,自嘲地一笑,她对他的怀疑,没有错,他所言,没有几句是真的。此处虽好,却非他久留之地,等伤势好了,就离开这里,不能让这孩子过得不安心。
    罗氏乐见安健与卫旸亲近的,没有阻止安健跟他学武。安康也没反对,只是说了一句,学武习文,相辅相承是好事。
    ------题外话------
    周四回老家,星期天才回来,纤雪算了一下,几天不能码字,存稿不够用了。忍不住要抱怨,为什么每回一入V,就一堆事等着我呢?

  ☆、第五十四章 原形毕露

午后,罗氏没有做针线活,坐在炭盆边剥长生果。剥好长生果,把它泡在水里,又去挑选小米,挑了不少细砂子出来。
    “娘,您这是要煮什么吃啊?”安意看她忙忙碌碌的,忍不住问道。
    “你这孩子,过日子过糊涂了,明天是腊八节,今天晚上要熬腊八粥。”罗氏把选好的小米搁一边,把黄豆倒在小筛子里,塞给安意,“别看书了,帮娘选豆子吧,把瘪的挑出来。”
    一听熬腊八粥,在抄书的安健抬头,咽着口水道:“娘,多放些红枣、莲子,我最喜欢吃腊八粥了。”
    罗氏啐他一口,“你什么不喜欢吃,狗屎要是能吃,你都能吃三泡。”
    “娘啊娘,您可是我亲娘啊,有这么说自己儿子的吗?”安健哭丧着脸道。
    “我要不是你亲娘,我就不这么说了。”罗氏眯眯笑道。
    安健还要说什么,被安康轻飘飘的一句,“抄不完这本书,你连晚饭都不用吃了。”吓得再不敢多说,低头奋力抄书。
    安意抿唇轻笑。
    卫旸莞尔,放下手中的书,拿过装莲子的碗,道:“姐姐,我来摘莲子芯。”
    晚上,罗氏熬了一锅子腊八粥,安健这吃货,自然又等到半夜,吃了一大碗才上床睡觉。
    第二天,罗氏打发兄妹三和卫旸,去给罗富贵三家送腊八粥。卫旸在养伤期间,罗氏一直没让他出门。在路上遇到不少村民,对四人的态度十分的友好。
    过了腊八节,安康开始收拾行李,准备赶去京城,参加二月的春闱。零陵离北平路途遥远,在现代坐火车都要几天几夜,在这古代,坐马车,日夜兼程要一个多月才能到。
    罗富贵请人翻了下黄历书,腊月十二,大吉,宜出行。可就在出行的前一天,传来了皇帝于半个月驾崩的消息。
    皇帝驾崩,天下缟素,家家户户在门上挂上了孝布。依照戌朝的礼法,一年内,文武百官,摘冠缨,着素服,不许作乐,禁止嫁娶。民间百姓三月内不许嫁娶,百日内不许作乐,四十九天内不准屠宰。二月的春闱也暂不举行,至于何时举行,要等新帝旨意。童子试也相应的,暂停了。
    安康不用着急赶去北平,可以留在家里过年。不过皇帝死了,这个年,过得十分的冷清。打年糕、磨豆腐、杀年猪这些热闹事都不能做,打扫了一下家里的卫生,就坐在屋内烤火,连窜门闲聊都不行。
    皇帝薨了,还敢说笑玩闹,那是狗胆包天,万一被人揭发出来,就算人头不落地,也要受场牢狱之灾。
    在这冷清的腊月,也有好消息传来,罗夏妹有一个多月的身孕了。周氏心里高兴,碍于国丧期,脸上不敢流露出来,把几家的鸡蛋合在一起,凑了两百个鸡蛋,跟着女婿去看女儿。
    也有一个不太好的消息传来,卢郎中感染风寒病倒了。
    医者不自医,卢郎中自配了药,吃了两剂药,病没好,还更严重了,卧床不起。张氏要送他去城里找郎中,卢郎中说什么都不肯去,直嚷嚷道:“你去把喜儿叫来,让她给我看病。”
    “喜儿一个小丫头,学了几天医,她哪里会看病?你莫乱啊。”张氏劝道。
    卢郎中吹胡子瞪眼睛,“喜儿是我的徒弟,她的医术是我教出来的,她会不会看病,难道我还不清楚,让你去叫,你就赶紧去。”
    张氏拿这倔老头没办法,只得来叫安意。
    安意一听卢郎中生病,赶紧跟张氏过去了,给卢郎中诊了脉,“师父,请您伸舌头给我看看。”
    卢郎中伸出舌头。
    安意仔细看了看,又拿卢郎中开的药方,“师父,您咳嗽无汗,头痛恶寒,痰稀鼻塞咽燥,舌苔薄白。是外感风寒引起的。”
    卢郎中咳了两声,问道:“如何处方?”
    “杏仁、苏叶、半夏、茯苓、前胡、枳壳、陈皮各三钱,桔梗二钱,甘草一钱,生姜三片,大枣三枚。”安意道。
    “为何用这些药?”卢郎中在病中,还不忘教导安意。
    “杏仁平喘利湿,苏叶清热理气,半夏化痰利温,茯苓行水消痰,前胡、枳壳、桔梗理气袪痰、陈皮顺气止痰,甘草,生姜、大枣补脾胃。”安意一一说明。
    卢郎中闭着眼,想了一下,道:“你去捡药,熬来给我吃。”
    安意开的这方子,卢郎中连服用了三剂,症状减轻,病情好转。张氏这才放下心来,过了两天,去买豆腐,遇上了没有猪肉可卖的朱婶,三人闲聊时,无意间提到了这件事。
    朱婶和罗氏交好,安意有出息,她也喜欢,就在外面夸大其词的表扬安意一番。没几天,村里就有了安意治好了卢郎中的病,医术已超过了卢郎中的传言。
    这个传言,让安意迎来了,她的第一位病人;罗夏河的女人,她的六舅娘小周氏。
    小周氏其实不太愿意来找安意,可是零陵城内没有别的女郎中,她又不好意思请男的郎中看病,只得来找安意,“喜儿,你帮我看看病吧。”
    安意婉拒道:“六舅娘,我才学了几个月的医,还不会给人看病,你身体不舒服,还是去找卢郎中吧。”
    “喜儿,六舅娘求求你了,你就给我看看吧。你要不给我看病,我就只有死路一条了。”小周氏抓住安意地手,哀求道。
    安意微蹙眉尖,看小周氏的脸色,不象是身犯绝症的模样,怎么就死路一条了?“六舅娘,你哪里不舒服?”
    “我……我……”小周氏脸上染上两团红晕,不好意思地低着头。
    安意见她说不出来,索性也不问了,拿起她的手,给她诊脉,“舅娘,你身体没事,很健康。”
    “那我为什么一直怀不上孩子?”小周氏着急问道。
    小周氏和罗夏河成亲有两年多了,一直没有身孕,周氏是她亲姑姑,没给她脸色看,还一再安慰她,可是她自己心里着急。娶妻为得就是生子,眼看着刚出嫁的小姑子都怀孕了,她肚子还没动静,就觉得身体出了问题。
    “六舅娘,怀不上孩子,不一定是你的原因。”安意这下知道她为什么不好意思。就算现代,还有很女的,不好意思上医院做妇科检查,何况是这里。
    小周氏抬头看着她,急切地道:“不会的,二表哥身体很好,一定是我的原因。喜儿,你帮我治病好不好?”
    安意心沉了一下,小周氏和罗夏河是姑表亲,血缘很近,就算小周氏怀了孕,也有可能生出畸形儿。
    “我要是再生不出孩子,就算公公婆婆,二表哥不怪我,我也没脸再留下罗家了,我就只有去死。谁家会要一个不会生孩子的儿媳,不会生孩子的女人,还有什么脸活在这个世上。”小周氏掩面哭了起来,口口声声要寻死。
    安意见小周氏哭得凄惨,微微动容,别说这里讲究多子多福,就是现代,没有孩子,对一个家庭意味着什么,她很清楚。古代表哥表妹成亲的那么多,也不见得就生出畸形儿来,犹豫片刻,决定给小周氏治病。
    “舅娘,你先别哭,你告诉我,你的月信可准?月血是什么颜色?来月信时,会不会疼痛?”安意柔声问道。
    小周氏擦去眼泪,道:“我的月信不准,总会推迟五到六天,来之前,肚子总是鼓鼓胀胀的,腰也酸痛的直不起来,月血里有一块一块的东西。”
    安意听她说了情况,知道她症状属于宫寒,“舅娘,我给你开个药方,你去城里捡三付回来喝。”
    安意提笔写药方,“香附四钱,艾叶、白芍、川芎、黄芪、当归、续断、生地各三钱、吴茱萸二钱,官桂一钱。”
    写好药方,安意又交待她日常饮食需要注意的地方,以及一些食疗的法子。
    小周氏听安意说得头头是道,觉得豁出颜面来找外甥女看病,来对了;拿着安意开的药方,高高兴兴的回去了。
    安意送小周氏出门,转身看到站在屋檐下的卫旸,两人的目光对了个正着。
    卫旸勾唇,露出友好地笑容。
    安意微微垂下眼睑,进了灶房。
    卫旸对她冷淡的态度,不以为忤,目光远眺,看着天边的乌云;离过年还有几天,他的伤势也没完全康复,此时离开,姐姐不会答应。还是等到过完年,再多教安健几招,春暖花开的时候再走。
    “你该喝药了。”安意端着碗走了过来。
    卫旸接过碗,试了试温度,一饮而尽,把碗还给安意,见她转身就走,喊道:“喜儿。”
    安意回头看着他。
    “你的医术……”
    “舅舅,舅舅,我把这棍子劈断了。”安健提着一根断成两截的木棍,兴奋地跑了过来,他身上穿着夹衣,额头上满是汗水。
    安意转身回了灶房,看着残留着药渍的碗,微蹙眉尖,他想说什么?她的医术?她的医术有什么问题?她给小周氏开的药没错啊,是专治妇女子宫虚冷不孕的。
    “妹妹,你在想什么?”安康走了进来,手里端着碗豆腐。
    “大哥,你回来了。”安意接过碗,噘着嘴,“天天吃豆腐,青菜,吃得我嘴巴好淡,我想吃肉了。”
    “国孝期间,是不能吃肉的,妹妹乖,再忍忍十来天就可以了。”安康笑着哄她,从怀里摸出个小纸包,“吃颗糖甜甜嘴。”
    安意笑,含着甜甜的饴糖,去米缸量米,准备做晚饭。
    “妹妹,你进屋去烤火,我来做饭。”安康伸手抢了过去。
    安意没回房,坐在灶边的小杌子上,戴上五指手套,抓起几根柴火,塞进灶炉,笑问道:“大哥,你已经是举人老爷,还要下厨做饭,你不觉得掉份吗?”
    “什么叫掉份?”安康问道。
    “就是有*份。”安意道。
    安康笑,把淘好的米倒进锅里,道:“我不觉得下厨做饭有*份,不过,等我入仕为官,我要买奴婢回来,伺候娘,让娘享福。”
    “哪我呢?有没有人伺候我?”
    安康笑道:“我的宝贝傻妹妹,这还要问啊?”
    安意也笑了,透着宠爱的话,她是百听不腻。亲情可贵,在现代,她仅拥有了九年,这一次,她希望能长长久久。
    接下了几天,陆续有妇人来找安意看病,安意一一推脱了,她没想做女郎中,给人看病,她只想种药草赚钱。她没有医者的仁心,没有资格给人看病。
    到了大年三十,虽然不能过个热闹年,但过年毕竟是过年,家家户户依旧忙碌准备着各种吃食。
    时近正午,村子里来了一群凶神恶煞的壮汉,直奔新柳家。左邻右舍听到一阵呯零哐啷的声音,接着又听到柳婶喊道:“杀人啦,救命啊!”
    听到声音,大家都跑出来看。
    朱家的大门,被踢倒了半扇,另半扇被反扣吊在门框上。院子里站着有六七个壮汉,大冷的天,穿着单薄的衣服,露出结实的胸脯。朱福财被两个壮汉扭着双臂,柳婶披头散发的坐在地上干嚎,丛柳几个小的站在她身边,哇哇大哭。
    “老大,就找到十五文钱。”几个壮汉从屋里走了出来,手里抓着十五文钱。
    罗氏年前送了六十文钱给柳婶,这十五文钱是买了年货,剩下的。
    为首的壮汉对这十五文钱,瞧不上眼,冷笑,“朱福财,年关了,你借了咱们兄弟十两银子,到时候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