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士大夫的非人生活》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北宋士大夫的非人生活- 第21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臣为陛下臣子,自当安邦治民,是臣的本职。而今略有功,动辄封赏一万多亩良田,那么陛下以后打算封臣良田五十万亩乎?试问朝廷有多少耕地象这样封赏下去?

开圩之初,我说过此乃私田,非乃官田,几百亩的田地都有定数,怎么能以私田授予官户?

后面一条,有些复杂,除私田外,还有营田、官庄、屯田、学田、弓箭手田、马监牧地,后来还有蔡京等人主办的西城所,这些田有的完全属于朝廷土地,有的属于半朝廷土地,交给农民耕种,正常交纳税务,但朝廷可以随时收回来。它们主要来源是开国之初的无主之地,有的是户绝田,没有继承人的田,抛荒田,因灾害逃亡的无主之地,涂田,包括江洲海涂等地,国家籍没的田地,边军开耕出来的田地,蛮荒之地开发出来的新田。

还有一种是专门授于官员的职封田,河北路最多,一共三十多万亩,利州路与岭南两广路、夔州路、梓州路、福建路等偏远地区很少,四万多亩,或者五万多亩,全国有两百三十多万亩。但官员仍然不满足,相互争吵。有的直接在外面兼并,北宋前期几位皇帝不算太昏庸,做得不过份。到宋徽宗宋高宗时,有的贪官污吏往往一占就是几个县甚至几个州的耕地。

这也导致一个恶劣的后果,明朝朱元璋上台后,只杀,不存在高薪养廉,宋朝那样都没有养好官,况且明朝脆弱的经济,于是几千几万的贪官杀。只要金钱好,还有后来人,杀了王贪贪,还有李贪贪,杀了李贪贪,还有张贪贪。也没有杀好。

无解!

宋代大规模开圩史要迟好几十年才发动,多是官私齐开,官家开圩占三分之一,大户人家占三分之二。官圩又分为两种,一种象郑朗这样全部交给百姓耕种的,一种还是交给百姓耕种收取税赋,但是以官圩名义存在的,也就是老百姓有使用权,没有所有权。

郑朗可以将圩以官圩名义存在,也可以将于交于百姓手中,毕竟取之于民,还之于民早几百年前李世民就提了出来,他还是作为人君的身份提的。交到百姓手中,国家得到了赋税,性质一样。

还是有区别存在的,官圩百姓毕竟没有所有权,说收回就能收回,那么朝廷就能动辄封赏功臣哪,贵戚哪,几分几不分,没有了。

于是一旦圩成,郑朗立即给田契,授之于民。

但赵祯这道诏书下得也没有疑议,圩未成,未付之于民之手,可以授之。

几位大佬们看着这份奏折,气得哭笑不得,你这是在谦让呢,还是存心再次恶心我们几个人?

吕夷简想了想,得,咱不招你惹你,这是你与皇帝之间的拉锯战,与我们没有关系。将奏折递到赵祯手中。

元旦将要到来。

严掌柜收到孙子一份礼物,无非就是糖,还有一床棉被,这玩意儿也传得邪,没有看到,只说它非常非常的暖和,比绒被还要暖和十倍。但究竟是什么样子,无一人说出所以然来。

郑朗刻意拿来一些,给了学生,新年要到了,写一封家书回去,送一些礼物,向长辈问一声好。连孝道都做不到,何谈什么儒家?

是这种情况寄回来的。不但严掌柜家有,范吕司马王家都有,范家是双份,其他几个少年没有异议,范家有那个大范,一家人生活过得很苦逼。

真说起来,它也不会值多少钱,几百文足矣,可是礼轻情义重。

宋朝有一半状元最后因为这名头,成为凤毛麟角那一个小群体中的一份子,还有一半人进入仕途后也就消失了。郑朗不但没有消失,主动到南方,然而在南方风头还强劲无比,似乎比当初连中三元风头还要劲。

所以严掌柜更加感谢。

又不知道如何感谢,还礼,还什么?钱人家是有的,地位自己送不了,字画是求不来。严掌柜的妻子说道:“还佛吧,他几个娘娘信佛。”

“他信的佛不是你信的佛。”严掌柜一本正经说道。于是拿出五千缗钱买了八顷地,送给贫困百姓,正是状元公在江南做的事。但京城地太贵,只能买这么多。又提了一份厚礼,赠予知日。那算状元公的小半个师父。

算是义举。

逼得吕夷简无奈,出了一千亩私田,授予贫困无依的百姓,又对赵祯说刘处可以调回京城了,然后送厚礼于知日。

赵祯看到郑朗信后,哭笑不得。

自己加官封赏,居然这么难送出去。

抓耳挠腮,也想出一个办法,让刘处回京担任礼部侍郎,这个职说重要也清闲,说清闲也重要。仅是一个回报,刘处进了京城,必然成为打酱油的。

又赠送了一份厚礼送于知日。

知日郁闷得不行,俺不想沾这个光,太俗了,将它们折卖出去,也购了一份地,当作善地给予贫困百姓。

成了一件雅闻。

但更多的人在关注着那本《新中庸》。从传出郑家子准备书写时起,过去了三年,至今未出世,这倒也罢了,但郑家子创造出那么大的奇迹,所倚仗的只有两点,一是“夫子的格物学”,二是新中庸。

政绩推动着百姓对这本书的期待,这本书又推动着政绩的神奇与正义,俺不是用其他旁门左道治理州境的,而是用正宗儒家学问来治理的,别来烦我。

主要还是小,否则人们会对郑朗要求进一步拨高。

……

就在大家过着喜气洋洋的节日时,郑朗才带着几个学生从圩堤上返回来。

最关健的一年,最关健的一两个月。

圩堤需要人手,蔗糖又带来更大的困扰。利是有了,劳力却严重的缺少。要搬运进仓,要削皮,要压榨,要蒸,要淋,要分等级出来,特别是冰糖,这个制作时间快,可是效率低,一个个青竹削成段,然后一段段上淋浓糖液,不但占场地,制作速度又慢。没有办法,只好发动全州百姓,家家户户出劳力出来,妇人做轻活,男子做重活,给超高的薪酬。

最苦的还是小吏与衙前,一个个累得快趴下。

拨了一笔款子,每人发放一百缗钱补贴。

累到如此地步,一百缗钱不算厚赏。

郑朗更要自己带头。

从圩堤上回来,累得往床上一倒,没有力气说话。

崔娴腆着小肚子走进来,幽怨道:“你这个官做得未免太辛苦。”

“还有两个月就好了,以后不会再有这么忙。”郑朗有气无力地说,主要是圈圩堤与蔗作坊事务绞在一起,劳力不足造成的影响。

到明年不用再圈圩,劳力不会这么紧张,一切会进入正常轨道发展。

但有一件事,也要提上议程,那就是衙前,按照以前衙前数量,不绞在一起,官吏继续这样奔波,换谁长年累月下去,十有八九吃不消。

可一想起此事,郑朗隐隐地头就痛。

然后又盯着崔娴的肚子。

崔娴娇羞万分地说:“妾有了。”

“什么时候?”

“大约四个月。”

“那天你古古怪怪地与我谈孩子,还有以前那几个晚上……”

“那几个晚上是你不成体统的,与妾无关。”

“你又在耍聪明。”

“不是的,你们家世代单传,上一代就你父亲一个人,上上一代只有你祖父,还有一个姑姥姥,妾有了,也是你们家的高兴事。”

别当真。

郑朗道:“那也好,为了孩子,从今天起,你不能与我同眠,直到生下他。”

“那不行的,他会抗议。”崔娴拍了拍肚子。这就是我的资本。

郑朗想说,但看着她清瘦的脸孔,终忍下来。两年多来,几个妻妾跟着自己也吃了很多辛苦,特别是崔娴。

有苦劳也有功劳,太平州政通人和,一是经济好转,百姓渐渐过上好日子,二是自己重视德化,包括将一些人家的事情当作雷锋在传颂。夸张了一些,神话了一些,但又有何妨,百姓不仅需要神灵来庇护心灵,也需要活着的人物做自己榜样。有没有这事不重要,学习目标才是最重要的。三是妻子,因为连她也在为百姓奔波,是人或多或少有一颗良心的,百姓自己渐渐地自觉起来。

今年事务格外的多,若是百姓再象第一年那样,将所有官吏累死,事务都处理不了。

忽然前面传来鼓掌声。

然后传来范纯祐的喝声:“二弟,你在做什么!”

郑朗走出去,来到书房里,看到范纯仁嘴里噙着一块冰糖,害怕的看着大哥,大哥范纯祐一脸怒色,其他几个少年一起尴尬的站着,问:“发生了什么事?”

事情是司马光挑起来的,他家庭富足,衣食无忧,其他三人当中王安石稍差一些,可他根本不在意,也就过来了。范氏兄弟到来后,让司马光十分尴尬,不能说范氏兄弟不对,人家是德操,这种俭朴的生活同样是德操的一种。

就连吃荤菜,也只节日吃上一点儿。

弄得司马光很无言。

家里面还放着一些冰糖,对生活郑朗不会奢侈,也不会刻意俭朴,很散淡的一种。

妻妾喜欢,几个少年人岁数不大,还有几个小婢也喜欢,于是年底糖作坊出糖后,买了一些回来。

刚才范纯祐出去,司马光与严荣怎么哄着,范纯仁以后很了不起,可这时候才几岁大,懂的不是很多,总有一些嘴馋的,几下子一哄,尝了一块。终于开胡了。司马光与严荣喜的,开心的拍巴掌。

正好范纯祐回来,不好说司马光,只好斥责二弟。

郑朗气乐了起来。

就象一个比喻,一个县全是贪官污吏,有一个官员想做好官,结果呢,要么想办法拖你下水,要么找你的把柄,将你彻底打压下去。

但有了司马光参与,让郑朗很警惕,道:“司马三郎,严小郎,我修中庸时,说过一句什么话,不准排除异己,要包容,要允许不同的声音与政见,你们忘记了吗?”

“喏,郑大夫,我们错了。”

“不是错了,一旦你们抱有眼下的想法,很可怕的,我再三说的戾气,将会在你们身上出现,而且你们有才华,危害性更大。”

“喏。”

“这是范家的家风,你我皆不做不到,可不能反对别人去做。正是这种德操,才能纯净人们的心灵。”

“喏。”

“不过范大郎君,你也别斥责二郎君,他还小,能做到这地步很不错。”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经善小而不为。”

“是,可只要在自己份类的享受,不算过份。”郑朗挠了挠头,无论怎么样说,自己理由好象都不充足,又说道:“德操重要,胸怀一颗远大忠国爱民的心重要,有治理国政的手段更重要。你父亲既然将你们托负给我,教导你们德操,我恐怕不能跟你父亲相比。”

说到这里,不由地抹了一把汗,真的不敢相比,差距几乎是天壤之别。

“想学德操,还是跟你父亲后面为好,我能教你们的也不是这个心胸。论心胸远大,我也不及你父亲远矣。”再抹冷汗,三百年来你第一,我用什么与你比,继续说:“我能教导你们的是学问,以及这种手段。今天的事就此揭过,都不要提,你们在一起学习,若是为此事生起龌龊,非我所想。”

“喏。”

和稀泥和了下去。

崔娴也走进来说道:“范讽为了几百两银子,让天下人笑话,你们同门,能为一块冰糖,马上让天下人笑话,值不值?”

“喏。”

但夫妻二人走出去,都相对摇头,俩人能吃苦,又有才华,德操自认为不错的,可与人家相比,差得太远。

崔娴叹息一声道:“妾终于明白你为什么为范仲淹两奏《白雪》,那么多人愿意做他的朋党。”

准备过年了。

最快活的一年,只要不是懒人,这是一个充满收获的好年光。

但这时芜湖来人禀报说是汪县令活活累倒昏过去。

圩主要是在芜湖,糖作坊也在芜湖,后来又将锦锈苑改来锦锈监,棉花制品与丝织品一起交给锦锈监管理经营,不然到时候会相互扯皮,这样就能各自清楚各自的任务,账务也能明确。

汪县令也感到荣幸,再过一年下来,试问一下,整个宋朝能有几个县与自己这个县相提并论的,有了信念,更加努力。累得人整个快要变形,郑朗想劝,又无从劝起。

然而身体出现了严重负荷,在公堂上处理公务时,忽然昏倒下来。

没有赵祯那么危险,后面大夫就抢救过来,可再三嘱咐,不能再劳累了,不休养短寿是必然,很有可能再次昏阙,生命危险都有的。

郑朗无奈,只好来到芜湖。

新年别想在太平州城过了,就在糖作坊租了一栋房屋,将家小带了过来,不但接手州务,还将县务接手。那怎么可以?几小学生协助处理,也跟不上去。

汪县令着急地爬起来,要帮助。

让郑朗制止,看着汪知县瘦削的身体,怜惜地说道:“你先休养,我正好借着这机会,办一件事。”

然后颁发命令,不是过去的太平州,诸位官吏累成什么样子,你们也看到了。从今天起,再扩差役,协助官府处理政务。这是必须的,但接下来不对,别的地方将五等六等户全部拖进差役里。连河南是国家的政治中心,有的农民不敢盖房屋,不敢养耕牛,为什么,这些都要计算财产的,于是将钱埋于地下。俺一无所有,非是四等,五等也不是,六等也算不上,总不能让我应差役吧。

有的边远地方,七八十岁的老人,还梳着童子髻,俺是少年人,是几岁大的小孩子,别问为长得为什么这么老,俺过得苦,未老先衰,别征我为差役。

恶劣如此。

但我从四等户开始征,何谓四等户,也就是全家全部实现自耕,不用租人家的田地度日。一般有三十几亩耕地,就可以称为四等户。但也要看,若是生活在贫瘠的山区,有时候五六十亩地都不能自保。

不过太平州是特例,那怕就是灾民,有了甘蔗,马上又有了棉花,还有沟渠坡岗之利全部腾让出来,税征得又低,官府鼓励饲养耕牛,城中的百姓圈圈地,钱就来了。四等户以上的比例特多,还是那种无可争议的四等户。

从年底涌来一批百姓,四万七千余户,两万六千户四等民,绝对的四等民!到明年年底,很有可能还会增加七八千户。

这些四等户全部应征差役。

几个县令哭笑不得,俺们太平州现在是不错,可至于需要两万六千多民差役吗?

所有老百姓一起傻眼,这无疑是一个惊天霹雳。

中了差役,那等于中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