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林帝国》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武林帝国- 第2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柳知县哈哈大笑:“说得好!可是你想过没有,茶马司都没有力量查缉此事,我一个小小的芦阳县又如何有力量,你看本县衙里有几个能上路查缉的好汉?”

元封不用看也知道,县衙里就两三个年老力衰的衙役,马都骑不得,更别说去缉私了,他不动声色道:“启禀老爷,小民们只需老爷点个头,让我们自行查缉便是,小民们为了自家生意敢不尽心尽力,若是断绝了走私,不但小民们有利可图,就连老爷也能平步青云呢。”

柳知县再次哈哈大笑:“好个伶牙俐齿头脑灵活的小子,你叫元封,是十八里堡的地保是吧,也罢,本官就允了你,另外再给你一个名份,任命你为本县马快班头,专司查缉茶马走私事宜,你看可好?”

还说啥啊,这柳知县太上路了,元封激动的当即磕头谢恩:“多谢大老爷成全。”

第41章 设卡劫道

按照本朝定制,府、州、县署衙的部属有三班六房,衙役分三班,即皂班、壮班、快班。皂班亦称西班,掌行刑、站堂。壮班亦呵道、门卫、传案、催科等事。快班亦称捕班,分步快与马快,原掌传递公文,后主缉捕。班有班头。头房为吏房、户房、礼房、兵房、刑房、工房,为朝廷六部的缩略,分理文书稿件,其办事人员皆为书吏,亦称书办,不入官流。

制度归制度,实行起来就是另外一回事了,若是江浙丰腴之地的府县,三班六房的人丁都满满当当的,外人挤破头都进不去,可是贫瘠地方的府县,连站堂的皂吏都凑不齐,每逢升堂还要把壮班快班的衙役找来凑数,这芦阳县就是如此,整个县衙一共只有两个年老力衰的差人,什么三班六房,完全没有影子。

也难怪,整个县衙,只有知县一人是吃朝廷俸禄的,其余人等皆是靠地方财政维持收入,芦阳县穷的叮当响,哪有钱给差人发月钱,所以当元封提出自己查缉走私时,正中柳知县下怀,此举不但能解决县衙人手不足的问题,还能解决银钱不足的燃眉之急,真可谓柳暗花明又一村啊。

柳知县提笔写了一份委任状,用了本县的官印,又写了一份关于委派本县马快配合茶马司查缉走私事宜的公文,同样加盖了官印交给元封,从这一刻起,元封就从十八里堡的地保升级成为芦阳县快班的班头了,这可是质的飞跃啊,原先只不过是地方保丁,上不得台面,现在怎么说也是公门中人了,可以合法的携带单刀铁尺锁链,穿红裤子,白底黑官靴了,当然这些器械服装,还得自己置办。

元封在芦阳县街上买了些黑布红布,托裁缝帮着赶制几身公服,一夜功夫,三套衙役公服就做出来了,黑红的高帽子,黑色的长袍,红色大带扎在腰间,那感觉立刻就出来了,走在街上精神抖擞,路人见了都要避让。

上县衙拜见了柳知县,算是正式开始上班了,芦阳县民风淳朴自然用不到快班衙役,他们几个人径直出了县城直奔十八里堡而去,出来这么久还没回过家,不知道家里人担心成什么样呢。

一行人来到距离堡子还有三里地的时候,就看到远远的土坡上有个小小的身影在冲着他们挥手,“是哑姑。”元封说着,随即催马向前,那边哑姑也从土坡上滑下来,带着赛虎朝这边奔来。

两人终于相遇,元封下马却不知道说啥好,搓着手半天才道:“你每天都在堡子外面等我们?”

哑姑重重地点头,元封看她身上都是从土坡上滑下时蹭的泥土,便想伸手帮着拍打一下,哑姑的脸却红了,不由自主的退了一步,也能怪,丫头已经长大了,知道男女有别了,可是赛虎这畜生却不讲究这个,发疯一般蹦过来直舔元封的脸,奇怪的是它的尾巴却不摇动,明显和一般的狗有所不同,多日不见,哑姑出落得更加秀丽了,赛虎也长成了大狗,一身白毛油光水滑,身架大的好像牛犊子。

一行人进了堡子,各回各家,不一会儿便从楚键家传出撕心裂肺的哭声,让全堡子的人都跟着伤心,儿子欢蹦乱跳的出去,却连个尸首都没带回来,如何不让当娘的伤心,不过楚键他娘虽然痛哭流涕,但却未指责丈夫以及元封他们,毕竟出去贩私盐本身就是个危险行当,即使死的不是楚键,也会是别家的孩子,只能怪自己命不好了。

楚键的死讯让十八里堡人难过了一阵子,不过另一个消息又让大家高兴起来,那就是元封他们跑买卖赚了许多银子,还在衙门里谋了差事,以后大伙儿就算在官府里有靠山了,这比什么都强。

没来得及休息,元封便点齐了手下兄弟给他们训话,说养兵千日用兵一时,每天一只羊几十斤粮食养着这帮人,终于到了发挥作用的时候了,现在自己已经是芦阳县快班的班头了,可以自主招募手下衙役,现在名额比较少,只有步快十名,马快十名,只能选择最优秀的兄弟入选。

此言一出,下面立刻炸开了锅,能穿着红黑的公服是何等的荣耀啊,回村里一晃悠,那是光宗耀祖啊,自家爹妈都跟着沾光,于是大伙儿都踊跃报名,争当捕快。

竞争很公平,无非是马上马下的功夫,刀枪箭棒以及身体素质,这些赵定安心里都有数的很,一天功夫就将马步两班衙役征好了,全都是身强力壮的小伙子,不过公服官靴这些行头还跟不上,只能先穿着自家衣服去执勤了。

十八里堡是西域商路上重要的一站,从黑风峡出来的商队必经此地,所以这里也是设卡的好地方,对于茶马走私这种损害自己利益的行为,自然是早一天查缉,早一天收益了,元封当即命令马快出动,打探东西两个方向的商队活动情况,随时准备出击。

中原和西域的货物往来,茶马是最重要的两项,中原缺马,而茶叶是西域人民日常生活必不可少的东西,游牧民族饮食习惯与中原人不同,肉类奶类脂肪占多数,蔬菜很少,饮茶能消食去腻,补充各种维生素,所以在西域有着“宁可一日无食,不可一日无茶”的说法,每个牧民每年起码能消耗四十斤砖茶,所以这个东西永远不愁没有销路。

正是由于砖茶的特殊性,所以不是每个商队都有资格经营,以前茶马司还管用的时候,以竞标的方式发放茶马券,后来这项生意就由一些豪强大族把持了,茶马商路有三条,一条是经四川运往吐蕃,一条是经山西运往蒙古大漠,还有一条就是经过河西走廊运往西域,这最后一条正归兰州茶马司管辖,也正是元封他们要查缉的。

即使不再使用茶马券,茶马的贸易也不是一般人能进行的,至少像邓子明这种级别的商人就不够格,只能退而求其次,进行一些瓷器、毛皮、香料、珠宝玉器的买卖,当然稍微的捎带一些砖茶什么的也可以,但无法进行大规模贩运,一来进销渠道都掌握在别人手里,小商户拿不到低价,而来就算你有银子买高价货砸市场,还要应付人家暗地里的算计。

跑生意可不是那么简单的,官府不去管,这些商人之间也会制定出规则,豪强大族垄断数量巨大利润丰厚的茶马走私生意,其他小商人不得插足,否则的话就要面临马贼的抢掠,这条道上横行着无数支马贼队伍,其中不少就是豪强们豢养的,看谁不顺眼就派马贼过去抢货杀人,让你有苦说不出,告官都没有路子,那位被元封杀掉的独一刀据说就是和某家马帮达成了协议,专门帮他们铲除竞争对手的。

黑风峡出口,一支有着数百匹骆驼的驼队正慢悠悠的过来,为首的几匹战马上,懒洋洋的汉子正有一搭没一搭的聊着,他们腰间都无一例外的悬着腰刀,峡谷里风大,一面牙黄色的大旗被西风吹得猎猎作响,上面斗大的“尉迟”两个字表明他们是长安尉迟家的人,凭着这面旗号,西北各条道上的豪杰都会卖个面子,要知道尉迟家可是经营了上百年的老字号了,他们和兰州李家这种贩私盐的暴发户不同,生意做的极大,军队官场上都有关系,马贼更是他们出钱供养的,要论丝绸之路上哪家商人势力最大,尉迟家当之无愧。

驼队来到峡谷口,忽见远处站着两个人,身穿黑袍,腰扎红带,都顶高帽子,居然是官差打扮,其中一人还伸出手来做了个停下的手势,这让驼队打头的两个汉子大为惊诧,对视了一眼,然后纵马奔来过来。

“芦阳县捕快,查缉茶马走私,统统停下接受盘查。”那个嘴上无毛的官差竟然这样说道。

两个尉迟家的武师忍不住笑了,一人打趣道:“小哥,你看清楚么,这可是长安尉迟家的队伍。”

“我管你哪家的队伍,官府缉私,下马!”那个带着高帽子的官差是十三太保里的狗剩,乡下孩子才不知道什么尉迟家,别说提尉迟家的名号了,你就是和他提长安知府,甘肃巡抚,他都不认!

两个武师脸上的笑容消失了,在他们的印象中,芦阳县根本就没有官府,这俩小子穿得行头又是如此崭新,怕是那个堡子的二流子自己扯布做的吧,冒充官差想捞一票,这种毛贼根本不用放在眼里,也不需要通报驼队的领队,直接弄死就行了,反正荒山野岭的谁也不知道。

两个武师很默契的对视了一下,翻身下马,连刀都不拔,手里握着马鞭子就狞笑着过来了,可是对方仿佛知道他们想法似的,当即抽刀喝道:“站住!双手抱头蹲下!不然办你个拒捕的罪名!”

第42章 尉迟家也敢动

两个武师刚想说话,后面老远传来喊声:“前面怎么回事?”原来是驼队的领队发现前面有情况,已经纵马奔来过来。

驼队几百头骆驼,可不是说停下就停下的,尉迟家的队伍走遍整个西域,即便是遇到突厥军队都会受到礼遇,有怎么会把这两个小小的所谓官差放在眼里,若真是被他俩拦下了,这俩武师以后就别出尉迟家的饭了,所以他们赶紧回头喊道:“没事,两个打秋风的朋友而已。”

说罢,一个武师便从怀里掏出一锭银子抛过去:“朋友,拿去喝茶,别挡尉迟家的道。”

没成想对方根本不买账,直接将银子扔回去:“让你蹲下没听见么!”

俩武师这下可恼了,江湖规矩已经做的很到位了,对方还不领情,那就别怪老子手黑了,沧锒一声抽出腰刀就要砍人,哪知道人家只是一声冷笑:“你有种就往前再走一步试试。”

武师抬头望去,只见官差后面的山石上,已经有四把长弓瞄准了自己,箭头闪着寒芒,倘若自己真的妄动一步,怕是那箭就要穿自己一个透心凉了。

对方有备而来啊,武师狠狠的将腰刀放下,一言不发瞪着对方,这时领队已经过来了,是个三十多岁的壮年汉子,看见这一幕不由得皱起了眉头,在马上喝问道:“那条道上的朋友?难道尉迟家没关照到你们么?”

两个年轻的官差趾高气扬道:“什么道不道的,俺们是芦阳县的捕快,奉上司的命令在此查缉走私,尔等赶紧把相关公文拿来查验,以免耽误了行程。”

领队有些愠怒了,但依然保持着风度,和颜悦色的道:“原来是官差老爷,得罪了,来人啊,把咱的文书拿来。”说罢勾勾手指,旁边自然有人奉上一叠银票,少说也有百十两。

“诺,这就是我们的文书,差爷看看可否满意。”

按照领队的经验,不管是真官差还是假官差,这会都该知趣的见好就收了,路上设卡不就是为了钱么,一百两银子就他们潇洒好一阵时间了,尉迟家做生意讲究的和气生财,一般不到万不得已是不会和人动刀子的,当然这并不代表他们孬种,事情过去之后,不管是雇佣杀手还是动用官府力量,总能把敢捋尉迟家虎须的人干掉,这就是上位者的风度。

可是没想到这回经验失灵了,两个官差搭眼一看是银票,不但没有露出贪婪的表情,脸上还义形于色起来,喝道:“竟敢贿赂官差,好大的胆子,拿不出文书就是走私,把货物统统留下!”

领队终于收起了笑意,伸手在背后做了个手势,然后冷冷道:“两位穿着黑红衣服就是官差了么?你们是受了哪位老爷的指派前来查缉走私,可否有什么凭据让某一观。”

官差不屑地哼了一声,似乎早就料到他会有此一问,从怀中掏出一张公文展示道:“看,芦阳县白纸黑字的公文,县太爷的官印盖在上面,还能有假不成?”

领队定睛一看,确实是芦阳县出具的公文,不似作伪,心中便有了计较,沉声问道:“差官大人,你们要查验的究竟是什么文书,还请言明。”

“我们专司查缉茶马走私,若是你们的货物里夹带砖茶,就必须有相应的茶马券,倘若没有就是走私,就要扣押!那你们究竟是有还是没有啊。”

领队的可恼了,尉迟家专门做茶马生意,这驼队有三百头骆驼,每头都驮着至少五担砖茶,总共一千五百担货物,全是茶叶啊,对方肯定是认准了才来的,今天怕是不见血不能脱身了。

能当领队的自然都不是凡人,这位爷也是打小就在尉迟家马帮里干活的,知道什么时候该服软,什么时候该耍横,既然对方狮子大开口,那干脆就撕破脸干吧,不就是个小小的知县么,回头让自己老爷在省城打点一番,直接撸了他的乌纱便是。

想到这里,领队一把将公文扯过,大骂道:“什么狗屁公文,私设关卡劫道而已,弟兄们,给我打!”

尉迟家行走西北上百年,靠得除了过硬的关系和财力之外,一支能打的队伍也是必不可少的,即使是在没有威胁的情况下,每支驼队保持数十人的武装总是必不可少的,这支三百头骆驼的队伍就配备了一支二十人的保镖队伍,其余的伙计身上也都带着家伙,关键时候也是能上阵的。

领队一声喊打,保镖们立刻就纵马冲了过来,一边骂骂咧咧,一边从腰间抽出了钢刀,尉迟家的人要么不出手,出手就必须见血,这几个不知天高地厚的小子今天是别想活着回去了。

哪知道人家的准备更加充分,一个官差把手指伸到嘴里打了一声唿哨,山崖上就出现了数十名弓箭手,长弓拉得满满的,正瞄准下面的这群人,而峡谷出口处也出现了一支数十人的骑兵,排成横队,长矛放平了,做出准备冲锋的架势,同时驼队后方也传来喊声,原来后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