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唐》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天唐- 第9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但张瑄明确表示反对和亲,这种话他又如何敢直言。

张瑄默然良久,才淡然道,“周长史,和亲有伤国体。况且,和亲的价值不大,白白牺牲一个大唐公主,无谓折损我大唐锐气。所以,本官这才反对和亲。”

周旭初欲言又止。

张瑄扫了他一眼,他懒得跟周旭初辩论这种问题,因为价值观不同,根本无法沟通。

正在这个时候,张力匆匆跑来报道,“大将军,万春殿下到访”

张瑄皱了皱眉,却是立即迎向了大门口。

大将军如此排斥和亲,莫非是因为赤松德赞看中了万春公主?难道……周旭初怔了怔,望着张瑄的背影,面上渐渐浮起一丝玩味的笑容来。

周旭初心念转动着,自以为想通了其中的“关节”。若是让张瑄知道他此刻所想,肯定会一脚将他踹飞。

张瑄走到府门跟前,见万春公主正站在府门前,跳着脚大呼小叫地指挥着一群舞女乐工搬着各种乐器进府,看到张瑄,便嘻嘻笑着连蹦带跳地冲上了台阶。

“张瑄,我把上元诗会上你的那两首歌令排成了舞乐,我让他们演奏舞动一回,你来看看,可曾满意,也顺便给我提提意见。”

万春眉飞色舞地说着,幽深的眸子里一片清澈。

望着眼前这个心性单纯活泼外向的另类公主,张瑄长出了一口气,轻轻道,“万春殿下,下官还有军务和国事要料理,这舞乐之事,请恕下官不能相陪了。”

万春顿时就歇了菜,非常失望地撅了撅嘴,旋即又扯住张瑄衣襟央求道,“好人啊,我只耽误你半个时辰的时间可否?半个时辰啊……很快的”

万春那张吹弹可破的面孔凑了过来,脸上全是期冀之色。

咳咳咳

张瑄干咳了两声,赶紧扯开了万春,往后退了两步。

“万春殿下,下官听闻吐蕃王子赤松德赞要向朝廷提出,要求朝廷将万春殿下婚配于他……完成大唐与吐蕃的和亲。下官正要进宫……”张瑄的话还没有说完,就听万春尖叫了一声,跳脚羞愤道,“张瑄,你此话当真?没有骗我?”

“下官岂敢欺瞒万春殿下。”张瑄苦笑。

万春面色陡然大变,怔怔地呆在了当场。

片刻后,她猛然转身跳下了台阶,匆匆上了车,大声呼喝着回宫而去。

……

……

第二日,万春公主带人出了宫,直冲吐蕃使臣所在的驿馆而去。她这个大唐公主冲进驿馆,找上吐蕃王子赤松德赞,当面训斥了一番,无非是表明她绝对不会下嫁吐蕃的决心,要赤松德赞死了这条心,不要癞蛤蟆想吃天鹅肉,云云。

但这样,万春还是不放心,就又回宫找上了杨玉环,说了说,央求杨玉环帮着她顶一顶。一旦朝廷商议和亲之事,一旦太子李亨威逼她下嫁,请杨玉环出面护着她。

万春与杨玉环十多年来感情不错,性格相投,经常在一起编排舞乐。

杨玉环望着万春忧心忡忡的样子,不由轻轻一笑道,“万春啊,何必如此着急上火呐?不要说这和亲之事朝廷还没有真正答应下来,就算是朝廷最后决定与吐蕃和亲,也不一定要将你嫁出去呀。”

“你可是当今陛下的亲生公主。按照惯例,册封宗室郡主为公主下嫁,这才是和亲的规矩。你又何必太过担心?”

万春想了想也是,这才长出了一口气,抚着胸口颤声道,“娘娘,万春可不想嫁到吐蕃那种蛮荒之地去,要是那样,万春宁死不从”

“你这丫头啊,之前本宫就劝你,赶紧择主出嫁,可惜你总不从。如今你年纪也大了,总留在宫中也不是一个长法。本宫看杨国忠的儿子杨绌倒是你的良配,要不然本宫出面去替你说说,让陛下给你指了婚?”

杨玉环笑吟吟地道。

万春俏脸涨红,慌不迭地连连摆手,“娘娘,使不得,万春不嫁,万春不嫁……”

“女儿家哪有不嫁人的道理?”

“易求无价宝,难得有心郎……若是没有心仪之人,万春宁可效仿玉真皇姑,出家为道姑,终生不嫁。”万春神色摇曳着,垂首喃喃道。

杨玉环一怔,深深地打量着万春,犹疑道,“万春啊,莫非你心里已经有人了?说出来跟本宫听听,本宫一定为你做主”

万春俏脸飞霞,摇了摇头,“没有呐,娘娘不要乱猜娘娘,万春累了,想要回宫歇息去了。”

说完,万春抬脚就走。

只剩下杨玉环轻盈地站在殿口,默默望着她匆忙离去的背影陷入了思索之中。

万春离开杨玉环的寝宫,向自己的宫苑行去。

路过兴庆宫中御书房的时候,万春眉梢轻轻一跳,叹了口气道,“改道,去御书房,本宫去看看父皇。”

万春的车驾到了御书房门外停下,万春不待宫女搀扶,就轻盈地跳下车来,向门口望去。

见门口一侧停着太子东宫的仪仗,万春心中讶然:太子哥哥很少来见父皇,今儿个怎么就跑来了?难道是那吐蕃王子求和亲的事儿,太子哥哥过来向父皇禀报?不应该啊,父皇昏睡不醒,口不能言,太子哥哥过来也是白跑一趟呀。

万春思量着就往御书房里进。

门外守门的两个小太监不敢拦阻,知道内间有李辅国在,就任凭万春进了去。

可万春进了外间,却没有发现李辅国的身影,继续向里行去,却见李辅国神态诡秘地伏在内间的门上,似乎正在认真倾听着什么。

万春皱了皱眉,蹑手蹑脚地走过去,探手过去轻轻扯了扯李辅国。

李辅国正聚精会神听里面的动静,突然发觉有人过来,张了张嘴正要惊呼,却又猛然掩住了嘴。

万春冷冷望着他,李辅国尴尬地嘴角抽动了一下,却是没敢弄出动静来。

作为内监,他偷听太子和皇帝的动静,已经是犯了死罪。要是万春闹将声张起来,他恐怕难逃一死。

万春皱着眉头也将耳朵贴了过来。

她毕竟好奇心盛,觉得李辅国如此偷听,想必内里必有机密。

里面传出太子李亨极其低沉压抑的声音,“父皇的意思,儿臣明白了。如果儿臣说得对,父皇就点点头,不对就摇摇头。”

“父皇可是同意将皇位禅让给儿臣,但必须要儿臣除掉张瑄和杨国忠?”

里面又沉寂了一会。

万春脸色骤变,肩头轻颤了起来。

这时又听李亨无奈地叹息了一声,“父皇,儿臣实在是不明白,父皇为什么要一定杀了张瑄方才甘心……现在儿臣倚重张瑄掌控朝廷局势,要是向张瑄下手,岂不是自断膀臂?”

“父皇这是在难为儿臣啊……”

“儿臣……”

接下来的话变得模糊不堪,很难再听得清楚。

万春暗暗抹了一把额头上的冷汗,神色苍白地慢慢退了下去,然后匆忙出了御书房上了自己的车驾。

……

……

夜幕低垂,春风吹拂。

虽然上元节才刚过,但这春风里已经带着一丝丝的暖意,不再像上元节之前那样春寒料峭。

万春默然站在自己的宫苑中,仰望着漫天繁星,俏脸苍白。

父皇和太子哥哥竟然密谋要除掉大将军张瑄,这个消息太让她震惊了,简直超过了她的承受能力。

她心性较为单纯天真,很难理解这其中的弯弯绕绕。

她只知道张瑄此刻是支持李亨继承皇位的重臣和功臣,太子一向倚重和信任,怎么突然会……

她想不通,也接受不了。

面前浮现起张瑄那张清朗而英挺的面孔,她眼眸中的迷离之色越加浓烈。

她有些迷茫,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作为皇室公主,自身的立场告诉她,无论父皇和太子哥哥怎么做都是无可挑剔的;但一想起张瑄会死去,她的心就感到无休止的刺痛。

她犹豫良久,最终还是下定了决心。她回头望着站在自己身后的亲信宫女小翠,轻轻道,“小翠,帮本宫更衣,我要出宫一趟。”

不多时,宫女小翠就带着一个太监赶着一辆马车在宫禁之前出了宫,在夜幕中飞驰,直奔大将军府。

张瑄正在书房与如烟和如玉调笑,他晚上没有任何娱乐活动可言,这唯一的娱乐就是偶尔调戏调戏这两个春风懵懂的小丫头片子了。

张力站在书房门外,听着里面如烟如玉那清脆的笑声,虽然犹豫了一下,但还是轻轻叩门禀报道,“大将军,万春殿下宫中有人求见”

天唐 第174章再定谋划

第174章再定谋划(求保底月票)

第174章再定谋划

万春宫中来人?

张瑄皱了皱眉,心头却是一跳,一种很不好的预感顿时涌上心头。

“张力,把她带到我的书房来——如烟如玉,你们两个先回避一下。”张瑄摆了摆手道。

不多时,书房的门开了,一个宫女打扮的女子闪身走了进来。

张瑄望了一眼,大吃一惊,立即起身来讶然道,“万春殿下?殿下到访,臣有失远迎,还请殿下恕罪”

张瑄万万没有想到,竟然是万春公主本人亲自来了。而且,看她这架势,乔装改扮成了普通宫女,显然是秘密潜出宫来的。

万春静静地凝望着张瑄,目光微微有些摇曳。

“万春殿下请坐。”

万春默然站立,没有回应。

张瑄皱着眉头也望着万春,两人目光相对,张瑄却从万春那清澈如水的眸子里读到了一抹无法言语的担忧。

张瑄心念电闪。

良久。

万春才轻轻一叹道,“张瑄,本宫也不知道该怎么对你说,更不知道从何说起。本宫想问问你,你可是犯了什么大罪,惹得父皇不快?或者……”

张瑄猛然凝视着万春的眼睛,沉声道,“张瑄不懂殿下的意思,还请殿下直言。”

万春嘴角轻轻颤抖了一下,两只白皙的手捏着自己的裙角,声音低沉而迷茫,“本宫听到父皇和太子哥哥密议,似是要对你下手……本宫也不明白是为什么,反正你自己好自为之吧。”

万春匆匆将事情的“来龙去脉”简单说了一遍,然后就深深望了张瑄一眼,转身离去。

她不敢再停留下去了,她无法面对张瑄,更无法面对自己的内心。

作为皇族公主,她原本应该站在父皇和太子的立场上,然而……一想起张瑄因此会死去,她心里就说不出的刺痛。

张瑄没有来得及跟万春说一声什么,万春就消失在了他的视野中。

张瑄望着书房开了又关紧的门,脸色陡然变得无比的阴沉。

此时此刻,他倒是不怎么担心自己的处境。因为他相信,李亨绝对不会听从李隆基的“建议”,向自己下手。道理很简单,李亨的翅膀还没有硬。而就算是李亨翅膀硬了,想要动张瑄,也不是说动就能动的。

牵一发而动全身……李亨也不是傻子。

事实上,况且李亨也实在想不通,老皇帝为什么突然会如此痛恨张瑄,竟然到了失去理智不惜诛之而后快的程度。

李亨下午无意中的一次探视,李隆基含糊不清地表达了自己的意愿。如果是之前,他对于李亨的影响力毋庸讳言,但现在,缠绵病榻半身瘫痪生命之火虽是可能熄灭的老皇帝,在李亨心里的地位已经不是那么重了。

这皇位禅让不禅让的,都是自己的,又何必急于一时?

李亨心里想了半天,只能将之归咎于老皇帝病入膏肓已经神志不清了,头脑不清醒,肯定要说胡话。

老皇帝的这点意思,李亨决定烂在自己腹中,就当什么都没发生过。

然而李亨没有想到的是,他跟老皇帝的几句对话被万春无意中听到,又密报给了张瑄。

……

……

老皇帝还是不甘寂寞啊,生命越是走到尽头,他的心思就越是疯狂。张瑄心里暗暗冷笑起来,“不知道李亨会不会真动了同样的心思——看来,明日需要进宫去试探一下这位踌躇满志的太子殿下的口风了。”

张瑄缓缓放下手里的茶盏,神色越加的凝重。

这是一个令他非常意外的消息。虽然在他看来,并不会真正构成威胁,但很显然,一向行事稳重喜欢谋而后动的他,肯定要因此对后续的人生规划进行某种修订。

如烟和如玉见他神色阴沉,也不敢过来打扰他,静静地侍候在墙角处,垂首不语。

第二日上午,朝会结束后,张瑄撇开一众随从,慢慢踱步去了兴庆宫的御书房。

一场春风一场暖,过了上元节的长安,一日暖过一日。和煦的春风轻轻吹拂着,宫道两侧的杨柳都已经抽出了绿色的新芽。

张瑄健步如飞,站在御书房门外,静静凝望着这幢威严肃穆的宫廷建筑。

两个小太监守在门口,见远远过来一个人,正要训斥几声,突然发现是张瑄,赶紧慌不迭地跑过来拜了下来,“奴才见过大将军”

张瑄淡然一笑,挥挥手道,“本官去东宫,路过此处,特来向陛下问安。”

张瑄正要进内,李辅国面色恭谨地迎了出来,只是他的目光微微有些闪烁,不敢正视张瑄的眼睛。

按理,前往大将军府密报的不该是万春,而应该是李辅国。但李辅国却担心事情一旦泄露,有万春“作证”,他很快就会暴露,想必太子肯定不会放过他。

当然,更重要的是,当李辅国得知老皇帝和李亨父子竟然动了诛杀张瑄的念头、而张瑄有可能失势乃至身死之后,他的心态悄然变了。

对于利益为先的李辅国来说,他的忠诚度建立在自身利益的基础之上。如果与自身利益起了冲突,他的忠诚度自然是不可靠的。

张瑄对此心知肚明,他压根就没对李辅国给予太大的希望。

“大将军,辅国有礼了。”李辅国深施一礼。

张瑄扫了李辅国一眼,态度虽然没啥变化但声音无比的冷淡,“李公,不知陛下身体状况如何?”

李辅国心里一颤,恭谨回道,“陛下身体安好,只是一日之中,多在沉睡。御医每日来下药针灸一次,一切正常。”

张瑄哦了一声,挥了挥手,“本官去探视陛下,尔等且在门外等候。”

说完,不管李辅国反应如何,张瑄径自飘然进了御书房。

张瑄在御书房内呆了大半个时辰,没有人知道他在里面跟老皇帝说了一些什么。或者,干脆就什么都没说。

张瑄出了御书房,看也没看李辅国一眼,扬长而去。

在他心里,李辅国已经成为一个弃子。

李辅国面色有些狰狞,狠狠地望着张瑄的背影,咬紧了牙关。想了想,李辅国交代了两个小太监一声,唤来马车向东宫奔去。

……

……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