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拐个儿子种田养老去》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拐个儿子种田养老去- 第6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可以!留下一两茶叶挨得到下次炒茶就全部给你!”

齐雨洛留下那点儿茶叶是给家里几个老茶客的,她又喝不得,总不能全部卖给别人,自己人却喝不到吧!

“你将茶叶给他,问他值得多少银子就给多少!我懒得去问价钱了!”齐雨洛哪里是懒,只是怕叫低了亏了才如是说的。

几人说说话话,厨房的菜差不多好了,几个侍女陆陆续续的端上来。

远远地都闻得到一股清香味,蒋中行非常惊讶的问:“这就是那个竹笋做出来的菜?怎么这么香?”

齐雨洛笑而不答,竹笋的炒制不仅需要油多而且还需要调料的齐全,如今就是还差了花椒的味道。

吩咐春芽给竹笋土鸡汤加一些盐和味精调味,就可以端出来了。

竹笋宴不是时时都能吃到的,即使是沈魏两家农村人也没有吃过这样美味的竹笋。

饭菜一上来都不停的往碗里夹菜,有辣味的竹笋非常的下饭,尤其是那个泡椒竹笋和那几个素炒的竹笋,受到一致的好评。

而鸡肉第一次的被嫌弃了,腊肉炒竹笋也是非常的受欢迎,要不是有一双公筷的话,估计一块菜同时会有几双筷子夹吧!

两碗饭下肚,齐雨洛不敢多吃了,将竹笋土鸡汤舀了一碗慢慢的喝着,让自己的口腔慢慢的淡下来。

品尝着鲜嫩的土鸡汤,齐雨洛觉得农村的生活果然处处都是美味,而且非常的新鲜,尤其是古代的农村。

竹笋好吃,大家都有点儿吃撑了,尤其是几个才几岁的小孩子吃得满脸都是油。

饭后大家没有什么娱乐的活动,齐雨洛没走大家都乖乖的坐在自己的位置上,等待她的指示。

指着撑着下巴,齐雨洛道:“对面山上几块大的地还空着,趁现在还不是很忙的时候,你们将上面种上苞谷,直接点种子吧!”

像是个非常唠叨的婆婆,“如今的麦苗已经灌浆完成了,只要太阳一大几天就会割麦!油菜也长得饱满了,要不了多久就该割油菜了。”

说着齐雨洛也有点儿烦躁的道:“那地里育的苞谷苗就是留到收麦后移栽的,而油菜一收,就要耕田种秧了,那时候会很忙,如今还有闲时就多干一点吧!”

话说到这里,大家都明白接下来的日子有多忙了,也不敢放松,这可是关系到一家生存的粮食啊!

齐雨洛想到三个山头种下的果树,由于树苗太小不占地,周围都长起了杂草。

“这段时间有空也在那山头种不了苞谷的地方点些大豆吧!不为收多少大豆,只为挡一下杂草,别长得比树还高就行。”

齐雨洛忽然幽幽的说,让沈魏两家都频频点头,自己东家这话才像是个农民说的话。

家里的农活都是沈魏两家带着大家干的,几个人要不是书生就是武夫,哪里懂得怎么种地啊?

都是沈魏两家说怎么做,他们就怎么做,有时候很简单的事情也会返工。

看沈魏两家点头,也都跟着点头表示同意。

第二天一大早,除了春芽和夏荷外都不在家里了。

齐雨洛刚刚有些回不过神来,后来一想自己昨晚布置的任务估计今天都起了个大早,去种玉米或者是点豆子去了。

沈家的三个妞虽然年纪小,但是干活却是非常的快,尤其是割草。

估计去给她们割草打整地边去了,而魏家的两个小鬼虽然没有沈家的三个妞能干,但是生为农民,点个玉米丢个豆子还是可以的。

齐雨洛大概的估计了一下,十点左右大家就会回来吃饭。

不能帮助春芽做饭,齐雨洛就在屋外的灶台放了两大锅的水烧着。

等到他们回来至少还有热水洗把脸吧!这是目前的齐雨洛能够力所能及做的事了。

在厨房瞄了一眼,发现都是热昨晚吃剩的菜,另外就从新烩了个素菜的笋子。

齐雨洛觉得顿顿都吃笋子,就是山珍海味也会吃腻的!

在院子里看了自己过年撒下的白菜种子已经长出苗来了,拔了一箢篼,摘好拿到厨房。

让她们给弄了个汤,才觉得好一些。

农忙累了一天回来,吃得最多的不是什么大鱼大肉,而是清淡的菜和一些素汤青菜。

等到累过了,才会觉得肚里缺油,这时吃的才是肥肉,才不会吃得很多却感觉不到饱。

春芽没有过累极了的感觉,还是和以前一样的做法,却不知道人累狠了是吃不了什么大餐的,这时候有一碗汤饭就是最好的食物了。

齐雨洛在齐家的门口看到外面的土地,一眼就能看清哪些地是自己家的。

自家的地因为种的是冬小麦,叶子已经在开始黄了,而旁边的人家都还是郁郁葱葱的,远远的望去就像一根黄色的丝带嵌在绿色的衣服上一样,像一副油画,又像故意画上的印象画。

第一眼觉得没有什么内涵,仔细一看又觉得非常的有想象空间。

事情果然如齐雨洛预料的一样,齐家人回来很少夹油腻的笋子吃,多是夹那碗白菜汤。

☆、第九十一章收获小麦,放过郑良风

吃完,蒋中行才道:“今天这白菜汤可算是做对了,要是还像昨晚那样吃,我估计看到就会腻。”

蒋中行的话,让春芽一愣,“这都是小姐让我做的,当时没说为什么,看了灶台一眼就去地里拔菜给我了。做汤也是她吩咐的,我看有个竹笋土鸡汤就没想再做汤。”

蒋中行听了非常的诧异,十分诧异的看了几眼齐雨洛才低头继续喝茶。

早就对如今的齐雨洛有些怀疑了,只是自己的主子,他不该怀疑自己的主子是另一个人,可听到春芽的话,他总有一种感觉,那就是自己的主子变了。

想起以前的种种,蒋中行更加确定齐雨洛早就不是当初秦睿侯府的小丫头了。

也许是磨练让人变得坚强了,让十分希望自己主子能够担负起责任的蒋中行,不想往最坏的方向思考。

又略有深意的看了齐雨洛一眼,蒋中行才收回了自己的目光。

后来的几天,果然有了春末的感觉,天气渐渐的暖和了起来,没过几天就将麦地全部的晒黄了。

金色的麦浪成了郑家湾独特的风景,过路的人总会不自觉的看几眼。

长长的麦穗,让一开始怀疑齐雨洛种法的人也露出了羡慕的神色。

这时的农人种麦都是自家上一年收成的麦子做种,看到齐家的麦穗又长,颗粒又饱满,都打起了去齐家换种的主意。

而这几天沈魏两家也将工具都拿出来修理了一遍,尤其是镰刀和草链子都磨得发亮,就等齐雨洛一声令下就开拔到地里了。

齐家的地多,足足有三十多亩,除了一些边角的地方都种上了冬小麦,这收获就是大问题了。

如今没有打麦机,更加没有收割机,要靠以前的人工来收割确实有些困难。

好在齐家收获得早,和大家错开了,所以打麦场应该不会有人抢。

齐雨洛早就让蒋中行到里正家打了招呼,最近要用打麦场,如今又不是农忙里正自然也乐得卖齐家一个面子。

明天就要收麦子了,齐雨洛正在给大家分配任务,“沈魏两家的是主力军,地里割麦的事都交给你们了。”

沈魏两家自来齐家就知道只有他们两家人是地地道道的农民,这做农活当然只能靠他们,有几个帮手已经是不错的了,于是点头表示知道了。

齐雨洛看着蒋中行道:“你和一个暗卫用牛车运送麦穗去打麦场,而蓝家的兄弟就帮着割麦吧!”

考虑到运送麦子,两个人应该够了,而割麦的四个人还不知道要割到牛年马月,才将蓝家兄弟分到割麦的里面。

另外就是这些女孩儿了,“春芽和夏荷就负责家里人的饭菜,如今可不是以前,天气热了干活就更是汗流浃背,你们不仅要做饭还要送茶水。”

想到出汗会缺盐,多喝茶水固然解渴,但是对身体不好,一个农忙下来估计人就软趴下了。

“你不用泡茶水了,就将我去年晒制的那些草茶拿出来泡,另外在弄一个淡淡盐开水,渴了的时候没人必须要喝一碗。有空还要煮消暑的绿豆汤。”

这么一说,春芽也觉得自己的任务有点儿多,感觉时间有点不够。

齐雨洛也觉得两个人似乎有点儿少,就对魏家的两个孩子道:“魏春天和魏青葱在家帮你们烧火递个东西,最近几天都不要贪玩儿了。”

魏家的两个孩子因为最小,加上有个男娃娃支门子感觉比沈家高一等,沈家的三个小妞都在下地干活了,他们两个只要不安排活就到处跑。

一直觉得还是孩子就没有给他们安排活儿,但是最近两个孩子有点儿无法无天的感觉了。

记得上一世在农村的时候,五六岁的小孩儿也要力所能及的学干一些家务了,她可不想供出两个祖宗出来。

齐雨洛这话一出来,魏陈氏眼睛闪了一下,显然对于自己儿女到处疯玩没有一点儿奴才样的行为十分清楚。

心里有些失望,人心思变,魏家来齐家半年都没有,就已经学会表面一套,背面一套了,如此下去那还了得?

沈家的遭遇齐雨洛同情,但是沈家两口子兢兢业业,也是忠仆,如果可能会尽量的对沈家的三个妞好一些,将来也给她们找个好人家。

思绪纷纷扬扬的飘荡,良久才对着秋稻和冬麦道:“你们两个的任务也很重,那就是去打麦场守着,别让人把家里的麦子偷走了。这可是齐家几十口的口粮!”

齐雨洛愿意相信郑家湾绝大多数的百姓都是好人,但是谁能保证这么多的人里面没有一两粒老鼠屎呢?

不能因为你没有表现出来就不防范吧!出了问题就悔之晚矣,何况是这个关键时刻,粮食就显得更加矜贵了。

齐雨洛绝对不会在这个节骨眼上让粮食出问题,所以才有这样的安排。

甚至她还有一个想法就是明天自己到打麦场去坐着,暗卫保护自己的同时也保护麦穗。

“下午的时候,沈二就不用去地里割麦了,直接去打麦场开始碾麦子,争取早日将麦子清理出来。”

沈家的牛多,两条用来拉麦穗,还有一条用来碾麦子,这样就能节约不少的时间。

况且碾麦子需要阳光比较足的天气,尤其是正午最好。

太阳将麦穗晒的脆脆的,碾子一过,里面的麦粒还不赶紧的滚落出来!

见没什么吩咐的,明天还要早起干活,那就早睡早起吧!

齐雨洛起身往自己的屋里而去,留下的人也三三两两的散了。

回到屋里又各自的说几句才睡下,估计这些人家里只有魏陈氏睡不着吧!

一夜无眠,五更天东方刚刚发白,大家就起床开始收拾农具准备上山了。

一个个打着哈欠,眯着眼睛,摸索着自己的镰刀或者草链子,往山上走去。

路过人家的时候引来几声狗吠,主人家以为是贼又是一阵警觉的偷瞧,渐渐的没了动静才钻进被窝睡个回笼觉。

一些勤快的人家,想着反正一会就要天亮了也就懒得在回去睡了。

农村人都是勤快的,除了个别是好吃懒做的都起得早,尤其是在这个农忙的季节里。

齐雨洛也因为心里想着事睡不着,罕见的起了早,在院子里扭了几下腰才去地里看了一下。

路过自家育的秧苗田,见里面的秧苗都长成深青色,明显是营养充足的样子。

仔细看一下,许多的秧苗还分出了侧苗,看着就是丰收的样子。

秧苗在种下的时候发的侧苗越多,在一定的情况下收获的稻子就越多,这不像玉米一棵就结一个,偶尔多结一个还会影响另外那个的产量。

稻子和麦子有点儿像,他们会发出很多的侧芽,侧芽越多最后抽穗就越多,当然结出的果实也就越多。

计秧有个好处就是长起来的秧苗都比较大,发的侧芽多,插大水秧的时候,一窝种一棵就非常的合适了。

而通过撒稻谷的秧苗因为空隙以及营养的原因,则长得不均匀,有大有小不说,还有很多都还没有来得及发侧芽,要等到第二次种下才会发侧芽。

秧苗好,第二次移栽后返青快,长得也快,当然收获得也就早了。

太阳渐渐的升起,红彤彤的,彰显这又是一个艳阳天。

这样的天气对于收获的农人来说是个甜蜜的负担。

太阳大,不用担心收回去的粮食因为水分多而发霉或者发芽,而对于在地里干活的农民来说,太阳大就意味着要流更多的汗水,以及付出更多的艰辛才能将粮食收回家。

但是即使多流汗水,农民见到丰收的粮食也觉得喜悦,她们最不喜欢的就是在收获的时候遇上雨天了,尤其是阴雨连绵的梅雨。

若是遇上阴雨连绵的时间,就等于一季的劳动都白费了,成熟的麦子、稻子和玉米在吸足了水分的时候会直接在秧苗上发出新芽。

所以靠天吃饭真的不是吹牛,也不是无中生有,好的天气会事半功倍,而遇上不好的天气就是事倍功半了,有时还是徒劳无功。

看着山上的人们忙得热火朝天,自己似乎也被那种收获的喜悦感染着,脸上不自觉的带上了笑容。

太阳渐渐的升上来,郑家湾的山林带上了一股神秘的雾气,而这雾气被太阳穿透的时候一天真正热的时间就来了。

农民一般都会在露水干之前多干活,尽量在正午之前不再山上,否则很容易中暑。

现在是春末夏初还好一些,要是遇到闷热的夏天就不是人在太阳底下直射能够承受的了,尤其是进入伏天以后,那是一年最热的时期。

齐雨洛看着这神秘的山林,以及勤劳的农人,觉得非常满意现在的生活。

来时兴致勃勃,归去时也觉得情绪高昂。

想到一会儿还要去打麦场看着麦子,给别人留时间吃饭,齐雨洛又提前回家吃饭去了。

在家里随便吃了两碗饭,就带着暗卫去换秋稻和冬麦两人了。

打麦场里两个女孩儿坚守在麦堆上,站得高看得远,坐在麦堆上也可以将周围的一切看入眼里,如果有什么坏心思的人肯定逃不出她们的法眼。

俗话说门锁防君子却防不了强盗,两个十一二岁的小姑娘可以防备这宵小却防备不了真正坏心思的人。

这不问题就来了,齐雨洛远远的就能听到冬麦在问秋稻,“我们要不要走个人回去告诉小姐啊?”

秋稻有些迟疑的道:“如今还没有出事,小姐又怀着身孕,要是打扰到小姐休息,她不会恼了我们吧?”

冬麦有些生气的道:“小姐是那样的人吗?不要把在那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