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唐》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天唐- 第16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吐蕃人不善守城,冲出来也是为了好便于逃窜。”萧十三郎哈哈大笑了起来,“某家在这里观战,倒是有些心痒痒,恨不能也冲下去擒杀几个吐蕃人,以泄某家心头之恨”

张瑄微笑不语。

中间戍堡处的动静当然被相邻两座戍堡的吐蕃军马知晓,两座戍堡中,各自奔出一支数百人的吐蕃骑兵,向中间方向增援过来。

然而,等这两支吐蕃骑兵奔驰过来时,南霁云所部已经基本上结束了战斗,500吐蕃骑兵全部伏诛,血流成河,白皑皑的雪地上满是倒落的尸首和马匹尸体以及散落的寒月弯刀,煞是惨烈。

而神策军的伤亡寥寥无几。

两支吐蕃骑兵见势不妙,各自调转马头,向三角城的方向逃窜而去。

南霁云搭箭引弓,嗖地接连射出三箭,将三个吐蕃军卒射落马下。

他将弓背于身后,陡然大喝道,“分兵两路,掩杀过去弓箭手在前”

5000神策军骑兵顿时由一个方阵分裂成两个方队,南霁云自领2500人向左侧的吐蕃骑兵追击而去,而右侧,则由另外一名郎将马平率军追杀另一路吐蕃败兵。

因为南霁云是神射手,他所带领的骑兵部队在射箭之术上训练有素,几乎所有士卒都善射,虽然达不到南霁云箭无虚发指哪打哪的高明地步。

千把人的弓箭手纵马在前,一边奔驰急追,一边搭箭引弓箭出如雨。溃逃的吐蕃军卒纷纷惨呼着中箭坠落马下,而残部则拼命地冒死逃窜,企图逃进三角城的防卫范畴。

从非川戍堡到三角城有百里之遥。

夜幕下,南霁云率军追杀了数十里就停下马头,率军回返了。这一路上,雪地上三三两两地倒落着吐蕃人的尸首,真正逃回三角城的恐怕没有多少。

当夜,大雪就止歇了。尽管如此,整个旷野上还是白雪皑皑,局部地区雪层厚达半米,几乎将昨夜那惨烈血腥的战场痕迹全部淹没。

因为雪掩道路,郭子仪的一万五千兵马尽管奋力行进,还是迟到了半日,直至午后时分才抵达非川戍堡。

张瑄站在中间戍堡的瞭望台上,见后侧方一支逶迤数里不绝的唐军军旗烈烈,缓慢行进过来,不由大喜道,“南八,郭子仪来了”

南霁云轻轻一笑,“大帅,大雪掩路,倒是也难为郭令公了。大帅,此刻我军汇合,是原地驻守等待雪化还是继续向前,力争拿下三角城呢?”

张瑄左右四顾茫茫雪野,大笑道,“这种天气,等待雪化起码要半月之久。无需等待,我军在此休整一日,明日一早,进军三角城等拿下三角城,估计,沙柳河的嘉措就坐不住了。”

不多时,郭子仪就带着雷万春等将佐快步登上戍堡瞭望台,向张瑄拜见道,“末将等拜见大帅,恭喜大帅戍堡大捷,再胜吐蕃”

张瑄微微一笑,走过去亲切地拍了拍郭子仪的肩膀,又瞥了一眼满脸郁闷的雷万春,道:“不过是区区一千余吐蕃兵马,胜之不武,没有什么。子仪啊,你我合兵一处,两万大军明日一早挺进三角城,本帅希望后日——我等便可进三角城去痛饮庆功酒”

又道:“万春,何故如此垂头丧气?”

郭子仪笑了笑,躬身道,“大帅英明,三角城只有吐蕃守军不足五千,大雪掩埋道路,我军固然行进艰难,但吐蕃人也是救援不及。况且,还有鄯城卫张同的万余兵马,我军三万人若是还拿不下这一弹丸小城,岂不是天大的笑话”

雷万春则苦笑着大声道,“大帅,要不是这场晦气的大雪,某家早就率军赶过来了,要是某家率军过来,怎么会让南八这小子独自一人占了头功?”

南霁云撇了撇嘴,“你这厮好不识相——好了,你也别这幅模样,接下来还有好几场大战,有你老雷表现卖命的时候”

张瑄微笑不语。

郭子仪等诸将则放声大笑起来。

……

……

吐蕃戍堡残兵败卒逃进三角城,禀报三角城主将拉巴。

拉巴闻报大吃一惊,赶紧派人急报沙柳河主帅嘉措。虽然部下很多将佐都提出暂时撤离三角城,以避唐军锋芒,但拉巴没有嘉措的命令,怎么敢擅自弃城而逃。

而就在这个时候,三角城东侧的方向,又挺进来一支人数众多蜿蜒行进在雪野中的唐军,正是翻越赤岭过来的河源鄯城卫兵马,由鄯州刺史、青海兵马都指挥使张同统率的一万人。

拉巴心神巨震,赶紧率人登上城头,向东南方向眺望着,见这支唐军数量庞大,显然不低于一万人,拉巴的脸色变得极其惨白。

非川戍堡一线的唐军据报也有近万人,如果在加上东边来的这一路唐军,左右夹攻之下,三角城怎么可能守得住?况且,吐蕃军马本来就不善守城战。

唐军袭来的消息很快就在三角城里传开,城中的奴隶、平民倒也罢了,可那些平日里高高在上的吐蕃贵族老爷们却惊慌失措,纷纷开始收拾财帛行装,准备随时逃离三角城。只是城门被守军封锁,他们一时间也出不去。

城内车马粼粼,人喊狗跳,乱成一团。

偏将尼玛拱手为礼急急道,“将军,唐军两路夹攻而来,我军寡不敌众,何不暂时先撤出三角城,退守沙柳河,与嘉措大人合兵一处,共抗唐军?”

拉巴没有理会尼玛的进言,只是皱着眉头呢喃自语道,“难道两宁州的四万唐军倾巢出动了?不对,赤柱的大军正在逼近积石山一线,唐军不太可能放弃正面防线。那么,这两支唐军到底是从何而来……”

拉巴嘴角猛然一抽,“难道是河西哥舒翰的人马?”

天唐 第281章史诗之战(3)

第281章史诗之战(3)

第281章史诗之战(3)

尼玛摇了摇头,在拉巴身后插了一句,“将军,不是河西哥舒翰的人。这支军马的衣甲服色明显与河西军不同……看这架势,应该还是陇朔军”

拉巴猛然回头望着尼玛,沉声道,“可是,陇朔军主力目前都压在积石山一线,准备与赤柱王的大军决战,李光弼率四万大军徐徐开进柏海以北,这个消息错不了。但这支唐军从何而来?”

尼玛暗暗苦笑,心道:不管是哪一路唐军,反正是唐朝的军马,大唐大军压境,区区一座三角城怎么可能守得住当今之计,不赶紧率军退出三角城,向沙柳河求援,还等什么?

“将军,末将觉得咱们还是抓紧撤出三角城,回沙柳河与嘉措大人合兵一处共抗唐军吧。唐军势大,我军寡不敌众,三角城根本就守不住”

“最不济,也该退守乌海,与乌海的桑巴错汇合。”尼玛有些焦躁地扬手指着蜿蜒行进而来越来越近的唐军队伍,那一张张行进在雪地上的唐军士卒面孔越来越清晰可辨。

“将军,再不撤,就来不及了。”尼玛急急道。

拉巴面色阴沉冷笑道,“看这样子,不过是区区一万人而已。我军四千,再加上城中各家的私军奴隶,凑齐一支七八千的队伍也不成问题。凭我威武铁骑,难道还敌不过这些远道而来的唐军乌合之众?”

“本将已经传檄乌海桑巴错,此刻,桑巴错的人马一定在驰援三角城的路上,只要我们坚持几个时辰,援军就可以抵达。到时,集我两部近万人,还惧怕唐军作甚?”

“况且,嘉措大人肯定也会即刻率大军增援过来,不如趁此机会,断了唐军的后路,让他们来得去不得”

拉巴冷笑着大声道,猛然挥手,“速速去传本将军令,召集城中各家农奴私兵护卫,与我军一起守城侯援若是唐军不识时务,硬要攻击三角城,那么,本将当率大军出城,灭了这群唐蛮子”

尼玛心里一颤,却又不敢反驳拉巴的话,只得硬着头皮匆匆下了城楼,带着军卒去临时召集各家的农奴和私兵,争取在最短的时间里凑齐几千人的队伍来。

拉巴望着尼玛离去的背影,嘴角轻轻一抽,却旋即又升腾起凶狠的弧度。

他也不是不想撤离三角城,只是没有嘉措的军令他不战而退,肯定会被嘉措降罪。嘉措心狠手辣刚愎自用,若是拉巴将三角城拱手让给了唐军,嘉措肯定饶不了他。

与其这样,还不如拼死与唐军死战待援。

顶多坚持一天,无论是乌海的桑巴错还是沙柳河的嘉措,都会率军驰援过来,汇集嘉措部数万兵马,战败这支唐军有何难哉?

这是拉巴的真实心理状态。

这与他本心里瞧不起唐军的战斗力有着莫大的关系。他在嘉措手下多年,与大唐的河西军作战交锋数十次,在他眼里,唐军不过是虚张声势的纸老虎,根本就不是吐蕃铁骑的对手。

因为三角城建立在一座高原绿洲之上,周遭都是贫瘠空旷的荒漠地带。所以,吐蕃军卒虽然在城楼上发现了唐军行进的踪迹,但实际上唐军距离三角城还有很长的距离,远在十数里之外。

按照张瑄的军令安排,鄯城卫张同所属的这万余人马抵达三角城东侧就地扎营,对三角城形成震慑之势,然后就地待命,等张瑄主力部队赶来汇合。

张瑄的本意是以张同军马为诱饵,将嘉措所部的主力全部吸引到三角城来,然后围而歼之。他之所以留在非川戍堡休整一日,无非就是给嘉措部留出调兵遣将增援三角城的时间来。

张瑄心里明白,三角城的吐蕃守军不过数千人,断然不敢轻易出城与张同的万余兵马作战,只能会固守待援。

之所以选择在三角城这个地方与嘉措部进行决战,是因为此城狭小,很难坚守。

与大唐的巍峨高大城池相比,吐蕃境内的城池多为简陋的小城、矮城,没有一丝的可比性。三角城又是吐蕃城池中较小的一座,呈长方形,用高原砾石叠砌而成,两端宽约千米,长约二三里,城墙高不过七八米。

这样的小城本身的“防守性能”极差,若是大唐大军猛攻,吐蕃军卒再彪悍也很难守住。

……

……

张同是鄯州刺史兼兵马都指挥使,是赤岭以东大唐两州一城的唐军统帅,四品官阶,是李亨张良娣的娘家人,也算是张良娣的堂兄之一。

张同接到张瑄军令之后,就迅速向三角城方向行军,冒雪行进一个昼夜,终于抵达三角城以东的苦泉。按照军令,他本该率军就地扎营等待主力到来,但看到不远处的三角城是如此一座弹丸小城,而城中不过区区数千吐蕃守军,张同的心思就有些活动。

他本在河珧一线驻防,因为李光弼率军入河珧,建立河珧都督府并开发吐谷浑故地,他的军马就被张瑄调至鄯州。

陇朔大军接连大胜吐蕃,很多将佐因功升迁封妻荫子,就连张同一向看不起的李光弼都被朝廷封了侯爵,成为陇朔大军中仅次于张瑄和封常清的第三实权派,与郭子仪平起平坐。张同看得眼热,急切也想与吐蕃一战,获取战功。

张同跨在马上眺望着不远处的三角城,目光闪烁。

从他这个方向和距离看过去,三角城根本就像是一座城池,而更像是微型的堡垒要塞。他眉梢一挑,心里暗暗道:张瑄为什么要让老子原地待命?如此一座小城,弹丸之地,老子这一万人举手间就拿下了,还等什么?

等大军赶至,恐怕吐蕃人早就闻风丧胆不战而逃了。

张同盘算了一下,如此一座小城,他的一万兵马包抄过去攻城的话,很容易就拿下来。不若趁势攻击,拿下这座小城,捞下这首战告捷的军功再说

到了那个时候,也让张瑄和郭子仪的灵州卫看看,鄯州卫军也不是吃素的。

张同越想越是心动,在他看来,眼前这座吐蕃小城简直就是上天赐给他的无上军功和荣耀,举手之劳就能得到。

一念及此,他猛然大喝传令道,“传本官军令,加快行军,飞速前进,包围三角城”

他身边的行军司马赵勋吓了一跳,赶紧在马上拱手抱拳道,“大人,平西王军令是让我军就地扎营待命,而不是攻城啊……”

张同冷冷地扫了赵勋一眼,淡淡道,“军情瞬息万变,战机更是稍纵即逝。所谓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如此弹丸小城,凭我大军之力,不到一个时辰就可拿下占据。若是在此地等候下去,待吐蕃援军赶到,想要再拿下三角城,就要付出巨大的伤亡”

“好了,不必多言,本官自有主张。我军拿下三角城,为平西王立下头功,朝廷亦会有嘉奖”说完,张同纵马当先驰去。

赵勋皱了皱眉,轻叹一声。他虽然极为反对张同违背张瑄军令擅自用兵,但张同是上官是主将,又是当朝的皇亲国戚,他也不敢再说什么。

……

……

张同率大军围城而来,一万兵马奔涌而至,不多时就将三角城团团包围起来。

如果郭子仪或者李光弼在此,肯定会痛斥张同不通用兵之道,如果真要趁势拿下三角城,就不该围城,而应该集中兵力选择一个突破口猛攻,才会取得效果。而这样兵力分散开来,唐军远道而来,疲乏困顿,若是让吐蕃骑兵逮住机会,冲杀出城来,肯定会溃败下去。

有的时候,人数多也未必就一定会占优势。要不然,以少胜多的战例就不会出现了。

张同得意洋洋地纵马在阵前,命百余军卒齐声骂战,威逼吐蕃出城投降。

拉巴带着手下将佐面色阴沉地站在城楼之上,望着团团包围城池的唐军阵型,咬紧了牙关。他没有想到,唐军远道而来竟然不事休整就直接围城,直接打乱了他拖延时间等待援军的计划。

尼玛焦躁不安地手握弯刀,手心都捏出了一把汗。

拉巴俯身望着城外不远处那趾高气扬高声骂战的唐军士卒,以及那被一干护军簇拥在高高飘扬军旗之下的唐军主将张同,突然冷笑了起来。

他扬手指着最东侧张同大军的粮食辎重点,压低声音呼喝道,“诸位,点齐兵马,命农奴和私兵在前,我军誓死冲杀出城,从东门突出,杀出一个口子去,先去烧毁唐军粮草,断其后路,然后折返向西北,与乌海援军汇合”

“杀出去,只有战死的吐蕃汉子没有投降保命的吐蕃孬种”

拉巴哗啦一声抽出寒光闪闪的弯刀,奋力将城楼上的吐蕃军旗杆砍断,然后大步率众将奔下城楼。

……

……

唐军吆五喝六的骂战声中,三角城的城门突然洞开。

张同嘴角浮起一抹骄矜的笑容来,还道是吐蕃守军扛不住开城投降来了。他之所以围而不攻,无非是想要让吐蕃人不战而降,以最小的代价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