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古代开产科》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回到古代开产科- 第23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虽然说不至于饿死,但是要做什么事情,难免就束手束脚了。
    “对了,明儿我把紫苏带回来,最近好些病人都病愈回家了,水月庵那边也够人伺候了,也是时候让她回来了。”
    “可别。”刘七巧说着,打了个哈欠,有了一些困意,只开口道:“让她再你跟前服侍着吧,等你也不去水月庵了再回来,不然你一个人在那边我还不放心呢。”
    “你不放心什么?”杜若不明所以的问道。
    “我不放心你啊……还有你的病人、还有水月庵里头的那些小尼姑。”刘七巧说着,伸出双手捧着杜若的脸颊道:“谁让你长得这么招蜂引蝶的?还不行我不放心吗?”
    杜若没好气的笑了笑,伸手揽了刘七巧睡觉。
    话说,刘七巧还真不是白担心一场,在水月庵里头,还真有对杜若虎视眈眈的人。不过水月庵的小尼姑们,那都是一些六根清净的主,就算偶尔有六根不清净的,顶多也只是肖想肖想,断不会做出什么出格的事情,毕竟有大长公主管制着她们。
    而那些病人里头,却有一个叫徐婉的姑娘,对杜若当真是上了几分心思的。病没好之前,每天都要弄出一些小动静让杜若去多看她几回,如今病好了,也不肯回家,说是要在水月庵尽一尽心意。
    徐婉不是京城人士,几年前跟着父亲来京城投亲的,谁知道亲戚早已经不在京城了,因为长得颇有几分姿色,就被牙婆看上了,买到了大户人家府上,做小丫鬟。起先还算老实,后来便不老实了起来,打起了勾搭主子的心思。那些大户人家家规森严,但凡是你有那么一点苗头,就被扼杀在了摇篮之中,所有她没得逞就被人给撵出了府上,从此之后,便没的营生,又因为得罪了那牙婆,便没再没有人家买她当丫鬟。不过主要原因是她年纪大了,谁家也不会买一个进去了就要结婚生子的丫鬟。
    从此之后,徐婉跟着自己的老父亲便搬到了讨饭街上住。那讨饭街上倒是有几个苦干踏实的年轻人,对她有点意思,可人家长了一颗想当少奶奶的心思,哪里能看上那些人。偏生讨饭街上有什么有钱人,所以一直耽误到今天,也没把自己给嫁出去。
    这次她得了麻疹,原本以为自己是要死的,可谁知道居然有这样的机缘,非但没死,还被这么年轻英俊的太医给救了,一颗心顿时就不安分了起来。
    紫苏平常不是爱说话的主,进了王府之后,就更知道祸从口出的道理,所以平常也只跟相熟的几个人聊聊天而已。
    因为紫苏病好了又留下来水月庵照应,所以杜若给她们几个令包括太医院派来的几个医女单独安置了几个房间,这徐婉就正好和紫苏住在一个房间里头。平常徐婉就会逗着紫苏聊起刘七巧的事情。
    刘七巧在京城名声很大,一般人都知道她会接生这回事儿,不过其他的事情,就不太知道了,徐婉便装作惊讶道:“你说大少奶奶一个年轻姑娘家做这种事情,脸面往哪儿搁呀,要是以前在我们老家,铁定是要嫁不出去的,怎么杜太医就那么喜欢她呢?紫苏你倒是说说看呢,我这正好奇呢?”
    紫苏就算是神经太粗大,从这几天看她在杜若面前的殷勤劲儿,便也知道了徐婉的心思,只笑着道:“这些我哪里能知道,不过我倒是知道一些别的事情,说给你听听也无妨的。”
    徐婉便睁大了眼睛,心想不管听什么,总能多了解一点也是好的。
    紫苏只叹了一口气道:“你大概不知道,我和少奶奶,那还是同村的姐妹呢,当其实我们年级相仿的,有姐妹三人,其中有一个,算得上是我们三人中最出挑些的,原本就在杜家当下人,当时还是给杜太医冲喜时候,算是嫁进去的,可后来你知道怎么了吗?”
    “怎么了?你说说?”
    “还能怎么样?最后回了牛家庄,嫁给了隔壁村的一个老地主当小老婆呗,也不知道她下半辈子怎么活。”紫苏说道这里,想起方巧儿来,还当真为她给叹了一口气,当初她要是不认死扣,留在京城,这会儿铁定有好日子等着她的,可如今真是自己把自己给白白糟蹋了。
    “为什么呀?”徐婉只带着些后怕问紫苏。
    “为什么?不为什么,杜太医不喜欢呗,杜太医二十了房里连个通房也没有,除了跟着少奶奶过来的我和绿柳,其他两位服侍的姐姐都已经有了人家。就那个冲喜的,在杜家他房里待了三个月,杜太医也没动她半分啊。”
    徐婉听到这里,只觉得意兴阑珊,这杜太医该不会是有病吧,见了姑娘都没那种心思?怎么跟她以前遇到的公子哥都不一样呢?不是身体上有病,必然是心理上有些不正常的!
    徐婉想了想,虽然她觉得杜太医那张脸长得还是不错的,可若是在那方面不行,那也是百搭啊!又想起方才紫苏说的那冲喜丫头的后果那么悲催,她的一些花花肠子,也就一点点的消磨了。
    第二日一早,徐婉便理了理包袱,也不等杜太医来,便先跟院里的人告别先走了。心里还郁闷的想,白在这边做小半个月的苦力了,倒是亏了。

  ☆、206|4。19

因为是重阳佳节,所以两位老爷和杜若都提早回了杜家。刘七巧还让厨房的厨子留了一个灶台下来,做了一块素重阳糕,连同那些老太太们画押过的“欠条”,一起送到的水月庵,把大长公主给乐的合不拢嘴了,只笑着吩咐下去道:“从明儿开始,挨家挨户的去向这些个老太太们化缘去。”
    到了晚上,杜二太太总算是给了杜蘅面子,几天没露面的她也出来吃团圆饭了。只不过眼睛还红红的,脸也哭得有点肿。众人原先都挺高兴的聊天,结果见了她出来,也不敢大声说笑了。倒是杜老太太见了她,才开口劝了一句道:“你都奔四十的人了,嫁到杜家也快二十来年了,怎么还跟当年的小媳妇一个样呢,二老欺负你了吗?他要敢欺负你,你跟我说,我来教训他!”
    “媳妇不敢。”杜二太太哑着嗓音回道:“二老爷对我一直都很好。”
    “好就好,那就开开心心坐下来,吃一顿团圆饭,整天在家里哭哭啼啼的像个什么样呢!”杜老太太说着,便让丫鬟们上菜了,那边姜姨奶奶也只劝慰道:“娘家的事情,自有你哥哥张罗,你都是嫁出门的闺女,能帮衬着做到这一步不错了。”
    姜姨奶奶一边说,一边也只是叹息,沈氏便也低下了头,想起姜梓歆来,可惜他们姜家如今是自身难保,剩下的银子又要用在姜梓丞的仕途上,所以这次竟是一两银子也没拿出来。如此一来,姜梓歆在齐家的日子就越发难过了。
    可当初自己截了人家的胡,如今便是不如意,也只能打落牙齿活血吞了。杜二太太原本觉得自己倒霉,如今瞧了姜家人的模样,便觉得这世上却还有比自己更倒霉的,心情没来由就好了不少,只勉强挤出一丝笑意道:“姜姨奶奶说的对,大家别客气,都、都吃饭吧。”
    这会儿大家才都动起了筷子,刘七巧也跟着拿起筷子吃了起来。杜苡和杜芊正跟杜茵说起今日在安富侯府上的见闻,只笑着道:“下回我介绍那安富侯家的四姑娘跟姐姐认识,长的可好看了,还精通制香,听她说香制得多了,连自己身上都会有淡淡的香味儿呢,她今天给去的姐妹们都送了香,一会儿我把我那份给姐姐送过去。”
    “我那还有呢,上回大嫂还送了我一盒香,我还没用。”
    杜芊闻言,只假装撅嘴问道:“大嫂怎么只给大姐姐送香,不给我和二姐姐送呢?”
    杜茵原只是用她来挡一挡她们两人的好意,谁知刘七巧又是一个没脸没皮的,只笑着道:“我那香哪是给你的,那是雅香斋新出的状元香,听说看书的时候点着,将来就可以中状元的,我这才巴巴的给你弄了一盒来。”
    众人只恍然大悟道:“哦……原来是状元香。”
    杜茵一下子脸红到了耳根,侧着身子道:“我不理你们了。”
    宴会照样是设在了听香水榭,中间用沉香木雕的四季如意屏风隔着,杜茵和姜梓丞只背对背的隔着,让杜茵有一种幸福的感觉。这几日杜茵为了齐家的事情伤心,姜梓丞还几次托人送了几本书、几页诗词歌赋过来,逗她开心。
    “大嫂子既然不是送给我的,干嘛偏送到我这里,还不同我说,万一我用了,岂不是浪费了大嫂子的一片苦心。”杜茵顿了顿,不好意思的开口道。
    “我寻思着,反正都是一家人了,送给谁不一样送吗?再说送到漪兰院也比送到梨香院近一些,你们说是吗?”
    “是是是,大嫂子说的最对了。”杜苡和杜芊都附和道。
    用过晚膳,沐浴更衣之后,刘七巧坐在软榻上随意的翻看了眼杜若平常看的医书,见鬼画符一样乱糟糟的一片,压根都不知道写了些什么,便十分佩服道:“这本书什么玩意儿,我怎么一句看不懂?”
    杜若凑过去看了一眼道:“这是天竺国的医书,我没事看着玩的,上面写了几样东西很有意思。”
    “你还能看懂天竺文?”刘七巧觉得杜若简直就是一本十万个为什么,越读就觉得越精彩啊!
    “连猜带蒙,再查查字典,也差不多了。”杜若说着,挤上了软榻,凑到她耳边道:“听说你今儿可是把京城的老太太们都得罪了遍了,就为了哄大长公主开心?”
    “这叫得罪吗?这叫给她们积功德,她们贵人事忙,有我提点着才好呢!”刘七巧说着,往杜若怀里凑了凑,继续道:“不过主要还是为了逗大长公主开心,再说那么几两银子对那些老太太们来说,还不是九牛一毛的,倒不如拿出来做点善事,大长公主是什么样的人,估计也不会为了这些事情向皇上要银子,皇上呢,谁不问他要银子他就当不知道,总不能让大长公主做了善事还吃亏吧?”
    “你这脑袋瓜子,可真会想啊!”杜若揉了揉刘七巧,抱着她往床上去了。
    刘七巧看的没错,赵氏果然是官家的一把好手,再加上她的出身在那边镇着,下人们都不敢造次,刘七巧只觉得比以前跟着杜二太太的时候,反而轻松了不少。杜二太太说实话太过要强,很多事情马马虎虎的,非要弄出个子丑寅卯的,这一点上下面管事们也都有怨言。赵氏则是抱着试用期的心思,所以什么事情做的差不多就够了,反倒达到了一种默契度,让管事们觉得这种氛围和轻松自在。
    刘七巧和赵氏两妯娌有说有笑的办完了差事,赵氏回自己院子带孩子,刘七巧则奉了杜老太太的意思,去珍宝坊定几样首饰,临走之前还去了一趟杜太太的房里,问她有没有什么东西要的,她一并就买回来。
    杜太太想了想道:“上回在雅香斋买的茉莉香粉瞧着还不错,你再给我带一些回来,我让丫鬟们坐着放香包里头,带在身上闻着挺好的。”哪种茉莉香粉都是用在脸上的,杜太太却只用它做香袋……想想也是够浪费的,刘七巧觉着,要是做香袋,用茉莉花干就够了!不过花婆婆的钱,还是按照婆婆的意思比较好。
    珍宝坊就是朱雀大街上,离宝善堂也不过就是五六个门面,不过刘七巧却还是第一次来。作为一个穿越者,她对这些古代的首饰还停留在欣赏艺术价值的层面上,每当丫鬟们把这些繁复的东西往自己头上送的时候,她总觉得有着略略的不真实敢。然后这些东西,比起她前世在博物馆中看见的,还要华丽、富贵、耀眼夺目。
    宝善堂是珍宝坊的大主顾了,杜太太虽然没有闺女,可是她对三个侄女都很好,逢年过节多多少少总要赏赐几样。上回给刘七巧的聘礼,那十付头面可足足花了珍宝坊师父两个多月的时间。
    珍宝坊的掌柜的听说宝善堂的大少奶奶来了,急忙就迎了出来。与别处不同的是,珍宝坊的掌柜的是个四十出头的妇人,长了一张圆脸,看上去很和气,头发梳得一丝不苟的,只在鬓边斜插了一根款式新颖的簪子,看着和夺人眼球。
    “早就听过大少奶奶的名头了,只是我们这店小,总没迎的上您,今儿您来了,倒是蓬荜生辉了起来。大少奶奶喜欢些什么,不如到里头,我拿了画册,给您慢慢选。”
    “我先在外头看看,我喜欢看实物,画上面的虽然好看,但总没有实物显得有灵气。”刘七巧说着,来台一排柜台前。古代的柜台没有玻璃,东西就一样样的放在地下垫着的真丝布料上。越发映衬得巧夺天工。唯一的遗憾是,古代没有切割术,所以很多宝石只是打磨的平滑圆润,还不能真正的绽放出她最耀眼的光彩。
    刘七巧往前走了几步,忽然缺瞧见角落里头有一枚赤金碧玺簪子,做得是一个金凤衔珠的造型,凤尾巴各用五色碧玺,打磨成了四角平面状镶嵌在上头。凤凰衔的珠子,则是用细细的做成链子状的金属丝勾在了一起,在最末尾的地方汇在了一起,衔着一颗打磨圆润的东海珍珠。
    “这个簪子,我要了。”刘七巧指了指那簪子,低头道。
    “哟,这簪子是一个姑娘放在这边代买的,我瞧着没人喜欢这款式,也没定个价位,如今少奶奶喜欢,随便给个价吧!”掌柜的说着,只又开口道:“头一次瞧见把宝石弄成正正方方的模样,看着怪别扭的,没想到少奶奶喜欢。”
    “我觉得挺有意思的,样式也还可以。”刘七巧说着,便让绿柳跟着掌柜的去打包,又选了几样据说是最近京城最流行的款式,稍微变了些花样,给几位姑娘定了下去。这定制款的首饰少说也要十天半个月的,所以刘七巧便先付了定金,往雅香斋给杜太太买茉莉粉去了。
    其实就算杜太太不吩咐刘七巧到这雅香斋来,刘七巧今儿也是要过来一趟的。一来呢,打算把手上安济堂的店契还给朱姑娘;二来呢,昨儿在安富侯府上,大少奶奶给她闻的那个香,她总觉得有些不对劲,也不知道是不是心理原因,便想着带过来,让朱姑娘品鉴一番。
    过了头七,朱墨琴也换下了一身缟素衣裳,只穿了一套月白色的半臂夹袄,下头是同色系的八幅裙,绣着白梅的图案,头上别无冗饰,只带着银色折枝梅花镶珍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