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林帝国》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武林帝国- 第11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这是大凉国主钦命的使团,代表的是我大凉的体统,岂能容人随意搜查。”领队加重了语气道。

忽然一阵急促的马蹄声传来,又是一队陕军骑兵赶到了,兵力优势大大增强了的官兵们底气更足了,将使团包围起来,箭上弦刀出鞘,冲突一触即发。

“我再说一遍,这是大凉的使团,代表的是我们大凉的体统,谁敢搜查就是和我们大凉过不去。”领队再次重申着自己的身份。

“西凉人了不起么?查的就是你们西凉人!”一个骄横的声音传来,原来是陕军提督,汾阳侯的大儿子吕伯当到了,吕大提督身穿铠甲,外罩红袍,一副儒将打扮,今天的事情家里已经通报过了,说是三弟看上了什么西凉的王妃,一个金发小妞,要是弄不到人,三弟就得寻死,为了三弟的性命,也为了汾阳侯府的体面,无论如何都得拿了此人。

西凉人在吕伯当眼里啥也不是,纯属番邦蛮夷,一伙走运的马贼建立的国家而已,那些文人墨客当他们是大英雄,好汉子,他吕伯当可不吃那一套,什么使团不使团的,就是西凉王的车驾来了,照样查!

随着吕伯当到来的还有数百名陕军骑兵,将近五百人围着这支车队,里三层外三层,弓弩上的箭矢闪着寒光,杀气越来越重,吕伯当道:“我数到三,统统放下兵器,否则格杀勿论!”

第32章 尊严·恩情

西凉使团一共不过五十余人,其中大多是文官,穿甲带刀的卫士只有二十人,但一个个毫无惧色,纷纷拔出火铳瞄准吕伯当,大有鱼死网破的架势。

吕伯当是汾阳侯的长子,也是继承乃父勇武细胞最多的一个儿子,面对火铳黑洞洞的枪口毫不所动,冷冷的念道:“一”

使团领队紧盯着吕伯当,一言不发,空气凝重起来,风呜呜的吹过,士兵们紧绷着神经,端着各自的武器严阵以待,战马也感受到紧张的气氛,不安的嘶鸣起来。

“二”吕伯当继续念出第二个数字。

领队依旧一言不发,死死盯着吕伯当,眼中似乎要喷出火来。

吕伯当嘴角撇了一下,举起左手,正要念出第三个数字,那领队终于屈服了,大声道:“都放下兵器。”

武士们抽出火铳扔到地上,腰刀也解下来抛在地上,使团解除了武装,吕伯当冷笑一声:“把盔甲也卸了,大周境内除了官军之外严禁私藏装备铠甲。”

无奈,武士们又将铠甲卸下,堂堂西凉使团的护军竟然被缴械卸甲,这真是奇耻大辱。

完全解除了对方的武装,吕伯当才喝令士兵们上前检查。

陕军士兵们精神起来,外围的士兵继续端着弩保持警戒,里面一圈的士兵下马扶着腰刀将使团成员们通通押到路边去搜查,另一队人则去搜查车辆,双方都憋着一股气,陕军士兵们骂骂咧咧的,动辄就用刀背殴打使团成员,西凉人们则紧咬牙关一言不发,但是一个个眼中都快喷出火来。

一个哨官爬上马车,将西凉的旗帜拽了下来,在膝盖上一折,折成了两段,随手扔到地上,陕军士兵们来来回回的走着,将这面旗帜踩的不成样子,马车里的东西被胡乱扯出来扔在地上,还有人拿着刀在车篷布上乱扎,以图发现什么夹层,搜出来的绸缎瓷器漆器等值钱的玩意,都被士兵随手放进自己的马鞍子旁的褡裢里,对于这种公然的行劫,吕伯当问也不问。

远远的山坡密林中,一支百余人的队伍正看着这一切,看到堂堂西凉使团竟然被如此对待,看到那面横扫西域,威风无限的神圣战旗被肆无忌惮的践踏,每个人都怒不可遏,恨不得冲过去杀掉这帮陕军。

可是主公没有发话,谁也不敢轻举妄动,元封拿马鞭指着远方那一幕道:“这是咱们西凉的使团,代表的是西凉的尊严,你们都看清楚了,记仔细了。”

旁边有人道:“主公,何不杀出去砍了这帮狗贼。”

元封道:“匹夫之勇不是大勇,杀了这帮人容易,咱们西凉的脸面却拿不回来,丢掉的面子咱们要堂堂正正的拿回来。”

元封比他们还要愤怒,因为他知道陕军在搜查什么,他们找的是西凉的“王妃”,明目张胆的抓捕西凉王妃,可见吕家人和京城那帮官宦一样,根本没把西凉人放在眼里,对于部下们来说,自家使团被搜查已经是屈辱了,对自己这个西凉王来说,王妃被人家追捕,更是奇耻大辱!

但是他不想就此杀出去,因为他要借着这件事激励将士们,把整个西凉的民心扭转一下,大周不是什么宗主国,而是腐败昏庸邪恶的集团,是西凉的仇敌。

……

“提督大人,啥也没发现。”

“将军,没找到人。”

陕军士兵们搜了半天,依然没找到那个所谓的金发女子,吕伯当不禁有些奇怪,沉吟一下道:“察看那些西凉人,看看有没有女扮男装的。”

士兵们扑上去将那些西凉人的帽子摘下,察看有没有细皮嫩肉没喉结的小伙子,随便摘人的帽子,这可是很侮辱人的行为,有些西凉人奋起反抗,却被陕军用棒子朝后脑狠狠一击打昏过去,其余人只能敢怒不敢言,默默的忍受着屈辱。

五十多人都查了一遍,全是纯爷们,并无女子夹杂其中,吕伯当就纳闷了,心道西凉王妃难道不在自己使团中?转念一想,这个王妃身份至今并无得到确认,或许是以讹传讹吧,兴许那小娘子跟随的是其他商队呢,想到这里,他大呼一声:“继续追!”

陕军士兵们纷纷上马呼啸而去,只留下满地狼藉,西凉汉子们默默无语的收拾着,领队从地上捡起那面被践踏的满是泥土的旗帜,抖了抖,大声道:“拿一杆枪来!”

一杆长抢递过来,领队将旗帜系在枪杆上,又竖在领头马车上,一阵风吹过,蒙尘的旗帜再度猎猎飘扬。

陕军骑兵们最终还是没能抓到所谓的西凉王妃,尤利娅和尉迟佳是重点保护对象,和元封他们一起行动,两个女孩都能骑马,快速行军不成问题,只有紫苑姑娘不能骑马,跟随邓子明他们一起行动,邓子明商队也化整为零,再不以商队形式出现,而是伪装成官宦人家的马车,一路向西走去。

一路晓行夜宿,分外小心,因为陕军的势力范围很大,上次对甘肃方面进行逼宫动用的就是陕军,他们进驻甘肃以后就没撤出来,现在等于整个甘肃被陕军占据,这也是元封为何忍辱负重的原因,毕竟在人家主场上,你是龙也得蜷着,是虎也得趴着,不然就得吃大亏。

来到兰州,元封去拜访了新任巡抚范良臣,范巡抚这人确实厚道,当了巡抚之后依然不忘故人,对元封礼遇有加,席间谈到自己这个巡抚位子,范良臣感慨良多,说起来就像是一场梦啊,短短四年,自己就从毫无油水的七品茶马司提举做到了二品大员,封疆大吏,一省的巡抚,官职上升之快,真是令人匪夷所思。

“元封,我的好兄弟,哥哥我有今天这个局面,全靠你啊。”范良臣喝多了,忍不住老泪纵横。

“家乡的老宅子扩建了,范家人在当地也算抬头了,就连县官到了家门口都得下马下轿,范家子弟莫不以我为荣,这一切,都得感谢你啊。”

元封客气道:“范大哥官运亨通,自有紫微星护佑,和小弟何干啊。”

范良臣道:“想当初我被吴道台诬陷罢官,穷困潦倒,连个住处都没有,去当铺当东西都遭人白眼,好不容易买了纸笔想帮人代写家信,结果一场雨淋透了,你可知道,那时候我万念俱灰一心寻死,这时候兄弟你出现了,非但不嫌弃我这个被官府视作眼中钉的罢免提司,反而供我吃喝,花钱让我住店,破着不做生意的决心,为了恢复了清白,还当上了道台,旁人都说是老天开眼,其实我知道,老天爷是没有眼的,那全是你的大恩啊!”

范良臣喝大了,但是句句发自肺腑,元封也不劝他,由着他说,范良臣捏着酒杯喃喃道:“那时候我就发誓,今生必报你的大恩,哪知道后来祸事来了,你们十八里堡被屠,我竟然丝毫忙也帮不上,我真是痛心疾首啊,幸亏兄弟你本领高强,逃出生天,还混出了名堂,我知道,凭兄弟你的本事,在西凉决不是一般人物。”

元封暗暗吃惊,难道范良臣知道了自己的身份?

“我知道,你肯定是西凉国主麾下大将,灭甘军你是首功!那些没回来的军官都是去过十八里堡的,从这一点我就能看出来。”范良臣虽然醉了,但是逻辑依然很清晰。

“甘军被灭了,温彦才被调虎离山,柳大人才能上位,说来这也是你的功劳啊。”

“兄弟你去了长安不久,温彦就被罢官,受绞首刑而死,想必和兄弟你也脱不开干系吧,温彦死了,柳大人才能提升总督,我才能上位当这个巡抚,这是因为朝廷认为我是柳巡抚的人,不假,我是柳巡抚的人,我还是周尚书的门生,可是结识他们,还不是靠兄弟你的引荐,说来说去,我这个巡抚位子,也是兄弟你给的啊。”

“人说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兄弟你的大恩大德,我范良臣无以为报,我心里憋得难受啊。”说着,范良臣又喝了一杯酒。

“范大哥,以后日子长着呢,说不定哪天就有麻烦你的时候,到时候别忘了兄弟就行。”元封也陪了一杯。

“你这是哪里话,只要你开口,就算是上天入地,我也给你办成了,倘若有半个不字,就让我……就让我全家不得好死!”范良臣拍着胸脯发了毒誓,却没想到,将来元封让他帮的忙会如此之棘手……

……

有了巡抚大人亲自签发的文谍,通过军队封锁的边境自然是一件易事,回到凉州以后,元封却不再西进,宣布凉州为西凉的东都,敦煌为西都,同时令人大肆宣扬使团在东周所受到的屈辱。

西凉的使团在东周京城被人无视,苦等半年无人理会,衙门之间互相推诿踢球,连市井流氓都能欺负堂堂西凉使节;在回来的路上,居然被东周的官兵搜捕,西凉的旗帜被折断,使节被侮辱殴打;更加令人发指的是,堂堂西凉王妃竟然被无耻小人纠缠,想要讨回去做小,被拒绝之后竟然公然抢亲!虽然抢亲并未成功,但是却成功的羞辱了西凉的脸面。

羞辱!耻辱!国耻!

被羞辱的不是王妃,而是全体西凉人的脸面,是可忍孰不可忍,从衙门官吏到军中将士,从市井商人到牧民农夫,每个西凉人都感受到了深深的屈辱和义愤。

必须对东周宣战!这是每一个西凉人发自内心的呐喊。

第33章 全国总动员

凉州的酒楼茶肆中,酒客们压低声音讲述着道听途说的故事,使团如何受辱,王妃如何脱险,都是最流行的话题,西凉朝廷禁止谈论传播此事,但这正符合了人们猎奇的心理,越不让知道的越是想知道。

“若不是咱们西凉拼死在前面挡着,兴许这会突厥人都打到河南了,朝廷咋一点不把咱们当回事呢?”一个中年酒客纳闷道。

“就是,咱们又不是番邦蛮夷,举国上下都是汉人,咋还这么不受人待见,咱们使团去京城又不是下战表,是去称臣纳贡的,这都不见,朝廷那帮人眼睛长在脑袋顶上了吧。”另一人附和道。

西凉是个多民族国家,基础民族是汉人,包括原先戍边将士的后代和发配刑徒的子孙,大周在他们心中隐隐还是宗主国的地位,若是元封在一年前兴兵东征的话,百姓们肯定会有抵触心理,但是现在不同了,百姓们都在思索,既然西凉的王妃都能被人欺凌,那他们这些普通百姓在大周朝廷眼里,是不是连蝼蚁都不如呢。

“一个小小的侯爷家公子,就敢强抢咱们王妃做小,在朝廷眼里,咱们西凉连个屁都不算啊,兴许再过两天,人家的大军就开过来了呢。”有人说。

“很有可能,去年不就是么,咱们前脚把突厥人打跑,后脚甘肃官军就过来了,咱们拼死拼活打仗的时候不见他们一兵一卒,好不容易打赢了他们就趁虚而入,这就是他们大周朝的德行。”

经过凉州保卫战之后,凉州人都感觉被大周边缘化了,如今再摊上这档子事,已经没有几个人把自己当成大周人了,大家都是彻底绝对的西凉人,光荣骄傲的西凉人。

正谈着话,外面走过几个巡捕,酒客们立刻缄口不言,但是巡捕根本不管他们,西凉是个开化的地方,虽然官府不让谈论此事,但是你非要说道说道,官差也不管你,这也是百姓们更加爱戴西凉小朝廷的原因之一。

……

书院学社中,讨论的气氛就比较激烈了,年轻的学生们慷慨陈词,从深层次剖析了这件事潜在的诱因,那就是东周人对西凉人深深的蔑视和敌视,由于地缘原因,西凉对东周的依赖性很强,大片大片的西域牧区地广人稀,无法提供丰富的工业品,西凉的发展必须依靠大量进口东周商品,从砖茶瓷器丝绸到图书经卷,每一项都是必需的,可是东周此时已经锁关,这就意味着他们想困死西凉。

所以,战争已经不可避免。

……

凉州东大营,这是热血男儿聚集的地方,使团和王妃受辱的事件给他们的刺激最大,马踏万里纵横四海的铁血战士竟然不能保护国家的尊严,主公的尊严,倘若不找回这个场子,谁还有脸苟活于世!

战士们割破手指,纷纷写下血书要求出战洗雪国耻,血书雪片一般飞到将军的案头,将军们又收集起来送往行宫。

所谓行宫就是原来曹延惠的知府衙门,元封暂时住在这里,西凉作为东都,其实也是临时性的,其实就是一个前进基地,西凉疆域的东扩将从这里展开。

元封身穿一身月白色蜀锦团花战袍坐在龙书案后看着各方汇集来的报告,初春的西北,依然是乍暖还寒,壁炉里的硬柴哔哔剥剥的烧着,门被轻轻的叩响了,元封头也不抬道:“进来。”

进来的是尤利娅,小姑娘知道自己戳了大祸,这几天吓得大气都不敢出,乱用王妃的名头可不是闹着玩的,尤其是给西凉国带来这么大的屈辱,这让她后悔莫及,唯一高兴的是,元封对自己以王妃自称似乎并没啥意见。

尤利娅端着一个茶盘,上面放着一个盛着奶茶的银壶,蹑手蹑脚的走到元封跟前,把茶壶放下,小声道:“你喝茶。”

“哦”元封依旧不抬头,审视着报告,各地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