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娇妻如云》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娇妻如云- 第54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

沈傲笑呵呵地驻足,回头走过来,道:“杨大人,恭喜了。”

杨真板着脸道:“恭喜的话就不必说了,老夫要清理京中的冗员,不知殿下可支持吗?”

沈傲两眼一瞪,真以为自己听错了,冗员的事历朝历代都有,到了徽宗朝的时候更是到了顶峰,原因无他,每年都有恩科,现在读书的又这么多,可谓是书生多如狗,朝廷先是弄出一个进士及第,后来觉得科举的人这么多,于是又扩招了一下,添了一个进士出身,再后来还有个赐同进士出身,这些人说白了都是官,而且大宋做官,基本上没有退休一说,老爷们都有一颗火热的悬壶济世之心,不工作到瘫痪在床或是撒手西还的时候是绝不肯挪窝的,请辞致仕那只是倒霉蛋的事,大多数人还是活到老,干到老,一定要干到油尽灯枯,一定要干到儿子生了孙子,孙子生了曾孙不可。

可是现在,这位莫名其妙进了门下的杨大人突然要清除冗员,这就等于是让一部人提早休假,休假这东西,身为大宋的官儿,作为这些读了圣贤书的人来说简直就是侮辱,人家还年轻气旺,还要为朝廷做贡献,怎么能说走就走?

沈傲不禁感叹道:“杨大人实在太有魄力了。”

魄力这个词,对古今中外的政客官员来说都是一个忌讳的词句,魄力就意味着要得罪人,得罪人就意味着要被人反攻倒算,遭人反对,在后世,反对或许不过是轰你下台,可是在这个时代,说不定人家是要往死里整的。商鞅车裂了,张居正被人挖了祖坟,杨真的下场会怎么样,恐怕只有天知道。、

杨真看向沈傲,一副视死如归的样子,道:“殿下认可老夫的提议吗?”

许多人的眼睛朝沈傲这边看过来,沈傲沉吟了一下,从本心上,沈傲也不太喜欢官员们没事去发挥什么余热,可是他当然知道,支持杨真的后果会是什么。

沈傲犹豫了一下,淡淡地道:“杨大人若是写好了奏疏,便送到本王的府邸来,本王署个名吧,这件事做得好了,也是利在千秋的事。”

沈傲这时候心里想,他娘的,杨真敢做,我这愣子为什么不敢?反对?谁来反对试试看,本王一巴掌扇死他。

………………………………………………………………………………………………………………………………………………

第一章送到,还有三天了,最关键的三天,老虎埋头码字,大家能支持的就支持吧。

正文 第七百三十九章:生命在于折腾

第七百三十九章:生命在于折腾

沈傲旗帜鲜明地站到了杨真一边,让所有人目瞪口呆,可是谁也没说什么,大宋上下已经有了个不成文的规矩,就是千万别惹煞星,他要折腾……那就随他折腾去吧。

春雨绵绵,宫外仍是阴霾一片,许多人冒雨从讲武殿走到正德门,外头的轿子都已经停满了,原本坐轿子来宫里,各家大人都会吩咐轿夫们将轿子停得远一些,现在下了雨,大家都是金贵人,所以不少的轿夫都自作主张,尽量地靠近了停放。

诸位大人们钻进轿子,轿子抬起,分道扬镳。

沈傲到了宫门的时候,看到太子的马车就在不远处,太子失魂落魄地要上车,沈傲呵呵一笑,朝赵桓叫道:“太子殿下……”

赵桓回眸,怨恨地看了沈傲一眼,最终还是乖乖地冒雨过来,道:“殿下叫本宫来,有什么吩咐?”

赵桓的姿态放到了最低,他这时就是再蠢,也知道这架子端不起来了,如今这太子,实在是落地凤凰连鸡不如。

沈傲和蔼可亲地道:“陛下令本王督导太子功课,不知太子的学业如何?”他撇撇嘴,随即笑起来:“罢罢罢,你先抄十遍四书五经送到本王这里来吧,殿下可不许请人代笔,殿下的笔迹,本王是记得的。”

十遍……

十遍四书五经,便是写一个月也未必能写完,沈傲的教导方法,实在太偷懒了一些。

赵桓恶狠狠地看了沈傲一眼,想要发作,最后还是忍住了这口气,道:“本宫知道了。”

沈傲不再理会他,叫人牵了马,冒雨打马回府。回到府上的时候,浑身已经湿透了,刘胜满是埋怨,道:“殿下怎么能这样不爱惜自己?这雨儿虽然不大,可是冒着雨回来,若是坏了身子怎么办?叫王妃们知道又要担心了。”

沈傲呵呵笑道:“那就不要让他们知道,去放了水,给本王沐浴吧,拿几件干净的衣衫来。”

刘胜应了一声,安排去了。

等到沈傲洗完了澡,这雨还没有停歇的迹象,他泡在浴桶里的时候还在想朝议的事,突然一个杨真做了大宋的首辅,实在让他接受不了。杨真是什么人?那真是冥顽不化,见了棺材也不掉泪的主儿。原本沈傲的打算是,除了这太子,他沈傲重新做人,再也不折腾了,好好地经营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与女真人玩一下心跳。谁知也是合该这些人倒霉,自己立地成佛,又来了个不要命的。

“又要翻天了。”沈傲想到冗员两个字,心里不禁窃喜,这可有热闹瞧了,到时候肯定要鸡飞狗跳的。

他兴致盎然地到书房坐了一会儿,结果半个时辰不到,杨真便到访了。

老家伙在奏对的时候还说自己老迈,可是看这办事的效率,简直就是刘翔他爹啊,沈傲的心里腹诽,叫刘胜带杨真进来,杨真两颊晕红,颇有几分扬眉吐气的样子,一见沈傲,也不和沈傲寒暄,屁股一落座,茶都不肯喝,道:“殿下不是说老夫要是拟出了奏疏,便送来给殿下过目?这奏疏,老夫已经拟定了,殿下能否看看。”

在大宋,有沈傲帮衬一下,做什么都能事半功倍,可要是平西王反对,再轻易的事也会变得繁琐。杨真看上去傻头傻脑的一脸老愤青的样子,其实心里头比谁都精明。

沈傲甚至恶意地想,这杨真是不是早就磨刀霍霍了,成天咬牙切齿地在想裁撤冗员的事,否则从朝议回来,最多也不过一个时辰,他就洋洋洒洒地把奏疏写了出来。沈傲接过奏疏一看,更是印证了自己的想法,这老家伙居然连章程都写出来了。

平时疏于职守的,裁撤

这一条,沈傲倒是没话说,衙门里什么不多,就是吃闲饭的多,吃闲饭的最可恨了。

贪渎的裁撤。

其实贪渎这一条,沈傲是很不认可的,主要还是要看人家的办事能力嘛,怎么能一棍子把人打死?张居正不是也贪渎吗?范仲淹、欧阳修家里不也肥得流油?你若说这些例子太远了,眼前还有一位平西王殿下不也好这一口?

沈傲已经开始觉得,老家伙这章程是专门针对自己的了。

他继续看下去,第三条是狎ji的送吏部处置。

“狎ji也要处分?”沈傲认真端详了杨真一眼,觉得老家伙是不是心理变态了,这大宋朝狎ji可是一件很高尚的事,官员才子们都以狎ji为荣,那青楼里哪个晚上没有穿着便服的官人大驾光临?这是万恶的封建社会,**怎么了?

杨真正色道:“狎ji靡费钱财,滋生了这种喜好的官员,必是赃官无疑了。不过……老夫也拿不准这件事,还要向殿下请教。”

沈傲皮笑肉不笑地道:“大人请说。”

杨真脸上生出些许尴尬来,踟蹰了很久,才开口道:“宫中据说也……”

沈傲立即板起脸来:“没有的事,子虚乌有,陛下后宫佳丽三千人,怎么会做这种伤风败俗的事?本王拿自己的手指甲作保,这种流言,杨大人切莫相信。”

杨真朝沈傲认真地道:“平西王何苦要瞒着老夫?这汴京城谁不知道?正如陛下所说,世上哪有什么空穴来风的事。老夫担心的就是这个,若是加这一条进去,陛下那边会不会生出不悦,当老夫是针对宫中?”

沈傲索性也不瞒了,赵佶自己做的丑事,怎么遮掩得住?想了想,道:“本王以为,这事儿倒是索性写出来才好,杨大人想想看,若是贼听见有官差叫人去捉贼,这贼会怎么样?”

杨真一头雾水。

沈傲呵呵笑道:“本王要是那贼,一定会卖力协助官差去拿贼,一者同行是冤家。二者越是卖力,就越能洗清自己。陛下看了奏疏,心里就会想,若是朕不拟准,说不准外头会说朕做贼心虚,这个时候,反而不好拒绝了。”

杨真不禁失笑,道:“这么说这一条非但不能删减,还要再润润笔了?”

沈傲本想提起笔来为这奏疏润润色,随即一想,杨真也算自己的恩师,自己若是添了笔,反而是羞辱自己的老师,于是便笑道:“大人可以再润色一下,不必有什么顾忌,说得冠冕堂皇一些,依着陛下的心思,非拟准不可。”

杨真大笑,满面通红地道:“若是老夫能做成此事,此生无憾了,老夫做了这么久的官,这朝廷里乌烟瘴气的事见得多了,只恨有心无力,如今既然做了门下令,便是粉身碎骨,也要做点事出来。”

沈傲只能道:“大人高洁,学生不如。”他改称学生,随即举起笔,在这奏疏之后署了自己的名字,双手将奏疏奉还,道:“大人可要小心了,砸了人家的饭碗,人家可是敢拼命的。”

杨真郑重其事地点点头,道:“死亦无所很。”

世人很难理解杨真的想法,寒窗苦读了几十年,好不容易有了做官的机会,登上了天子堂,却还要执拗的去做那种吃力不讨好的事,同僚对他使白眼,亲眷们疏远他,得到的不是荣华富贵,而是恪守着青灯草庐,这样的人一辈子求的是什么?

便是沈傲也很难理解杨真的行为,活着多好,活着才能吃喝,才能欢笑。有钱又多好,有了钱,才有红袖添香,才有锦衣玉食。同流合污多好,同流合污了,才能一人得道鸡犬升天,亲眷们得到好处,才会称颂你的功德。为了一个执着,偏偏要去做个活在自己世界的人,这样的人可以叫坚守信仰,也可以叫呆子、傻子。

沈傲不是这种人,他好享受,要养家,要糊口,所以他虽然有底线,可是大多数时候他还懂得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就是这样,还被人叫做是愣子。而这位杨真,沈傲名义上的恩师,只能算是一个书呆子了。

沈傲心里不禁想:“只怕也正是因为这个世上还有呆子、傻子存在,才让这污浊的世界多了几分光亮,才让这满是铜臭的天下多了一分色彩。还好……”沈傲嘴角扬起几分苦笑,自嘲的继续想:“本王不是这种呆子,杨真是蜡烛,烧了自己去照亮别人,自己又是什么?自己只是一个人,一个俗人,活在这世上,只求穿暖,只求自己的家人安康,能为子孙攒下财富,如此而已。”

可是沈傲还是决心和这呆子一起去上这一道奏疏,仿佛不具自己的名字,就像是一根鱼刺梗在喉咙,人活在世上,再俗不可耐,总要去激动一次,去做一件认为自己可以去做的事。

杨真接了沈傲具名之后的奏疏,脸上露出喜色,随即道:“有平西王具名,这事儿就成功了一半。”他沉默一下,继续道:“从前多有得罪之处,还望殿下勿怪。”

杨真从前也确实给沈傲吃过一些苦头,只说弹劾一项,这老家伙也没少给沈傲穿小鞋,换做是别人,沈傲早就一巴掌扇过去了,可是这时候,他只是笑着道:“世上纯粹的人不多,大人算一个,大人能为难学生,学生岂敢有什么微词?”

和杨真说了几句话,杨真见天色不早,起身道:“明日老夫便进宫去,殿下,再会了。”

沈傲起身将杨真一直送到中门,嘱咐道:“切记,这狎ji的事一定要再润色一些,越冠冕堂皇越好。”

杨真应了,钻入轿子,渐渐远去。

天色暗淡,雨后的黄昏说不出的清新,与平西王府门前的灯笼相互辉映,这光线揉搓在一起,照耀在沈傲的脸上,霎时间,这个俗不可耐的少年竟变得光彩照人起来。

………………………………………………………………………………………………………………………………………………………………

又是一章,长途火车下来,很累很乏力,一晚上在火车上睡不着,回到家,又怕耽误,所以先写了再说,现在终于写完了,整个人松了口气,终于可以安心的睡一觉了,同学们,月票有木有。

正文 第七百四十章:折腾开始

第七百四十章:折腾开始

永和四年二月十六,黄历上注的是:宜出行、乔迁,忌宴客。很平淡的一天,可是这一天,却注定不平淡,李邦彦完了,程江完了,处在这漩涡中心的人都知道,太子只怕也完了。这样的惊天大变,恰恰一点风声都没有,升斗小民们注定了要养家糊口,哪里有兴致去理会什么天下事?

士人们也看不透这局面,太子据说还受了宫中的奖掖,从此以后在宫中读书,读书是好事,谁都可以说出个不好来,唯有读书人不能说。所以,整个汴京出奇的平静,浮躁过后,尘归尘、土归土,看不出一点惊天动地的迹象。

新任的门下令还没有到门下省来,录事和书令史们等待了许久,才得到消息,杨大人直接入宫去了,至于入宫去做什么,却一时猜不透。于是大家只好各行其是,梳理奏疏的奏疏奏疏,递交中书的递交中书,一切都等杨大人来了再说。

文景阁里安静得可怕,只有赵佶翻阅奏疏的沙沙声,赵佶新梳了头发,整个人看上去精神奕奕,昨天的怒火已经驱散,取而代之的又是那惫懒之态。江山易改禀性难移,要让赵佶一时打起精神来容易,可要他打起一辈子的精神却是难如登天,赵佶懒洋洋地翻看着御案上的奏疏,显得有些不耐烦。

裁撤冗员……这可是一件麻烦透顶的事,赵佶这时候甚至有些后悔,早知如此,不该让杨真进门下,这才刚刚上任,就要闹事了。赵佶最怕的就是闹事的,沈傲虽然也闹,可是人家闹得多彩缤纷,这老家伙的闹法却是直截了当,一大清早就摆出一个态度,老夫是来折腾的,不折腾到鸡飞狗跳不可。

不过好歹人家也是新官上任,赵佶多少也得在意一下,所以还是认真地看了奏疏,他慢慢的翻阅过去,一字都没有漏,心里颇有些不以为然,不过是多一些官而已,何必大惊小怪?这事儿也能扯到江山社稷上?历朝历代哪一次不是如此?这么个折腾法,实在和祖法有点儿相悖。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