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万户侯》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唐万户侯- 第5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海大少!是你吗?”

张旺立刻便认出了他,正是从前常跑来向李清借钱的海中天,旁边老的,自然就是海中天的父亲海明,‘盐雪泥’事件后,海澜便已经发现他们父子与李清有勾结,但一直隐忍至今,直到最近,海澜才寻一个借口将他们赶出了海家。

一家人四处漂泊,无家可归,好容易才打听到李清在义宾县为官,便一路寻来,此时他们父子二人正向门房解释他们是李大人的旧人,但那门房却半信半疑,这些天老爷的旧人实在太多,却没有一个长得象样的,这二人,只看他们的体形,恐怕又是骗吃骗喝的主。

海中天正解释得口干舌躁,却听见有人叫他的花名,一回头也看到了张旺,喜得他几乎要跳起来。

“你不是张旺吗?快替我给李清说一声,说我有要事找他。”

“你只有要钱,哪有什么要事,”张旺心中冷笑,但脸上却堆起笑容道:“二位请稍等,我这就去禀报老爷。”

李清听说是海家父子找他,心中便隐隐猜到,他们此来,定是带来了对海家不利的消息,立刻吩咐门房放他们二人进来,海中天犹如被圈养的马,这门房一放他,他一头便冲了进来,一路东张西望,早忘了从前李清对他的威逼之事,院子里晾晒着官服,海中天摸着它便不肯再放手,啧啧称赞:“大哥年纪轻轻就做了县令,真是羡慕死小弟了。”说完,他便抖开官服,往自己身上比划大小,看他那架势,恐怕是想将官服套在自己身上了。

李清从房间走出,先伸手一把夺回官服,才呵呵笑道:“这县令只是代理,其实还是一个九品芝麻小官,倒是海兄风流倜傥,快意人生,这才让李清羡慕。”

海中天老脸一红,低声叹道:“那是过去的事情了,现在我连饭都吃不饱,还谈什么风流。”

李清拉他去了中院,这时,海明背着手,跟着张旺慢慢走了进来,老远便拱拱手笑道:“李东主别来无恙?”

他曾经为儿子借款的事找过一次李清,故二人认识,李清也笑着回礼道:“原来世伯也来了,快请客堂里坐。”

三人坐下,宋妹又给他们上了茶,海明不紧不慢地端起茶杯,喝了一口,眼睛微微闭起,象是在回味从前的奢侈生活,半晌,他才睁开眼睛,开门见山道:“我此次来,是想和李东主做笔买卖。”

“世伯但说无妨!”

海明小心翼翼地从怀中摸出个用油纸紧裹的小包,打开,里面是一层绸子,再打开,才拿出一本厚厚的小册子,上面密密麻麻写满了小字。

“这是二十年来,海家每一笔生意的详细记载,若李东主有兴趣便拿去,不还价,一千贯。”

说完,他紧紧盯着李清的眼睛,注意他每一个眼神的变化,只盼他有兴趣能翻一翻,却见他眼中没有半点期望,和他预想的完全不同,他心中一阵失望,又将小册子向李清面前推一推,补充道:“这最后面的三页,或许就是李东主最想要的东西。”

李清随手翻了翻笑道:“我并非不想要,只是有些不理解,你也是海家人,怎会把这等机密的东西给我。”

“此事我不想多解释,只告诉李东主一句话,现在我们已经不是海家的人了,海家是死是活,都与我无关,我只问你,这个本子你到底要不要。”

李清将本子拾起,又仔细地翻了翻,渐渐地眼中露出了讶色,他随即揣入怀中,淡淡一笑道:“一千贯,我要了!”

第八十五章 海家的把柄(二)

海家父子尚有用处,李清命人将他们送去南溪县安置,自己则回到书房,关了门,取出那本小册子仔细研究起来,可以说这本小册子里囊括了海家全部的商业机密,货物的品名、种类、规格、进货渠道、进价、销售渠道、售价,一应俱全,虽然很多内容都是十几年前的老帐,但纸却很新,显然是重新抄誉过,李清一面随手翻阅,一面轻声颂读:

开元二十年,进米三万石……贩至陇右……赚九万贯;

……

开元二十二年,贩酒至长安……赚五万贯;

……

开元二十五年,贩货二十万贯。

李清的手不由停了下来,前面的每一笔都写得详详细细,惟独这一笔却写得简略之极,就只有这一句话,什么货?从哪里买的?又卖到哪里去?什么都没有写,李清又往下翻一页,同样只有一句话,‘开元二十六年,贩货三十万贯。’再往后便是最后一页,还是只有一句话,‘开元二十九年,贩货三十万贯,分送三次。’

这最后三页纸纸面已经发黄,字迹有些模糊,和前面大不相同,看来是原件,李清想起了海明的话,“这最后面的三页,或许就是李东主最想要的东西。”

“我想要的东西?这会是什么?”他拇指按住太阳穴苦苦思索,“开元二十五年,开元二十六年还有开元二十九年,究竟发生了什么?”

突然,一个念头似闪电般从他脑海里掠过,‘吐蕃!’,他再顾不得细想,一把抓起小册子便飞奔出门,“老余,快、快去县衙!”

马车在横街上飞奔,李清思路也转得飞快,海家是松州吐蕃人的后裔,这三票货物极可能和吐蕃有关,他现在需要证实自己的一个猜测,马车很快便到了县衙,不等停稳,他便跳下马车,直向主簿室冲去,义宾县主簿虽是李清的正职,但他只挂个虚名,诸多杂事都扔给了老吏邵天行,邵天行正在整理文书,却见县令大人风风火火闯了进来,他赶紧丢下卷宗上前施礼:“大人的身体可好了些?”

“我的病已经好了,老邵,我们县里的‘开元杂报’可有存挡?”

邵天行想了想道:“最多到十年前,再往前的可就没有了。”

“有十年的存档就足够了,你速去将开元二十五年、开元二十六年以及开元二十九年,这三年的杂报统统给我调来。”

‘开元杂报’是历史上最早的报纸,由官方在开元年间发行,主要记录朝廷的政令、军令,以及皇帝的起居,就象今天的党报一般,各地方州县都有存档。

很快,邵天行便抱来了厚厚几大叠报纸,李清拍去灰尘,剪断绳索,便开始一张一张查找起来。

“大人,你要寻哪方面的内容,我来帮你找开元二十九年的杂报。”

“我要找关于吐蕃的记录。”

李清刚说完,眼睛却停滞了,‘开元二十五年三月,吐蕃攻打小勃律,河西节度使崔希逸自凉州南率军入吐蕃界二千余里,至青海西,与吐蕃军相遇,大败吐蕃,斩首二千余级。’

小勃律即是今天印巴两国争夺的帕什米尔地区,曾是唐朝疆域的最西端,跨过小勃律,再向西便是大食的国境,小勃律的南面则是大勃律,大小勃律的战略位置极为重要,皑皑的葱岭和茫茫的戈壁阻挡了吐蕃的北扩,若拿下大小勃律,便打通了一条北上之路,吐蕃军可绕过葱岭,与东面的河西走廊相呼应,东西夹击,便可一举拿下唐朝广袤的西域,正因为大小勃律有着举足轻重的战略地位,在天宝六年,唐将高仙芝奔袭数千里,历时百余日,攻克小勃律,扼断了吐蕃从西面北上的咽喉,创造了中国远征史上最辉煌的一幕。

李清默默地将报纸放下,又开始翻阅开元二十六年的杂报。

“大人,这边也有。”邵天行只找了几张,便发现了吐蕃的记录,‘开元二十九年,吐蕃再度攻占了石堡城。’

不用再找了,李清已经完全明白过来,那最后三笔记录的当年都爆发了与吐蕃的战争,这绝对不是巧合,海家靠与吐蕃贸易发家,再加上他们本身就是吐蕃后裔,怎么可能不涉及违禁品的走私,而海明记录简单,正恰恰说明这几票金额巨大的货物事关机密、被控制极严,所以海明才无法探到内情,但他也一定是嗅到了什么,才暗示自己那三张纸不同寻常。

李清几乎可以断定,那三票就是海家走私禁品的记录,铁、铜甚至军械。

马车辚辚,李清在车内闭目沉思,天宝中晚期,唐朝、吐蕃战乱频繁,接连爆发小勃律之战、石堡城之战,吐蕃资源贫乏,必然会从唐朝大量采购物资,海家又岂会落于人后,今、明两年定有大的动作,若能趁机抓住海家走私的证据,便是海家抄家灭门之日,但是,海家行事隐秘,又岂会让自己轻易抓到把柄。

马车渐渐慢了下来,前面便是新建的公明坊入口,人潮涌堵,商肆密集,到处可以听见天南地北的口音,来自全国各地的商人随处可见,甚至还可以看见来自大食、天竺、日本等地的外国商人,这时,一群脚夫挑着几十口大箱子,喊着号子从李清的车旁经过,这几个月义宾县码头的货物吞吐量剧增,相应,搬运货物的脚夫也多达数千人,如此雄厚的人力资源,难怪岷帮想来义宾县发展。

“岷帮!”李清的脑海里如电光矢火一般,岷帮不就是海家峨眉堂的死敌吗?自己怎么把它给忘了,若王兵各肯和自己联手,凭自己的财力和岷帮的人力,再有义宾县的特殊位置,那海家就是有天大的本事也难逃过此难了。

想到此,李清的思路开始清晰起来,若是走私生铁、军械,一般不会走陆路,应该是先通过水路,经过南诏再到吐蕃控制的浪穹地区,这样,义宾县便是他们补给的最后一站,若岷帮在成都得到消息,自己再在义宾县拦截,嘿嘿!李清仿佛看见了官兵冲进海家抄家时的情形。

是夜,李清在家中设宴款待了王兵各,这家中吃饭和在外面吃饭有些不同,在外面叫应酬,杯来酒往,谈生意,套交情,有一个‘利’字在其中作祟,而家宴则是几碟家常小菜,轻松愉快,李清的家宴其实也简单,并无名流良绅作陪,就他们二人,小雨上菜,帘儿添饭,一壶老酒,十几个小菜,二人细斟慢饮,竟慢慢深谈起来。

吃罢晚饭,李清将王兵各请入书房,掩了门,王兵各打量一下,见书房四壁都立着宽大的书架,错落有致地摆满了各种书籍和图画,窗开着,几盆花已悄然绽放,洁白的花瓣散发出阵阵浓郁的花香,清风拂面,让人心旷神怡。

“兄弟好雅兴!”王兵各脱口赞道,他又随手取下一本书,笑笑道:“我年幼时,父亲也有一个这样的书房,常将我关在房中,我无心读书,便将书一本一本堆叠起来,做成几座书山,父亲见了便责问我,我说我在寻找书山路径,结果自然被父亲狠揍一顿!”

“大哥若愿意,我这里可随便你堆书山。”李清大笑,他随手将窗子关上,请王兵各坐下。

沉思了半晌,李清才缓缓道:“我本是一个小商人,机缘凑巧,竟得了成都望江酒楼,但也因此得罪了海家,两次三番地欲置我于死地,还好,我得到了章仇大人的庇护,最后被推荐为官,但有仇不报非君子,海家之仇,我无论如何要将它了结。”说到此,李清抬起头来,目光炯炯地盯着王兵各,“我想请大哥助我一臂之力。”

王兵各紧紧地盯着李清,两眼闪光,企图从李清的眼中找到答案,慢慢地,他的目光变得柔和,目光中带着惊叹、欣赏,更有一丝企盼。

“兄弟的性子倒很象我们南诏人,有恩报恩,有怨还怨,说吧!兄弟想让大哥怎么帮你?”

李清从怀中取出那三页记录,慢慢推到了王兵各的面,“这是海家向吐蕃走私禁品的记录,都是发生在我朝与吐蕃交战之年,近来我大唐与吐蕃关系紧张,我若推测不错,海家最近必然会再有动作。”

王兵各拾起三页已发黄的纸,仔细地看着,渐渐地,他的眼睛又眯成了一条缝,嘴角露出一丝冷笑,李清说得不错,海家经营百年,根基牢固,也只能用这种里通敌国的罪名,才可能扳倒它,这确实是一个机会,若海家倒下,峨眉堂也会随之烟消云散,那时也就是他岷帮独霸江湖的时候。

“所以兄弟就想趁机抓住海家的把柄,一举置其于死地吗?”

李清点了点头,“我一人力量太弱,所以想和大哥联手,彻底除掉海家。”

王兵各挺直了腰,“那兄弟可有什么计划?”

李清见他答应,心中大喜,遂略微靠近王兵各,低声道:“海家走私军械,必然会走水路,就麻烦大哥将成都附近的几个码头都死死盯住,一但发现动静,可立刻通知我,我在义宾县拦截,这样人赃俱获,海家必死无疑。”

“可是……”王兵各听他说得过于简单,心生出一丝疑虑。

李清明白他的意思,遂笑笑拍拍他的肩膀道:“大哥放心,我怎会没有后着,你忘记了我的后台是谁吗?”

王兵各恍然大悟,看来李清早已事事策划周详,自己倒是多虑了,他放下心来,郑重地点点头道:“我此番定会调动岷帮的所有力量,助兄弟完成此事!”

第八十六章 海家的把柄(三)

秋天已去,天气又慢慢转寒,早晚开始出现了薄冰,渐渐地,已经快到岁暮,这一日深夜,成都江首津码头似乎已经睡着了,数百艘大船整齐有序地停在码头上,在码头的最西面一溜停泊着三十几艘沙船,数百名脚夫正艰难地搬运着一只只大箱子,每一只木箱都需要四个脚夫挑运,尽管如此,沉重的木箱还是让脚夫们异常吃力,他们低声喊着号子,艰难地一步一步向沙船靠拢,在这些脚夫的两边,数十名体形彪壮的黑衣大汉挎刀执鞭来回走动,警惕地注视着脚夫们的一举一动,这些木箱就是海家即将运往吐蕃的货物,运单上写的是茶叶,已由官府验讫,手续一应俱全。

这时,一个即将上船的脚夫似乎脚下滑了一下,挑杆甩落,一个趔趄失去了重心,沉重的木箱立刻从绳索上滑脱,翻了几个身,重重地摔落在堤岸上,‘轰隆!’一声巨响,箱体被摔得四分五裂,散落出一捆捆用油纸紧裹着的条状物体,其中一捆的油纸已经被戳破,穿出一根通体乌黑的铁条,月光下,分外刺眼。

附近的十几名黑衣大汉突见出事,挥动着皮鞭飞奔而来,那四个闯祸的脚夫见势不妙,相继翻身跳入江中,瞬间便没了踪影。

“出了什么事?叫嚷什么?”

一个相貌黑瘦的中年男人挑开帘子,从船舱里钻出来,他正是海澜的心腹海九,负责此票货物的押送,一眼便看见了散落一地的货物,他大吃一惊,连声吼叫道:“一帮蠢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