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之四爷在上》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红楼之四爷在上- 第11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对于胤禛的表现,康熙还是满意的。

他能说德妃的不是,但胤禛身为人子,他却是不能说生母的不是的。

而说起改玉牒之事,又何尝不是对胤禛的试探?毕竟林如海他以后还要更加重用的,如果胤禛有了别的心思,那林佳氏就不能指给他了。

胤禛的表现通过了康熙的考验,于是他道:“就这样定了,林佳氏给你做个侧福晋,婚期安排在九月份,具体时间让钦天监那边选个好日子。这件事你自己心里有个数就是了,先不要张扬。”

胤禛叩首谢恩。

然后康熙又道:“这第二件事,今年直隶、山东、江苏、浙江这四个行省都要重新铺设水泥官道,等修通之后,明年朕准备再南巡一次,亲身体验一下这水泥路的作用。不出意外的话,明年会有更多的行省要开始铺设水泥官道,国库的钱有些拮据,因此,清理户部欠款之事要开始准备了。你先提前做些准备,等林佳氏进门之后再开始正式清理。”

胤禛领旨之后就退下了,在外面等候的苏培盛见主子出来,急忙迎了上去。只是他心里有些奇怪,自从佟佳皇后薨逝之后,就没见过主子这般高兴的模样了,便是当年主子大婚时、出宫开府时、还有获封贝勒时,都没有这般欢喜。

待走到无人处,胤禛忽然低声道:“汗阿玛刚才跟爷说了,要将林姑娘指给爷做侧福晋,婚期安排在九月份,具体日期还要钦天监那边定。你看一下九月份有哪些吉日,私下里先准备着,不要声张。”

苏培盛恍然,原来爷是得了皇上亲口承诺的指婚,看来林姑娘在爷心中的地位确实与旁人不同,日后自己可要对林侧福晋上心一点。

在储秀宫风平浪静之后,元春也派人接了黛玉过去景阳宫。

在选秀之前,元春就已经准备等黛玉进宫参选的时候,要多召见她几回,联络一下感情,将来黛玉有了好姻缘之后,才能与贾家更亲近。

只是没想到在选秀之前胤祯明确表示对黛玉有好感,颇有一种一定要娶她进门的气势。元春当时还挺欢喜,在她想来,胤祯也是八爷党的一员,将来等八爷得了势,一个亲王是少不了的,说不定还能做个铁帽子亲王。要是运作得好,说不定黛玉的孩子还能继承铁帽子亲王之位。如此一来,可就比给普通宗室做嫡福晋要好得多。

元春已经准备,等黛玉进宫就召见她了。

然而没有想到,不久之后,就爆出了胤祯居然不能人道这一让人惊悚的消息!如此一来,元春就有点拿捏不准了,所以她才没有一开始就召见黛玉。

那之后,宜妃又忽然召见黛玉,这就更让元春有些摸不着头脑了。毕竟在她看来,胤禟和胤祯都是八爷党,兄弟两个之间想来是不会如此抢女人的,所以她便按兵不动。直到宜妃接二连三的召见黛玉,明显表现出对黛玉的好感,元春才急了。

“抱琴,你说宜妃是真的想要把林妹妹指给九阿哥做侧福晋吗?”

“娘娘,您说宜妃娘娘和德妃娘娘之间的关系如何呢?”

元春愣了一下,忽然懊恼的拍拍额头:“本宫真笨,怎么就忘了宜妃和德妃一直都有些不和呢?不要说十四阿哥身体有问题,就是他身体好好的,宜妃说不定也会站出来和德妃抢人。”

抱琴颔首道:“如今十四爷因为身体有疾的缘故,是明显没有希望了。宜妃那里若是使把力,林姑娘指给九阿哥的可能性就非常高了。娘娘您想啊,先有十四爷,后有九爷,都表现出对林姑娘的势在必得,其他宗室谁还敢向皇上求娶?皇上肯定也会考虑这一点。所以奴婢认为,林姑娘进九爷府是有极大可能的。”

元春拍手笑道:“真要是这样可是天大的好事!九阿哥和八阿哥交好更在十四阿哥之上,林妹妹要是嫁给九阿哥,对咱们贾府来说是最好的,本宫要是能搭上宜妃的路子,以后在宫里也能更自在些。”

抱琴笑道:“那奴婢就去接林姑娘过来和娘娘说说话儿?”

元春道:“去吧。”

然而那天抱琴却没有接到人,因为她刚到储秀宫的时候,就发生了赫舍里云薇和伊拉里丹萝被宫女毁容,而那宫女自尽身亡之事。在这样的时候,她自然不会傻傻的撞上去,于是元春召见黛玉的事就这么耽搁下来了。

直到那件事水落石出,而储秀宫也恢复了平静之后,元春才让抱琴过去接人。

黛玉跟着抱琴去到景阳宫,这是她第二次见元春。三十九年她进宫拜见太后和宜妃的时候,元春还只是承乾宫佟佳贵妃身边的一个宫女。如今,却是一飞冲天,成为了一宫主位的贤嫔。

元春无疑是幸运的,很多大选进宫的秀女都还是贵人、常在、答应,而她却正位为嫔。而更多的小选进宫的宫女,要么等到25岁出宫,随便找个人嫁了,一生糊糊涂涂的过去。要么一直在宫中孤寂到老,更有一些年纪轻轻就死于宫斗之中。

相比起她们来说,在众人眼中,元春自然是幸运的,甚至于她的幸运几乎可以与德妃媲美了。当然,也因此,宫里许多的妃嫔对她都有着隐隐的敌意。

黛玉却看到了元春的郁郁不得志。

元春此时也不过是二十六七岁的年纪,如果是在黛玉前世的时候,这样的年纪正是一个女人风华正茂之时。然而此时的元春却给人一种暮色沉沉的感觉,她眼神深处的阴郁也是长期心情不豫的人才会有的。

看来元春在宫里的日子也不好过呀。

想了这么多,其实不过几步路的时间,黛玉进去行礼道:“奴婢林佳黛玉给贤嫔娘娘请安,娘娘吉祥。”

元春虚扶一把,轻快的道:“林妹妹快快请起,咱们姐妹之间,就不用这些虚礼了。”

黛玉浅笑:“谢娘娘。”

心里却腹诽着,嘴上说得好听,当我没看见你眼底的得意呢?真不要这些虚礼,怎么等我行完礼之后才说呀?想要收买人心也做得不到位,真是无语了。

黛玉坐下之后,元春先问了一下她在江浦的生活,不着痕迹的问及她和继母元容相处的情况,以及和异母弟弟相处的情况。

黛玉自然是回答得滴水不漏,侧重在继母对姐弟二人的一视同仁,在生活上的关怀备至之上。而她自己对继母更多的表现出一种亲而不近、敬而不畏,既不会被人抓什么把柄,也不至于让元春不高兴。至于姐弟之间的感情就没什么好隐瞒的了。

元春得到了答案,虽然不是很满意,却也还能接受。

在她想来,在继母和亲娘之间,不管是谁,肯定心里都会更偏重于亲娘。与此同时,在亲娘母族和继母娘家之间,也自然会偏向于亲娘的母族了。

只是她不知道此黛玉非彼黛玉!

然后元春又关切的道:“前几日本宫受了些暑气,身子不爽利,虽然想见妹妹,却又担心传染给妹妹,误了你的选秀大事。后来身子大好了,就赶紧让抱琴去储秀宫接你,没想到不巧正碰上赫舍里小主儿出事,便一直拖到了今天。”

黛玉恭敬的道:“劳娘娘惦记着。”

元春笑道:“妹妹放松着些,今日并无外人,就咱们姐妹两个唠唠家常。”

黛玉淡淡一笑,没有接话。

元春暗暗点头,林妹妹规矩好,人又谨慎,前途未可限量。她也不再纠结此事,只说:“本宫病着的那几日,听说宜妃姐姐常召妹妹过去翊坤宫谈话,可是真的?”

终于来了!黛玉微微一笑:“三十八年圣上南巡的时候,承蒙宜妃娘娘错爱,三十九年又曾进宫拜见太后娘娘和宜妃娘娘。前几次宜妃娘娘召见,也是因为这两次的缘分,才给奴婢一些体面罢了。”

元春皱了皱眉,端起冰镇酸梅汁喝了一口,又拿帕子轻轻的试了试唇,这才意味深长的说:“如果只是这样,就坏了。本宫这几日听宫里有人盛传,说是宜妃姐姐看上了你,想要将你指给九阿哥做侧福晋……”

☆、第188章 最终阅选

黛玉瞪着乌溜溜的眼睛,显出极端惊讶的表情来:“娘娘这话从何处听来?奴婢竟不知有这样的传闻,不过这都是谣传罢了,宜妃娘娘并无此心。”

元春急忙问:“为何?”

黛玉眨眨眼:“宜妃娘娘如果真的有那样的打算,不可能一点暗示都没有。奴婢自认为还没有那么蠢笨,连事关自己终身大事的暗示都听不出。”

元春看着黛玉纯净的眼神,自己也迷糊了。

对于黛玉,元春虽然接触的不多,可是关于她的事情却听了不少。

老太太对她自然是大加赞赏的,太太虽然不喜她,但从她话语中所透露出来的信息来看,黛玉也绝对是非常聪慧的。后来宝钗进宫,元春也从宝钗那里了解到一些黛玉的事情,至少从宝钗那无法遮掩的艳羡来看,黛玉是绝不会比宝钗逊色的。

所以黛玉说没有听见宜妃有丝毫的暗示,如果不是她存心欺骗,那就是事实了。在这样重大的事情上,以她们之间的关系,黛玉完全没有撒谎的必要。

难道她们所有人都误会了?宜妃对黛玉真的只是单纯的投了缘?

元春决定静观其变。

当然,对黛玉的感情投资还是要继续的。于是,在那之后,元春也召见了黛玉几次,然后就到了正式阅选的时候了。

终于到了决定自己未来几十年命运的时刻了,黛玉此时有一种非常复杂的感觉,好奇有之、不满有之。

尽管对这个时代的婚姻没有一点的期待,不过,对于要和自己度过未来几十年岁月的人还是有些好奇的。虽然不可能杜绝三妻四妾这一点,不过****与下流还是有区别的。

当然,更多的还是不满。

黛玉前世生活的世界讲究的是自由恋爱,虽然在选择婚姻对象的时候,还是会参考门当户对这一要数,不过对于一般的民众来说,这一点已经不是非常的重要了。

所以,要让黛玉嫁给一个完全不认识的陌生人,她还是有些抵触的。

晨起,黛玉仔细的梳妆。不是为了要和群芳争艳,将所有的秀女都压下去,而是为了纪念人生之中非常重要的一刻。

托赫舍里云薇和伊拉里丹萝两人的福,这回的阅选非常的顺利,往年那些衣裳被剪坏了、首饰丢失了、花盆底儿断了之类的事情没有再发生。所以,黛玉也没有用到荷包里备用的衣裳首饰。

自从伊拉里丹萝被送出宫,黛玉房间里就空出来一个床位,当然,赫舍里云薇的室友也一样,不过她们两个都明智的拒绝了将她们两人安排在一个房间的提议。开玩笑,在选秀的时候,闺蜜、朋友什么的都是靠不住的,更何况还是两个陌生人呢?还是自己住比较安全。

黛玉打理好自己,就出去集合了。

这次的选秀安排在静怡轩。

所有的秀女按照所属旗籍,每八人一组,依次进入,待皇上阅选之后再换下一组。阅选是从上三旗开始,之后才轮到正蓝旗。

此时此刻就能看到各种的人生百态了,不管是上记名的秀女、留牌子的秀女、还是被撂牌子的秀女,都有着兴奋雀跃、强颜欢笑这两种情绪,这也是和各人的人生观紧密相连的。有想要进宫伺候康熙奔个前程的,自然也就有不愿意在宫里寂寞老死的。有想要留牌子高嫁的,自然也有想要婚姻自主的。

只是世事不可能尽如人意,所以才有人欢喜有人愁。

轮到黛玉这一组,在进去之时,黛玉先在身上套了一个“buff”,传说中的“好运符”。黛玉迈着自信的步子走了进去,有好运符的加持,她绝对不会被倒霉的指给阿哥的。

和黛玉排在一起的那七个秀女无疑是倒霉的,黛玉的容貌以及她周身的气度,站在几人当中显得是鹤立鸡群,以至于一进去,所有人的目光都投注到了她身上,另外几人完全被忽略了。

这次的阅选除了太后、康熙、佟佳贵妃外,膝下有成年阿哥的妃嫔们也在场,只除了德妃,她此时还在遵照康熙之令在永和宫“调养身体”。

黛玉一进去,康熙就眯了眯眼。林如海生了个好女儿阿,这般的气度姿容,确实是极为少见,就是在他的后宫之中也是属于头一份儿的,要是他年轻个二十年,恐怕就把她留在宫里了。

康熙拨弄着手上的扳指,心里冷哼,老十四倒是有眼光,娶了林佳氏既得了林家的财力、权势支持,又得了美人,还真是一举三得。

康熙在心里算来算去,还真就只有老四才最合适。一来他没有野心,二来又和太子走得近,他的势力增强对太子来说也是有好处的。

康熙现在也有些头疼,他把索额图灭了,把赫舍里一族打压下去了,太子的实力未免就有些单薄了。其他几个儿子势大起来,这局势就不稳了。然而康熙现在又不放心给太子加码,只好把主意打到和太子关系较近的胤禛身上了。

也罢,老四是个不重女色的,膝下子嗣太过单薄,希望把林佳氏指给他之后,能够让他于女色之上多上点心。康熙也想不明白,明明一个肚子出来的,老四和老十四怎么差别这么大呢?他们兄弟两个的性子要是能中和一下就最好了。

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秀女们一个个上前介绍自己,当然,最主要的就是介绍自己的出身。清朝选秀,相貌还是其次,最主要的还是出身。

轮到黛玉的时候,太后忽然说话了:“皇帝啊,哀家怎么看这个小姑娘有些眼熟的?”

宜妃笑道:“太后您眼神可真好,这丫头叫林黛玉,是江南河道总督林如海林大人的嫡女,三十八年南巡的时候,在扬州行宫,因为她重孝在身,怕冲撞了太后您,所以只在门外磕了个头。后来三十九年林大人回京述职的时候,还带她进宫来给太后您请安来着。”

太后恍然:“原来是林丫头,都长这么大了,宜妃这一说起来,哀家还真记起来了,倒是比小时候模样更出挑了些,瞧这精气神儿,就知道是个伶俐的。皇帝你看呢?”

康熙笑道:“皇额娘说好自然是好的,那就留牌子吧。”

那就留牌子吧……

黛玉不知道此刻心里是什么感觉,好像是松了一口气,又好像是心脏被更紧的拽住。谢恩之后,和其他几个秀女一起退了出去,尚未收回的神识却传来一段让黛玉差点踉跄摔倒的话来。

“皇帝啊,哀家看林丫头眼神纯净,是个难得心思干净的孩子,老十四太不争气了,要是让林丫头跟着他就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