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十福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重生之十福晋- 第26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但一想着名不正言不顺的享受了这么多年的零税收政策,其木格又有些担心,“爷,以前的该不会也要一起缴吧?”

如果是这样,那这笔钱可不小,其木格不由感到一阵(肉)疼。

老十冷笑道:“咱们家没银子,哪来钱缴税,我已经给徐公公去信了,叫他将府里的物件拿到府门口叫卖去!”

其木格彻底傻了,这历史怎么兜兜转转了一圈,又回到了原点?

其木格依稀记得以前的历史小说中曾说过,四阿哥查老十亏空的时候,老十就是将府里的花瓶桌椅搬出府去当街拍卖,闹得个沸沸扬扬,可如今自己手里有钱,也没去贪国库的银子,怎么老十还是出了这昏招呢?

想了想,其木格小心翼翼问道:“爷,皇阿玛让谁负责此事?”

老十没好气道:“铁面无私的四哥。”

其木格打了激灵,果然啊。还是和四阿哥杠上了,虽然自己府里也有一个弘历,但此弘历非彼弘历,自己一家人可没那实力和雍正掐架,当即劝道:“爷,大家都知道咱们府里没到那境地,你这么做…”

老十扯了扯嘴角,“亏得爷拉九哥入股造船厂,九哥上朝时将爷那封信呈了上去,如今人人都知道爷可是靠借债度日,穷得叮当响。”

其木格听老十提起九阿哥。总算想起事情有些古怪,不解道:“爷,这收税怎么拿咱们开刀?按理应该先找九哥啊?皇阿玛是什么意思?”

其木格一下想得有些多,担心康熙对老十在安居岛的经营心生警惕,开始出手打压了。

老十尴尬的咳嗽了一声,九阿哥在信里将前因后果说得明明白白,但老十却不打算告诉其木格,康熙之所以找上门全赖九阿哥所赐,女人心眼都小得很,其木格这几年提起九阿哥才不憋嘴了,老十可不想其木格再对九阿哥心生不满,当下糊弄道:“觉得爷是软柿子呗!”

其木格叹了口气,那只能怪运气不好了,于是便道:“爷,皇阿玛拿咱们开刀,咱们就配合一下吧,别这样钉是钉、卯是卯的,事情闹大了,皇阿玛生气,咱们面上也不好看。”

老十冷冷笑道:“爷又不是长子,爵位也不是最高的,凭什么要拿爷开刀,好没道理!”

其木格忙提醒道:“可爷的出身却是最贵重的…”

老十一听,火气更大了,“这时候想着爷身份最贵重了,封爵的时候怎么没给爷弄个亲王当当?好事没爷的份,坏事就记着爷了,真当爷好欺负?!”

其木格劝道:“爷,九哥可才封了个贝子,皇阿玛怎么没想着你了…”

老十才不和九阿哥比呢,“你怎么不拿爷和那帮亲王比啊?”

其木格无奈道:“哥哥们不是年长嘛。”

老十双手一拍,道:“得,那就先从年长的查起,少打爷的算盘。”

其木格气急,“爷,你还说弘暄不知道转弯,你怎么也一根筋呢。干嘛非要和皇阿玛对着干!”

老十瞪了其木格一眼,没说话,其木格只好深呼吸了两口,平息了一下情绪,软声道:“爷,蒋先生怎么说?”

老十道:“蒋先生没拦爷。”

其木格觉得自己已经处在失控的边缘了,蒋先生平时瞧着挺靠谱的一个人啊,怎么会默许了老十这鲁莽的行为呢?看来外人都靠不住!

于是,其木格便使出浑身解数,哄着老十改变主意,但老十就是不松口,让其木格好不泄气。

情急之下,其木格便命人将弘暄和安安叫来,准备来个家庭民主,以投票方式来让老十正视自己的错误,并加以改正。

不想弘暄却道:“阿玛做得的确有点过,但此外也没什么好办法了。”

老十笑了,“安安,你说呢?”

安安看了眼其木格,站到老十身边,道:“额娘,咱们虽然没在京城,但也不能任人欺负!”

其木格恼怒的吼道:“你们有没有点是非观?难道不缴税是对的吗?”

安安道:“又不是咱们一家如此。”

其木格道:“咱们家就不能做个表率?让你皇玛法少生点气?”

弘暄摇摇头,“八伯做表率倒说得过去,阿玛做表率,皇玛法倒不会生气了,不过,心里却会不踏实。”

其木格张大了嘴巴,弘暄接着道:“阿玛一向就不是好说话的主,突然转了(性)子,任谁都会起疑的。”

其木格总算有些明白为什么蒋先生默许老十胡闹了,但如此一来,就算现任皇帝不计较,可未来皇帝却是一定会秋后算账的,自己一家的命运大大堪忧啊,其木格此时还真的希望康熙让老十继位算了,自己也就不用这么心力憔悴…

突然,其木格脑子里灵光一闪,急忙拉住老十问道:“爷,原来是因为这样,你才出此下策啊…”

老十很不争气的红了脸,其木格知道自己高估了老十,心中不由一阵哀嚎,就老十这水平,弘暄怎么还愚蠢的心存妄想呢,弘暄瞧着挺聪明的啊…

请大家继续多多支持,谢谢

第三百九十三章 火候

第三百九十三章火候

老十虽然对其木格没到言听计从的地步。但总的来说,还是颇为尊重其木格的意见的,熟料这次非要意气用事,尽管其木格做出了妥协……请老十吩咐徐公公只放出变卖财产的风声,实际行动暂时押后,但老十还是油盐不进,非要叫京里的人瞧热闹,弘暄和安安这次都站到其木格一边了,毕竟有些事闹闹就好,但过犹不及这个道理,两孩子还是懂的。

但老十却偏偏要当文盲,表示他不懂什么大道理,就知道一条,得让那些打他主意的人长长记(性),他十阿哥可不是任人拿捏的。

弘暄和安安见老十态度坚决,也没多劝,反而叫其木格认命,他们阿玛就这样…

其木格心想,什么叫老十就这样?老十做事是少了些策略,但策略少,不代表没策略啊。而且更不表示老十胡来啊,怎么听两孩子的口气,好像老十一般情况下都在胡来呢?

老十的公众形象什么时候渐变成这样的?其木格看了看一脸无所谓的老十,懊恼的想着,这年头要有公关公司多好,如今想给老十来个形象包装,拿着钱都不知道该给谁送去…

民主表决结束后,安居岛里姓爱新觉罗的几个人便将此事放之脑后,唯有其木格时时挂着个心,还换来“瞎操心”三个字的评语…

相对于安居岛三个爱新觉罗的淡定,北京城里的爱新觉罗,只要是有半个行为能力的,全轰动了,爱新觉罗家不缺耍横的人,但像老十这么不顾脸面犯浑的还真找不出第二个人来,老十的一帮兄弟、堂兄弟、侄儿、堂侄儿全将视线投到了老十府,纷纷密切关注着事情的变化发展状况,当然了,那些只有半个行为能力的爱新觉罗想法就单纯的多,只想看看老十有没有穷困潦倒的将弘暄的物件也给摆出来,让他们淘换一二…

但是,很快,他们派出的探子便没了消息传回来,不仅消息没反馈回来,人也没了踪影,过了好大一阵才知道,这些人给堵住回不来了。

自满人入关以来。内城里的汉人和商贾全被迁到了外城,内城里全是安静的旗民住宅区,没一家商铺。但内城几十万的旗人居民,如果没商店和商人,生活会非常的不便利,王府倒可以派人集中采购,但王府毕竟是少数,大多数的平民总不能天天为买个菜跑上好几里地吧?因此,大清便允许商人白天进入内城卖货,但不准在内城开设店铺,随着时间的推移,渐渐的也出现了一些店铺,但数量是非常的稀少,整个内城各类商业活动场所加起来还不足百家。

因此,内城的人一般逛街全往外城走。

今日一大早还挺正常的,大伙都该干嘛干嘛,可慢慢的,在没广播喇叭的情况下,整个北京城迅速反常起来,内城城门的守卫突然发现,怎么没人出城。全改进城了?内城有什么好玩的?

守门官还是很有责任感,立即将情况汇报到九门提督处,这才知道,不光是自己守的这处城门如此,其他各个城门全一样。

当然了,有的守门官更负责,不仅报告了反常情况,还拉人问了问缘由,因此,九门提督不用再派人打探便知道是老十家惹的事,赶紧一面派人在内城城门处设岗,严格控制流入人口,一面亲自进宫给康熙报信。

即使这样,也挡不住大家的八卦热情,内城很快就人满为患,尤其敦郡王府附近的几个胡同,密密麻麻全是人,连蚂蚁都没个落脚的地方。

历朝历代,即使亡国,也没哪家王府当街叫卖家产的………国都亡了,前朝遗老遗少能保命就不错了,还想当几辈子搜刮来的财产的所有人,无异于痴人说梦………因此,老十家的瓶瓶罐罐一拉到大门外,没多久,几乎全城的人都知道了,这种事可是万年不遇啊,在文化生活比较匮乏的清朝,造成的轰动效应可想而知。

而此时。康熙还在乾清宫考虑着是不是小憩一会儿。

老十家一拉开清仓大甩卖的架势,康熙就从各种渠道第一时间得到了消息,秘密警察打了报告、三阿哥也没忘上眼药、四阿哥职责所在,当然也给康熙汇报了一下工作…

康熙虽然对老十这种无赖做法很气恼,但也没当一回事,心想,你都不要脸面了,朕还帮你弄遮羞布干嘛?而且康熙也存了点小心思,就是想让蒙古人瞧瞧,老十的实力不过尔尔,已经频临破产边缘了,别有事没事围着老十转悠,还是讨好自己这个正主儿才是正事…

因此,康熙这小算盘一打,便没及时采取阻止措施,只是叫四阿哥去瞧瞧,至于该怎么处置,那是一个字也没提,因此,郁闷的四阿哥也只好老实的去老十家门口转了转,还没等问完徐公公的话,便被突如其来的人潮给弄懵了,赶紧进了老十府…

因此。当热情高涨的群众变相包围了老十府时,倒霉的皇子便是四阿哥了,坐在客厅里,喝着不知哪年的陈茶………徐公公说了,好茶能卖个好价钱,全摆摊上去了……,耳朵里听着老十府的人声如洪钟的吆喝;如果只是吆喝大家“来一来,瞧一瞧”倒也罢了,可这些宣传人员却有点声声控诉的味道,当然了,圣明的康熙是没错的。错的是奸人,一向老实的老十是被奸人陷害了,不过,即便如此,老十这个坦坦荡荡的君子在知道自家没缴税后,二话不说,就将铺子里的掌柜给训了一顿,然后便命人赶紧补齐税款,说是奸人的事以后再说,先把欠朝廷的银子给补上…

瞧瞧,老十多厚道…

可厚道的老十却偏偏遇不到厚道的人,老十府里开支大,又是慈善会,又是在南边给流民建居所,还免费给大家发放(奶)粉子,手里确实没有余粮,本想请着宽限几日,不想奸人逼得急,只好变卖家产了…

宣传人员不厌其烦的控诉着,小英子则不时的(插)两句话,将过错全揽在自己头上,老十是什么人啊,郡王爷,带兵的郡王爷,怎么会过问商贾之事,这没缴税全赖小英子这个总经理,但小英子认完错后,也申辩了两句,做善事开销大,他也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先赶着紧要的事拨银子了,当然了,没说朝廷的税收不重要,只是瞧着好像周围的人都没缴税,便起了侥幸心理,以为法不责众,不想却给老十带来了麻烦…说到痛心处。小英子还很是激动的想以死谢罪,当然,被老十府里的人给拉住了…

外面乱糟糟的一片,四阿哥也只能断断续续听到些飘来的只言片语,这让四阿哥有些郁闷,人都在现场了,竟然还掌握不了第一手资料,四阿哥能舒畅才怪!

郁闷归郁闷,四阿哥还稍微有点紧张,今天这事,不知道自己能不能掌握好火候,若弄巧成拙可就亏大了。

其实在人群涌过来的一开始,四阿哥完全可以叫人控制住局势,但四阿哥却选择了进府喝陈茶,倒不是想将难题丢给康熙,而是想进一步破坏破坏老十的形象,既然老十都不在乎自己的形象了,四阿哥顺手推那么一把,也无伤大雅,举手之劳嘛…

但是,因四阿哥人在现场,所以,情况是一定不能失控的,四阿哥得在正确的时间出门将府外看热闹的人群给驱散了,否则在老十没了形象的同时,四阿哥在康熙眼里也不会有什么好印象。

可什么时候才是正确的时间点呢?四阿哥觉得有些不好拿捏,把玩着茶杯,紧张的思索着…

而康熙听了九门提督的汇报后,才知道事情闹大发了,这老十,总能将芝麻绿豆大点的事闹得西瓜那么大!当然了,群众也是不对的,那么多皇子,怎么眼睛全盯老十身上了?

正巧三阿哥、五阿哥和八阿哥刚进宫门,于是,康熙便下旨命九门提督会同这三个皇子一起去妥善的处理此事。

于是,三个皇子还没到乾清宫便会同九门提督转身办差去了,但这差事似乎没法办,离老十家还有好几里呢,这群人就没法再前进一步了,虽然衙役扯着嗓子吆喝,群众也努力的想让道,可胡同就那么宽,人又实在太多,大家是心有余而力不足,没法腾地。

瞅着这情况,三个皇子一合计,便留下九门提督继续游说百姓返家,自己则各怀心思的回乾清宫了。

康熙一听,气急了,想骂老十吧,老十在安居岛呢,没法骂,治老十的罪吧,谁规定王府卖东西只能偷偷(摸)(摸)去当铺?翻遍大清律例,老十一不违规,二不违法,治什么罪?治百姓的罪?先不说法不责众,百姓一不偷、二不抢、三不反朝廷,就因看热闹而获罪?亘古以来没这个理…

想了想,康熙便问道:“九阿哥呢?”

老十府里发生这么大的事,要说和九阿哥没干系,康熙打死也不信,就算这蠢主意是老十出的,在实施前,九阿哥肯定也是知情人,没准还给该计划润了润色,叫老十府里的人小心检查,千万别将宫里赏的东西摆出去了。因此,康熙此时便想到了九阿哥,老十跑了,九阿哥这个庙可还在啊。

三个皇子皆摇头表示不知,八阿哥猜道:“许是在铺子里吧。”

康熙一想,去外城宣九阿哥,太费时间了,于是也懒得选人骂了,直接将三个皇子骂了一通,污蔑他们脑袋都长在屁股上了,这么简单的事都办不好,胡同被堵死了,难道不知道疏通嘛?或者是不知道该怎么疏通?就为这事还回来请旨?

五阿哥倒想说自己不知道该怎么和平疏通,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