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娇妻如云》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娇妻如云- 第55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衙门的堂官居然三班轮替出去督察。

如此一来,连带着汴京的风气也都得到了改善,街上的泼皮、骗子都销声匿迹了不少,再加上平素一向招摇过市的衙内也都不敢出门,这天子脚下,居然一天都难碰到一件案子。

没有案子怎么能行?没有也要创造出案子来,否则京兆府的判官岂不是无事可做?无事可做就意味着随时可能革职,不得已,大家就只能寻些陈年旧案来审。这些案子,其实都是鸡毛蒜皮的小事,邻里之间谁家的树过了院墙到另外一家引起的争端,一只馒头引发的撕扯之类,换作是以往,京兆府哪里时间管这个,心情好的时候派个押司、差役去两边恫吓一下,叫他们谁都不许生事,谁再闹就抓哪个。这还是勤勉的,平素这种鸡毛蒜皮的事,苦主来告,大多数时候连理都不理。

而如今,这种鸡毛蒜皮的小案子如今已经成了香饽饽,为何?找事儿做,只有找到了事,才能让京察知道,本官还是有用的,朝廷还是需要本官的,本官绝没有蹲着茅坑不拉屎,大盗飞贼、杀人放火之类的案子毕竟少之又少,一个月也未必能撞到几个,这些屁大的案子,就成了保住乌纱的重要手段了。

京兆府里立即创造出了一个记录,某个姓邓的判官,坐堂一日,清理陈年旧案,一天居然审了五十多桩案子,到了下堂的时间,邓判官居然还不肯走,点了蜡烛继续审,自动自觉地加班加点,而且决口不要加班费,一直忙到了三更,实在是吃不消了,才被人给抬了回去。

结果第二天一个姓周的判官接替,立即咬牙切齿地大骂,这王八蛋居然把旧案都审了,叫本官审什么?简直是岂有此理。这还不算,人家一天审了五十多桩,你和他同朝为官,一个屋檐下的同僚,你要是审个十件八件的案子你好意思吗?到时候人家京察一查,哇,邓判官的工作量是一天五十好几,你居然只有七八件,虽说七八件在往日的时候也不算少了,可是这么一对比,你说你自己没有玩忽职守,不是冗员你自己信吗?

害群之马啊……这……

周判官欲哭无泪,没辙了,立即叫个胥吏回家知会一声,叫他们晚上送饭来,最好多带几件衣衫,夜里天冷,熬夜坐堂要冻坏身子的。

正文 第七百四十二章:天大的案子

第七百四十二章:天大的案子

天气渐渐炎热起来,反而到了夜间凉爽了一些,不过蚊虫逐渐增多,转眼就过了三月初,杨真这首辅如今算是过足了瘾头,十几天功夫,便裁撤了两百多个官员,汴京还不算,就是对外边的州府,门下省也是虎视眈眈,如今百官人人自危,居然一个个勤恳起来。

杨真的京察,得到平西王的大力支持,这是整个汴京都知道的事,如今有皇帝和平西王在身后,杨真做起事来游刃有余,换作是王安石在的时候,只怕早已被人群起攻之了。可是这时候,所有人都在沉默。

作为利益交换,杨真上疏,恳请宫中拟准泉州筹措万国展览。

赵佶看了奏疏,只问了一句话:“朕能不能去?”

杨真连想都没想,直截了当地回答道:“不能。”

赵佶立即表现出一副兴致缺缺的意思,道:“这是为何?”

杨真慨然道:“父母在,不远游。更何况是陛下?陛下乃是天下人的父母,担负社稷之重,岂可轻易离京远游?所谓万国展览,不过是我大宋厘清海政之后对万国示之以恩德的盛会而已,何须必须动身,只需遣一钦差使者前去安抚即可。老臣窃以为,平西王身份尊贵,又曾与各国打过交道,对泉州颇为熟稔,陛下何不如下旨意一封,请平西王前去泉州,召问各国藩王、使节?”

赵佶沉吟了片刻,道:“先下旨意让泉州上下筹办,待万事俱备了,再下旨意给平西王吧。”赵佶沉默了一下,又继续道:“朕听说外朝如今鸡飞狗跳,到处不得安生,杨爱卿,治大国如烹小鲜,你也老大不小了,何苦闹出这么大的动静。”

杨真正色道:“陛下此言差矣。”

赵佶没想到杨真会顶撞自己,脸色变得十分难看。听杨真继续道:“我大宋对士大夫实在过于优渥,优渥士人本是一件好事,可是凡事不能矫枉过正,令人肆无忌惮。陛下可曾记得那一次殿中那书生对陛下的责难吗?”

赵佶脸色变得更差,抿嘴不语。

杨真继续道:“其实并非是陛下不圣明,陛下更谈不上昏庸,天下人与陛下虽然相隔咫尺,却不啻天涯之远,天下人如何看陛下,并不是看陛下的德行,而是看官。”

“看官?”赵佶不禁喃喃自语。

杨真道:“若是天下的官员都忠于职守,则陛下的爱民之心才能得以展现,太原地崩,太远大都督和太原知府知法犯法,陛下远在汴京固然忧心如焚,可是太原百姓感受不到,他们只知道,陛下所派驻的官员并不去理会他们的死活,反而成了郑家的帮凶,残害百姓的侩子手。若不是陛下以平西王为钦差,只怕太原人提及到陛下早已咬牙切齿了。”

杨真倒也是真敢说,可是赵佶何等聪明,想到上一次那书生深深刺伤他的话,也不禁动容,危襟正坐地道:“杨爱卿说得有理,朕现在倒是明白了。”

赵佶这时候反而有点激动了,杨真也没有胡乱说话,虽说他随口指出了太原和前些时日在御前的忌讳,一开始赵佶听得暗暗皱眉,可是现在却是反怒为喜,为什么?很简单,因为赵佶是真的伤心了,而且颜面大失,那书生的话一直隐藏在他的心里,沉甸甸的,让他很不好受。而杨真指出,这并不是陛下不贤明,不是陛下昏庸,只是下头的官员徇私舞弊,欺蒙了陛下而已。

赵佶的心情舒畅了,没有错,朕并不坏,各地出了灾情,朕哪一次不是心有如焚?督促钦差赈济,各地的刑狱,难道朕没有少过文?这一切错就错在官员身上,是他们让朕背了黑锅,朕宅心仁厚,被天下人这般唾弃,非朕之罪,实在是有些人打着朕的招牌,在恣意不法,才酿成今日这个样子。

赵佶龙颜大悦,立即道:“杨爱卿说的不错,朝廷是该整肃一下,依朕看,现在这个样子还不够,京城要整肃,各地的路府也不能视若无睹,这件事由杨爱卿去办,朕信得过,任何犯有过失的官员,一概不能轻饶。这世上有一个太原都督,就会有十个太原都督这样的人,有一个太原知府,难道其他的知府就干净了?”他兴致勃勃地继续道:“你放心去做,出了任何事,有任何人敢横生枝节,有朕为你出头。”

杨真心里想,平西王教老夫说的这些话居然如此凑效,心里大喜过望,有了宫中坚定的支持,自己要大刀阔斧做的事就简单得多了。连忙道:“陛下圣明。”

赵佶含笑道:“平西王也常常对朕说,一家哭何如一路哭,这句话朕现在思量起来,却也没有错,处置几家官员,总比得过他们残害百姓玩忽职守的好。”

杨真连连称是,与赵佶寒暄了一阵,才从宫中出来,心里大是松了一口气,平西王是不可能永远坐镇在这汴京的,如今有了陛下的支持,自己就不必有反复了。到了正德门这边钻入轿子,吩咐人直接前往门下省,从这里到门下,虽然不远,可是由于道路曲折,却也要耗费半个时辰,杨真趁着这个功夫小憩一会儿,这几日忙得脚不沾地,实在是太困了。

小轿子摇摇晃晃的,里头的人靠在轿箱上假寐,骤然间,一声尖锐的铜锣声响,接着有人大吼道:“打死这混账”

杨真惊醒,还没发现怎么回事,掀开轿帘,发现这四面八方涌来不少短装的壮汉,朝自己这边冲过来,两个轿夫吓了一跳,当先被打翻,其余的人把杨真扯出来,杨真连人都看不真切,便受了几下老拳,他被打的懵了,堂堂门下令,居然有人敢当街殴打,这还有没有王法?

好在轿夫们也知道干系重大,不敢跑,反而拼了命往人潮里冲,大叫:“知道打的是谁吗?老爷……老爷……哎哟。”

杨真被打得晕头转向,眼看连性命都要交代在这里,他实在想不到,自己经历大风大浪,居然要死在一群看似泼皮的人手里。

一顿打下来,整个人都是遍体鳞伤,牙门掉了几颗,眼睛乌黑青肿,身上满是瘀伤,也顾不得斯文,毕竟总还算是老油条,用手护住了要害,正在这时候,有人大叫:“差役来了,差役来了。”

也幸亏近来京兆府这边做事勤恳,把差役都放出去日夜巡视,这边动静这么大,立即有十几个差役从四面八方过来,这些打人的还有人望风,一看到缁衣的差役提刀拿着戒尺过来,便大叫一声,这些人听了,也不逗留,鸟兽作散,一下子混入了人群不见了踪影。

等到差役近前了,才吓得魂不附体,被打的不是别人,正是当今的首辅,于是一面去叫医生,一面将杨真抬去京兆府,又一面去追逐凶手。

杨真也不说什么,到了京兆府,直接治伤,叫轿夫先去门下省知会一声,让他们正常署理公务,才见急急赶来的京兆府府尹、判官。

当值的周判官真是吓飞了三魂七魄,今日他当值,本来还心里不满没有什么案子让他忙活,谁知自己竟撞到了这么一个天大的案子,门下令被人当街打了,这还了得?到时候追究,第一个就是京兆府,是他周判官。

周判官乖乖地请了罪,那府尹也是苦笑不已,说了许多话,心里却在想,堂堂一个门下令,也不多带几个人上街,这汴京上下想打你杨大人也不是一个两个,今日倒是令我们为难了。

杨真脸色严肃,虽然已经敷了药,可是浑身上下仍然疼的厉害,连坐一坐都腰酸背痛,他年纪毕竟大了,骤然被人打一顿哪里吃得消,可是这时候,他反而意识到了什么,杨真这样的臭石头能做到堂堂礼部尚书的位置,若说没有一点政治智慧是不可能的,也正是因为如此,他反而松了一口气,杨真意识到,一个机会来了。

他抿了抿嘴,正色道:“这事不怪你们,不过天子脚下,有人居然敢对老夫逞凶,可见这汴京的治安糜烂到了什么地步,从即日起,京兆府的差役全部散出去,给老夫四处打探,是谁唆使,谁动的手,谁也别想逃脱干系。老夫给你们三日为限,三日之后,若是再没有音信……”

“明白,明白……下官明白……”这府尹心里也叫苦,这事儿太大,杨大人压他这府尹,他只能压下头的判官,判官再压都头,不管如何,一定要缉拿到真凶不可。

杨真颌首点头,便就地在这里休憩片刻,可是这消息就像长了翅膀一样,立即引起了整个汴京的哗然。

有人拍手叫好,觉得大是解恨,也有人意识到要出事,这事儿肯定不会小,还有人隔岸观火,一副漠然的态度,当然也有一些心急如焚的,不过这样的人少之又少罢了。

宫里已经得到了消息,陛下龙颜大怒,杨真是刚刚从宫里出去的,现在闹出这么大的事,这还了得?简直就是岂有此理,自然是下旨意严查,责令刑部、大理寺协助云云。

倒是平西王这边,消息也听到了,最先来报信的是刘胜,刘胜一听到消息,立即觉得这事儿和沈傲肯定会有关系,立即去通报。

沈傲不禁苦笑:“人查出来了吗?”

刘胜道:“还没有,不过看这样子,整个汴京动静这么大,查出来也是迟早的事,那杨大人也真是的,偏偏得罪这么多人,如今挨了打,只望他将来能收敛一点,这么大的年岁,和人怄气做什么?”

连刘胜都觉得杨真所作所为傻乎乎的,沈傲不禁失笑,道:“依我看,这人未必能查出来,你等着瞧。”说罢又道:“去,备一份礼物送到杨府去,蓁蓁不是和杨夫人关系不错吗?让蓁蓁代表咱们王府去。”

刘胜道:“王爷不去?”

沈傲摇摇头,想了想,惬意地坐在椅上道:“现在还不是你家王爷出马的时候,好钢要用在刀刃上才是。”

刘胜满脸狐疑,立即去了。

……………………………………………………………………………………………………………………………………………………………………

28号了,明天就是月末,老虎听人说,月票留在手上过了月底就会发霉的,那个……那个……假如能丢给老虎,老虎在远方默默地祝福你男的貌赛潘安,女的美若貂蝉,不男不女的大红大紫胜春哥。

正文 第七百四十三章:背后的谜团

第七百四十三章:背后的谜团

杨真的案子一时受人瞩目,京兆府不敢拖延,立即开始着手查起。

可是三天过去之后,京兆府的上下官员还是沉默。这种沉默像是早有默契了一样,不止是官员闭口不语,便是下头的差役也突然消停下来。

门下省虽然下了条子来查问,可是府尹只是回禀说无迹可寻,再宽容些时日。这府尹突然一下子变得大胆起来,居然连得罪杨真的后果都可以不再顾忌,连回话的语气都有那么点儿深意。

京兆府不来办,就去问刑部、大理寺,刑部、大理寺也是这般,先是敲锣打鼓,很是热闹了一番,随后,又销声匿迹,像是什么事都没有发生过。

杨大人被打,到现在居然连凶手都拿不住,这对京察来说,不啻是一次严重的打击。做事就和行军打仗一样,先要鼓舞士气,士气如虹,再势如破竹。可是现在,杨大人倒是势如破竹了,就在要顺势将这竹子一下子劈成两半的时候,锋芒却撞到了一根竹节,硬生生地挡了回来。

流言开始四起,不少好事的本就在等着杨真的笑话,这时候鼓噪的更有劲,平素不敢说的话,在这个时候居然可以肆无忌惮的说出来,什么杨大人也不过是欺负欺负咱们这些寻常人,什么这老家伙早晚要横死云云。

这一次当街痛打,给了反对者不小的胆气,京察在各个衙门居然一下子没了威慑力,甚至京察去吏部调集功考的档案,从前唯唯诺诺的吏部居然也冷言冷语了许多,要嘛是丢失了,要嘛就是这个得找某侍郎。等到寻了某侍郎,又如踢皮球一样提到司里去,许多人突然预感到,这一次声势浩大的京察,只怕要维持不下去了。之所以一开始被杨真耍得团团转,是这杨真架势实在太唬人,再加上一下子仓促不及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