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匡扶后周》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匡扶后周- 第8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郭威点了点头,又安抚了王章几句,便在董遵诲的搀扶下离开。董遵诲很快就护送着郭威来到了苏逢吉的府邸,却发现苏府大门紧闭,很是安静。

董遵诲从门缝里往里一瞅,就见许多苏府的家丁们正心惊胆颤地躲在门后,有拿着门闩的,也有拿着竹竿的,还有人颤微微地拿着锈了多年的腰刀。可他们无论拿着什么,全都在不停颤抖。董遵诲不由得暗笑一声,轻轻拍门叫道:“苏三哥,快开门,我是郭府的董遵诲!”

里面的家丁们听见外面有人敲门,吓了一大跳。有个家丁居然一下子瘫倒在地:“完了,完了,史阎王杀上门来了……”

家丁们的头子叫做苏三,也是有品级的人,平日里也与董遵诲有些交往,听得出董遵诲的声音。苏三颤微微地问道:“是随州的董遵诲?你身后没有别人吧,你可别骗我!”

董遵诲见苏三搭话,连忙放下手来,笑着说道:“苏哥,是我!你还不知道我嘛,我可是有诚实可靠小郎君的美誉!我身后正是我家郭大人,他听说苏大人受了惊吓,特意过来探望!”

苏三一听,连忙命人打开小门,自己从门里探了出来。见周围确实没有马军都的士兵,董遵诲身后也确实是郭府的马车,苏三这才放心,一面命人敞开大门,一面命人立即向老爷苏逢吉汇报。

苏逢吉得知后连忙出迎,不过他还没来得及迎出府来,郭威就已经走了进来。苏逢吉连忙快走几步,一把抓住郭威的手,老泪纵横,哀声说道:“郭公,今天好险,你差点就见不到我了!”

郭威连忙安慰道:“苏公不必如此,那史弘肇虽然有些莽撞,又岂敢伤害于你?!有我郭威在,岂能让他耍酒疯?!”

苏逢吉长叹一声:“郭公,你今天没在那里,你是不知道那史弘肇的嚣张啊!看这架势,他史弘肇这次可是真想要我命啊!要不是有杨大人拦着,他就能抽出佩剑刺死我啊!”

郭威连忙安抚道:“苏公放宽心,那史弘肇不过是牛脾气犯了、耍酒疯而已。一会我就去责骂他一番,也给苏公你出出气……其实他就是个粗人,咱们跟他共事多年,又不是没见过他犯浑。苏公大人有大量,肯定不会与他一般见识!”

苏逢吉被郭威安抚了好一阵,这才心安,又对郭威赶过来看望自己表示感谢。两人寒暄了一段时间,郭威便提出告辞,苏逢吉特意亲自将郭威送出府去。

眼看着郭威的马车向史弘肇府邸方向驶去,苏逢吉暗道:看看人家郭威多有底气,要不,我也去地方上领个指挥使的职务,统军一方如何?接着他就打消了主意,一是自己没有指挥军队的才干,二是一旦离开了中央,史弘肇就更能从容收拾自己。苏逢吉只能长叹一声,决定紧抱皇帝的大腿以自保。

不久,郭威就来到史弘肇的府上,却发现这个惹出祸端的愣头青居然还在呼呼大睡。叫了他几次都没有叫醒,郭威也很是无奈,只能叮嘱解晖等人几句,约定明日再来探望。第二天一早,郭威就上门来将史弘肇狠狠地说了一顿,而醒了酒的史弘肇被郭威说得也有些不好意思,倒也说了几句软话。不过,无论是郭威还是董遵诲都知道,朝廷从此多事矣!

可是,辽国没有给郭威调停的机会,辽军很快再次南犯,郭威也只能向皇帝辞行,前往邺都督战。作为辅政大臣,郭威对皇帝叮嘱道:

“陛下聪明果断,能有陛下为帝,实在是我大汉的幸运!微臣作为先帝指定的辅政大臣,对陛下也是极为满意。如今就此辞别,微臣也有几句心腹话要说与陛下,还请陛下海涵。

为政的秘诀,不过是亲贤良、远奸佞,相信陛下也深有了解。只是什么是善、什么是恶,要特别谨慎区分。太后跟随先帝多年,经历过许多天下大事,如果陛下遇到什么困惑,可以向太后她老人家求教,定能够去害避祸。

杨邠、苏逢吉、史弘肇等三位大人,都是先帝的老部下,尽忠报国,足以托付大事。只要陛下能够对他们推心置腹、始终信任不移,那朝廷上的军政大事绝对不会出现偏差。至于北疆如今面临的战争情况,微臣愿意竭尽所能,绝不辜负陛下的信任!”

郭威的话里充满了对皇帝的赞许与期望,刘承祐听得也很是满意,他脸色端庄严肃,恭恭敬敬地接受教诲。于是郭威向刘承祐拜别,率领董遵诲、王审琦等部将离开开封,统率大军往邺都而去。

卷三第205章逼退辽军

郭威辞别皇帝,带领邺都行营马军都指挥使郭崇威、步军都指挥使曹威、侍卫副将董遵诲等部将,统领数万大军,前往邺都。郭威此次率领的部队,都是前段时间平叛时期他的旧部,郭威在军队里面威信很高,指挥起来如指臂使。

在郭威抵达邺都之后,后汉北方地区突降大雨,尤其是郑州,更是创下了历史同期最高纪录,在抵御暴雨三天之后,郑州决堤!不过,郑州下游的开封府,得益于董遵诲与解晖等人前年修筑的围堤,虽然受到了雨水、河水的强力冲刷,却没有发生重大险情。尽管如此,往前线输送的粮草物资也受到重大影响,不得不延缓输送。

有鉴于此,郭威命令边境附近驻守各军严密戒备,在囤积好物资之前,不要主动发起反攻。再说如今的大雨天,对辽国的骑兵也是个严峻考验,弓弦松弛无力,骑射之术等于放弃,辽军基本上都龟缩在原地,不会冒雨发动大规模进攻。

不过,现在正是农作物即将成熟的季节,也是辽军南下打草谷的最佳时机。实行坚壁清野的损失太大,甚至大于辽军侵袭。有鉴于此,郭威抽调精锐部队独立成军,约合三千人左右,交给董遵诲指挥,悄悄运动到汉辽边境;同时,积极囤积作战所需粮草物资,随时准备全军北上。

郭威给董遵诲的命令就是争取全歼辽军南下打草谷的多股部队,为汉军大举北上争取时间。为此,董遵诲率部冒着大雨向北进发,在六月底抵达边境。

七月初四,天还是雾蒙蒙的,雨云尚未散去。连续几天的阴雨彻底冲毁了道路,农田里到处都是积水。许多百姓都淋得发了高烧,却还在田地里奋力排水,这可是一家老少一年的口粮!如果保不住地里的粮食,那么全家就得忍饥挨饿,甚至饿死!

董遵诲已经下令解散了部队,分散到附近的田间地头,帮着百姓一起排除积水,或者将低洼地段的粮食提前收割。

最初部队也有些个不理解,咱们到前线来是为了打辽军,又不是为了干农活。农活干得再好也立不了战功,镰刀使得再好也不能代替刀剑啊!

董遵诲便向他们解释道:咱们打辽军是为了保护我大汉的边境安全,是为了维护边境上百姓的生存发展机会。如果百姓全都饿死了,那咱们打再多的胜仗又有什么意义?

幸好军中大多数士兵都是农民出身,深知粮食对农户的重要性,在他们的带动下,军队并没有太多的异议。而且百姓们在发现士兵们帮他们干农活后,端茶倒水自不用说,还煮了平日里舍不得吃的鸡蛋,热情地塞到了士兵手中。看着百姓眼中的依赖和信任,军队的士气顿时高涨。

不过士兵之所以被叫做战士,其首要的任务还是要打仗。董遵诲也同下属们一道分析辽军打草谷的特点,准备对对面的辽军予以痛击。为了稳妥起见,董遵诲特意带着军中队正以上军官约百人来到了边境,亲自侦察辽军的动态,选择适合的伏击地点。

太阳慢慢地爬了出来,漫不经心地挥洒点阳光,很快又躲进了云层之中。张逸叹了口气:“好不容易才有个能晒晒弓弦的天气,如今又泡汤了!”

马德海在旁边笑着说道:“辽军的弓箭手配伍可是比咱们高,射术也比咱们好!你应该庆幸这天气,如果天气好了,他们肯定会背着弓箭南下,咱们只有五百骑兵,到时候可就麻烦了!”

刘庆义皱着眉头,看着这平坦的地形,冲董遵诲摇了摇头:“大哥(董遵诲如今官职最高,被尊为大哥),这里的地形都适合骑兵作战,没有什么山谷,很难布置埋伏。”

董遵诲摇了摇头,“虽然都是平地,也有能埋伏的地方,这高粱地不就是现成的屏障?咱们完全可以埋伏在高粱地中,打敌人一个措手不及!”

刘庆义还是摇头,“话是这么说,可咱们只有五百骑兵,主力全是步兵。而步兵要对付骑兵,最主要的武器就是弓弩。现在全军只有三百弩兵,七百弓兵,对付大股的敌军实在是无能为力!”

董遵诲笑着拍了拍刘庆义的肩头,“谁说咱们要去对付大股敌军来着,我的意思就是对付小股骑兵。积少成多,通过缴获的战马,组建咱们自己的骑兵。同时也能震慑辽军,让小股辽军都不敢南下,咱们也能掩护百姓顺利收割粮食。反正辽军的打草谷部队一般一支只有五六百人,咱们肯定能一举吃下。

你看,前面这一片地里的粮食马上就要成熟,辽军常派斥候南下侦察,肯定对此有所垂涎。我们可以埋伏在附近的青纱帐中,并派出士兵扮成农夫抢收这一片地区的粮食。如果辽军无动于衷,那咱们就能帮着百姓平安收割;如果辽军出击,那咱们就能在这一地区对辽军迎头痛击!大家看如何?”

众人仔细观察下附近的地形,纷纷点头同意。辽军就算是再狡猾也不会想到,汉军居然在平原地区也能射下埋伏。只是如今天气炎热,埋伏的时候必须注意防暑降温。不过最近连续下雨,地里普遍比较湿润,应该问题不大。

众人商议了一阵,就此确认了伏击方案。为了稳妥起见,全军总动员,三千人一起上阵。其中千名弓弩手埋伏在田地附近,对敌军发动首攻;五百名骑兵则在三里外悄悄埋伏,随时出击截断敌军的退路。至于剩下的一千五百名步兵,为防止被敌军提前发现,则在五里外埋伏,待战斗打响后再进行增援。

七月初八,也就是七月里的第二个晴天,辽军看着田地里逐渐成熟的粮食,终于按捺不住自己的**。接连派出数股部队,南下征粮。七月初九,董遵诲所部成功伏击其中一支辽军打草谷部队,并将其全歼。七月十一,董遵诲所部再次围歼一股入境辽军。七月十二日,辽军大举报复,被董遵诲所部击退。七月十五日,董遵诲亲率所部士兵突袭辽军营地,迫使辽军退兵三十里。

八月初二,郭威督促各战区主力部队北上。其实此次辽军南下,完全是觊觎汉境里成熟的粮食,如今见汉军势大,便主动撤军。八月初十,汉军主力返回邺都……

卷三第206章沉默的火山

郭威赶赴邺都之后,开封府看似一片平静,其实却漩涡不断、杀机四伏!

史弘肇虽然是个武夫,却也知道自己结下的仇人不少,只有紧握兵权才能自保。所以一方面他竭力维护自己在侍卫亲军马军都的绝对统帅地位,一方面他又分化步兵都中的将官,努力往里面楔钉子。

可惜,赵弘殷、赵匡胤也都是权谋高手,史弘肇的努力全都成了泡影。赵弘殷不仅协助李洪义紧握护圣军、侍卫亲军步兵都两军军权,还鼓动李洪义向马军都里掺沙子。

李洪义见史弘肇始终无力拿回步兵都的兵权,对史弘肇也有些轻视,于是推荐太后故人之子刘涛前往马军都中担任都虞候的职务。因为郭威离开开封府,聂文进又蹦了出来,掌控了枢密院,李洪义的推荐立即得到了批准,允许刘涛即日上任。

史弘肇顿时大怒,你们既然已经夺取了步兵都的军权,就该老老实实在家待着,现在竟然来谋夺我马军都的兵权,老虎头上扑苍蝇,真是不知死活!史弘肇越想越是生气,越想越是愤怒,竟然找了一个借口,将那刘涛以违反军纪的名义斩首示众!

史弘肇的这一斩,虽然无意,却正打在太后的脸上,那刘涛毕竟是太后故人之子,即便史弘肇不满他的作为,也应该只驱逐了事,岂能加以刀斧?!太后怒气冲冲,而皇帝刘承祐也深觉不满。此时恰巧吏部上奏:客省使阎晋卿兢兢业业、勤勤恳恳,应对提拔为宣徽使。刘承祐想起这阎晋卿素与史弘肇为善,于是下令将此奏折留中不发。

阎晋卿翘首以待,本以为自己能顺利升官,结果却是空欢喜一场。他很是觉得委屈,于是来到了史弘肇的府邸跟着表姐阎氏发了一阵牢骚。史弘肇也觉得自己被削了面子,不久来到杨邠的府上,跟他诉苦。

不几天,太后的幼弟、武德使李业管理宫内财政多日,钱捞得差不多了,就想升官,很是觊觎宣徽使的职务。李业便来到老姐的宫中,悄悄向她讨官。太后觉得这也不是什么大事,于是满口答应下来,召见自己的儿子刘承祐,让他给舅舅升个官做。

刘承祐于是暗示手下大臣在朝堂上提出此事,不过正招来史弘肇的不满。史弘肇暗道:好嘛,怪不得前几天抹了我的面子,不让我的老友提升,原来是你们惦记这位子,想要留给自家人。这宣徽使阎晋卿做不成,你们也休想!

史弘肇怒声抗议道:“虽然这是皇宫内部官吏提升,可是也得讲求规则、次序,即便是皇亲国戚也不能随意越级提拔,否则就扰乱了朝纲,未来必有大祸!”

史弘肇一边抗议,一边悄悄给杨邠使眼色。杨邠前不久刚刚安抚了他,见史弘肇对自己苦求,便与他一起上奏反对此任命。

刘承祐毕竟年幼,见两大辅政大臣一起反对,当下就有些怂了,含含糊糊也不敢反对。等到朝会结束以后,他才想起来自己已经答应了太后,而太后也答应了舅舅,这可怎么办?刘承祐自然不会承认是自己怂了,而是将责任都推到了杨邠和史弘肇的身上。

兴高采烈的李业得知了这一消息,一下子傻了,老子连请帖都以宣徽使的名义发了出去,现在突然宣布无法提拔,你耍我玩呢?!李业怒气冲天,发誓要对杨邠和史弘肇加以报复!

而此时枢密院承旨聂文进、飞龙使后匡赞、茶酒使郭允明等皇帝的宠臣,因为没有过得去的政绩,始终得不到提拔,还被杨邠、史弘肇等人打入佞臣的名册,时时弹劾!

众人团聚在刘承祐左右,时不时向他打些小报告:说杨邠这些人仗着自己辅政大臣的身份,专横无理,长此下去,必生祸端!天下可是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