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之四爷在上》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红楼之四爷在上- 第19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膊还歉鲎运降娜耍谪范G没有完全付出感情、没有完全的对爱情忠诚之前,黛玉同样不会给出真心的。

眼底的讥讽在胤禛转回头之前很好的隐藏了起来,黛玉低头淡淡道:“我不想变成面目可憎的人,况且孩子总是无辜的,我就算是和他们生母之间有嫌隙,也不会对孩子出手。”

听了黛玉的这一番话,胤禛心里有欣慰,他总算是没看错人,玉儿还是如当年一般心地善良。而在欣慰的同时,也有着淡淡的说不清道不明的惆怅,只是对于感情白痴的胤禛来说,尚不能明白那份惆怅代表着什么。

伸手将黛玉搂在怀里,阴灵体的黛玉肌肤永远都是温凉的,抱着她,胤禛觉得好比是保住了一块上好的寒玉。

胤禛叹息道:“若是她们也能有你这般的认识,府里就不会有这么多的问题和麻烦了。”胤禛心里忽然有一种想法,以玉儿的气度,绝不会对孩子下手,以她的聪慧,又绝对能保护好孩子,如果他的嫡福晋是玉儿的话,会不会弘晖就不会出事,弘昐和弘昀也不会早夭?

这样的想法只在脑海中一闪而过,胤禛就苦笑了起来,如果玉儿是他的嫡福晋,又哪里会有弘晖的存在?他到底是奢求了。

黛玉不知道胤禛脑子里居然有这么奇葩的想法,针对胤禛说的那句话,黛玉轻笑道:“每个人都有他自己的价值观,怎么可能要求所有人都一样?其他人可能是更希望帮孩子们铺平往后的路,让他们少些磨难,不过我却有不同的想法。如果将来府里的阿哥们长大之后,有了别的心思,自然有弘昊、弘昭和弘寿他们去应对。我若是把什么事都做了,弘昊他们没有经历风雨,又如何能成长呢?”

黛玉觉得乾隆之所以那么的不靠谱,就是因为雍正把什么障碍都给他扫除了。叔叔辈儿的八爷党被连根拔起,同辈儿的弘时被过继出去,最后早早的就死了,只有一个不成气候的弘皙。除此之外,胤禛还给弘历留下一个丰裕的国库。

可以说弘历的经历完全不像胤禛他们这一辈儿夺嫡时的残酷,也没有胤禛登基时面临的内忧外患。因为得到的太容易,所以就不那么珍惜了。因此,她绝对不会让她的儿子变成那个样子的,自己的敌人要自己打倒才有意思!

黛玉的话让胤禛心里出现了一道隐隐的窗户,虽然还没有打开,却为他登基后在教育儿子的问题上埋下了一颗种子。

却说康熙派了胤祉回京安排祈雨之事,三日过后,依然没有半滴雨水落下,连夜传了旨意回京,命胤祉再祈雨三日。而去热河的行程也因为此事耽搁了下来,就地驻扎。

五月初九深夜,康熙忽然紧急召集了随行的诸位臣工,不知所为何事。待到凌晨时分胤禛才回到营帐,黛玉揉揉眼坐起身,正欲下床伺候胤禛洗漱,被他按住,“你好好躺着就是,大热天的一会儿又折腾一身汗出来。”

黛玉笑笑,顺势躺下,看着胤禛洗漱更衣,嘴里问道:“皇阿玛这么晚叫爷过去,可是有什么紧急的事情?”

胤禛解掉领口的扣子,吐出一口热气来,“还不是为了京里干旱的事。三哥回京主持祈雨也有六天了,依然是一滴雨也没有,皇阿玛召集诸位臣工过去,说是不放心,准备明日回京,好歹是劝住了。”

原来是为这事儿,黛玉恍然,继而松了口气,如果真在这时候回去了,她这回出来的目的可不就泡汤了吗?给诸位大臣点个赞!

想了想,黛玉说:“看今年这天期,恐怕京城百姓今年的收成不会好,爷还是早些做好准备,别到了秋收的时候,京里粮价怕是要疯长了。”

胤禛洗脸的动作为之一顿,“玉儿说的是,这事儿还真是要提前做好筹备,若是京里缺粮乱了起来,可不就是让人笑话了!”

他飞快的擦了把脸,丢下一句:“你先歇着,不用等爷。”说着就要往外走,显然是要出去安排筹粮一事。

“爷先歇息吧,都这么晚了,明儿再安排也不迟。”黛玉急忙伸手拉住胤禛,开玩笑,都这么晚了还办什么工啊,这天下间的事能办得完么?再说离秋收还有几个月呢,也不急在这一时半会儿。

胤禛拍了拍黛玉的手,“爷晚点睡没事儿,这会儿心里装了事儿,不处理好爷也睡不着。”

黛玉翻了个白眼松开手,她怎么就忘了这位就是个劳碌命呢!早知道就不该在大晚上的提这事儿的。得,明儿下厨给他做点东西补补身体吧,像他这样一忙起来就不顾惜自个儿的身体,怪不得才当了十三年的皇帝就一命呜呼了呢。

第二日太后却是传了懿旨下来,命随行女眷每日抄写佛经祈福。

黛玉忽而心里一动,她怎么就没想起这一招来呢?身为修行之人,想要暂时的改变凡间的气候还是有好些个手段的。当下,黛玉就命人拿了文房四宝来,开始写祈雨文书。

用佛家的手段祈雨倒也是可行的,不过黛玉自身是走的修道的路子,自然是习惯于用修道之人的法子。这祈雨文书之中加入了黛玉的黛玉身上饱含灵力的血液,一笔一画都注入了灵力,全文写好之后,再以灵力点燃,青烟直直的上升到天际。天道有感,自然就会降下雨来。

做完这些之后,黛玉才开始抄写起佛经来,太后那里总还是要敷衍一下的。当然,这回抄写的佛经黛玉就没有再用灵墨也没有再注入灵力了。

这天胤禛依然回来得很晚,回来时身上沾满了酒气。黛玉前世最讨厌的就是烟味和酗酒之后的酒气了,这辈子虽然她自个儿也爱上了喝酒,不过她喝的都是自己酿造的灵酒,可不是普通的凡酒,酒气入喉之后变作酒香散发出来,而不是恶臭的酒气。

因此,闻到胤禛身上浓重的酒味,黛玉就皱起鼻子来,“爷今儿个怎么喝了这么多酒?”

胤禛脑子还算清醒,事实上皇室的这些阿哥酒量都不差,他自己倒了一杯茶水一口饮尽,说道:“今天京城传来好消息了,晴了一个来月,今天总算是下了雨,这场雨还下得挺大,极大的解决了京城周边农田干旱的情况。皇阿玛一时高兴,就大宴群臣,不小心就喝多了。”

黛玉知道他哪里是不小心,完全是因为高兴才多喝了些。胤禛这忧百姓所忧、喜百姓所喜的行为倒是让黛玉想要唠叨一下也有些不忍了。在胤禛洗漱的时候,黛玉亲自熬了一碗山药粥,凌空画了一个培元符打进粥里。

粥熬好端去的时候,胤禛也已经换上了干净清爽的衣裳歪在了床上,黛玉将粥递了过去,“爷晚上估计是光喝酒了,怕是没吃多少东西吧?先喝点粥填填肚子再睡吧,不然半夜又胃疼起来。”

胤禛这时候的神态有些慵懒,他微微张开眼,瞅了黛玉手上的粥一眼,粥熬得粘稠轻软,山药也熬碎了,黛玉在上面撒了几滴香油,搁了点儿葱花,嫩绿嫩绿的,看起来非常可口的样子。黛玉不说的时候胤禛还不觉得,此时闻着粥的香味,胤禛就觉得胃里难受起来。

只是喝了酒之后,胤禛整个人都变得有些懒散起来,他半坐起来靠着床头,却没有伸手去接黛玉手中的碗,只淡淡道:“爷有些乏,不想动弹了……”

黛玉眨眨眼,这位爷是在跟她撒娇么?飞了个白眼过去,黛玉坐到床沿,舀了一勺送到他嘴边,嘟囔着说:“不舒服还喝这么多酒,也不自个儿注意着身子……”

胤禛一口含住调羹,将香软的粥含入嘴里,顿时觉得满口留香,嘴角微微勾起,玉儿就是心软。

一碗粥就这样被黛玉一勺一勺的喂进了胤禛肚子里,待吃下最后一口,黛玉将粥拿到桌上放好,又倒了一碗清水过去给胤禛漱口。忙完了这一切,黛玉才吹了蜡烛****。

刚躺到床上,就被胤禛搂进了怀里。黛玉已经习惯胤禛一年四季都抱着她睡:夏天胤禛怕热,抱着她凉爽,冬天胤禛怕她着凉,用自己的体温温暖她。被胤禛抱进怀里的时候,黛玉挪了挪身子,寻了个舒适的地儿安静了下来。

胤禛玩着她的手指,有一种岁月静好的感觉。

说实话,胤禛对于女人的伺候已经习以为常到没有感觉了,哪个女人不是小心翼翼的把他伺候得很好?可是都没有黛玉马着脸翻着白眼让他觉得舒服。这般的不做作不伪装才是最让他感觉放松的。

将黛玉往怀里紧了紧,胤禛喃喃的说:“早些睡吧,明儿要继续启程了。”

☆、第312章

这一日终于到了热河行宫。

热河行宫也就是后世所说的承德避暑山庄,始建于1703年(康熙四十二年),历经康熙、雍正、乾隆三朝,耗时89年才最终建成。如今的热河行宫才开始修建不久,远没有百年后那般大气磅礴,只有一个基本的雏形,满足简单的避暑要求还是可以的,在园林景观方面就还不是那么完善。

黛玉一下马车就看到了站在人群前列的敦恪,敦恪的变化不是很大,只是眉宇间多了些坚毅,身上也有了些成熟的风韵,这生了孩子到底是不同。

康熙也是个工作狂,一到行宫就开始接见蒙古各部落的王爷。知道敦恪见过康熙就会过来,黛玉便邀请温恪去她的房间,吩咐雪鹃将点心、水果和茶水端上来,等着敦恪过来。

“好哇,你们居然有好吃的都不等着我。”随着轻快的人声,敦恪走了进来,径直拈起一块小点心放进嘴里,惬意的眯起了眼,“还是小四嫂这里的东西好吃。”

黛玉倒了杯花果茶递给她,“喜欢就多吃点,这回我带了许多花茶、蜜饯过来,这些东西存放的时间长,你们拿回去慢慢吃。”

敦恪因为孩子身体不好,是只走到热河的,等康熙率队回京的时候她也就会回去蒙古部落。而温恪在京城住了有一年了,也是从热河直接回部族,最近几年估计都不会再回京城了的。因此黛玉这回出行带的东西可确实不少,大多是给她们两个准备的。

敦恪笑道:“那就谢谢小四嫂了,小四嫂每年都送了那么多过来,尽够了,只是这些点心平日里倒是吃不上,底下奴才们做出来总是缺了点什么味儿。”说话间敦恪又塞了一个进去。

黛玉耸耸肩,“那就没办法了,做法都是一样的,味道不同的话可能就是水质、材料或者手法的问题了,这个却是难办了。”

温恪白了敦恪一眼,对黛玉说:“别理她,有的吃就不错了。”

敦恪吐着舌笑,这会儿倒是看出有几分当年还在闺阁中时的顽皮来。黛玉放柔了声音,“敦儿姐,你这两年过得如何?”

一句敦儿姐让敦恪瞬间红了眼眶,让她的思绪一下子回到了那青春飞扬的时光,虽然皇宫之中糟心事也多,可是身边有姐姐有哥哥,还能时常和黛玉在一起玩耍,那时的点滴多少次出现在她的梦中,让她在午夜梦回时便怎么也睡不着了。

敦恪含泪笑道:“还不就是那样么,也没什么好说的。”

那年敦恪怀孕的时候,额驸在外面和一位台吉的庶女勾搭上了,那女人是个有野心的,竟是买通了公主府的奴才,直接闹到了敦恪面前,以为敦恪像是其他嫁到蒙古的公主那般是个纤纤弱质,受点气就能没命,到时候她就算不能扶正也能有个名分。

要知道尚公主的额驸虽然也可以有伺候的侍妾、通房什么的,但是为了维护公主的高贵和尊严,这些女人都是非常下贱没有任何名分的,便是生下的孩子地位也很卑贱,除非公主无所出,否则这些孩子也是没有继承权的。

也就是说,只要敦恪还活着,那么那女人就只能做个没名没分的侍妾。那女人既然是有野心,自然是不会甘愿,想着把敦恪气死了,便是她不能当正室,也能做个侧福晋或者格格什么的,将来生下了儿子也能有机会争一争郡王世子的位子。

只是她没想到,敦恪虽然外表柔弱,内里却是个坚韧的,特别是在和黛玉相处的那些年里,被黛玉潜移默化的改变了很多,而且有黛玉一直以来用灵物改善着她的身体,不会那么娇弱的让她得逞。

只是敦恪到底是感觉被羞辱了,一时气不过,伤到了肚子里的孩子,以至于孩子生下来之后,身体一直孱弱得很。敦恪也就更加的愧疚,如果她没有被激怒也就不会让孩子受这份罪了。每次看到儿子那么小一团,还未学会吃饭便开始吃药,每次看到儿子被病痛折磨得啼哭不止,她的心里就刀割一般的疼。

“温儿姐,咱们去敦儿姐那里看一下小阿哥吧。”

敦恪心里一跳,生孩子那会儿她是有些奇怪的,按说她这一胎刚开始就动了胎气伤了根本,原本太医都说了这胎怕是保不住,而且也不建议她保胎,说生下来不是身上有残疾就是身体孱弱不易养活的。但她舍不得。

她和额驸之间本来就不存在什么感情,再加上闹的这一出,心里对他更是连一点情分都没有了。但是她自己还是想要个孩子的,所以无论怎样她都要把这个孩子生下来!

果然如太医所说,这孩子在肚子里的时候就一直折腾她,让她整个人都脱了形。太医说是因为孩子伤了底子,所以需要从母体吸取更多的营养。而到了生产的时候,她可以说是一只脚迈进了鬼门关。

无论是怀着孩子的时候还是在生产的时候,每每在她难受或是要放弃的时候,身上戴着的黛玉送的物件就有一股暖气涌入她体内,缓解她的难受。

事实上,在温恪生产之后,她就隐隐察觉出黛玉给她们的东西估计不是凡品,就派了心腹奴才去告诉敦恪,让她生产的时候千万要将黛玉送的物件都佩戴着。也是因为如此,最后她才能平安生下孩子。

虽然孩子身体是弱了些,但好歹没有残疾,只这一点她就要谢天谢地了。

如今听说黛玉要去看孩子,她心里隐隐的有些期待,也许玉儿能治好孩子的先天体弱?

看到敦恪儿子的第一眼,黛玉的心就揪了起来,几个月的孩子看上去精气神还不如宝宝刚出生那会儿活跃,孩子的手腕上系着一个小小的玉坠子,看上面熟悉的波动就知道那是出自她的手,看来敦恪估计是心里有数,要不然也不会让儿子身上带着她送的物件儿。

黛玉这时候也不避讳了,直接走到小床边,灵气运转到手上,在小孩子身上上下摸了一遍。通过灵气入体的反馈,黛玉算是了解了这孩子能活到现在还真是不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