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跃龙门》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鱼跃龙门- 第3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一个人会再与你结交你信不信!”

吼完之后,沈宗青慢慢喝了一口茶,给了李鸿过一个消化他刚刚的话语的机会,然后放下茶杯慢吞吞地说道:“不过嘛,只要你拜我为师,我就可以当做你以前的事情全都是年少轻狂,日后会好好教导你,比让你日后在官场上可以顺风顺水,你看如何?”

李鸿过闻言心中气愤不已,忍了又忍之后他还是出言道:“沈大人!当日我嫡亲的姐姐被那张子鸣气得投缳自尽,在你眼里只是些许小事?我与那张子鸣割袍断义问心无愧,放到何处理也是在我这边的!”

沈宗青闻言却是一阵冷笑,说道:“如若大家都知道了你曾与人割袍断义,自然会想探究原因,可是你大姐年前才刚刚嫁人,听说夫妻和睦,别人问你原因的时候,你是说出来还是捂着呢?”

李鸿过闻言一窒,理在他这边不错,可是在别人问他的时候他不能说啊!说了的话,岂不是在大姐姐的伤口上撒盐?大姐姐的名声岂不是毁了?那她这辈子的幸福不也毁了?自己怎么可能坐视这样的事情发生呢?

可是不说原因的话,各个世家就会觉得自己是个得理不饶人的人,是个异类,自己的前途也会障碍重重!

沈宗青盯着李鸿过面色变幻的脸,心中很得意——年轻人,想要和我斗,还嫩着呢!

他笑眯眯地捋了捋自己的胡子,问道:“怎么样?两难了吧?告诉你,这个世界上不是有理就能说得清的!想好了吗?你准备怎么决定?是拜我这个师傅,还是承受我的怒火,变成孤家寡人?”

李鸿过抬眼看着沈宗青那个戏谑的表情,知道这件事是无法善了了,即便他今天拜了沈宗青为师,也无法改变沈宗青要与自己作对的事实,那又有什么可怕的呢?还为什么要向沈宗青妥协?他早已不是一个十五岁的少年,有着两辈子的经历,早看出来沈宗青和他之间的矛盾无解了。

于是,李鸿过依然坚定地说道:“沈大人,恕难从命!俗话说‘一日为师,终身为父’,自古至今,从来没有看见过有人不要自己的父亲,反倒叫他人父亲的!”

沈宗青大怒,将茶杯摔在地上,说道:“滚!不识抬举的东西!日后再不许进我沈家大门!”

官场之中哪有什么秘密,第二天,李鸿过被沈宗青沈宰相从家中赶出来的消息就传得人尽皆知了,在沈宗青的推波助澜下,大家还知道了原因——沈大人不介意李鸿过年少轻狂,曾有与人割袍断义的“污点”,仍然原因收他为徒,悉心教导他,无奈李鸿过不识抬举,狂妄至极,不愿意拜沈大人为师!结果自然是遭到了沈大人的厌弃,被赶出来了!

赵庆泽和赵庆诚闻言立即就赶到了李家去寻找李鸿过,赵庆诚拉着他让他赶紧去向沈宗青道歉,焦急地说道:“鸿哥儿,要是得罪了沈大人,你这辈子就完了!再是进入了翰林院又有什么用?他们自会给你冷板凳做,白白让你荒废时光、无所作为!”

赵庆泽却觉得事情没有那么简单,也不同意随意低头,他问道:“敏之,到底是怎么回事?你不是冲动的人,而且割袍断义的这件事我也知道,错不在你,可是现在风向怎么变成这样了?是不是沈大人在针对你?”

李鸿过点了点头,对赵庆泽说道:“牧之兄,这件事我无法解释,也不能解释啊!不过,这对于我来说却也不是件坏事!”

赵庆诚握紧了拳头,说道:“鸿哥儿,不能让你带徽姐儿受过!此事你也是为了保全他,我去沈大人府门口跪下求他!我是徽姐儿的丈夫,此事应该是我来扛!”

赵庆泽和李鸿过一起拉住了他,赵庆泽说道:“诚哥儿,你老说我做事情没轻没重,怎么遇到今次的事情却看不透了呢?这件事你根本没有办法解决,是沈大人故意这么做的,你再去求他也改变不了什么!”

李鸿过也点了点头,说道:“姐夫,不是我替姐姐受过,而是姐姐因我受到了牵连,我想,肯定是沈大人不满我殿试时的那篇文章,想要拿我作伐子。”

赵庆诚惊讶地说道:“可是你的文章好可是陛下钦点的,沈大人他……”剩下的话赵庆诚没有说出来,也不能说出来!

李鸿过和赵庆泽都点了点头。

李鸿过说道:“往好处想,沈大人这边厌弃了我,另一边就会更加信重我,与我而言也不能不说是一件好事呢。”

可是赵庆泽却没有他这么乐观,说道:“他们两个是神仙打架,我们这种池鱼也未必会入了他们的法眼,难说他们会不会愿意伸手保全我们,要是无端端被做了炮灰就不好了。”

李鸿过苦笑道:“可是事已至此,还能如何呢?”

是啊,事已至此,他们也改变不了什么了,赵庆泽和赵庆诚都叹气着离开了,三人心中因为科考中举的兴奋都已消散殆尽,心中均蒙上了一层阴影。

☆、第50章 元宵花灯

第五十章元宵花灯

当然,官场的事情虽然可能会传到后宅,但是不会传到李蔡氏和李妍的耳朵里面,她们二人并不知道李鸿过遇到的危机,在她们眼里,李鸿过依然还是那个前途无量的探花郎。

于是她们两个幸福地着人去探听钱明福儿子的情况,以及物色各种出身稍低但是人品比较好的年轻俊才们,准备让李妍找个规矩没有那么紧的婆家。

在她们忙着四处相看人选的时候,元宵节到了。

元宵节有点儿像大秦的情人节,这一天里,未婚男女是可以约了出门来一起赏花灯的,像李鸿过这样定了亲的男子,自然可以名正言顺地和方宝英一起结伴看花灯。

而李妍则跟着李徽和赵庆诚一起出门,李徽这个做姐姐的一边把爱玩闹的李妍支走,给自己的弟弟和未来弟妹创造一个单独相处的机会,一面也让赵庆诚带了些自己的未婚同窗、朋友等等一起出来,希望能给李妍找到个能看对眼的年轻人。因为李妍是主角,所以她们物色的钱明福的儿子钱戴承自然也是位列宾客其中的。

虽然李妍有点儿想低嫁,可是也要找个能看得上眼的不是?能让她在婚前就相看相看男方也好,也免得她婚后不乐意。至于别人能不能看上李妍,李徽倒是不怎么担心,李妍的短板大部分都在家世上面,光从长相上看,李妍还是国色天香的,鲜少会有少年们不喜欢她这样的。不过婆婆们就未必会喜欢了。

与李徽等人分开之后,李鸿过拉着方宝英的手拿着莲花灯走到了小河边准备放河灯许愿,看着河里满满的莲花灯,李鸿过笑道:“这么多愿望,也不知道老天爷顾不顾得过来?”

方宝英打了他一下,嗔笑道:“鸿哥儿,你可不能乱说,愿望当然能实现了,不然我们来放灯干什么?”

说完之后她蹲在河边双手合十好好地许了一个愿望,然后小心翼翼地将自己的莲花灯放到河中飘远了。

看着承载着方宝英愿望的莲花灯渐渐飘远,李鸿过凑到她耳边笑着问道:“宝英,你许了个什么愿?”

方宝英脸色一红,扭过头去不看他,说道:“为什么要告诉你啊?”

李鸿过低低地笑了,说道:“宝英,你不说我也知道,你许的愿肯定是‘愿得一心人,白首不相离’。”

方宝英转过头去看着他,辩驳道:“这才不是我的愿望呢!我一定要比卓文君幸福很多,你只知道这句诗听起来似乎挺幸福的,其实是不是根本没有想过,卓文君写这首《白头吟》的初衷是‘闻君有两意,故来相决绝’,她已经伤心失望到了极致,最后‘锦水汤汤,与君长诀’!虽然司马相如后来没有纳妾,貌似回心转意了,但是我还是觉得他们两个人之间不完美了,有了裂痕,不是我期盼的那种感情了。鸿哥儿,你明白么?”

一语说完,方宝英才惊讶地发现李鸿过脸上满是泪痕,方宝英惊顿时慌了,手脚都不知道往哪里放,李鸿过以前从来未在他眼前掉过一滴泪啊!她连忙问道:“鸿哥儿,你这是怎么了?”

单纯的方宝英不知道李鸿过心中已然掀起了惊涛骇浪:在他黄粱梦中那一世里面,方宝英临死之前给他留的两句话就是“愿得一心人,白首不相离”,他本以为这是方宝英还念着他们两人的过往深情,希望两人能重新有个美好的结局,却不知道方宝英说出这两句话是自比卓文君“闻君有两意,故来相决绝”!原来宝英已经放弃他了,那个时候宝英的心中是想着“与君长诀”,不但要离开他,还要与他长诀!

用现在的话说,就是:一不小心就被虐心了怎么办?

李鸿过顾不得擦去自己脸上的泪水,狠狠将方宝英揽入自己的怀中抱住,将脸埋在她的肩膀上,静静地浸湿了方宝英肩头的衣裳。

方宝英虽然不知道他出了什么事,但是却也知道李鸿过此刻心中不好受,于是什么话也没有说,只是轻轻的用手抚着他的背。

良久之后,方宝英才听见李鸿过头埋在她的肩膀上用闷闷的声音说出来:“宝英,你在我送给你那幅画上面提了什么字?”

方宝英一顿,不明白李鸿过为什么要问这个,却还是坚定地说了出来:“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李鸿过心中黯然,原来这才是宝英的愿望,他说道:“宝英,我今天知道你的愿望了,我也希望我们两个能做到‘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宝英,宝英,我们这辈子要好好的!”

方宝英扑哧一笑,说道:“这是什么为难的事?难道我们现在不是好好的吗?你都已经说过了要一辈子对我好,难道我还能跑了不成?难不成,你竟是为这个哭的?”

李鸿过没有说话,他只是默默地再次抱紧了宝英,心中暗叹到:宝英,你是天下间最最灵秀的女孩儿,如果我对你不好,你的心就会跑了,然而这辈子,我再也不会让这样的事情发生了。

灯会过后,李鸿过和赵庆泽就到翰林院里报到上班去了,而赵庆泽的去向也明了了,是远在江南的一个小县城桃园县,不算特别繁华,但是绝不落后,且那里民风淳朴,学风鼎盛,是个好去处。只是去外县赴任毕竟不像李鸿过他们去翰林院报到这么简单,需要时间准备,上官让他三个月之内到州府报到即可。

在李鸿过和赵庆泽相约一起去翰林院报到之后,翰林院钟林梅钟大学士就给他们新分去翰林院的八名新科进士分派了部门,其中韩庆元和杨凌先二人分配到制诰处,专门替内阁和皇上草拟文书,算是半个身子进入了朝廷内部了。

赵庆泽等三名大世家出身的庶吉士均成为了皇上的讲学之人,负责听候着皇上的差遣,和皇上讨论一些问题,或者偶尔会有机会给皇上讲自己的理论和研究成果。总之,是能得见天颜的人,去处也算是很好的了,一般家世不显的进士根本得不到这样的机会。

还有两名庶吉士被分配了外任,负责跟着上官前往各郡稽查各郡的科考事宜,有些类似钦差大臣出巡,不过钦差大臣是体察明情反冤案的,他们则是反科考舞弊的,总之也是身上带着天子之剑,无论去到哪里都会受人尊敬,被人高看一眼,也是个好去处。

只有李鸿过一个人被孤零零的分配到了治史处,与一群老学究们一起与浩如烟海的史籍经卷为伴,相当于被发配到了“冷灶”上。

不过李鸿过对此并不着恼,甚至为自己能更好地在这个地方进学,好好研究学问而开心。一个人的学问深度决定了他能在朝堂上站的高度,自古以来能执掌内阁的人,哪一个不是学富五车、胸有沟壑?

职场经验他在黄粱梦中的前世之内就有不少,没有什么稀奇的,不就是揣摩上意、明哲保身么?可是一旦分配进了务实的部门,便再也无法好好地学习了,与他而言不是一件好事。

他总感觉自己的学问还太浅、年纪也太小,此次科举之中虽然能夺得探花,迈入三甲之列,说到底还是因为他摸准了皇帝的意思,侥幸而已。论真才实学,他自觉还有些不如,说不定还没有考中第六名的赵庆泽学识深厚呢。

所以,即便被沈宗青排挤到了这样一个看似是“冷衙门”的地方,他也心中庆幸,决定耐着性子、沉住气,好好地向各位前辈们请教,将自己的学问在几年之内补扎实了。

在他们八人新进翰林院的这天,皇上和沈宗青沈丞相都到翰林院来看望了他们,听到他们八人的分配之后,皇上和丞相也并无什么不满的言语的表示。

沈宗青笑呵呵地说道:“钟大人不愧是老成持重,这样的分配极为合理,小探花郎也能好好地做做学问。老夫观你乃是不世之才,等着看你一飞冲天的那一天那!”

皇帝看着沈宗青一笑,说道:“想不到沈丞相和钟大人这么看好探花郎?好,那探花郎就好好做学问,一年之后,朕再来考校你的学问如何!”

沈丞相和皇上走了之后,大家都有点儿摸不清该用什么样的态度对待李鸿过了。按道理说,他被分配到了那样的“冷衙门”之中去,明显是没有什么前途的,也无需交好,日后甚至不会有什么前途。

可是,难保这不是皇上、沈大人和钟大人对他的栽培啊!怎么能知道他们不是为了磨磨探花郎的性子,才专门给他安排的这么一个清闲的差事呢?皇上都说了一年之后要考校他的,也就是说他在皇上心里是挂了号的,难保日后不会飞黄腾达啊!

于是,他们便也不敢因为李鸿过现在的冷遇而太过明显地作践他,只是却也不太亲近。唯有赵庆泽因为以前就与他相熟,所以也日日去治史处寻他,和他一起做学问,几日下来,他们两个为人谦逊又一心向学的新科进士倒是得到了不少老翰林们的赏识,跟着学到了不少东西。

同时,李鸿过也继续向自己的师傅许华舟请教,不比不知道,一比吓一跳,自己的这个师傅虽然未入翰林院,可是学识丰富,比起那些老翰林们也不遑多让,倒是让李鸿过更加敬佩起了自己的师傅来。

当李鸿过在翰林院里面上了十多日班以后,就到了赵庆诚和李徽离京赴任的日子了。而李妍和钱明福也互相看对了眼,两家初步达成了结亲的意向,准备二月二龙抬头之后就正式下聘了。一切都在往好的方向发展。

☆、第51章 渡口送别

第五十一章渡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