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士大夫的非人生活》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北宋士大夫的非人生活- 第66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学问不一定要太好,但得有一点学问,士农工商,无奈也,不怕考不是进士,可以荫补谋官,可一字不识,也做不好官员。性格无所谓,可心地要好。

其次是家人,家人一定要纯善。有一个例子,李用和一死,他夫人仍不知天高地厚,公主又咋的,咱还是你父亲的舅妈,照虐,惹出天大的麻烦了。

似乎条件不高,实际条件很高,崔娴于是派家中下人反复考察。

这一考察,不到明年崔娴也来不了潭州。

其次赵念奴的亲事。

马上就要到了。

郑朗很悲催地发现想阻止这门亲事,比派船队前去美洲大陆更困难。

首先就是李用和,作为尊贵的外戚,李用和待人和善,平时为人低调,赢得士大夫一致好评。死了,可他的名声仍在,赵祯隆重地封公主礼,有大臣弹劾。可是赐十五万缗钱给李家建宅,大臣没有一个吭声的。

不但李用和,李玮几个哥哥也争气,名声不错,包括李玮自己,一些士大夫对他印象颇佳。

自己凭什么阻止这门亲事。

不但阻止不了,恐怕到时候事态严重之时,自己都不大好强行插言,替赵念奴说话。

第七百一十一章 亲事(二)

赵祯喜上加喜,可是不称心。

宽贷李日尊,却惹来李日尊示图得寸进尺,只好下嫁女儿。

但……

不用说了。

赵念奴暗自垂泪,多次说父皇,孩儿还要倍伴你,赵祯抚她头说,你也大了,女大不中留的。赵念奴不能说我不喜欢李玮,这时代何来的喜欢不喜欢而言,皆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就象郑朗,难不成鼓励他女儿去谈恋爱?

驸马府在兴建。

李家还有一些钱的,这时候李氏也高兴,万万没有想到以后的事,迎娶长公主多风光哪,于是又拿着一批钱加了进去。这座驸马府修得金璧辉煌,奢侈无比。

当年唐朝修上阳宫,开始时只用了三十万缗钱,当然后来远远不止这个费用,可那是若大的上阳宫,现在仅修一个驸马府,十五万缗钱,还有李家拿出数万缗钱,这个驸马府会修成什么样子?

李氏也没有想到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实际若不是种种原因,也不会发生后来让赵祯气怒不得,哭笑不得,郑朗自己尴尬万分的事。

这个驸马府就成了导火线。

赵念奴心中的白马王子是一个大团脸,一点也不英俊。可不敢说,此时她也大了,懂得一些事理,绝对不是会胡来的。推辞不掉,也做好迎接这门亲事的准备。

然而随着驸马府的修建,她不乐意了。

记住,生活习性。

言臣弹刻文彦博夫人送了一条价值几百缗钱金丝间织的灯笼锦给张贵妃,但有几人想过另一件事。

为什么张贵妃将它穿在身上?

安乐公主一件裙子曾价值一亿,十万缗。张贵妃却将这件价值几百缗钱的裙子当成珍宝,元宵节爱惜地穿上,示人美丽。几百缗与十万缗如何相比?

几百缗的裙子肯定自是很好的了,但在宋朝肯定不算最好的,一些名贵罕见的丝织品做的裙子价值几千缗钱比比皆是。当然,文夫人也不敢送,太显眼了,那不是拉拢关系,而是找抽的。

王拱辰送了几件瓷瓶子,张贵妃同样爱不释手。

这说明后宫生活的朴素。

即便是几百缗的裙子,即便是集天下娇宠于一身的妃子,也没有几件价值昂贵做工精美的衣服。所以一件几百缗的灯笼裙,便让张贵妃爱不释手,留恋不舍。

其实就是郑朗的几个妻妾与女儿,穿着的衣服,几百缗的裙子还有很多呢。崔娴一件裙子值价近两千缗,月儿有好几条值价几千缗的裙子,有一件蜀缎裙子值价一万多缗,是陪嫁物。

生活在这种朴素的环境里,赵念奴会产生什么想法?

不要说自己的父皇,就是她崇拜迷恋的郑朗,虽不能称为朴素,可一家人生活与奢华也无半点关系。

两人的生活习惯影响了她的人生观。

认为李家是暴发户,李玮是纨绔子弟,用钱可以,自己挣去,你家钱从何而来的,还不是父皇赏赐的,这样大手大脚的花,自己父皇身为天下皇帝,一碗汤都舍不得喝,这算什么本事!

府邸眼看就要修好了,赵念奴厌恶之情更加浓郁,脸色整天阴得象六月天暴风雨来临前的天空。

这一天,赵祯来到后宫。

赵念奴说道:“父皇,孩儿要出宫。”

“为何要出宫?”

“我想去看一看崔娘子。”

“不行,上次因为你去了,给郑卿带来多大的麻烦?”

“这些大臣真是奇怪来哉,我马上就是一个出阁无权无势的公主,又不是皇后贵妃,郑相公何必要结交我这个无权势的公主?”

“奴奴,没有规矩,难成方圆。有时大臣弹劾进谏,过于无理取闹,可父皇还是忍着,能听则听,不能听则任之说。否则我一不听,其他人不敢进谏,正确的建议就无法传入我的耳朵。所以……”

“孩儿心里面不快乐,只想找一个人说说话。”

“为何要找崔娘子?”

赵念奴垂泪不答。

赵祯无奈,说道:“这样吧,我让皇后将她宣到后宫,让你们谈一谈。”

曹皇宫派小黄门将崔娴喊到后宫。见面后,说了几句话,曹皇后退下,留下赵念奴与崔娴二人。

很古怪,可崔娴沉得住气,盯着赵念奴笑。对她不恶,也不值得吃醋,与丈夫根本不可能发生什么的。倒是那个没移氏,要留心一点儿。仅是当成一个亲近的晚辈看待,并且丈夫为她出使契丹,九死一生,有着那么一点儿淡淡的缘份。因此崔娴用一种很亲切的眼神看着赵念奴。

“崔娘子……”

“殿下,你要说什么?”

“小时候我见过郑相公。”

“殿下,臣妾知道,他还教过你写字。”

“不是这个……是一个约定,他未兑现。”

“什么约定?”崔娴很好奇地问。

“郑相公心中清楚,不过我也不怪他,难以办到。”

“能对我说出那个约定吗?”

“……我不想嫁给表叔,央请过郑相公,让他向父皇求情,将这门亲事回拒。”

崔娴想了一会儿,终于想起来,说道:“臣妾也记得几年前,官人回来后,曾托月儿打听你婆婆的为人……”

那次结果不大好,李用和的妻子十分傲慢,月儿受了委屈。但不出恶语,崔娴也就没有再说。

“我也托人问过,郑相公劝过父皇,父皇未听,郑相公无奈,我那时还小,不懂事,也不怪他。不过郑朗公还承诺了另一件事,他要给我幸……幸福,守护。请他不要忘记了这句话。”

赵念奴抽泣起来。

崔娴是何等的冰雪聪明,怎能不明白这小儿女的心思。但不好直接说出,婉转地说:“公主殿下,官人是一个好人,对家人爱护,对百姓也好,对皇上忠心。可这是外面所看到的,仍没有看到的……比如许多人家合家团聚,但是你看我家,无论在太平州、杭州或者西北,官人在家中时间只有一半,另外一半大多数在乡间转悠了。更不用说出使契丹,又到南方。离多聚少。这还不算,官人为了起率头作用,多次身临险地,出生入死,让我们一家担心不止。可怎么办呢?他在家为人夫人父,在朝为皇上的大臣。先是国家,后是小家。想做一个好臣子,我们一家人只好默默配合。可是臣妾已经与官人分离了近三年,当真幸福?”

“崔娘子,我也不知道,不过我认为你能陪伴郑相公一生,虽有时候分离,实际应很快乐的。”

“……,……,你还小,不懂,当你再长大一点,就知道了。驸马的为人我也问过,他人品不错,做人低调,颇类其父。虽难进入中枢,不过外戚皆难以进入中枢,王贻永相公仅是一个特例。可有一弊就有一利,一家人团团圆圆,这才是真正的幸福。况且皇上又是这么地喜欢你,不会让你受委屈的。”

“我也不知道,只是在心中有一个预感,不好,我出入不便,写信更不方便,因此托崔娘子带信给郑相公,让他不要忘记第二个承诺。”

“……”

“我,我……”赵念奴又抽泣了。

“没有你想得那么糟糕,还有,你一旦出阁,也可以偶尔来臣妾家中坐一坐。若有什么不开心的事,可以与臣妾谈一谈。”

“嗯。”

崔娴离开皇宫,弄得她同样郁闷了。不能怪公主,公主小,大约自幼就听了丈夫种种的事迹,又因为她丈夫前去契丹,于是产生了情愫,很正常的。就如自己的女儿,找了两个对象,结果女儿说,行,只要他有爹爹一半本事,我就答应嫁给他。崔娴也想哭了,上哪儿找能有丈夫一半本领的好女婿?可是女儿大了,不嫁人总不成的。于是一个劲地寻找。

也不能怪丈夫,他只是做了一个大臣应当做的事,况且皇上对丈夫的种种,自己可以看在眼中的。

没有皇上的信任与暗中的种种庇护,就没有今天丈夫的种种成就。

隐隐地,她感到公主这门亲事会出很大的问题。

看到全京城的百姓欢欣鼓舞,这个想法放在心里,还不能说。

亲事一天天来临,京城百姓热情洋溢,说国家五谷丰登,那是假的,这几年国家多灾多害,但在皇上轻徭薄敛之下,百姓多过上一个快乐的生活。

闻听皇上长女出嫁,几乎全京城的百姓张灯结彩,热闹非凡。

到了出嫁那天,京城所有百姓自发地放鞭炮,舞龙灯、狮子,踩高跷,那是表示对皇上的感谢,公主的祝福。

进行一系列漫长的礼仪之后,大婚那天,天未亮,李玮先到和宁门,在哪里换上官服,再来到东华门,向内宫进献大雁与币帛作为聘礼。东华门打开,礼官与黄门将李玮带到公主寝宫。

这时宫中的婢女正在约赵念奴扮装,戴上九翚四凤冠,又换上浅红长尾山鸡嫁衣。打扮妥当后,才将李玮传进来,接下来李玮骑马前面引导,赵念奴坐上没有屏障的轿子,向驸马府出发。

赵念奴头上还盖着面纱,可是面纱很薄,能看到赵念奴的外貌,十分清丽。

李玮大喜,上前行礼。

可惜他没有看清楚赵念奴麻木呆滞的眼神。

一行人,前面是天文官,接着是公主的陪嫁物品与仆人,二十副蜡烛灯笼,接下来到相应的使臣,八个童子,方形大扇子四把(禁内侍卫举着的),大圆扇子四把,引障花十盆,提灯二十个,行障,坐障。接下来到皇后乘坐九龙轿,还要皇太子骑马送行,皇太子没有了,只好用赵宗实代皇太子骑马。两道围子将公主的花轿隔着。公主的花轿后面是宗正寺官员,以及宗室的长者与妻子。再加上开道的衙役,这一行达到一千多人。

来到驸马府,还有一系列冗长的礼仪。

赵念奴就象一个木偶一样,被礼官牵着,完成了婚礼,送入洞房。

李玮还在外面应酬。

为了这门亲事弄得很苦逼,人家与自己同龄的早就抱了儿子,可自己洞房还没有完成。更因为这个身份,不敢纳妾,不敢狎妓,就是在家中与婢女偷一个嘴,还是小心万分。

终于艰苦的日子熬了过去。

喝得有些高,外面继续不停地传来爆竹声。显然京城对这门皇家亲事,表达足够多的祝福,李玮心情高兴,踉踉跄跄地来到洞房。还有一些小礼,喝交杯酒,揭盖头。

郑朗平时绝对不喝酒的。

赵祯也不怎么喝酒。

看着李玮酒兴冲天,还有他一身亮丽的结婚礼服,乃是最精美的绸缎织成,上面有许多翠羽、百鸟、花卉,也难怪,才二十几岁,青年也爱俏的。其实少年时赵祯同样爱着花色衣服。后来性格越发沉稳,衣服越来越素,郑朗更是简单,要想俏,一身孝,与俏无关,平时多喜穿一身白衫,不喜花里胡俏的衣服。

赵念朗更厌恶了,李玮要喝交杯酒,赵念奴忽然低声说道:“要喝,你喝,本宫不会喝。”

第七百一十二章 亲事(三)

全京城热闹非凡。

赵祯也略有些自得,虚荣心总归有的,尽管郑朗说不能骄傲啊,皇上,一骄傲容易变成唐明皇,现在宋朝麻烦很多未解决,仅是一个黄铜时代,白银时代都算不上,更不要说黄金时代,白金时代,宝石时代。

但也感到自己这个皇帝做得还可以。

满城百姓的庆祝,是对自己的一种肯定,这是自张贵妃死后,他唯一感到高兴又忧伤的一天。高兴的是百姓对自己肯定,忧伤的是痛爱的长女出嫁了。

可有一个人不那么高兴。

崔娴,她明显感到这门亲事会出问题。

然与郑家无关,外戚是外戚的世界,士大夫是士大夫的世界,两者井水不犯河水。

她却为女儿急愁白了头发。

丈夫的条件看似不高,实际很高,还不算,女儿要提出女婿类似丈夫。这两者条件一结合,崔娴犯难了。符合这个条件的人真的不多,这么多年,崔娴只是看到一人类似,司马光,对妻子很好,宁肯无子也不纳妾,家人也算忠厚,本人才华横溢。不是王安石,王安石生活有些艰苦,女儿会吃苦。但有几人符合司马光这样的条件?

找了几个好男儿,让他们到自己家中,与女儿变相的会面。

结果崔娴无语了。

郑苹长相不弱,家世好,京城许多青年爱慕。不过郑苹受父母遗传基因的影响,十分聪慧,读的书多,学问好,颇类似当年的崔娴。郑朗时常叹息,可惜不是儿子,不然以郑苹资质,考不中前三甲,至少也能考中一个进士。

于是大麻烦出来,这些少年带到家中,郑苹出了一些题目,古古怪怪的题目,无一人能顺利答出来。不用说,也无望谈及亲事。

一个告吹,两个告吹。

于是渐渐轰动京城。

崔娴也急了,她还想赶去潭州与丈夫相聚呢,以告解三年的分离之苦,可女儿亲事一天不成,自己就一天不能离开京城。最后直接对郑苹说:“苹儿,你的条件,加上你父亲的条件,估计一个京城都没有你们父女俩所挑的人选。”

郑苹抑起脸说:“娘娘,孩儿要求不高啊,也未要求家世,当年爹爹家世同样不好。但要求人好,也不要求象爹爹一样,只要有他一半就行了。”

“你爹爹天生资质,琴棋书画,诗词歌赋,文章经义,文武双全,天下仰视,上哪儿找像你爹爹一半的。文能及,武不能及,武能及,文不能及。不行,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