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匡扶后周》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匡扶后周- 第20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房中一人正是此次辽国派出的重臣萧思温,他字寅古,是萧敌鲁的族弟忽没里的儿子,以文武双全著称。太宗时为奚秃里太尉,取燕国公主,为群牧都林牙。幽燕之地叛逃周朝以后,萧思温被任命为南京留守,负责收复幽燕地区的具体事宜。

萧思温没有理他,而是取过桌子上的大碗茶水来,咕噜噜喝个不停。萧德利不敢动弹,只是趴在地上连连叩首。等他磕了十几个响头,萧思温这才说道:“萧德利,不是我说你,你跟着萧海真降周以后,骨头都软了三分!咱们大辽的汉子,哪像你这般,磕头虫一样!”

萧德利谄笑着抬起头来,低声说道:“末将现在也幡然悔悟,所以才重投咱大辽的怀抱!”

萧思温抬了抬手,“起来吧,说吧,找我有什么事?不要总往我这里跑,要是被萧海真发觉了,你就坏了大事!”

萧德利嘿嘿一笑,“大人,您真是小心谨慎,萧海真大部分密探都掌控在我的手中,他能翻出什么幺蛾子?再说了,咱们幽州城里所有的萧族人,无时无刻不在想念着大辽,这是大势所趋,萧海真如果阻挡,必定会粉身碎骨!”

“你倒是会说话!”萧思温伸了个懒腰,“那王峻不也笼络了不少人,你也得小心他们!”

“王峻?!”萧德利哈哈一笑:“今天咱幽州城里几个最有名的大夫联合会诊,已经判了他的死刑!王峻到现在还没有死的原因,不过是萧海真一再用上好人参给他吊命而已!他笼络的那些人的名单,前几天俺已经交给了大人,大人英明神武,肯定对他们早有处置!”

“王峻当真无药可治?!”萧思温猛地从椅子里跳起来:“这是我今天听到的最大的好消息,真是天助我大辽!前不久周军南征攻打唐国的时候,我大辽就有意出兵,只是这王峻故弄玄虚,震慑我大辽边将。后来等咱们得到确切消息的时候,周帝郭荣已经从各地调集了大量人马守边,咱们也无法轻举妄动。现在天气寒冷,周军守边人马被迫返回各自驻地,加上王峻昏迷不醒,正是咱们收复幽燕的好时机!你确定王峻马上就会死吗?”

萧德利很是肯定地点头,“大人放心,他绝对活不过来!”

萧思温哈哈大笑,立即摇了个铃铛,让手下人来此,对他们大声说道:“王峻马上就要死了,幽燕境内再也没人能阻挡咱们!传令下去,立即向幽燕各地宣扬王峻病危的消息,同时宣传周军南征不利、被迫撤离的消息,我要让幽燕所有人知道:中原人靠不住,还是咱们大辽靠谱!”

数日后,王峻病亡。当夜萧海真被杀,幽燕易帜重归辽国,天下震惊!

最新最快章节;请登陆;阅读是一种享受;建议您收藏。

第433章出兵北伐!

第433章出兵北伐!

得知幽燕反叛的消息时,郭荣正在王朴的府上探病。他面无表情地看完枢密院紧急送来的奏章,对昏迷不醒的王朴低声说道:“文伯,又要打仗了,可没有你这个萧何坐镇,我如何能够安心啊?!”

王朴是在视察河道冬汛的路上,因为积劳成疾而旧伤复发、昏迷不醒。虽然他在后世的史书上名声不显,但善战者无赫赫之功,如果没有他坐镇后方,镇抚百姓,筹措粮草物资,郭荣岂能安心打仗?!可以说,南征的胜利,在很大程度上是依赖于王朴的努力。

而现在王朴昏迷不醒,在这最关键的时候,郭荣一下子失去了极大的臂助!郭荣心中很是悲痛难耐,他猛地咳嗽一声,觉得嘴里有些发腥,连忙掏出一个手帕堵在嘴边。趁着群臣不注意,将这染成暗红色的手帕塞进了怀中。

郭荣叹了口气,转过头来对侍立在一旁的王朴家人说道:“好生照顾文伯,缺什么药材去太医院取就是!朕已经向太医院的医正下诏,每天都派一名太医在你家坐镇,一定要保住文伯的性命!”

王朴的家人连连叩首,就连王朴的小儿子王侁也向郭荣连连磕头拜谢。郭荣叹了口气,亲手将王侁拉了起来,并破天荒地帮他拍了下膝盖上的尘土。郭荣低声说道:“你父亲是个少有的贤臣,希望你日后长大成人,也能如他一般贤良!”

小王侁连连点头,看着他略显稚嫩的面孔,郭荣不由得叹了口气,可怜的孩子啊!

不久,郭荣回宫,立即召集群臣商讨北伐之事。不过,现在正是数九严寒,北伐作战意味着要准备大量的冬衣,可后周刚刚结束对南唐的讨伐,军队根本没有北上作战的准备。而且士兵们疲惫不堪,也迫切需要时间休整。要不然,仓促推动的北伐就意味着后周的自杀!

没有王朴总揽全局,郭荣需要操心的地方格外多,他一方面命令国库拨出钱财来购置冬衣等物资,另一方面又令众人进行图上作业,确定合适的行军路线。同时,郭荣还下令征集开封府以北相应的军队,进行集中整训,为北伐做准备。

这一次朝会开到很晚很晚,等到宫门上锁,郭荣才想起来自己吐血一事。他不想在半夜征召太医入宫,免得明日里开封府里谣言遍地飞。也许是自己担忧王朴的病情,心疼悲伤,这才导致吐血吧!

第二天,在处理完日常的政事后,郭荣这才悄悄宣太医入宫。经过一番诊治,太医皱着眉头说道:“陛下虽因悲伤过度,才导致吐血,可究其内因,还是积劳所致。最近劳心劳力,夜不能寐,饮食方面也有一定的问题。以上种种导致陛下身体素质下降,而且……而且陛下最近敦伦之事太多,影响了身体健康。微臣只希望陛下能多多休息,勤加调理,保重龙体。另外,注意保暖御寒,万万不可着凉。”

郭荣轻轻点头,却并不以为然,他这段时间经常服用些催情药物,奋起虎威与后妃们行那不到一分钟的夫妻之礼,还不是为了给日益强盛的大周王朝留下一个继承人嘛!

想来郭威也没有想到,自己当年让人下得那剂药,断送了郭荣再得子嗣的可能性,虽然保住了郭信(意哥儿)的性命,却给郭荣添了一大心病。随着后周版图的扩大,郭荣迫切想要一个子嗣,而房事上力不从心的郭荣只能借助药物,为此他不得不常服催情之药,身体很快就垮了下来。而习惯于事必躬亲的郭荣,又从不放松对自己的严格要求,日夜疲惫的他严重透支了本源!

太医院的太医们虽然医道不错,但他们都有一个通病,那就是不敢用猛药,凡事都开些温补的药方来,确保吃不死人。但是这些个药方固然药性比较温顺,但用在治病上面,那效果也就很是一般。郭荣起初还按住性子连服了十余剂汤药,后来发现毫无效果,从此再也不肯按时吃药,而断断续续的治疗根本无法保证药效,郭荣的病情根本得不到有效控制。

当然,太医院一起出动,还是有一定效果的,起码郭荣现在能在不服药的情况下坚持敦伦半分钟以上,服了药更是能坚持一分半,这是多么伟大的奇迹啊!坚持不懈的耕耘,终于让郭荣看到了一丝希望,他的后宫中某名嫔妃居然怀孕了!

这可是天大的好消息,郭荣在排除了绿帽子的可能性后,几乎欣喜若狂。再也不用低着头不敢面对如花似玉的嫔妃了,太棒了!

在这利好消息的鼓励下,郭荣精神百倍地投入到北伐的准备工作中去,加速编练北上兵马。而在皇帝的亲自督促下,将士们的冬衣很快有了着落,兵器铠甲、弓矢箭弩更是堆满了新扩建的数十间武库。

不过,就在后周进行战争准备的时候,辽国也没有闲着,虽然天寒地冻,但是辽军主力还是频频南下,进驻各大关卡。对此,郭荣也有所耳闻,然而当他想要采取进一步行动的时候,那个嫔妃却意外流产!

郭荣在精神上猛地遭受了重创,过去开封府血夜让他失去了自己的妻儿,如今好不容易看到一线曙光,却被上天无情地毁灭!纵使郭荣是个铁人,也一下子坚持不住,下朝之后愣是在御书房里吐血昏迷!

什么是能人?能人就是忍常人之所不能!郭荣哭过、喊过、嚎叫过,最后却平静下来,又拿起出征的计划看了起来。他必须找些事情来做,要不然自己真得要被逼疯了!

三月二十八日,后周皇帝郭荣重披战甲,再穿戎装,率军从开封府出发,下诏亲讨契丹,收复燕云失地!

郭荣命令宣徽南院使吴延祚权知东京留守,宣徽北院使昝居润为其副手,三司使张美为大内都部署;命令义武军节度使孙行友先期出兵到定州,加强西山路的戒备,以阻止北汉的骚扰;命令侍卫亲军都虞侯韩通率领一万步兵、命令董遵诲率领五千水师作为先锋出发;至于其余后周众将,包括远在淮南的李重进所部,全都快速向沧州集结。南方短期内毫无威胁,京师也不必留下重兵戒备,郭荣此次集中了后周的全部家底,以举国之兵对抗辽国大军!

最新最快章节;请登陆;阅读是一种享受;建议您收藏。

第434章五千水军战辽兵(上)

【本周起点历史vip小说推荐,这可是本书百万字以来第一个官方推荐,希望大家多多支持,谢谢!另外,感谢书友“邋遢和尚李老牛”投出的月票!】

三月二十九日,韩通、董遵诲等人率领先锋兵马离开开封府,通过永济渠向前行进。在战前的预计中,经过南征洗礼的周军水师,完全可以在陆军的协助下直扑海河。不过,变化总比计划多!

董遵诲所率领的水军,刚刚离开沧州城,就发现前方的水道陡然变窄,虽然适合吃水量较小的宽底小型货船通行,却不适合大型战舰通行,更不适合随后而来的御营艨艟巨舰。没办法,董遵诲只能暂时停下前进的脚步,率领部队紧急疏通河道。

幸好驻守在当地的定远军已经提前征集了大量的民夫,为董遵诲节约了大量时间。而且当地守军也曾执行过类似的疏通任务,虽然规模相对较小,可也算是有过一定的经验。

为了节省时间、提高效率,董遵诲在听取了当地几个水利专家的汇报之后,立即指挥士兵在葫芦河与永济渠的接口处南端设立水障,人为促使水位升高、水流加速。水位升高以后,就将永济渠中部分泥沙冲走。反正董遵诲也无意对整个永济渠进行大规模整修,只是临时疏浚河道,冲走部分泥沙,就能让随后的舰队通行。

四月十日,永济渠大致疏浚完毕。韩通率领万余士兵留下来继续扩充河道,而董遵诲则率领五千水师继续北上,刺探军情,掌握消息。反正北方并没有大规模的水师存在。董遵诲的五千水师官兵只要不上岸、不中埋伏,一般情况下并没有敌军能够威胁他们。为了安全起见,董遵诲特意派出一百人,乘坐数艘机动力较强的小艇靠前部署,以便侦察军情,为大军提供预警。

四月十五日,舰队主力顺利北上,抵达乾宁军的驻地附近。这时靠前部署的侦察小艇汇报。遭遇到乾宁军的水上关卡。他们虽然果断进攻,却还是有数人策马逃离,很可能是去宁州报信!

董遵诲收到情报后立即与众将商议,有人建议马上后撤。与主力部队尽快靠拢。这种观点也许存在着一定的合理性,但是未战先怯的罪名谁能够承担得起?!这可是举全国之力的大会战,如果先行后撤,说不定就会被军法处置!

可如果忽视宁州城的辽军继续北上,当地守军很可能会攻击周军的侧翼。让周军蒙受重大损失。但如果贸然进攻宁州,董遵诲的兵力却实在是有限。他现在手中只有五千水军,能够登陆作战的不过四千人,指望他们攻下乾宁军据守的宁州城。无疑是白日做梦!不过董遵诲恰恰就有做梦的勇气,而且他也有做梦的底气。打不过,也可以乘船逃嘛!

宁州城中。王洪皱着眉头,听着关卡哨长的汇报:“什么,你说在永济渠上发现了周军的大型舰队,简直是胡说八道!永济渠这些年来不断淤积,加上现在又是枯水期,按照你描述的周军舰队规模,他们早就触底搁浅了,怎么可能跑到咱们宁州边上来?!是不是你又得罪了什么不该得罪的人,被人家砸了哨卡啊?”

那哨长连连叩首,不停地喊冤:“大人,俺看得清清楚楚,确实有周军的舰队啊!不信,您可以派人去查看嘛!俺说的可是句句属实,他们的前锋一个冲锋,就将俺们的哨卡给灭了!要不是周朝大军来了,他们岂敢如此嚣张?!而且这几天永济渠意外涨水,大船往来畅通无阻,说不定就是这些周军搞的鬼!”

王洪倒也知道永济渠涨水的消息,联系到周军舰队的突然出现,他不由得打了一个冷颤。刚刚投入了辽军的怀抱,难道说周军的讨伐部队就冲过来了吗?这也太快了!

王洪站起身来,走了几步,对那哨长说道:“你这个情报很是重要,这样吧,你先去城中辽军驻地通报一声,让他们有所准备!到了那里,少不了你的赏钱!”

看着哨长苦着脸离开,王洪皱紧了眉头,希望那些个辽军能够出城去试探一番吧,也好为自己探探路。宁州由于距离周军很近,最近萧思温特意派出三千精锐骑兵驻守此处。如果辽兵们出动后能迅速击溃这些周军,那王洪自然紧抱辽军的粗腿;可要是周军能够击溃这些个精锐辽兵,那王洪也不介意抱抱周军这条更粗的象腿!而且他王洪自认为是中国(中原)国人,如非必要,岂会情愿投入蛮夷麾下?!

很快,王洪就听见城中响起了号角声,曾经做过辽**中小吏的他自然知道,这是辽军紧急集合的号令声。王洪暗暗数着,很快辽军营中便传来了出发的号令声。不到三十息的时间,看来这三千辽兵实在是精锐之士,从集合到出发采用了这么点时间!

王洪的心里有些个矛盾,他既希望辽军能够迅速击败周军,证明自己先前随大溜叛周投辽的举动比较恰当;但他也希望周军能够与辽军打成平手,让辽军不敢贸然南下,让中原仍保留一份净土。三千里路云和月,莫要被这北方的膻腥味所污秽!

再把视线转到董遵诲这边,此时董遵诲的五千水师已经靠岸,在派出数十名斥候骑兵之后,正在随船水工的指导下,开凿泄洪口,以便将永济渠的河水引入到附近河流之中,使得水师战舰能够直驱瀛州、莫州。

在那些个白胡子水工的指引下,水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