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首辅》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明首辅- 第4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好!”一边的萧四和旁边围观的人,齐声发出一阵赞叹。

“好汉子。”萧墨轩也不禁拍手称道,心里却已经给周牛山安排好了一个位子,便是做军中的狼筅手,狼筅沉重,非力大之人不可执,可看面前这男子的力气,即使狼筅再重上几分也照样可以舞得风生水起。

“带他去换双鞋,再换身衣服,我大明的军士,怎可赤脚袒背而行。”萧墨轩一低头,看见了周牛山脚上已经磨破了,露出脚趾的鞋子,转身对着一名士兵说道。

“是。”一边的士兵连忙应道。

“谢谢大人,谢谢大人。”周牛山听萧墨轩这么说,知道他愿意收留自己了。顿时满心欢喜,又要跪下磕头。

“免了免了。”萧墨轩连忙摆了摆手,“日后多杀几个倭寇,报效朝廷便是。”

“是是是。”周牛山欢喜的搓着手掌,舔着嘴唇。从前在打行的时候,即使一次拿到手几百两银子也没这般欢喜过。

“走吧。”一边的士兵见萧墨轩准了周牛山从军的意思,顿时对他的态度也来了个一百八十度大转弯,走上前来,拍了拍他的肩膀。

“嗨。”周牛山咧着嘴点了点头,“那就有劳各位了。”

“客气啥呢,以后都是自家弟兄了。”士兵们哈哈笑着,“只是你小子命也真好,御使大人不但不怪你的罪,还准你从军。”

“御使大人?”周牛山诧异的看了士兵们一眼,又回头向萧墨轩离开的方向望去,“可是那位赈灾的钦差,萧大人?”

“可不是嘛。”士兵们点头回道,“不过现在已经升了监察御使了,奉旨宣谕省里的军事,便是胡部堂,也得让他三分。”

原来周牛山虽然按照郑必昌和何茂才的吩咐设计算计过萧墨轩,可并没有和这位萧大人照过面。在富阳湾底村的时候虽然照过面,可萧墨轩被护在诸军后面,周牛山也不知道自己遇上的就是萧墨轩带的人。等萧墨轩和戚继光见面的时候,他也早就逃走了。

“原来这位萧大人这么年轻。”周牛山轻叹一声,没想到这位令省里大人寝食难安的萧大人,居然生得这么一副书生模样,看年纪,兴许二十岁还不到。

“你可别看萧大人年轻。”一个军士略压低了声音,“萧大人可是皇上和裕王爷面前的红人,他爹便也是当朝刑部尚书,适才说了胡部堂让他三分,若真究起来,就连朝里的严阁老他们也轻易动不得他。”

“哦。”周牛山听他一说,心里更是明白了几分。难怪郑必昌和何茂才要使这般卑劣的手段来对付他,自己猜得没错,这位萧大人果然是个不简单的人物。

又转头向萧墨轩离开的方向看了一眼,不知怎得,周牛山心里却生出几分愧意来,还有几分暖暖的,像是春天的阳光照在了心窝里。

…………………………………………………………

《星纪道标》这本书是个太监写的,不是说他书已经太监了,而是说他笔名看起来就像是个太监。虽然银月令帮他做了广告,不过还真为去看他书的朋友捏一把汗。

连接在下面。

点击察看图片链接:

第二卷 浪卷江南 第三十七章 东海之波

周牛山终于如愿从了军,被编入了戚继光的“新军”,做了一名狼筅手。

虽然入了军,可是见到萧墨轩的机会并不多,萧墨轩是监察御使,平日里的作训,他管不着,一般也不会出现。

周牛山自己心里也有忌惮,自己现在不过是个小小的士卒,要去控诉省里的大员,即使自己敢说出,人家信不信还是另外回事儿。弄个不好,自己报仇不成,还把脑袋也给丢了。

转眼之间,便是去了多半个月。罗龙文已经完成了他的赈灾使命,先回了京城去了。郑必昌和何茂才,依旧坐在衙门里,虽然时常派人来问候,萧墨轩一时倒也懒得去理他们,只是暗暗记了些事,只等回京之后再行上奏。

戚继光新招的三千新军,本就是生性悍勇,又经戚继光的严训,渐渐也是有模有样起来。

大明嘉靖四十年,七月十三,宁波府,宁海县海面。

黄昏的夕阳下,天边的卷云被镶上了一层金边儿,水面上也被映得一片通红。几艘红色的方头渔船收起了网,挂上了帆想要在天黑前赶将回去。海面上一片风平浪静,泛起的波涛,轻轻的拍打着渔船的船舷。

“咦,那里怎那许多船?”一个初次出海的后生,在眼前用手搭起了凉棚,好奇的向远处张望着。

“船?”船老大听后生这般说了,把手里的帆索在桅杆上绕了几圈,打了个活结,也转身来看。

只见东南边的海面上,几排风帆直向自己这里而来。看那架势,至少有四五十条船,船身还都不小。

“这附近几个府县倒似并没有这般大的渔队,即便是官家的那些兵船,却也没有这般多。”船老大未免生了几分疑心,“若说是西洋来的商船,又怎生不去泉州,却跑到这里来了。”

“我且爬高些看看。”船老大一边说着,一边攀着船帆向桅杆上头爬去。等爬到了顶,也用手搭个凉棚,向那边张望着。

不看不打紧,这一看之下,船老大吓得几乎要失手落了下来。那一排船队里,已经有几艘船开得近了,船上的桅杆顶上垂下一面旗来,上书“八幡大菩萨”五个大字。

“快开船,快开船,倭寇,倭寇……”船老大手忙脚乱的向下爬着,一边大声叫道。

象山,宁海,奉化三县沿海相继发现倭寇踪迹,而且贼势颇大,三县县衙不敢怠慢,立刻派人赶赴杭州求援。

七月十四日子时,萧墨轩刚在杭州官驿里睡下不久,便被叫了起来,知会了倭情。萧墨轩也不敢怠慢,立刻起身朝总督行辕而去。

杭州,浙直总督行辕。

胡宗宪掀开挡在地图前面的竹帘,刚想开口说话,却又一阵猛烈的咳嗽,

“部堂,好好保重身体才是。”谭纶连忙斟了一杯茶递送了过去。

“不打紧,不打紧。”胡宗宪伸出手来接过茶杯,又轻轻摇了几下头。

“象山,宁海,奉化三县都发现了倭寇的踪迹,而且来势不小,每一股都有近百条船。”胡宗宪噙了几口茶水,胸前的翻腾略缓了几分下去。站起来走到地图边上,指着上面说道,“其中宁海的倭寇,已经逼近县城;奉化的倭寇,也已经在西凤一带上岸,一直逗留此处;象山海面上的倭寇却似向绍兴方向而去。”

“俞将军正领军驻守宁波卫,本督这便命他会同观海卫的驻兵,前往奉化清剿从西凤上岸的倭寇。”胡宗宪把手按在地图上,略一沉思,开口说道,“谭大人则请从杭州后卫选两千兵,前往绍兴,会同临山卫和沥海千户所的驻军,严防倭寇上岸。”

“是。”谭纶起身应道。

“台州地方上,现在是巡察佥事唐尧臣在领着海防戎务。”胡宗宪抬起眼来看了戚继光一眼,“三路倭寇中,以袭扰宁海县这一路最大,便请戚将军领着那三千新军前去,本督再发一封令,命唐尧臣从台州出兵助你。”

“末将遵命。”戚继光正想试试那三千新军的威力,听了胡宗宪的令,立刻一口应下。

“在下这般布置,萧大人以为如何?”胡宗宪回过身来,对萧墨轩问道。

“呵呵,胡部堂是大将之人,自然不会错。”萧墨轩看着挂在墙上的地图,总觉得有些不对,可是又说不出到底哪里不对,只能是轻轻一笑。

“既然诸位都已另无他议,便就依此行事吧。”胡宗宪右手握拳,重重的砸在了案桌上,“倭寇近年来都是小股游走,难以清剿,这回却是个难寻的机会,诸位务求痛击来敌。”

萧墨轩回到官驿以后,并未急着歇下,而是找了把椅子坐在窗前,出神的想着。虽然说不清楚到底哪里不对,可是总像有块骨头塞在心里一般,有种说不出的烦闷。而且,这事怎么总感觉有那么几分熟悉的感觉呢。

“宁海,奉化,台州,戚继光。”萧墨轩轻叹一口气,托着腮帮,口中念念有词。

“象山,宁海,奉化,台州,戚继光。”念着念着,萧墨轩忽然心里猛得一动,“戚继光,台州大捷?”

“可是不对啊,以前看的书上,都说台州大捷的时候,戚继光正在台州督领军事,可是眼下,他却还在杭州都指挥使司里呆着呢。”萧墨轩摇了摇脑袋,自嘲的笑了一下,“看来历史学的还是不够好。”

不过既然想起了“台州大捷”,萧墨轩便也饶有兴趣的回想起来。

历史上的台州大捷似乎是在公元一五六一年发生的。这一年,倭寇万余、战船数百艘,先后在台州东北的象山、奉化、宁海等地登陆,企图诱明军出台州,而后乘虚而入。

戚继光当时正督军台州,闻讯后立刻迅速部署兵力,令一部守台州,一部守海门,自率主力赴宁海。

倭寇探知戚继光出台州,遂兵分三路,由健跳、桃渚、新河三个方向进犯台州。

戚继光得知新河情况危急,遂令唐尧臣率军赴新河抗击。自率师在宁海歼灭入侵倭寇之后亦迅速回师增援新河,

在增援新河的途中,行至宁海西南的梁庄时,戚继光又得悉新河告捷,唯桃渚一路倭寇正向台州府城进逼,遂督军火速回城。回军至花街,正巧遇倭寇大队人马,戚继光指挥将士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一举将其歼灭。然后,挥师北进,歼灭入侵健跳的倭寇。

也就是这一战,促成了和侵扰大明海域多年的倭寇的决战之势,也为后来将倭寇彻底赶下大海,奠定了坚实基础。

第二卷 浪卷江南 第三十八章 江南徐渭

“一五六一,约莫是哪一年,应该不远了吧。”萧墨轩一边想着。这么些年的大事里,萧墨轩只记得清楚一个万历二十年开始的援朝抗倭战役,似乎是一五九二年,于是便扳着手指头算了起来。

隆庆,六年,自己的这位师兄还真可怜,萧墨轩微叹一口气。嘉靖,四十五年,似乎也不远了。萧墨轩一边算着,一边胡思乱想着。

一五六一,嘉靖四十年……萧墨轩立刻像被针扎了一样跳了起来。嘉靖四十年,四十年,便就是今年。

“来人,来人,备轿。”萧墨轩几步走到门边,“哗”的一下推开房门,大声叫道。

杭州,浙直总督行辕。

大堂内燃着几支明烛,把四周照得通亮。胡宗宪合着几个参军,幕僚还在那议论个不停。

“胡部堂,各位大人。”萧墨轩一只脚刚踏进大堂内,便拱手出声道。

“萧大人怎生又折回来了?”胡宗宪诧异的抬头看了一眼,起身迎道。

“胡部堂,台州危矣!”萧墨轩忙不迭的喊道。

“台州?”像一块石子投进了水里,大堂内立刻起了一阵骚动。

“萧大人此话怎讲?”胡宗宪急忙又问。

“诸位大人请看。”萧墨轩几步走到了地图旁边,指着上面说道,“台州就在宁波的下方,三路倭寇中,只有宁海的倭寇真算是上了岸。”

“象山海面上的倭寇似是去了绍兴,可是海面广袤,只要转个弯便可南下台州。”萧墨轩回身看了众人一眼,见都是瞪大了眼睛看着地图,于是接着说道:“在奉化的西凤上岸的倭寇,上了岸却只在周边掠夺逗留,并不深入,其中之意,便是随时准备再次下海。至于宁海的倭寇,最为势大,足有五千人之多,如此大股倭寇,为何也只在宁海一县袭掠?”

“萧大人之意。”胡宗宪的眉头立刻皱成了一个川字,“难道是宁海的倭寇是为了阻止官军南下支援台州?”

“不错,但这只是其中一层。”萧墨轩又伸指在地图上的台州位置上点了一下,“其二便是要引出台州守军,好让其他两股倭寇乘虚而入。”

“唔……”大堂内众人顿时一片议论纷纷。

胡宗宪略抬起手来,让众人静上一些。

“萧大人所言并非没有道理。”胡宗宪微微点头道,“但若是真调谭纶和戚继光南下台州,倭寇却又不取台州,而取宁波、绍兴该如何是好?”

“这……”萧墨轩也是一阵发闷,兵者,诡道也,若是两路军全部南下,从绍兴到宁波一带确实会出现空白,难保倭寇不会改变目标,袭击这里。虽然以前看过书上写着倭寇袭击的目标是台州,可书上还说这时戚继光正在台州督领军事呢。

“胡部堂,徐先生回来了。”就在这时,门房前来禀报。

“哦,文长先生回来了,快请。”胡宗宪一听这个徐先生来了,脸上紧张的表情顿时缓了一下。

徐文长,徐渭?萧墨轩心里动了一下,也折身向门口看去。江南名士徐渭,字文长,据说此人不但长于文字书画,还精通兵法。原来此人居然也是胡宗宪的幕僚。

“部堂和各位大人好。”门房还没来得及折回身去,就见一名男子,约莫四十岁的样子,身着一袭青色儒裳,头上裹就东坡巾,大大咧咧的自个走了进来。

“呵呵,徐先生来的正好。只是眼下有大股倭寇袭掠浙江,才不得不扰了徐先生探亲的兴。”胡宗宪一边说着话,一边把徐渭引上前来,“这位便是朝廷派来督军的御使,萧墨轩,萧大人。”

“在下见过徐先生。”萧墨轩向来对这些有真本事的文人雅士颇为敬佩,见胡宗宪说到自己,连忙作揖见过。

“哦,原来这便是那位钦差萧大人,在下在绍兴家里的时候便是听说过,只是没想到居然如此年轻,果真是后生可畏。”徐渭见萧墨轩体态恭谦,心里得意之及,也多了几分好感。

“萧大人,徐先生,眼下客套的话却是免了,日后相聚的日子甚多。”胡宗宪生怕两人只在那客气,却误了正事,“徐先生,适才萧大人提到近日出现的倭寇可能会袭击台州城,却不知徐先生怎么看?”

“部堂大人且把倭寇的情形和部堂大人应对之策说一遍我听。”徐渭也走上前来,看着地图问道。

于是胡宗宪便指着图上,把眼下报来的态势和做出的应对之策又说了一遍。

“部堂大人的应对之策倒是没错。”徐渭一边看着图上,一边啧着嘴说道,“但是萧大人的忧虑却也极有道理。”

“那却是该如何应对?”胡宗宪追问。

“部堂大人此番是欲拒敌还是灭敌?”徐渭折过眼来,看着胡宗宪问道。

“此次倭寇大聚,却是机会难寻,如果可以,自然是要灭敌。”胡宗宪回道。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