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古代开产科》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回到古代开产科- 第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刘七巧哦了一声,又问:“什么事儿那么急呢,倒是跟要人命一样的,天大的事儿,哪有早上知会,下午就办的呢,你这一走,我们什么时候才能再见面呢?”
    刘七巧看着方巧儿,见她微微一怔,眼眶红红的又像是要哭一样,便没再往下说,想了想道:“巧儿,你等着我啊,我有东西给你!”
    刘七巧这一路上跑的飞快,心里也不知道是个什么滋味,明知道方巧儿这一走,运气好是个姨娘的命,运气不好就是一个守寡姨娘的命,反正这辈子她的命是好不了了。想想自己势单力薄,空有一颗现代人平等自由的心,却也不得不屈于现实,心里多少有点难受。
    李氏见刘七巧兴匆匆的出门,愁眉苦脸的进门,心里便犯嘀咕。
    “怎么了这是?好好的出门咋就这样了?”
    刘七巧听李氏问她,心里越发不是个滋味,一把抱着李氏,靠到她肩头道:“娘,巧儿要去城里给人冲喜了,也不知道那男人能不能活,你说她的命怎么就那么苦呢?”
    李氏拍拍刘七巧的后背,安慰道:“命这东西,娘胎里带出来的,这有啥办法呢。这些年村里不景气,卖儿卖女的也不知方家一家,明儿是初一,娘去土地庙上香,给巧儿求一个平安符,让她路上带着吧。”
    刘七巧就着李氏的肩头擦擦泪:“她今晚就要走了。”刘七巧拿起李氏手中的枚红色比甲道:“娘,就把这件衣服送给巧儿吧,她去城里,总也要穿的好一点。”
    李氏看看自己的女儿,揉了揉她的头脑道:“随你,反城里好看的料子多的是,让你爹再给捎几块回来。”
    李氏赶制好了比甲,刘七巧又回自己房间,拿了几套衣服和几样不算贵重的首饰,包成了一个包裹,揣着往方家去了。
    周氏已经给方巧儿洗好了头,正在院子里为她梳头。不得不说,方巧儿长的很好看,瘦瘦小小的身材,才十四岁就已经□□的。脸蛋却跟她的身子不一样,两腮微微带着些婴儿肥,一双杏眼圆溜溜的,漂亮的很。
    刘七巧进了院子,也不多话,拿着包裹就往方巧儿的怀里一塞。
    “我也没什么好东西给你,这几件衣裳我也没穿过,我娘做了留着我去城里穿的,既然你比我先进城,那就先给你好了。”
    方巧儿抱着包裹,低头坐在凳子上,后面周氏笑着道:“七巧,那可真要谢谢你了,我还愁今儿巧儿没一件像样的衣服出门呢。”
    刘七巧冲着周氏尴尬的笑了笑,这样卖儿卖女的母亲,虽说也是没办法,但终究让七巧觉得原谅不起来。
    周氏帮巧儿扎了一个发髻,正想拿一根木簪子固定,刘七巧从包裹里拿了一支淡青色的玉簪子出来,成色不算很好,但刘七巧觉得很古朴,所以一直很喜欢,这次也一并送给了方巧儿。
    方巧儿认得这跟簪子,是同刘七巧一起赶集时候淘到的,两人还约好了,等及笄的时候,一定要用这根簪子挽成年后第一个发髻。
    方巧儿说什么都不肯要,推了几次,周氏却一点不客气的拿了过去,簪在了方巧儿的头上。
    “女儿啊,从今往后,别人问你几岁,你就说你已经十五了,知道不?”
    “知道了。”方巧儿低下头,略有些歉意的看了一眼刘七巧。刘七巧拉着她进门换衣服去。
    不多时,方巧儿换好了衣服,从里面出来,浅粉色的棉布长裙,外头套着枚红色的比甲,略略收腰,当真是一个水灵灵的大姑娘。
    周氏围着方巧儿转了几圈,直呼自己女儿长的好,又是高兴又是落泪的。刘七巧看着心里难过,便寻着由头先走了。

  ☆、第3章

当晚,刘七巧就看见许婶子来带走了方巧儿。两人坐着牛车,从村口的老槐树地下过去,方巧儿头一次穿的那么好看,几个小伙子都不由的看直了眼,但是谁也没有说什么,里面甚至还包括了从小就暗恋方巧儿的王铁牛。
    从那日之后,牛家庄两朵花就只有了刘七巧这一朵。但是和刘家相熟的人都知道,再过不了多久,刘七巧也要跟着爹娘去京城了。
    刘七巧发现,自从这消息传播开来之后,大家看她的眼神,多少带着羡慕妒忌,有没有恨,目前暂时还不知道。原来从古至今,人们对城市的热衷都是相同的,迈出大山,走向城市,是祖祖辈辈的村里人都向往的事情。
    在他们看来,进了城就可以跟刘老爷一样,吃香的喝辣的,在城里也娶上一房媳妇。可他们从来没想过,当年和刘老爷一起出去的四兄弟,最后也只活下了他一个。
    因为方巧儿的离开,刘七巧的心情郁闷了一阵子,没了闺蜜,刘七巧连自己平时爱去的地方也不去了。河滩上长了一大片新鲜的马兰头,往年她都会和方巧儿一起栽上一大把,回家用开水焯一下,然后用芝麻油凉拌着吃。今年看着那满滩的马兰头,刘七巧就感慨万千,也不知道方巧儿那男人好了没有,反正没消息总归是好消息的。
    刘七巧从外头回来,李氏便喊了她道:“你三叔去了京城,下午回来,一会儿你去他家候着,你爹给家里带东西了。”
    李氏口中所说的三叔,是刘家正房上的老三,和刘七巧他爹是堂兄弟,小时候关系很铁。刘老爹去了城里之后,时不时也接济一下家里人,眼下正是春耕的时节,刘老三就带着村里几个村民一起进城里贩粮种,有刘老爹在那头打点好了,做事也顺当很多。
    刘七巧应了声便又往外头来,她家如今富裕了,下地的活都用不着自己来。年前李氏看上一个穷人家的孩子,想买了回来给刘八顺当童养媳,顺便伺候刘七巧,被刘七巧给拦住了。有很多事情,刘七巧还是愿意自己做。
    刘七巧到了刘老三家门口,看见门口停着几辆牛车,几个年轻力壮的小伙子正在那里卸货。刘七巧还没往里面去,便被人给叫住了。
    刘七巧一看,是王二哥家的老四,村里头出名的老实大力士,年轻一辈的小伙子谁都比不上他。听说他十三岁的时候进山遇上了熊,非但没被熊给吃了,最后还把熊给打死了,拿着熊掌卖了好价钱。村里面几个姑娘都爱恋着他,希望能嫁给他当老婆,只有刘七巧和方巧儿对他没什么意思。
    私下里她们两个讨论过这问题,方巧儿不喜欢他,说他长的不好看,太粗狂了,晚上睡觉抱着就跟抱着头狗熊一样。
    刘七巧不是颜党,觉得王老四的长相其实还算周正的,至少鼻子眉毛眼睛都挺刮挺刮的,但她受不了那一身的肌肉,摸上去还带棱角边的,腹肌硬邦邦的,躺在上头还搁坏了自己脖子,太不划算。
    刘七巧喜欢的男人,说起来这乡下山里还真找不出来,她喜欢男人文质彬彬的,有文化但不可以迂腐;瘦弱但不可以体弱;谨慎但不可以小气;圆滑但不可以没担当。
    当时方巧儿就给了她这么一句总结:这样的男人,只怕这世上没几个女人是不喜欢的吧?
    “七巧,这个送给你。”王老四喊住刘七巧,从胸口掏了一样东西出来,他里面没穿中衣,就这样贴身放着,上头还带着点点的男人味……
    刘七巧看着他从怀中掏出来的如同至宝的粉红色小手绢,在内心深处长长的叹了一口气。我虽然没洁癖,但也不代表我不懂卫生。
    “乡下人哪里用得着这种精细东西,你快拿回去吧,我不需要!”刘七巧连忙退后两步。
    “听说你要跟你爹去城里了,以后就是城里姑娘了,这东西城里姑娘人手一件,我看着好看就给你买了。”王老四一边说,一边不由分说把那粉色的帕子塞到刘七巧的手中,继续道:“再过半个月我二嫂子就要生了,到时候还要请你帮忙,您要不收下,我们就更不好意思了。”
    乡下人就是这样质朴,大庭广众之下就送起东西来,外头还站在好几个小伙呢。其他人看了王老四着急的模样,无不意义深刻的笑了笑,各自背着种子往库里放去。
    刘老三从库房里出来,看见刘七巧正在外头站着,刘七巧也懒得跟王老四推三阻四,就收了帕子往袖子里一揣,喊了一声三叔。
    刘七巧走到客堂里,见三婶正从厨房里端菜出来,走到门口招呼外头的人道:“都忙了一天也饿了,进来吃口便饭吧。”她见刘七巧来了,笑着说:“七巧啊,你爹说要把你娘和你弟弟都接到城里,那你家这三百亩的地预备怎么办呢?总不能让它荒着吧。”
    刘七巧最知道这三婶,平日里属她最会做人,人精一样的,其实心眼比针尖还小。刘七巧两世对这种人都绕道走路,可人家问到了你面前,也由不得你不回答。
    “这个我还真不知道,我爹已经不管这里的事儿了,我姥姥家如今情况也不算好,我寻思着应该各家一半,到时候还跟往年一样收租子。”刘七巧是最知道这古代人了,所谓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她这么一说刘家的人肯定要跳脚的。可她毕竟是现代人,看着姥姥家清苦,她心里也不好受,所以先开口说了这法子试探试探,也省的以后李氏太过被动。
    果然她的话才说出口,刘三婶就恨不得跳起来道:“哎呀,这想法是你的还是你娘的,你们怎么能有这种想法呢?田地是刘家的,凭什么去给李家种啊,你婶子我活了这么多年,从来没听过有这种说法的。”
    这时候刘老三正好从外头进来,刘三婶忙拉着他道:“当家的,刚才听七巧说,他们家的地要分一半给李家种去,你在城里听五弟提过这事儿吗?”
    刘老三刚搬完货,额头上汗坨坨的一片,听了这话有些紧张的抬起头问:“这是你娘的主意?”
    刘七巧忙摇了摇头道:“我自己想的呗,哪有当女儿的看着自己爹娘受苦的,往后我们家去了城里,谁还能帮衬着我姥姥家,再说就是让他们家种,又不是白送了,不过就是亲戚朋友间互相照顾这点嘛。”
    刘七巧暂时还不想把这事情闹僵,因为闹僵了胜算就更低了,古代人的观念不好改啊。虽说李家也在这牛家庄,可李氏却也不常走动,怕就怕刘家这帮堂兄弟们说她那着刘家的东西贴娘家。古人就是有这么奇怪的想法,明明也不是你家的东西,沾上了一个姓氏,搞得就跟自己家的一样了。
    刘老三道:“这事儿你回去劝劝你娘,要这么干,就缺德了,那里有这样贴娘家人的,她如今可是刘家人。”
    刘七巧知道他们来来回回的就只有这几句,也听的耳朵生老茧了,就连忙点头答应了问:“三叔,我爹拖东西回来了没有?”
    刘老三指了指角落里的一个小包裹,里头露出一段浅绿色的缎面布来。刘三婶忙笑着道:“我搬的时候看着挺沉的,偷偷看了一眼,这料子不错,摸上去滑溜溜的,不扎人手。”
    刘七巧知道她定然是觉得这布料好看,起了心思,她媳妇怀上了小二子,也就个把月就要生了,定然是想摸上一两尺,做件小衣服的。刘七巧也不吝啬,开了包裹,那手比划着量出两尺来,扯了放在桌上道:“三婶,这一段就给娃做双鞋吧。”
    刘三婶看着这料子,这么多,足够做一套衣服的了,顿时心花怒放,把原先说的话也忘记了一大半。可刘七巧心里却还明白的很,姥姥家是肯定要帮的,本家也不能得罪了,都说富人命好,可是有一对穷亲戚的富人头大啊!
    刘七巧想到这里,莫名就想起红楼梦里王熙凤打发刘姥姥的做派,还当真是有大学问的。如今他们家只不过是有一点小钱,就已经被本家给惦记上了,有钱人不好当那!

  ☆、第4章

刘七巧抱着包裹从外头回来,远远就看见李姨婆的大儿子从自己家离开。她拿着包裹往桌上一放,问李氏:“娘,大表哥来做什么?”
    李氏放下手里的活计来拆刘老爹的包裹,一边道:“来借钱的。大侄儿满月要摆两桌,村里的红鸡蛋也没派,找我借几两银子周济下。”
    刘七巧知道这是牛家庄的风俗,哪家哪户添丁添口,都要给村里人派红鸡蛋,男的是双数,女的是单数。本来穷困一点的人家,也就略去这一条了,偏偏李姨婆家十几年了只得了这么一条喜事,说不办,也确实说不过去的。反正李氏是个菩萨心肠,这些年收不回了的银子,也不止一笔两笔了。
    “那娘啊,你回头等八顺回来了,让他记账上,咱借出去的钱,虽没指望他们还上,总还要记得的,不然爹到时候可要说娘持家无道了。”
    “你这丫头,鬼精鬼精的,我心里有数,这些年我娘家能帮衬的实在太少了,也怪我自己,当年嫁过来就没几分嫁妆。”李氏说着,就热血沸腾道:“娘一定要给你备一份体面的嫁妆,等到了婆家也不用看婆家的脸色。”
    刘七巧心中默默腹诽,娘你可想的真长远啊,嫁人对我来说——那实在是不知道何年何月的事情了。
    李氏翻完了包裹,便问刘七巧道:“这包裹是不是被人动过?”
    刘七巧自然是知道刘三婶翻过这包裹的,可毕竟是亲戚,不想闹开了撕破脸,便道:“我不清楚,三叔就放在客堂里,我进去拿就这样。”
    “我让你爹给你带了半斤红糖,给你熬粥养身子的,你看看,这里哪有半斤?”李氏拿着一小包牛皮纸裹着的纸袋子,在手里掂量了掂量。
    刘七巧方才只记挂着面料,对放在边上的另一个纸袋子没在意,这时候看过去,那纸袋子确实也被人动过,连包袱皮上都撒了一些红糖沫儿。她十二岁来葵水之后,就疼的七死八活,李氏不知道从哪里得了一个方子,说吃当归红糖粥能好。刘家虽富裕,可当归还是吃不大起,只偶尔刘老爹得了赏赐,稍回来一些。但这红糖粥倒是没断过。
    李氏叹了一口气,不由有点怒火中烧:“每次叫你三叔稍东西回来,就缺斤少两的,我又是个薄脸皮的,也不想跟他们争,他们倒还当真我好欺负了!”
    刘七巧按着李氏坐下,为她锤着后背:“娘,二堂哥的媳妇要生第二胎了,他们家正好用得着红糖,娘你心眼好,就算了吧,眼下我们还有更重要的事情,这些小事别放在心上。”
    李氏听刘七巧这么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