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十福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重生之十福晋- 第25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见说到了其木格的伤心处,弘暄声音更小了:“额娘,即使那梦是真的,咱们也不能这么过。”

一直未出声的老十终于打破了沉默,“这事你自己定,下去吧。”

弘暄看了看老十和其木格,没再废话,规规矩矩的退了出去。

弘暄走后,屋子里便陷入了一片沉默。

其木格终于忍不住哭出了声,老十劝道:“算了,孩子大了,有自己的主意,别伤心了。”

其木格抽泣道:“爷,我是觉得对不住阿布,对不住你…”

老十苦笑道:“你又没逼爷,是爷怕护不了你们周全,才打定主意搬到吕宋的,你别多想了。”

其木格哭道:“爷,我知道你心里憋屈,都是我不好,我要不在旁怂恿着,你肯定不会拿定这主意的…”

老十看着其木格,很有担当的道:“不管你的事,爷是真的心悸了,才想着搬到这来落脚的。”

老十又沉默了半响,然后才缓缓问道:“如果真那样,你愿意和爷一起坐井观天吗?”

其木格浑身一震,呆呆的看着老十,隔了一会儿,才轻声但坚定的道:“爷在哪儿,我就在哪儿。”

其木格也想明白了,自己不能为旁人的人生做主,哪怕这人是亲爱的老十,可爱的三胞胎,……至于弘暄和安安,其木格自动省略了,别看他们年纪还小,但已经儿大不由娘了……,因此,其木格唯一能做主的就是自己的人生了,而这辈子,其木格自觉离不开老十,因此,只好做了上述表态,虽然心里还有那么一丝梗。

老十又沉默了下去,过了好半天才道:“安居岛这个退路不能断,不过,既然是退路,那就没必要早早的搬了过来。”

其木格听懂了,老十不打算要安居岛的自治权了,但安居岛也会继续经营,以备不时之需。

其木格点点头,心想,康熙是在位六十年还是六十一年?管他的,等到了康熙五十九年,就先想法子将孩子们撤到安居岛…

其木格正想着有什么法子能将孩子们安全撤离,……虽然其木格刚刚才想明白,孩子们有自己的人生,但大家原谅她这个当**吧,一转眼,她又惯(性)的开始为孩子们盘算了,………就听老十道:“你梦里新皇是谁?”

其木格摇摇头,“没梦到。”

老十轻笑道:“瞧你,这么个没头没尾的梦就将你吓成这样。”

其木格却笑不出来,早知道该不经意的流**神棍的潜质的。

老十却又叹了口气,“要能找出最初陷害你的人就好了,那时候,你才嫁过来没多久,谁会冲你下手呢?唉,这么多年过去了,一点头绪都没有…”

看来老十因为还有敌人隐藏太深,所以心中顾虑不小,其木格有些感动,抱紧了老十。

这一夜,老十和其木格谁也没睡着。

第二天,九阿哥见着本该失踪的弘暄时,吃惊不小,瞪大了眼睛,看向老十,老十没精打采的,没做任何解释。也是,四周都是送行的人,老十没法说。

倒是弘暄当着众人的面说道:“九伯,我已经给皇玛法写了信,请求再多留半年,今儿一大早就让信鸽送去京里了,烦劳你将我的作业带给皇玛法。”

老十有些诧异,看着弘暄,张了张嘴,没出声。

九阿哥捕捉到了老十的讶然表情,心里直痒痒,但却碍于大庭广众之下没法细问,心里那个急啊,后悔昨晚没变成蚊子去老十家听墙角。

不过,当着大伙,官面话,九阿哥还是要说的,只是说的比较含糊,只说弘暄这么做怕是不大好吧…九阿哥没搬出“抗旨”这个词,帽子太大,弘暄戴不了不说,老十还得跟他急。

弘暄陈恳的道:“九伯,皇玛法说了准我半年假,为的是叫我考察吕宋民情,这事我还没做呢,回去了也没脸见皇玛法,我信里已经写清楚了的,皇玛法应该会宽限我半年时间的。”

老十听了,也不担心,弘暄再怎么闹别扭,也不会蠢的去给康熙告自己老子的状,所以,老十便没问。

九阿哥却问道:“你在信里怎么说的?”倒不是九阿哥要打探弘暄的隐私,而是想知道弘暄的说辞,到时面圣才好组织语言,免得康熙生疑…

弘暄大大方方的道:“我告诉皇玛法,我既要考察吕宋民情,也要继续(摸)洋人的底,洋人的事有些复杂,只凭一份商业调查,远远不够,等打探消息的人回来了,我也想去马六甲会会那儿的荷兰人。而且马尼拉的酸(奶)作坊也快开张了,若有时间,我也想去看看。”

九阿哥看了眼老十,心里直夸老十有急智,一个晚上就想到了这么个绝好的主意来抗旨,这书信一来二往的,既拖延了时间,大家面上也都好看,不过,九阿哥立马就想起了老十诧异的表情,看来这事不是老十筹划的,九阿哥看了看老十,又看了看弘暄,想不出个所以然来,急啊,只好拉着老十一起上船,来个清朝版的十八里相送。

九阿哥正拉着老十登船,不想弘政不走了,“阿玛,酸(奶)作坊我可投了银子的,我也想留下来等开张大吉。”

九阿哥一听,心想,都是皇孙,怎么差距那么大呢,人家弘暄是顺便看铺子开张,弘政却将这当成主业了,骂道:“胡闹,有你这么躲上学的吗?”

弘政忙辨白道:“阿玛也可以给我留作业啊,就像皇玛法给弘暄大哥留一样。”

九阿哥瞪了弘政一眼,正想冷哼,不想老十却道:“九哥,让弘政留下吧,蒋先生的学识不错,耽搁不了弘政多少学业,到时候和弘暄一起回京,弘暄也好有个伴。”

弘政忙道:“多谢十叔。”

九阿哥听了老十这番表态,更急了,忙冲弘政摆了摆手,然后拉着老十就上了船梯,正事要紧…

弘政忙主动叫人将他的行李卸下来,站在弘暄身边,高高兴兴的祝九阿哥一路顺风,虽然九阿哥已拉着老十进了船舱…

小愤青问有没有票票啊?

汗,请大家继续多多支持,谢谢

第三百七十五章 阿Q

第三百七十五章阿Q

弘暄的归来引起其木格一阵激动。眼见就要语无伦次的感慨起来,弘暄忙阻止道:“额娘,我行李都没收拾呢,你不会没发现吧?”

其木格张大嘴巴“啊”了一声,自己好像净想着大事去了,没注意这些细节…

弘暄对弘政道:“我额娘经常这样,你习惯了就好。”

其木格这才又发现了弘政,指着弘政正想发问,弘暄便很有眼色的回道:“额娘,九伯同意弘政多留些日子,到时和我一起回京。”

其木格忙掩饰住讶然,对弘政的滞留表示了欢迎,正想交代弘暄要多多爱护弘政,安安领着三胞胎接到消息也跑了过来,幸福的围着弘暄打转:“怪不得阿玛不要我去码头送你,原来你这次不走啊…”

其木格一听,心想,老十也是,得了信怎么也不派人知会我一声…

而老十此时正在海船上被九阿哥无情的嗤笑着,“你叫我怎么说?啊?我苦口婆心的劝你,你不听。这下好了,没人领情吧?心满意足了?”

老十梗着脖子道:“谁说没人领情?其木格就承我的情。”

九阿哥没理老十,继续放肆的狂笑了一阵,然后才道:“别给我提你媳妇,人家说娶妻当娶贤,你可好,娶了个没脑子的。”

老十不乐意了,“九哥,其木格只是不喜欢应付那些弯弯绕绕。”

九阿哥瘪瘪嘴,表示持保留意见,“她也就运气好,子女运旺,不过,弘暄这小子的确是个人才…”

老十不置可否,只是叮嘱道:“九哥,选秀的事,你帮着留意些。”

九阿哥啧啧两声,“你知不知道,我在蒙古的时候,听说今年许多蒙古王爷都要将女儿孙女送来参加选秀,到时候铁定弄得太后和皇阿玛一个头两个大,唉,那帮蒙古人也不想想,他们女儿倒是多,可我大清却只有一个十阿哥啊,唉,这帮人怕是打错算盘了。”

老十不满的瞪了九阿哥一眼。九阿哥笑道:“我可不是挪揄你,我这是夸你呢。”

见老十眼睛没缩小的趋势,九阿哥怕老十将眼珠子瞪出来就麻烦了,于是,笑道:“行了行了,我晓得了,但先说明,我可不敢保证什么,你府了可是很多年都没进人了…”

见老十不仅眼珠子瞪得越来越大,嘴巴也越抿越紧,九阿哥笑道:“但我保证,如果皇阿玛铁了心的要给你指人,我尽量帮你选两家势弱的,任由十弟妹敲打,不过,叫弘暄多给皇阿玛讨讨近乎,他的话,没准皇阿玛还能听得进去,别心疼信鸽,累死了一只,皇阿玛自然会再给补上一只…”

老十也知道九阿哥说的是实情。微微点了点头,“九哥,弘暄那兔崽子虽然翅膀还没硬就开始和我对着干,但我却不能不为他打算,你回去后,见了皇阿玛,多帮着回旋一二,如果皇阿玛火气很大,你就说临行前弘暄特意给你说过,如果皇阿玛不准他多逗留,他立马收拾包裹回京,绝不再耽搁。”

老十却是白白担心了一场,九阿哥回京后,刚一提弘暄,康熙就道:“朕知道了,弘暄是个有主意的,他的作业不是交给你了吗?给朕呈上来。”

九阿哥哀怨的想,怎么就没人将那信鸽给打下来煮了吃了啊?害得自己都瞧不见康熙的第一反应。

九阿哥看了看自己手里拿着的吕宋岛外商大会的总结报告,硬着头皮道:“皇阿玛,弘暄的作业儿子放在府里了,这次没带来,要不您先瞧瞧儿子的折子?”

九阿哥也是好心,毕竟不管弘暄话语说得多么冠冕堂皇,但拂了康熙的意是板上钉钉的,因此,九阿哥便想着先来探探康熙的口风,若康熙没那么生气,再将弘暄的功课呈上去,不想康熙不仅没生气。而且国家大事也先放在一边,先过问孙子的学业了,让九阿哥不由有些怄。

不过,康熙也没废话,点点头,表示同意先认真工作。

看过九阿哥的折子后,康熙又详细问询了一些细节问题,九阿哥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一一进行了分析解答,“至于洋人是怎么将南洋占了的,有多少人,如今还没打听出所以然来,十弟已经派人去查了,一有消息,应该会第一时间报上来。”

康熙点点头,没总结陈词,也没对九阿哥的工作进行褒奖,只是吩咐九阿哥在京里继续盯紧洋人,“十阿哥思虑难免不周,有你帮衬着,朕也就放心了。”

但九阿哥听了这话,已经想哭了,搞了半天。自己又成副手了?

想了想,九阿哥心有不甘的关心起了蒙古药材生意,于是,便听到康熙道:“嗯,蒙古药材生意一直是由你打理的,你对相关事务都比较熟悉…”

九阿哥还没来得及高兴,就差点想吐血了,“你也好好帮衬着你五哥,别让蒙古王爷找朕闹腾…”

出得乾清宫,身兼两个副职的九阿哥一副四处找碴的模样,别说太监宫女了。就是侍卫也都一脸的小心,生怕当了冤大头。

但九阿哥还没走出宫门,乾清宫太监又跑来了,说康熙再次召唤。

九阿哥这次不抱希望了,只残留着那么一丝丝的希翼。

原来康熙将九阿哥打发走了后,才猛然想起还有事没交代完,什么事呢?对九阿哥来说,自然不会是好事。

康熙先是亲切的问了问弘政怎么留在了吕宋,听九阿哥说完了原委后,康熙很是满意的点点头,对弘政象榜样学习的精神进行了赞扬,然后便道:“弘政既然有这个心,你这个当阿玛的也得多多支持,挣那么多银子留在手里干嘛?还不是给儿女花的,你多给弘政拨点银子,酸(奶)作坊用不了那么多,他和弘暄还可以去做其他嘛,200两银子,你也好意思拿得出手。”

九阿哥心里那个恨啊,当然,不敢恨康熙,只能恨自己身体太好,被康熙如此气,居然胸中的鲜血还没吐出来…

见九阿哥没做声,康熙便又唠叨了两句,叫九阿哥别学其木格那种无知妇孺,男子汉大丈夫,就得有千金散尽还复来的气魄,既然弘政想跟着弘暄长见识,九阿哥就先拨个一、两万的活动经费过去好了,苦什么也别苦了孩子。

九阿哥什么话都不想说了,说了也白说,没准一、两万两银子还会涨到三、五万去。

于是,九阿哥咬牙回到家后,瞅着自己帮弘暄给康熙预备的一堆礼物,越想越生气,直接将礼物全撤了。叫人只送弘暄的作业本进宫,可快递人员还没出得府门,九阿哥又将人叫了回来,气闷的摆摆手,还是将这堆东西一并送去吧,看在老十的面子上,不能因为康熙这个当爹的不像样,就影响到弘暄的形象。

不想,第二天,九阿哥就受到了康熙的批判,说他心思不正、一天到晚的只知道打小算盘、动歪脑筋,九阿哥已经要崩溃了,他才回京,只和八阿哥吃了顿饭,怎么又惹着康熙了?

好在康熙骂到最后,还是给了九阿哥一个答案,“弘暄在信里给朕说得明明白白,到吕宋后,他还没仔细体察当地的风土人情,也没寻着什么好礼物,这次便没托你这个当九伯的带礼物给朕!”

九阿哥想死的心都有了,当初怎么就没叫弘暄将他写的信从头到尾的给背一遍啊。

而康熙还在继续骂着:“你瞧瞧你挑的东西,和那帮洋人送的有什么差别,大同小异,一看就是洋人送给你,你从中挑出来糊弄朕的!”

当初洋人和广东、福建商人大庭广众之下送的礼,老十和九阿哥早就叫人给康熙运了回来,因此康熙便有了比较。

康熙还不解气,“耍小心思也不知道多动动脑筋,你怎么不问问十阿哥?他都没帮弘暄备礼物,你起什么哄?”

九阿哥心想,老十两口子全被弘暄震懵了,哪有心思想到这些啊,见康熙还要再骂,于是,九阿哥忙道:“皇阿玛,这礼物是弘政挑出来的,他觉得这些东西看着还不错,便叫我转送给皇阿玛,不想下边的人给听错了,说成弘暄了,那作业本才是弘暄的,其余的礼物全是弘政挑的。”

康熙听了,喝了口茶,态度和蔼了些,“弘政这孩子的确不错,比你有心多了。”

九阿哥真想拉着康熙去库房点点,让康熙明白明白,自己这次贡献的东西可比老十都多!

不过,这种事连老十都干不出来,何况九阿哥,因此,九阿哥便没做声,弘政是自己的儿子,夸弘政,自己这个老子脸色也有光,九阿哥彻底阿Q了。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