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斗:第一嫡女》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凤凰斗:第一嫡女- 第19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楚惜情摆了摆手:“你回去吧,赶紧整理东西,明天父亲就要走了。”

“好,我这就回去!”

楚惜忧激动地干脆直接跑回去了,瞧那模样,恨不得一步回去。

“小姐,您干吗答应她啊,真的要让她跟着去京城?”

梅香有些不解:“前几天她还说您坏话呢。”

楚惜情继续往前走,摘了朵玉兰插在鬓边,“难道还让她在家当老姑娘不成,她要去就去吧,能嫁出去就随她,也免得在家里搅风搅雨。我还不至于心眼那么小,非要让家里的姐妹都嫁不出去。”

“小姐大人有大量。”红玉笑着称赞。

梅香有些迷惑,是吗?

可为什么对楚惜颜和楚惜梦,楚惜情却是这个态度呢?

楚惜情却不知道她的心思,就算知道了,她也不会说。

为什么,只因前世的事情,忘不掉。

也许,这是她心中的一个结,了结了,她才能迎接新生,也许,这就是她的固执,她不想看一些人过得好。

一番忙碌,跟老太太说了楚惜忧的事,她沉默了片刻,没说什么,只点头说,知道了。

“那我让三妹好好准备,父亲那里去了京城,来往还有女眷,总不能都让姨娘出面。”

老太太叹道:“家中没有主母,是麻烦了些。我年纪也大了,本来也不是很想去京城那里。”

“祖母,没您在跟前看着,还真是有些心慌,那京城那里您的姐妹也不少,有空也可以走动走动。”

自从老太爷去世,老太太就吃斋念佛,跟许多人来往得也少了。

如今被楚惜情一说,倒有些动心。

主要是现在的形势不好,楚家又是出了事,楚旭一个人在京城,没人照看,她还真是不怎么放心。

况且,一个女儿楚香兰也在京城。

其实,楚惜情也希望她能去京城,到时候好歹家中有个长辈,也不至于什么事情没个照应。至于老家这边,就让卢氏和楚敬管着就是。

“到老了也闲不了,你们几个妹妹,年纪也不小了,在绍兴这里,终是交际的窄了些,想寻个更好的人家,还得是去京城。等你父亲安顿下来,都过去好了。”

楚惜情上前给她捶腿,笑着撒娇:“祖母去了,我们就有主心骨了。”

她笑嘻嘻地说。

老太太刮了刮她的鼻子,“这么大的人还撒娇,羞不羞人。以后嫁人了还这样?”

楚惜情撅嘴:“您是亲祖母,不跟您撒娇跟谁撒娇呀?”

“这要是都去,那该收拾的东西就多了,回头等你父亲到那,看看那边房子的情形,该修修,差不多了再过去。这天气正热,我可不想这时候去金陵。”

金陵的暑天正是最热的时候,绍兴这里水乡,夏日里虽热,避暑却好,在园林中悠游自在。

不见皇帝夏天都去行宫了么,紫金山毕竟凉快许多。

等楚旭忙完过来请安,跟他说了,楚旭皱了皱眉,“她也去做什么,添乱!”

“三妹去了,也好帮衬父亲,还要帮忙整理之后几个姐妹住的地方,这些,父亲又不甚懂。”

楚旭听了头大,摆摆手,“你们解决吧。等安顿好了,我再接娘亲一起去。”

“你此去,要多生注意,家里面才刚刚出了事,好不容易太子那里用了好大的功夫才让你回京,万物再出什么事情了。”

老太太面色凝重地说道。

“儿子晓得,让母亲担心了。不能常伴母亲左右,还要让母亲为儿担心,真是罪过。”

老太太好笑道:“行了,你是我儿子,不为你操心为谁。去了京城,去你妹妹家走动走动,他们在京城,知道的事情比你多。”

“好。”

“父亲,侯爷那里也看看。”

楚惜情插了一句。

楚旭没好气地瞪眼,“母亲您瞧瞧,这还没嫁人呢,就胳膊肘往外拐了,不说让他来看我,倒让我去看他。”

楚惜情低头道:“女儿不是这个意思。”

“哈哈哈——”老太太忍俊不禁,“你这丫头,真是,那顾渊是给你灌了什么酒了,让你这么惦记着。他这会子也该到了京城了,想必会有消息传来,不必这么担心他。倒是你爹,还说不定要他帮忙。”

楚旭哼了一声,“儿子先回去休息了,明日还要早起出门。”

楚惜情撇撇嘴,看楚旭走了,神不守舍。

她其实也想跟着去京城,可是家里面这一摊子事,什么也离不开她,到底现在还得等等再说。

如今已经是八月了,再过七八天就是中秋,楚旭这回却是中秋不到就要去京城,因为上面催的急,太子希望他尽快去京城。

那混蛋顾渊,去了京城还说给她回信呢,到现在也没见到信来,莫非忙得都忘记她了?

楚惜情满心怨念回了闺房,晚饭也懒怠吃,光吃了几片西瓜,闷闷不乐地拿着本全唐诗看着。

一瞧,偏多是情诗,越看越不痛快,遂扔在那不看了。

打开窗户,外面天空已经升起了月牙,暮色迷离,草丛中虫鸣阵阵,池塘里蛙鸣声声,此起彼伏,夏日的晚风带来花香荷香阵阵,让人迷醉。

楚惜情倚在窗口看着夜色,目光却似乎已经看到了遥远的京城。

正神魂不属,梅香的声音传来,“小姐,是侯爷送信来了!”

楚惜情猛然回过头来,眼睛顿时放出光来,“顾渊的信,他送信来了?”

梅香笑吟吟地跑了过来,“可不是,刚刚门房递来的,才从京城送来的。”

楚惜情接过来一看,信封上果然是顾渊的笔迹,写着惜情亲启的字样。

楚惜情之前曾经吩咐过有她的信送来,门房那边不敢怠慢,刚刚收到信就送来了。

楚惜情拆开信,见日期还是前天的,从京城到绍兴,这速度算是极快了。

“惜情,见字如下。

八月初三,方至京城,陛下召见,遂赴紫金山见驾。时值盛夏,京城酷热,紫金山凉风习习,清风明月,却无你在身侧,一憾事……”

楚惜情看到这里,不由得眼睛泛红,心中发热。

他的信语调平静,没有什么甜言蜜语,娓娓道来,却是带着刻骨的情感,平静如流水一般渗进心田。

她仿佛看到了顾渊因皇帝召见前往紫金山行宫,行宫凉爽宜人,刚刚旅途劳顿的他才见过皇帝,便忙着给她写信。

有清风明月相照,身边却没有那个相知相惜的人,不无遗憾。

她能体会他的心情。

没有他在身边,她同样会遗憾,会失落,会觉得思念。

这世上就是有那么一个人,能够然你牵肠挂肚,能够让你心神为之牵动。

“陛下问及你我定亲之事,坦言告知,陛下笑曰:他日招你觐见,要看降服顾百川的女子有何奇特之处。”

楚惜情看到这段话顿时紧张起来。

皇帝要见她?

这家伙也是,他到底跟皇帝说了什么?

不会告诉皇帝他们私相授受吧?

楚惜情一头黑线。

但从字里行间,她看得出顾渊很得皇帝的倚重,对他的态度也十分亲热,否则不会说这番话来。

“我言,楚惜情是我愿一生钟情之人。时值八月,中秋将至,不能与你共度佳节,心中遗憾,数日不见,心中思念。”

“顾渊——”楚惜情看得痴了,她也想念他,就像他一样,在这清风明月之下思念着她。

他可知道,她自从他离开,便整日精神不佳,整日里提不起精神来?

可知道她每天晚上都要在纸上记下他离开了多少天?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顾渊,八月初紫金山行宫”

信至此,已经结束了。

楚惜情从头又看了几遍,舍不得放下。

每一句话都让她心中既思念又伤感。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此刻的他,又在做什么?

她会等着,等着跟他见面的那一天。

——

金陵·紫金山行宫

“都督,陛下宣你过去。”

来传话的小太监客气地在外面询问。

顾渊正练剑,闻言停下手中剑,回到:“好,我这就过去。”

他放下剑,换了身干净衣服,便跟着小太监去了皇帝行宫所在。

“陛下正在万岁亭休息,太子和信王也在。”

顾渊若有所思,这么巧?

他来行宫也有几日,本来回了京城,五军都督府那边也有事情要处理,皇帝偏偏要让他留在这里,许多事情还得属下派人送来处理。

紫金山风景秀丽,此刻盛夏,虽然天气炎热,但正是草木茂盛,花木芬芳。

到的万岁亭,离得尚远就听到一阵阵欢笑声传来。

“你这棋下错了,朕赢了。”

“还是父皇棋高一着,儿子不行。”信王的声音传来,带来阵阵笑声。

“父皇和二弟下棋高明,孤不能及。”太子温和的声音传来。

“太子客气了,不如让太子跟父皇下一盘?”

信王面上带着笑容,一派闲适表情。

顾渊这里上来了,信王瞧见,笑道:“这不是威远侯吗,好久不见呐!”

信王起身,上前几步,迎了上来,“威远侯才从绍兴回来吧?”

“殿下,臣才从绍兴回来没几日,奉命伴驾。”

“百川,过来,你陪朕下一盘,跟他们下棋都是无趣!”皇帝招手道。

——更新~(≧▽≦)/~啦啦啦

☆、可喜

顾渊并没有推辞,便在一边坐下陪皇帝下棋。

皇帝的棋力平心而言也算高手,只未必就是厉害,顾渊跟他下棋,也从不让子,二人棋力相当,皇帝每每痛快,互有胜负,所以时常爱招他下棋。

他心知肚明,若跟旁人下棋,即便是太子和信王,总是心有忌惮,谁也不敢赢他。

“听闻百川定亲了,还未曾恭喜,没想到百川你去了一趟绍兴,倒收获一个未婚妻,真是可喜可贺啊。”

信王在一边忽然说道。

太子笑着道:“那是楚旭的长女,系出名门,倒是门当户对,恭喜百川了。”

楚家是太子的人,太子知道了顾渊跟楚惜情订婚一事心中十分喜悦,好歹顾渊这番作为,是有倒向他的意思。

“那是,楚家可真是名门啊,最近虽然出了点风波,不过很快也就要过去了。”

信王的话带了几分嘲讽。

他本来就十分不满楚旭回京的事,只是皇帝同意了,他也说服不了皇帝,这里只没事拿此事讽刺讽刺太子罢了。

毕竟,之前楚家才出了丑事,这么快就拔擢,怎么看也有些不好看。

太子脸色仍旧如常,笑起来一张两好似弥勒佛一般亲切温和:“如今沉冤得雪,幸得父皇英明,否则只怕要成了冤案。”

皇帝抬头看了他们一眼,不悦道:“朕这里正下棋,你们要聊一边儿去。”

太子跟信王忙告罪。

皇帝哼了一声,继续下棋,一直下了两盘,一局胜一局平,方才意犹未尽地停了下来。

“陛下,该用晚膳了。”

“好,太子,信王,还有百川,都留下陪朕用膳。”

“是,父皇。”

说笑间回了清凉殿,摆上晚膳,觥筹交错,宫娥起舞,丝竹声声。

好一番热闹繁华。

顾渊冷眼旁观,酒足饭饱后,皇帝要去休息,叫信王去说话。

太子这里便和顾渊走了出来透透气。

傍晚时分宫灯点起,一排排宫灯在抄手游廊和花木间随风飘荡,花木扶疏,名花相欢,太子舒了口气。

“还是紫金山清凉,百川你旅途劳顿,京城里的事情就暂且放下,在这里安心休养一阵子。孤若非国事繁忙,都想常驻于此了。”

顾渊看了眼额头冒汗的太子,太子肥胖,这样的夏日最是难熬,即便在紫金山,一时走动也是出了一身的汗,更不要提在那炎热的皇城内了。

“殿下为国事辛苦了。”

太子无所谓地摆摆手,笑道:“不妨事,楚家那事,当时还多亏你转圜,不然的话,真要叫凶手走脱办成冤案了。”

“不过尽我本心罢了。”

“听说你跟楚家大小姐定亲了,恭喜了。楚平阳给孤写信,说你之前助益甚多,此情顾记下了。”

太子认真地说道。

“殿下客气了。”

顾渊知道太子想拉拢他,但是,他现在是不会特别表示什么,大家都是聪明人,彼此心知肚明。

果然,太子也不再多说,说了会话,便去歇息了。

天色已晚,月上中天。

今日八月初九,天气新晴,深蓝的天幕中有星子与皓月争辉。

过几日便是中秋佳节。

他打算这两天就跟皇帝请辞回京,皇帝届时也要回宫里过中秋节,还要与民同乐。

洗漱过后,顾渊开始写信。

“第一封信不知是否收到——”

——

“父亲,还请一路保重身体。”

“爹,一路顺风。”

“兄长,到了京城万事小心。”

楚家一行人送别楚旭。

今日楚旭便要离开绍兴,前往京城。

楚家这里已经准备好了大船,随行的仆役和护院更是不少。

楚惜忧满面笑容,面色红润,一边跟姐妹们告别,一边在跟姨娘朱氏说着话。

“你去了京城可要长点心,不能再像以前那样了,知道吗?”

朱姨娘昨天就耳提面命地交代了一番。

她如今肚子也不小了,楚旭这许多年没有新生子女,对这个未出生的孩子倒有几分期待,跟朱姨娘交代了几句话。

朝阳初升,已是出发的时候,楚家这边起锚,从府河离去,要出了府河往运河去了。

再走运河到长江往南京去,行程数日。

看着大船远去,老太太抹了抹眼角。

“老太太别哭,这可是去做官,可是好事呢。”

旁边卢氏劝道。

她已经听说了老太太有意会去京城。

卢氏不想跟着去,想留在老家,反正他们夫妻也不做官,不如留着在这老宅子看家,管理家财,乐得自在逍遥。

“祖母,过阵子还能见着的。”

楚惜情安慰她道。

“嗯,今日天气倒是不错,只可惜那边催的太急,中秋都没过就要过去。”

“是啊,不过为朝廷办事,也没有办法。”

楚家人慢慢回府,楚惜情瞧见楚惜梦在人群中顾盼左右,看到她,忙走过来。

“大姐。”

“有事?”

楚惜梦看了看周围,欲言又止。

“是想出去买东西?”

楚惜梦忙点点头:“是啊,想出去买点东西。”

楚惜情不置可否,楚惜梦说去买东西那自然是不可能的,她这么出去,最大的可能是出去跟朱昂见面去了。

要说现在朱昂这边却也是极其热闹。

那楚惜颜整日里借着怀孕其实也三不五时闹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