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十福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重生之十福晋- 第25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其实其木格还有个想法,难道因为自己一家的未来大计有了变化,老十便开始着手重建人际关系了?

老十却道:“就只叫他写封信,引见一下,又不费他什么事。”

弘暄没想到老十脸皮这么厚,微微摇了摇头。

老十见了,直接朝弘暄的脑门弹了一指,“那你给皇玛法写信,请他帮忙?”

弘暄忙摇头,老十便指着弘暄。对其木格道:“知道这小子靠不住了吧?”

弘暄急了,叫道:“皇玛法出面,这动静就太大了,整个蒙古没准还以为朝廷有了新动向呢。”

老十瘪瘪嘴,“那你嚷嚷什么?一边去,爷办事,你少在一旁啰嗦。”

然后,老十便赶走了弘暄,在其木格的亲眼见证下,给四阿哥写了一封信,一气呵成,用词都很正常,既没提先前的嫌隙,也没特意奉承,只是言简意赅的请四阿哥给章嘉呼图克图写封介绍信,有点那么公事公办的味道,让其木格不大好发表评论。

然后,老十又用蒙古语给章嘉呼图克图写了封法事申请书,虽然老十写诗做赋不行,但毕竟在上书房混了那么多年,写封言辞恳切的信函那是绰绰有余,在对章嘉呼图克图表达无上尊敬的同时,闻不到一丝谄媚的味道;在感情丰富的表达对仙逝岳父哀思的同时。让人体会不到一分夸张;然后才水到渠成的请章嘉呼图克图帮着做场法事,通篇读下来后,其木格觉得完全可以拿去给学生当范文了。

不待其木格口头表扬,老十提笔又开始写第三封信,其木格奇怪道:“这是写给谁的?”

老十头也不抬,“给十四弟,他和四哥一母同胞,叫他去找四哥。”

三封信写完后,老十又找来弘暄,什么话都没说,只将信递了过去。“给你十四叔送去。”

弘暄乖巧的接过信,以小跑的速度朝鸽子笼奔去。

其木格噌怪着老十,“你也是的,咱们自己派人送啊,晚几天就是了,何必折腾弘暄的鸽子,笼里可就剩这一只了。”

老十道:“岳父对弘暄不错,他也该出分力,不就用用他的鸽子嘛,又不是叫他亲自跑腿。”

其木格无奈的摇摇头,不想再纠缠这个问题,而是转而说道:“爷,嫣红和海棠昨儿又派人去前院书房了。”

老十喔了声,“你敲打敲打她们就是了,爷忙,没功夫过问。”

其木格老爹过世了,按当下的规矩,其木格就得守孝,守孝期间呢,就得和老十分房。

因此当其木格哭得昏天黑地时,嫣红一行人则是强掩着喜色,不动声色的暗暗筹划着。

因前几天其木格过于伤心,老十不大放心,便在正房外间的软塌上守着,而昨天其木格总算接受了这一残酷事实,精神好了许多了,便叫老十暂时搬去书房住,总不能叫老十一直睡软塌啊,早知道还是该在外间打造一炕床的。

不过,其木格警惕(性)也高,虽然说是书房,却指的是自己院子里安安用的小书房,在东厢房中,与安安的卧室两隔壁。

但在入睡前,其木格突然想到老十是一家之主,断然是不应该住厢房的,因此便坚决的将卧室让了出来。自己搬了出去,“爷,咱们还是小心些,别落人口实。”

不过,其木格今天一开始打理府务,便听说这几天傍晚时分,嫣红和海棠必定会派人去前院书房打探,于是,其木格便有些恼了,这些人怎么就是不死心呢?

“爷,这年早就过完了,不如将她们送回前山寨吧。”其木格觉得还是将人送走好,反正老十已不打算立即搬家了,送她们走,老十应该会接受才对。

老十没出言说不,只是幽幽道:“今年选秀。”

其木格无力的靠在老十身上,“怎么都凑一起了啊,这日子没法过了。”

而四阿哥从十四手中接过老十的信函后,也是觉得这日子没法过了,老十是什么意思啊,他哪知眼睛瞧见自己和漠南的活佛关系近了?这不是摆明了挑唆嘛?

四阿哥觉得老十就是想告诉康熙,他借助宗教与活佛拉关系,这可是天大的忌讳!

于是,四阿哥便皱着眉对笑眯眯的十四道:“活佛进京时,我倒是去听过他几次讲经,但并没什么交情,怕得要你十哥失望了。”

十四是一接到老十的信,就赶紧回京了,连借口都没找,进了乾清宫后,傻愣愣的看着康熙,憋了半天才道:“儿子想念皇阿玛了。”弄得康熙莫名其妙。

十四给阿茹娜的信已经托九阿哥的人给送去了,所以他倒不急着借此机会再慰问一下阿茹娜,而是认为,如果知道活佛要去阿巴亥做法事,阿茹娜就算不回去奔丧,肯定也会赶去见证法事这一庄严的仪式的,当然,如果阿茹娜已经在阿巴亥部了,那肯定就不会急着回车臣汗部了。

其实,不管阿茹娜是在阿巴亥还是在车臣汗部,离十四都是十万八千里,但十四却犯轴,认为阿茹娜到了阿巴亥,总要离自己近些…

说来十四也可怜,自己扑腾了半天,还不知道阿茹娜如今到底在哪儿…

听了四阿哥推托的话,可怜的十四忙讨好的笑道:“四哥,要不你就以信徒的身份给活佛写封信,这不为难吧?”

四阿哥见了十四满脸的堆笑,觉得很刺眼,老十的事就这么重要?

虽然十四什么招式都使了,四阿哥就是不握笔,气得十四只好暂时回阿哥所,准备找德妃去施压。

而四阿哥也很快进了宫,没事找事的汇报了一下工作,然后便做无意状提起了老十的请求,再三澄清自己真的与漠南活佛不熟,而且还表示帮不上老十的忙,很是惭愧。

弘暄的信鸽飞入京的第一站便是紫(禁)城,康熙手下的安保人员不费吹灰之力就将信件全拷贝了,因此,此事康熙早已知晓,脸皮厚到老十这种境界还真是不容易。

当然了,康熙也在等着瞧四阿哥如何行事。

见四阿哥赶着来说明情况,康熙并没什么欣喜,反倒有那么一丝失望,只略略点了点头…

老十厚着脸皮伸手要票票…

请大家继续多多支持,谢谢

第三百七十八章 通病

第三百七十八章通病

康熙的儿子有个通病。都认为自己是最悲催的,看来康熙的家庭教育存在着莫大的问题。

十四就不用说了,本来心里就郁闷呢,谁知德妃却不打算帮他,德妃能在宫中屹立不倒,能耐不可小窥,人家一下就想到(勾)结蒙古的大问题上去了,还痛心疾首的责怪十四斗争经验浅薄,被老十当枪使。

无奈之下,十四只得做出一副(欲)哭无泪的模样,黯然的表示自己好容易才领了个差事,可如今光见银子砸下去,却连个泡都没见着,人人都以为自己贪污了多少科研经费,熟料自己一个子没得到,反而背了一身债…

十四告诉德妃,钱是找九阿哥借的,老十和九阿哥关系最好,老十的事就是九阿哥的事,若自己连这点事都办不好,想再朝九阿哥伸手拿银子怕是门都没有。何况,自己还在托老十在吕宋购买另一款式的大炮,若老十消极怠工,损失的可是自己的名誉…

德妃一听就急了,连骂十四糊涂,怎么能自己负债给公家办事呢?

十四哀怨道:“我不想被人瞧扁了去,额娘,你可得帮我,我的差事能不能办好,九哥和十哥可是关键呢。”

德妃还能怎么办?无奈之下只好叫来四阿哥,当着十四的面,唠叨了一大堆的兄友弟恭,最后总结陈词,叫当哥哥的就得有当哥哥的样子,对兄弟该帮就得帮,别疏离的跟外人似的…

于是,四阿哥更坚信自己是爹不疼,娘不爱,脸色已经冷得可以结霜了。

但四阿哥还是很有原则的,危及自己利益的事绝不干,因此便装作没听懂,含糊的应付了两句。

十四见状,赶紧给德妃捶了捶肩膀,让四阿哥好不恼怒,要是拉得下脸来,他铁定去给德妃捶腿,可惜。多年来,两母子就没亲近过,四阿哥委实做不出来讨好卖乖的事,只好听德妃实话实说的提出了要求,当然,德妃也没叫四阿哥一定得写推荐信,只是叫他帮十四想法子,妥善解决了此事。

德妃发话了,十四便理所当然的要跟着四阿哥一起出宫。

四阿哥告诉他,天色已晚,宫门很快就要下锁了,十四眼下出了宫,要进宫可得等明天早上了。

十四却无所谓,表示他很乐意在四阿哥府里将就一晚。

然后,四阿哥又说,十四好多天都没回府,还是应该回阿哥所慰问慰问十四福晋,于是,十四便道,许久没给四嫂请安了,应该去补补礼数。

最后。四阿哥只好坦白的告诉十四,容他一个晚上,让他仔细想个两全其美的法子。

十四这才罢手,没当跟屁虫。

四阿哥与幕僚商议的结果最终还是不提供任何文书,明面上的理由是,与活佛没交情,贸然去套近乎只能是自讨没趣,暗地里一伙人是怎么分析的,就不得而知了,气得十四当即就要拖了四阿哥去德妃面前评理,还是四福晋出来才分开了这两情绪欠佳的兄弟。

最后,十四无奈,只好将老十的信单独派人送去了多伦多。

让人想不到的是,活佛接了信后,没片刻犹豫,就应了下来,只是身体有点微恙,得耽搁十多天才能起程。

当消息传回北京后,四阿哥大呼好险,幸亏自己顶住了压力,否则康熙还不知道怎么想呢。一时间,四阿哥觉得自己这些日子在德妃处受的白眼太值了。

而三阿哥则立马给老十上起了眼药,趁康熙带着一帮儿子游御花园时不经意的提起了老十对蒙古的影响,连活佛都能请得动,看来老十在蒙古真是人气旺啊。

三阿哥此话一出,一帮兄弟都噤声了,看天的看天,瞅地的瞅地,赏花的赏花。观草的观草,但头皆微微偏向康熙,耳朵全都竖着。

连九阿哥也没急着帮老十开脱,不是九阿哥变节,而是高手过招,讲究的是敌动我不动。

但自从太子被圈后,康熙为了显示自己还是很重亲情的那么一个人,基本上许多场合都会带上弘皙,因此,皇子们不开腔了,皇孙便发话了,弘皙笑眯眯的道:“十叔好似不信黄教的?活佛怎么给十叔这么大的面子?”

三阿哥正愁没人和他一唱一和的,见弘皙出声了,忙接话道:“当初你十叔赔着本四处送(奶)粉子,我们都劝他三思而行,看来,倒是我们多虑了。”

见三阿哥影射老十借(奶)粉子收买蒙古人心,九阿哥忍不住道:“三哥,我怎么不知道你当初劝过十弟?”

三阿哥打了个哈哈,继续给康熙浇油,“你别说,如今仔细想想,十弟做的许多事初看起来倒没什么。可时间一久这问题就出来了,(奶)粉子使蒙古人将十弟视为财神,慈善会又使南边的汉人对十弟死心塌地…”

九阿哥冷笑了一声,道:“三哥,话可不能乱说,慈善会是弘暄搞的,可是得了皇阿玛认可的。”

四阿哥和八阿哥都是一惊,与众人一起,齐齐看向康熙,康熙面无表情,不置可否。

九阿哥见大伙儿不信。便道:“皇阿玛可下旨叫我给弘暄送了五万两银子去的。”

九阿哥此话一出,不由大伙不信,康熙就在跟前,谅九阿哥也没那胆子当面撒谎。

八阿哥疑惑的看了眼九阿哥,心想自己怎么没听九阿哥提过呢?

康熙也看了眼九阿哥,缓缓道:“那银子是给弘政的吧?”康熙好面子,可不想被人戳脊梁骨,内务府又不是没钱,凭什么打九阿哥的主意?就算康熙囊中羞涩,也没叫九阿哥给弘暄出钱的道理,因此,康熙冷静的澄清着。

大伙立马齐齐看向九阿哥,九阿哥胆子也太大了吧,当着康熙的面给康熙泼污水?

九阿哥也不心慌,心跳一点也没加快,气定神闲的道:“弘政出了200两银子加入弘暄的慈善会,皇阿玛觉得出的份子太少了,叫我增加到5万两,反正皇阿玛是赞成弘暄做善事的,也鼓励弘政加入,就是门槛设得高了些。”

九阿哥这话倒尊重了几分事实,因此康熙虽然依旧不满,但却没否定。

九阿哥一瞧,忙趁热打铁道:“我可先把话说在前面,侄儿们若想多做善事,各位还是赶紧给弘暄送5万两银子去,晚了,这价格肯定会涨的。”

见康熙脸都气白了,九阿哥心情大好,总算为这五万两银子讨回了公道。

于是,游园活动的议题便从老十收买人心过渡到了出资数额,都是皇孙,既然弘政都参加了,其他人自然也不能落后,这可是态度问题,就连三阿哥也开始就五万两发出了质疑,告诉康熙。五万两太多了,除了九阿哥和老十,其他兄弟没那财力。

见三阿哥此时都还不忘拉老十下水,九阿哥便道:“你府里少养两文人,漫说五万两,就是十万两,你也出得起的。”

急得三阿哥忙想辩白一番,不想,大家全在轰轰烈烈的讨论份子钱,没人接他的话,让他好不气恼。

而十四因科研任务过重,并未与大家一起游园,但心情却与三阿哥一样,与快乐沾不上边。

阿茹娜回信了。

乌尔锦噶喇普郡王病逝后,阿茹娜便在第一时间朝阿巴亥赶,但依旧没赶上乌尔锦噶喇普下葬。

亲人接二连三的谢世,让阿茹娜备受打击,刚回娘家,便大病了一场。

而九阿哥的手下带着十四的安慰信先去了阿巴亥,那时,阿茹娜还未到,便又起程朝车臣汗部赶,路上却与阿茹娜擦肩而过,这么兜兜转转一圈后,十四的信函交到阿茹娜手上时,阿茹娜病得正重,没法回信。

因十四特意交代,要带回阿茹娜的回信,送信人便在阿巴亥住了下来。

因此,耽搁了许久,就在十四望眼(欲)穿时,送信人才完成了任务,姗姗来迟。

不过,当看完阿茹娜的回信后,十四不仅没一丝喜悦,反而觉得胸口发闷。

阿茹娜的信很长,词句也不华丽,逻辑还有些不同,通篇看着略显凌乱,但字字句句却都透着一个意思,就是请十四以后别和她联系了。

阿茹娜很直白的告诉十四:“你对我好,我知道,我不是那不知好歹的人,叫你别和我联系,并不是将你的心意随便践踏,我在蒙古,名声之类的我不在乎,也没人会嚼舌,但你却在汉人堆里生活,若知道你和一寡妇来往过密,吐沫都会淹死你。因此,我这么做是为你好。

我也不是故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