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跃龙门》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鱼跃龙门- 第4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不过他什么也没有说,什么也没有评论,带着诗集心惊胆战地退出了御书房,长吁了一口气,到李鸿过家中去向他承认错误了。

李鸿过听了赵庆泽的疑问之后,洒脱一笑,说道:“牧之兄,是你着相了,每个人经历不同,学识不同,抱负不同,欣赏的点也是不同的。你我二人都是文人,通学儒家经典,想的是经世致用,并且过着自己闲适的日子,才会惊艳于宝英诗中的那份才华,那份灵性,那份洒脱。可是皇上学的都是帝王之道,想的都是怎样为天下苍生谋福祉,又如何能看得上眼宝英诗中的儿女情长、伤春悲秋?便是找一个征战边关的将军来看宝英的诗,却也是万万不会被感动,还会被弃之如敝屣的,你信不信?”

赵庆泽一拍脑袋,说道:“都是我想差了!不过也算是误打误着,还好皇上没有像我一样这么在意这本诗集,这么惊艳于宝英的才华,否则我真怕给你们小两口惹来祸事呢!”

说完了自己后怕的话之后,赵庆泽又舔着脸一笑,挤眉弄眼地对李鸿过说道:“不过敏之贤弟你也要谢谢我,你不知道,刚开始的皇上可是说要给你指几个绝世美女做妾呢,都让我帮你给推了,再加上这本诗集,才让皇上彻底打消了那种可怕的想法!要不然啊,日后敏之贤弟你家里的日子可是没法子过喽!”

李鸿过一愣,心中深深后怕,皇上指来的女子,即便是做妾,也难以惩戒,说不定还会仗着自己是宫里出来的给宝英脸色看,如果真的发生那种事情,即便自己永远不进那些女人的屋子里,宝英日后在后院里面也少不了要堵心,真是让人后怕啊。

于是李鸿过站起来正正经经给赵庆泽鞠了个躬,说道:“多谢牧之兄救小弟于水深火热之中,日后但凡有所差遣,小弟自然义不容辞!”

赵庆泽本也就是开玩笑,如今见到李鸿过这么正经的向自己道谢,却也脸上羞红了一片,连忙站起来扶住李鸿过,说道:“敏之贤弟你严重了,我们二人是何交情,区区小事何须言谢,你这样可是折煞我了。”

于是,这两位相视一笑,继续开始喝酒吃菜、聊聊人生和官场了。

虽然他们两人之间没有什么很亲近的姻亲关系,也没有太长时间的交往,但是经过这一段时间的了解,都清楚地看到了对方的为人,互相引以为知己了。

人生得一知己足矣!

☆、第68章 才女宝英

第六十八章才女宝英

李鸿过上的自辩折子按照小皇帝的意思,上了最新一期的官员邸报,让全国的官员们都看一看李鸿过的决心。

与小皇帝预想之中的相同,大家看了李鸿过的自辩折子之后都沉默了,虽然不至于站出来帮着李鸿过说话,但是心中都叹服于李鸿过的高洁品质,也不再上折子为难他了,只觉得探花郎不愧是探花郎,就连自辩的折子也是写得鞭辟入里,让人耳目一新。

只是小皇帝还没有来得及高兴,赵庆泽就已经急匆匆地将方宝英的诗集刊印天下,满大秦的铺货了。

方宝英的诗集被刊印天下之后,引起了非常巨大的反响,远远超过了李鸿过的自辩折子。[·]

不仅是闺阁女子很喜欢她的诗集,很羡慕她能有这样一个爱重她的丈夫,就连很多士大夫阶层的人也很欣赏她的诗,就好像赵庆泽第一次见到这本诗集时候那么惊艳的感觉一样。

士大夫阶层之中也有人像赵庆泽一般提出来了——绝对不能说方宝英配不上李鸿过,明明是李鸿过这个探花郎配不上方宝英!

虽然李鸿过能在科考之中扬名,可是除此之外他哪里还有什么才华?即便是得中探花也是时运相济,占了年龄小的优势而已,完全没有什么灵性。

反观方宝英的诗集就不同了,那些诗篇不仅优美,而且灵气逼人,实在是千百年难得一遇的好诗篇,也必将能流传千古。随着时间的流逝,李鸿过以及其他所有庸碌的官员、宰相等等都只能成为一捧黄土,被世人所淡忘,而方宝英的才明却能闪耀千古,为后世万人所传诵。

所有,他们都和赵庆泽当初的想法是一样的,能够娶到这样一个才华横溢又重情重义的妻子,李鸿过这辈子已经是撞大运了,如果还敢纳妾,惹得方大家不痛快的话,简直可以去以死谢罪了。

而闺阁女子们也非常喜欢方宝英的诗集,但是与那些士大夫不同的是,她们非常羡慕方宝英,也非常喜欢李鸿过,简直把他当成了自己梦中情人的典范,真是恨不得自己也能嫁给一个如李鸿过这样的男人,为自己遮风挡雨,与自己吟诗作对、赏花对月,还坚决不纳妾,不碰任何其他的女人,如果自己也如方宝英那样能找到一个李鸿过这样一心一意对自己的丈夫,这样的人生简直是太完美了有没有?

当然,女人们总是小气的,方宝英未出阁之前也参与过京城的交际圈的,其中有些人自然是看她不顺眼,老拿她的容貌说事儿,甚至以前和她有矛盾的张婷都还酸溜溜地在自己的小圈子里面说道:“哼,方宝英啊,也就是命好而已,从小就定下了李鸿过,攀上了探花郎,我也见过她几次,人长得难看不说,才华也不显,我看啊,说不准那本诗集都不是出自她的手笔呢?说不得是探花郎为了抬高她的身价帮她代笔的。男人又不是写不出闺阁女子情怀的诗篇,世上著名的几篇怨妇试不都是男人的手笔嘛!”

不知道是出于嫉妒还是原理,抑或是有些女子天生就是看不得别人好,凡事好消息都觉得是假的,凡是坏消息都觉得是真的,传得起劲儿?总之,像张婷这般臆造的言论居然也还是有些市场,在闺阁女子之间小范围流传。

不过她们都不敢在明面上说方宝英的什么不是,只敢在背后悄悄说两句。因为她们的父亲、哥哥或者是丈夫都读过诗集,也认识李鸿过此人,知道李鸿过是绝对代笔不出来这样的诗篇的,能写出这样诗篇的人绝不会籍籍无名,也绝不会甘愿将这样的才明让出去!李鸿过这样一个学子更是不可能将留名千古的好事儿让给自己的妻子。

如果是李鸿过想出一本诗集,逼迫方宝英帮他代笔倒是还有可能。这种流言只要是有脑子的人都不会信嘛!

这些对方宝英的赞叹之语自然也传入了小皇帝的耳朵里面,他拿着赵庆泽送来的一本方宝英的诗集左看右看也懵懂不解,皱眉问赵庆泽到:“赵爱卿,我看这本诗集也很普通嘛,怎么就和李杜等大家的诗篇相提并论了么?我看着完全没有感觉啊,你觉得真有他们说得那么好么?还是大家夸她只是因为女子中难有人能写出这样的诗篇来?”

赵庆泽一愣,这种话是真不知道要怎么回答啊,难道对皇上说“我也觉得很好,我们大家都觉得很好,只是皇上您欣赏水平太差看不出它的好来”,这不是找死么?可是要说顺着皇上的意思说这本诗集很一般,赵庆泽实在是说不出口。

于是,他只能斟酌着用词,说道:“皇上,各花入各眼,或许在某些人看来这本诗集就是让人觉得惊才绝艳吧,也或许有些人自己也不知道她好在哪里,只是听很多人说这本诗集好,便也跟着说好,随大流罢了。”

小皇帝了然地点了点头,说道:“好了,不纠结这个了,虽然事情没有按照我预想之中的方式解决,不过不管是奏折还是诗集起了作用,李鸿过这一关都过了,明天就让他过来上朝吧,他已经耽误了太久的时间了。”

说道这里的时候,小皇帝脸上的肃然之色顿显,他说到:“明年是科考大比之年,我准备让沈相的人钟大学士当科举的主考官,然后一举将沈相等人收拾干净,你们也准备一下吧,好好地迎接接下来的吏部考核,这也会是沈相主导的最后一届吏部考核了。日后,我一定会在吏部放上一个自己人。”

赵庆泽恭敬地应了一声,然后离开了御书房。刚才听到的那些话,他是绝对不会泄露半句的,即便是对着自己信任无比的李鸿过也不会透露出半点儿口风。

如果皇帝足够信任李鸿过,那么李鸿过会亲自从皇上那里听到这个计划的。无论如何,这个计划不论是否被外人知晓,都绝对不能从自己口中透露出去。

沈相手中也已经拿到了方宝英的诗集和李鸿过的奏折,他和小皇帝一样,对方宝英的诗集没有什么兴趣,更看好的是李鸿过的奏折。

他一个人在书房之中静静研读着李鸿过的奏折,真是觉得李鸿过的人品没得说,那种“虽千万人吾往矣”的气度,真不是一般人能比得上的。而且他的文章字字珠玑、逻辑清楚、极富感染力,很能说服人,也是难得的做官的好苗子。这样的人,现在又圣眷正隆,几十年之后便又是一个执掌中馈的自己了!

李鸿过对这件事情的应对完全让沈相震撼了,当李鸿过选择那一条比较难走的路,站出来和天下人作对,和整个浑浊的世间作对的时候,沈相就知道,已经不用再选了,不用再考察了,他的传人非李鸿过莫属。

李鸿过比自己有勇气,或许自己未能完成的事业,能寄托在李鸿过的身上,或许李鸿过能完成历代师傅们心中的宏伟愿望。

沈相忍不住长叹一口气,他已经老了,精力不济,做事情也越来越力不从心了,近来,他已经感觉到了自己集团势力的消退,感觉到了小皇帝势力的渐渐崛起,感觉自己被小皇帝逼下台也就是近几年的事情了,是时候要把一些早就预设的事情加快步伐了,不然,他恐怕自己已经不会再有机会去实现它们了。

他很欣赏李鸿过的才华,也选定了李鸿过成为了自己下一届的继承人,只是可惜的是他却不能与李鸿过有任何的交流,甚至还要嘱咐自己人拼命给李鸿过使绊子,盼着李鸿过能恨死自己,将自己视为平生之大敌才好呢。

等到自己失势的时候,自己会将自己的一生所学传授给李鸿过,但是却完全不知道李鸿过对自己会是一个什么想法,会不会继承自己的衣钵,会不会愿意将这些自己从师傅处继承过来的种种传递下去,耐心寻找下一个继任者。

不过,沈相觉得自己有百分之九十的把握能够说动李鸿过,一是因为李鸿过对太祖十分尊敬,从字里行间就能看出来他赞同太祖的很多想法,甚至竟然还有过编纂一本专门描写太祖的书出来的想法。这个提议当然会被当今皇上拒绝,因为他们皇室都是可耻的背叛者,就是他们首先背叛了太祖,完全背离了太祖最初的目标。几百年来,谁又能想得到这一点呢?所以他们皇室都不愿意提太祖当年的事情,将那一段历史尘封住,想要掩盖自己的罪行。

第二个就是他不惧艰险,只要是认定了的事情就会愿意去做,而不会管阻碍的力量有多大,他那种“虽千万人吾往矣”的勇气不是随便一个人都会具备的,起码自己就不曾具备,也曾经在权力的巅峰之中迷失过。像李鸿过这么品格高洁的人,在站在权力之巅的时候,应该不会有自己这样的迷失吧?或许他能比自己厉害,找出一条更好的解决之道,实现历代师傅和师祖们坚持的太祖的治国理想。

第三个就是现在他和自己势不两立,且和小皇帝走得很近,简在帝心,自己失势之后,他一定会被小皇帝视为一股新兴的取代自己的力量培养起来,最后问鼎宰相这个职位,成为辅国重臣。

而这也是最重要的一点,自己的继承人必须要从敌对势力里面来选取,否则空有自己的思想传承而绝对不会有实现的机会,绝对会被排除在下一届的核心权力之外。可是从敌对势力的人里面选,选的还是那种对自己恨之入骨的人,又真的能把这些思想传承很好地传承下去么?

想到此处,沈相心中还是有些起伏不定,神情地再次将自己面前的那个破旧的小本子抚摸了一番。任何事情都是有风险的,如果最后自己没有机会把这个东西交给李鸿过呢?要是李鸿过因为他恨自己而不相信自己说的话呢?要是李鸿过不找另一个传人将这些传承下去,而是直接交给皇帝表忠心了呢?

一切皆有可能,但是对于沈相来说,选择继承人的机会只有一次,这种东西只能传于一人之手,如果传人过多,反而极有可能因为内斗互相举报而坏事。如果成功,那么有可能将这些思想的火种流传下来,在日后开创一个新世纪,如果失败,那么可能就将百年来各位师傅师祖的心血付之一炬了。

算了,就听天由命吧,反正大秦立国几百年来,师傅不也很好地将这些传承下来给自己了么?日后的事情就交给老天爷来决定吧,自己做好现在就好了。

沈相在自己的书房之中自言自语到:“李鸿过,你可千万不要让我失望啊。”然后小心地收好了那个小本子,叫来了自己的几个能指使得动的人。

首先自然是对他们训斥一番,批评他们对李鸿过的构陷不给力,然后总结这次的失败教训,随时准备继续给李鸿过使绊子,不让他的日子过得舒服,继续对别人树立自己和李鸿过势不两立的印象。

当然,现在的当务之急却不是李鸿过,而是今年的吏部考核就要来临了,又是沈相出来大展身手的好时机了,一定要抓好这个机会。

☆、第69章 吏部考核

第六十九章吏部考核

官员们的任期都是五年一任,每隔五年都要进行一次吏部的考核,以便确定这个官员是不是能够胜任,到底是能者还是庸者。考核定的等次有三等,一等是优,能拿到优等的都是能力,自然要挪一个更好的位置,一般都会上升一个级别,即便级别上升不了,也会给你换一个好一点儿、大一点儿、繁华一点儿的地方做官。

二等就是平了,平者不好不坏,勉强够格,但是又没有那么好,所以就应该把自己的位置让给更加有能力的人,一般都是平级调动到一个稍微差一点儿的地方,或者是同样的地方,再看看你为官如何,到底是因为天灾*偶然间导致得到了“平”的评语,还是本身就能力平平。所以连续如果三界拿到平的话,就会越走越偏,再难复起了。

第三等就是劣,这个评语很严重,如果一个官员拿到了劣的评等,那么就说明了他是一个庸碌的官员,不仅不能把所辖地区做得更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