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十福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重生之十福晋- 第24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弘暄小声帮着辩解:“阿玛,我们只是想…”

老十暴怒道:“你给我住嘴,是不是想嘴上再挨两巴掌?!”然后又对着安安,语重心长的说:“你有没有想过,我们会着急?啊?!”

安安哭道:“阿玛,我错了。”

老十气呼呼的说:“你自己说说看,如果今天出了什么意外,你叫阿玛、额娘怎么办?你说啊!”

安安已是满脸的泪水,“阿玛,我没想到…”

老十瞪着安安,道:“没想到?君子不立于危墙之下,你没学过?手伸出来!”

安安抽泣着伸出双手…

弘暄已经被老十的反常举动给震住了,没敢上前帮着领罚,低着头,一脸的懊恼…

其木格觉得老十终于对弘暄和安安做到了起码的公平,也没上前劝说。

不想,却见老十将(鸡)(毛)掸子递了过来,道:“其木格,打她十下手心。”



十日后,乾清宫内,康熙怒气冲天的砸了一茶杯。

康熙气啊,朕打弘暄板子,你两口子就巴巴的跑回来,好似朕有多委屈弘暄似的,这可倒好,才将弘暄交给你们几天啊,竟然将弘暄踢倒在地!

老十那不知道轻重的,还不知会将弘暄伤成什么样呢!

蒙古福晋也是的,在朕面前护犊得紧,怎么看着弘暄挨打也不帮忙啊?

康熙想到此,忙拿起密折又看了看,不错,蒙古福晋没和老十干架,第二天还带着全家大小和老十一起去了吕宋…

康熙认为其木格是为了换取老十同意她随军,才任由弘暄被老十欺负,太过分了,为了自己的小心眼,竟然不为弘暄主持公道!

康熙气了一阵后,发誓要明年一定要给老十选两汉军旗的秀女,恶心死其木格…

赌咒发誓后,康熙还是觉得气不顺,同样是打,凭什么自己当玛法的打了就有虐童的嫌疑,你当阿玛的打了就有理,就算你在洋人面前丢了颜面…

想到洋人,康熙更火了,要不是澳门洋人多,老十会那么担心孩子的安危吗?要不是洋人修了个城墙,老十费了些功夫才进去,老十会有那么大火气吗?要是老十自己带人搜街,老十会觉得丢脸丢大发了吗?…

钻牛角尖的康熙最后得一结论,要是没洋人,弘暄就不会被老十踢飞,因此,全是洋人的错!

于是,康熙当即下了一道手谕,要求理藩院的将涉及澳门的所有公文全找出来…

小声求推荐票和粉红票

第三百五十二章 护短

第三百五十二章护短

内容暂无

人人都说老十护短。其实根源全在康熙身上。

康熙恼怒弘暄挨了亲爹的踢,将怒火烧向了老十,愤恨中突然发现了新的靶子……葡萄牙人,便立马将所有罪责全推到了葡萄牙人身上,老十再混账,也是亲生的啊,能有外人担责那自然是最好不过的!

康熙和嚣张老十的想法一致,在我的地盘上,我想叫谁开城门就开城门,凭什么将我关在外面等信?

当然了,康熙在审视澳门政策时,还不忘鄙视前明一把,中原是地大物博,但没一处是多余的啊,你就独独缺那几百两银子的租金啊?

康熙这厢闭着眼睛挑葡萄牙人的(毛)病,费尽心思的想着该找什么体面的借口、在不失天朝脸面的情况下,客客气气的将葡萄牙人送走,那厢满丕弹劾老十的折子便到了。

原来,弘暄和安安的清朝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搞得是如火如荼。前山寨最近流行的问侯语从“吃了吗”,到“看到了没”,再发展为“捐了吗”…

在弘暄和安安的带头示范作用下。在名留县史的诱惑下,香山县广大中上层阶级迸发出了一股无比热烈的捐款热情。想想也是,人都说是雁过留声,人过留名,这上县志的机会可不是天天都有的。那些原本自己注册了家族慈善基金会的土豪乡绅也高调宣布将向敦郡王府注资,以默默支持小阿哥和小格格的慈悲之举,其实也就是买个保险,万一县令认为大善人太多了,只寥寥几笔来个概括总结,那可亏大了,而敦郡王府可是打了保票要让所有捐款人都入县志的!

于是在老十家门口前,捐款的人便排起了长龙。

没过几天,这事就落到了有心人的手里了。于是满丕的一封奏折就又飞往了紫(禁)城。满丕说弘暄为了沽名钓誉跑到县衙逼县令更改县志,仗着身份迫使百姓捐款,而且用收来的钱大量的囤积物资,致使当地的粮价上涨。

四阿哥面无表情地看着手里的密报。老十这是在干什么?就是想搏个仁厚的名声,怎么选前山寨这个鸟不拉屎(鸡)不生蛋的地方?就算那里的民众将老十捧上了天,与京中局势也无益啊…而弘暄一到了前山寨就搞了这么多名堂,究竟是皇阿玛的授意,还是老十背后指使?

八阿哥也接到了的密报,虽然心里的小九九也没放下来,但当听说满丕又告了老十一状后,八阿哥决定悄悄帮满丕一把。八阿哥心里清楚,满丕的弹劾折子肯定是皇长孙弘皙在背后挑事,虽然不能让弘皙这个隐患做大,但就目前的形势来看,老十的威胁似乎更大些。谁知道老十就真的对这位子一点不感兴趣?而且弘暄又深受康熙喜爱,他们父子联手,可比弘皙一人单打独斗有分量多了。

因此,八阿哥很快便拿定了主意,决定见缝(插)针的给弘暄上上眼药,让康熙对弘暄生点疑心,先断了老十的臂膀再说其他。

当然,为了安抚九阿哥,也为了彰显自己的兄弟爱、手足情,八阿哥决定在康熙惩处时,得恰如其分的帮老十说句好话。

满丕折子抵达京城的第二日,太和殿的早朝就好似油锅里浇了点开水,整个的炸了锅。御史士气如虹的向老十发难,而且一个个都拿眼斜睨康熙,叫你护短,你儿子上次拿着一条鱼来糊弄你,我们帮你说话,你不领情,好似我们要害你似的,不顾我们的齐声反对,不痛不痒的轻轻处罚了一下…这回可好。你儿子变本加厉了吧?敢逼人捐款,这不是明摆着强抢嘛,还敢跑去囤粮了,他老十想造反不成,真当我们御史不存在?!

这帮御史这次开口必提社稷,张嘴必说天下,誓要纠正康熙护短的(毛)病!护短?你也得分场合啊?动不动就护短,还要不要天下了?

要知道逼人捐款这事倒还好说,可囤积粮食,往小的说是引起物价上涨,导致民不聊生,往大的说是图谋不轨,蓄意谋反!

因此,有的御史什么也不说了,直接控告老十谋逆,心想,这次你还有心情护犊子,我跟你姓!

是啊,一个阿哥谋逆,和和稀泥,倒也无所谓,无奈您老人家身体康健啊,十几个儿子在跟前虎视眈眈的盯着呢,你放过了一个老十,就不怕十几个老十站出来?真给你一年谋反一个,你那身子骨能受得了嘛?

当然了,也有人直接要求将老十押解进京,一圈了事。人家的想法也没错啊,大阿哥、二阿哥圈得。凭什么十阿哥就不能圈了?

见着御史咄咄逼人的势态,阿灵阿心里可美了“该!我看老十这下可惨了,待会我再火头上浇点油,届时老十夺爵可能都还是轻的,没准还真就给直接圈(禁)起来。哼,我看你到时用什么去孝敬你的四娘舅!”

兵部几个亲近老十的根本不敢说话,就怕再给康熙说成是结党营私。

庄亲王想着家里的两个宝贝,(强)硬着头皮上前说到“皇上,这事可不能听满丕一面之辞,还应该再详加查探。”庄亲王就怕康熙一怒之下直接就定了老十的罪,想着最好能先把事情放一下。等到康熙气消一点再慢慢劝劝,到时老十再发个请罪折子,弘暄再去求个饶,说不定康熙也就把这事放过去了。

八阿哥想了想,忙上前顺着庄亲王的话往下说:“皇阿玛,庄亲王说得对,这事可得详加查探。这里面或许别有一番隐情。”是啊,最好能将那些藏着掖着的全挖出来。

康熙(阴)郁的看着大伙,心里一阵纳闷,明明昨天才接到弘暄的信,说想多备些物资以备荒年,而且还白字黑字的写得明明白白,为了怕引起物价动荡。以及造成负面政治影响,特意提出,仅在丰年加大收购力度,这样不仅收了粮,还能避免谷贱伤民,而且为了不给有心之人以可趁之机,弘暄还建议,将所有赈灾粮仓全交给县衙管理,由县衙统一调度,当然了,县衙开仓放粮时应有捐款方在一旁监督。而且每年得核查两次仓库即可以杜绝官府挪用…

总之,弘暄通篇都在建议如何更好的用民间富余的钱帮朝廷办事,康熙看后甚觉欣慰,还准备今儿早朝拿出来让大伙夸夸呢,不想,却被满丕这厮给搅和了。

郁闷之余,康熙也很纳闷,从弘暄的信中可以看出,弘暄还在等着朝廷给政策,那么是断然不会贸然屯粮的,怎么满丕会就此事进行弹劾呢?到底是哪里出了错?弘暄人如今早已离开了前山寨,难道是没给下面的人交代清楚?

想了想,康熙便道:“这事不用争了,屯粮之事,朕倒也有所耳闻…”

一听此话,在场的人可是有惊有喜。惊的是庄亲王这类偏向老十的人,暗叫不好,哟,康熙爷也听到了风声,那老十这次不死也得脱成皮了…

当然高兴得也不少,特别是弘皙,要不是在大殿上,肯定会高兴得跳起来,胜利在望啊…

阿灵阿也准备下了朝,就让老婆收拾些细软什么的,等到时好去探望老十。你虽然没有个当外甥的样,我可得让天下人看看我阿灵阿是怎么当舅舅的。

康熙冷眼瞧了瞧朝堂上的众生百态,又慢慢悠悠地接了下半句:“弘皙,来,将这读给大家听听!”

弘皙听见康熙点名,很是激动,毕恭毕敬的从小太监手里接过一封书信,可看了眼抬头,大好的心情就没了,居然是弘暄的信,这家伙一向最会糊弄人,肯定是在信里给康熙打预防针了!

弘皙看了看群情激奋的大臣。心中稍微安定了些,这才打起精神,将弘暄的书信认真朗读了一遍。

“有你这么大喘气的吗?好家伙差点没把我给急死!”庄亲王腹腓着,不过这悬着的心还是放下了。

他的心放下了,可好几个人的心都给吊起来了,若按弘暄所说,那朝廷得大力表彰啊!这怎么行!

等弘皙读完,康熙淡淡道:“大伙怎么说?”

庄亲王忙道:“皇上,弘暄大阿哥的提议甚好,老臣附议。不过,满丕如此诽谤敦郡王,臣以为断不可轻饶。”

弘皙忙站了出来,“皇玛法,也不能就此断定满丕是诽谤,也许弘暄年纪小,行事急躁了些,没等…”

庄亲王道:“弘暄在信里可是明明白白的说,等圣意决断后,再安排行事,二阿哥,你读的时候兴许没注意,不妨再看一遍。”

弘皙红了脸,康熙仿似没注意到庄亲王和弘皙之间的互动,慢慢发着感慨:“弘暄这孩子就是个心善的主,这些年一直都用自己的月钱帮着庄子里的人办学堂,施粥施药的,这次在前山寨没待两日,又琢磨出了这么个章程,其心可嘉啊。但为什么满丕的折子却出入这么大?看来得派人好好去查一下了,万一下面的人办事不力,污了主子的名声就不好了。”

康熙说完了这句,就是连平时最笨的王御史也知道康熙是力挺弘暄了,康熙已经定了基调,就算如今真的在囤积粮食,那也是下面的人会错了意,与弘暄无关,该给弘暄颁奖还得颁…

于是,御史都不说话了,上回老爷子护短就罚大家写文章,这次还不知罚什么呢,没人想往枪口上撞,再说了,弘暄的提案的确不错,也许是中间哪出了差错,先查吧,查出来再说…

于是大家便集体遗忘了满丕的弹劾折子,争先恐后的献计献策,力求最大限度的利用民间富余资本…

将老十的一帮兄弟给急的呀…

小声求票票(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

第三百五十三章 观念

第三百五十三章观念

内容暂无

下得朝来,四阿哥把自己关在书房里。一张脸冷得就好象结了冰一样。

本来以为老十一家今天就此翻不了身,没想到康熙竟然站在他们那一边。

四阿哥心中甚是郁结,什么时候老十也变得这么聪明了,面上是不争,可却叫孩子去拼命讨皇阿玛的欢心。这弘暄也的确厉害,别的不说,小小年纪就能想出这些章程,委实让人不可小瞧。一想到横冲直撞的老十和那傻头傻脑的蒙古福晋竟能生出这么优秀的下一代,而自己的儿子不是见了自己缩手缩脚,就是早死早投胎,这冷面四阿哥的脸色便越发的冰冷起来。

四阿哥的邻居八阿哥,也一脸凝重地坐在书房里,心里堵得慌啊。

八阿哥深刻体会到了什么叫同人不同命,这老十还真他**的不是一般的好命!

自己一向对九阿哥体贴入微,关怀备至,可九阿哥呢,却总是心甘情愿的追着不领情的老十替他擦屁股;自己的皇阿玛那可是严父里的严父,结果呢?每次与老十交手,不管皇阿玛明面上有多占上风,实际上总会拐弯抹角的遂了老十的愿!给指了个没有脑袋的蒙古福晋吧,本以为老十这辈子肯定得宠妾灭妻。不想人家两口子恩恩爱爱的,还连着生了四个嫡子!老大弘暄又让康熙当做金宝贝一样,唉,老十儿时没享受过的待遇,好似全补给弘暄了。

再想想自己,八阿哥都想哭了,什么时候康熙也护护自己的短啊?

虽然大伙给康熙贴上了护短的商标,但康熙却是坚决不会承认的。

康熙倒不是耍无聊,仗着自己是老大,楞将黑往白了说,而是因为有关前山寨大小事务,尽职的密探早已详详细细地汇报上来了。

在弘暄的慈善发展纲要提交前,康熙已经知晓了弘暄用县志为饵摆脱自家基金会的资金窘况,当时康熙还乐得哈哈大笑,直夸弘暄聪明,象足了他这个皇玛法…

其实要说康熙对老十家的慈善事业没有一点想法,那可就大错特错了。要是老十自己牵头挂帅,没准早被康熙逮回来惩前毖后、治病救人了。

当然了,如果一开始弘暄和安安就搞出这么大的声势,康熙还是免不了申饬老十一番……想想老十也可怜,孩子聪明吧,象爷爷,和自己这个当爹的没关系,孩子惹了事吧,当爷爷的立马又会想起原来孩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