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之四爷在上》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红楼之四爷在上- 第29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太后库房里的东西,从科尔沁带来的,还有太皇太后当年赐下的,都留给弘昭阿哥。先帝爷赐下的都留给弘寿阿哥。除此之外,太后还给茉雅小格格准备了二十台嫁妆。其余的留给五阿哥。单子都在老奴手上,等太后的后事办妥了,老奴再把这些东西交割清楚。”

在场的许多人听了心里都特别不是滋味儿,太后宫里那么多的好东西,这会子都便宜了胤祺和弘昭、弘寿、茉雅了。

弘昭哭得更伤心了,乌库妈妈去世前居然还在为他打算……

弘寿更是哇的一声哭了出来,他一直以为乌库妈妈不喜欢他,没想到乌库妈妈去世前居然还给他留了东西……

弘寿要是知道太后是打着将东西“物归原主”的想法,估计就不会这么感动了。

弘寿的哭声仿佛是吹响了战斗的号角一般,皇孙们不管是真心还是假意俱都呜咽着哭了起来。

黛玉借着抹眼泪的遮掩悄悄的看了胤禛一眼,只见他面上虽然带着悲戚,可整个的情绪是非常的稳定的,看来,对于袖手旁观太后的死,胤禛心里并没有半点的后悔。

黛玉低头,轻叹了一声。

对于胤禛的心态,黛玉也能猜上七八分。皇子之中,太后因为抱养了五阿哥的关系,和胤祺、胤禟的关系近些。胤禛在孝懿仁皇后去世之后,那样别扭的性子一点都不讨人喜欢,太后对他自然是没有多少感情的。

胤禛在太后那里没有得到什么关切和爱护,自然对太后也就没有多少感情。虽然有了弘昭之后,因为弘昭的原因,双方的关系稍微近了些,不过这种因为其他原因得来的关系胤禛看得也比较淡。

相反,九子木莲只有那么几颗莲子,用一颗就会少一颗。都说有钱有权的人比平常百姓更加怕死,历史上没有九子木莲,胤禛为了多活几年还能做出让道士炼丹的事来,可见他对长生是多么的向往。如今有了九子木莲,他就更加的珍惜了。

九子木莲能够让人多出一条命来,这一点经过弘晖的事情之后,胤禛心里已经有数了。不过黛玉所说的九子木莲的功能不能叠加这事,胤禛却是还没有实验,所以他对于叠加这事还是抱有一定希望的。

就是因为对叠加这事抱有希望,所以胤禛才更加的珍惜剩下的这几颗九子木莲。如果事实证明可以叠加的话,那么一颗莲子就代表延寿十年,胤禛又岂会愿意将这珍贵的莲子随意给人?

甚至黛玉都在怀疑,如果这九子木莲真的可以叠加的话,胤禛还会不会履行当年的承诺,给她一份莲子?

感情经不起猜疑,好在黛玉知道,这九子木莲确实是不能叠加,将来也就不会面临这样的选择了。

太后去世,康熙因为悲恸也生起病来,远在西北的胤祯得到消息,写了奏折回来,请求回京为太后守孝。太后之前好好的都能忽然故去,康熙本来年纪也大了,万一经不住悲恸也跟着去了,那他远在西北岂不是非常的被动?

胤祯在奏折里写得非常的孝顺感人,康熙看了对他也很满意,就同意了让他先回京给太后送灵。

胤祯快马加鞭,八月底就回到了京城。

“皇玛姆……”胤祯来到灵前,噗通一声就跪了下去,膝行向前来到停灵之处,伏在太后的棺椁上就失声痛哭起来。

胤祯因为担心康熙出什么意外,一路上紧赶慢赶,每天就休息两个时辰,又特意没有洗漱,看起来整个人都憔悴得很,看在康熙眼里,就是他孝顺的表现了。

“皇阿玛,皇玛姆怎么突然就去了?”胤祯泪流满面,一脸悲痛的问。

“皇额娘年纪大了,寿数尽了,所以就去了。老十四啊,你皇玛姆走得很安详,一点也没有遭罪,这也算是让子孙们唯一感到安慰的事情了。”

胤祯悲泣道:“孙儿不孝,竟然没有回来见皇玛姆最后一面……”

“你之前远在西北,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皇额娘也是知道的,她心里不会怪你的。你能快马加鞭的赶回来送她老人家一程,她心里只有高兴的。”

胤祯关切的道:“皇阿玛也莫要太过悲伤了,皇玛姆要是知道您如此伤身伤心,走得也不安心。”

康熙轻叹一声,“你先回去洗漱一下吧。”

胤祯刷够了好感度也就顺从的回屋洗漱换衣服去了。

☆、第474章

胤祯的回归,让朝廷的局势又有了明显的变化,特别是康熙在诸多场合都夸奖胤祯孝顺,这使得新一轮的站队又开始了。

胤禛越发的沉默了,除了做好自己分内的工作,绝不私下结交大臣,雍亲王府门庭冷清,府里严格执行守孝茹素,气氛肃穆而又庄严。而胤祯那边呢,偷偷摸摸的吃肉喝酒是常事,和朝臣们来往也没有一点的避忌。这些都被康熙看在眼里。

心里最初的感动在看了胤祯之后的表现以后已经消散无踪,康熙冷静下来之后,也对胤祯请求回京送灵一事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呵,回来守孝送灵是假,怕是看他还能活多久是真吧。

康熙从来都是以最大的恶意来揣度别人的,胤祯自己撞到了枪口上也算是他倒霉。

在停灵七七四十九日之后,康熙将太后下葬孝东陵。

葬礼过后,胤祯邀请胤禩、胤禟、胤誐去府中小聚,他坐在主位,俨然一副高高在上的模样。

“八哥、九哥、十哥,咱们兄弟几个好久没有在一起聚聚了,来,先干了这杯。”

胤誐一口喝下杯中酒,咋咋呼呼的说:“这两个月可是要憋死我了,还是老十四胆子大,吃肉喝酒都不怕,哥哥我今儿个就沾沾你的光。”

胤禟没有端酒,自己倒了一杯茶,“老十四,你们喝酒,哥哥我喝茶。”

胤祯脸僵了一下,“九哥什么时候这么守规矩了?”

胤禟淡淡道:“太后到底是教养了我五哥,对额娘和我也还不错,其他人也就罢了,我总是要领她这份情的。”

胤誐又倒了一杯酒和胤祯碰了一下,“哎呀,九哥喝茶就喝茶,咱不管他,来,老十四咱哥俩再走一个。”

胤祯笑了笑,“好,走一个。八哥,你也不喝?”

胤禩淡笑道:“我这个身体之前亏损比较大,太医说了要忌酒,就让老十陪你喝酒吧,我和九弟喝茶。”良妃死的那年,胤禩又是伤心、又是悲愤,心里郁结再加上一场大病,让身体彻底的垮了下去,养了好几年还是有些弱。

胤祯放下酒杯,叹了口气,“这些年咱们哥几个都疏远了……”

胤禩轻笑,“老十四你多心了。”

胤誐牛眼一瞪,“老十四你这是在寒碜人不是?谁不知道你现在简在圣心,如今又在西北立下大功,拿下那个位置指日可待。前段时间你府上不是还热闹得很么?现在又在咱们兄弟几个面前说这些酸话。过几年老十四如愿以偿了,可不要忘记哥几个往日的情分啊。”

谁说胤誐鲁莽不会说话,这一句话可不就说得胤祯心花怒放么,哈哈大笑着说:“那就承十哥吉言了,真要是有那一天,三位哥哥放心,咱们是打小的情分,还用分什么彼此吗?”

又和胤誐碰了几杯,酒到酣时,胤祯说:“小弟这里有一件事拿不定主意,想要请哥哥们帮忙参详参详。”

胤禩沉吟片刻,“你说。”

胤祯道:“现在皇玛姆已经下葬了,我有些拿不定主意,是该回去西北呢,还是留在京城。”

胤誐嚷嚷道:“当然是回去西北啊!这京里待着有什么意思?都待了几十年了,腻不腻味啊?”

胤祯白了他一眼,“十哥,咱们说正事呢。”

“我也是在说正事啊,老十四你看哈,这回你出征策妄,几场战役中,说实话你的功劳并不是很明显,反倒是林墨白那小子表现得很是优秀,也立下不少功劳,就是雅尔江阿那厮也一改往日的纨绔习性,让皇阿玛刮目相看。如今你们也就是把**拿下来了,策妄可是还逍遥着,你要是不去西北了,策妄那老小子要是让别人给宰了,你前面这么些功劳也就打水漂了。”

胤誐所说的也就是胤祯担心的,这样半途而废,以后说起来也不好听。他想了想,问:“八哥、九哥,你们觉得呢?”

胤禩道:“你觉得你留在京城能够做什么呢?”

胤祯顿时一愣,是啊,他留下来能够做什么呢?老四可以参务政事,他在这方面的能耐比之老四却是要逊色一些的,拿自己的短处和老四的长处相比,他还能有什么优势?如果说管理兵部,现在兵部的重要工作都在西北那边儿,他留在京里还不如直接去西北杀敌立功。

再说,皇阿玛经过皇玛姆去世的打击,都能够很快的恢复精神,说明皇阿玛的身体状况还是不错的,再活个三五年不成问题。趁着这段时间,他还是先想法子将策妄彻底弄死,将准格尔部彻底打趴下,争取毕功于一役,为将来登基捞一个厚实的筹码。

这么一想,胤祯就举起酒杯,感激的道:“多谢八哥提醒。”

既然决定了要走,有些事情就要先安排好了,胤祯放下酒杯,恳切的道:“我这一走又是一两年回不来,皇阿玛那里要是有个头疼脑热的,还请哥哥们给我传个信儿,也好让我也尽尽孝心。”

胤祯话里的意思大家都懂得,无非就是看着康熙身体不好了,就赶紧通知一下他,好让他能够及时的赶回来抢位子。

胤誐大大咧咧的说:“不就是传个信儿吗,多大点事儿啊,放心了,包在我身上!”

胤祯顿时就哈哈大笑起来,“好,十哥够意思!有你这句话,我就放心了。”十哥和九哥向来都是一体的,十哥答应的事儿,也就等同于九哥答应了,他可以安心的去西北了。

从胤祯府里出来,又别过了胤禩之后,胤禟黑着脸问胤誐,“你怎么答应老十四了?你想要掺合进去?”

胤誐嘿嘿笑道:“我掺合什么啊,当初我都一直劝你罢手呢。今天要是不答应老十四,还不知道他要搅合到什么时候呢。现在先答应下来,以后要不要递消息,到时候再看情况呗。”

胤禟的脸色这才好看起来,“你小子什么时候也知道打埋伏了?”

胤誐挠着后脑勺呵呵直笑。

第二天,胤祯就去了永和宫,“额娘,儿子准备过两天就给皇阿玛上折子,我准备再回西北去,争取将策妄诛杀再回京。”

德妃担忧的道:“西北的战事你已经打好了基础,就此将功劳让与别人确实是太可惜了。可是你要去了西北,皇上那里若是有个万一,额娘担心你赶不回来。”

胤祯道:“额娘你觉得皇阿玛的身体如何?”

德妃想了想,说:“皇上的身体还是不错的,这回太后去世,皇上也是悲痛得很,很是伤身,不过后来恢复的速度很快,现在看起来已经没什么大碍了。”

“这就是了,皇阿玛的身体能够这么快就恢复,可见他的身体健康情况是比较理想的,再活上三五年是绝对没有问题的。儿子明后年就能将战事结束,应该不会有什么大的影响。再说了,如果皇阿玛病了,额娘派人快马加鞭的去西北通知我,我也是能赶得回来的。皇阿玛总不会毫无征兆的就去了吧?”

听胤祯这么一说,德妃更加担心了,“太后可不就是毫无征兆就去了么?”

胤祯淡淡道:“皇玛姆怎么能和皇阿玛相比?皇玛姆在宫里什么事都不管,手上还是比较干净的,能去得这么安详也是她自己积了福。皇阿玛戎马一生,手上的鲜血不少,哪里能这么容易就死的?”

德妃沉吟片刻,“如果你只需要两年的时间,额娘觉得问题应该不是很大。”

“那就行!”

事情决定好了,德妃道:“年氏那里,你既然是回来了,还是要多宠一宠,年羹尧虽然没有当上四川总督,不过好歹也是在四川经营了不短的时间,需要的时候还是能帮你牵制一下的。”

“额娘放心吧,我知道轻重的。”胤祯在军营里都要养着女人,回了京反而让他吃素,这怎么可能?府里的女人也就年氏的模样比较合他心意,当然是多宠了她一些。

德妃闻说,就关切的道:“年氏的肚子可有消息?”

虽然说是守孝期间不得****,可这事儿能遵守的又有几个呢?就是康熙也曾在孝期****让嫔妃怀孕,阿哥们这样做的也不少,也没见康熙训斥哪个。

德妃因为是宫女出身,宫女爬床这样的污名到了什么时候也是洗不干净的。太后最讨厌的就是这种不能安守本分勾引男人的人,即便是德妃成为了四妃之一,太后也经常不给她好脸色的。所以德妃对太后也没有什么好感,让自己的儿子在孝期同女人****也就没有一点的心里负担。

胤祯翻了个白眼儿,“女人家的事儿子哪里会知道?”

德妃说:“要是能够在离京前让年氏生下一儿半女的,以后用起年家来也方便些。”年氏早先生下的一子一女都已经夭折了,德妃虽然也觉得年氏的肚子不好,生不出健康的子嗣来,不过有总比没有好的。想要让年家出力,总是要给他们看到一点希望才行。

说起怀孕这事,胤祯恍然想起一事,“对了额娘,今儿早上儿子才得到消息,叶氏怀孕了。”

☆、第475章

叶氏就是完颜氏的心腹丫鬟梦蝶,她去西宁伺候了一年,如今怀上了孩子,若是能平安生下一男半女,回京之后身份也就能往上提一提了。虽说西宁生活艰难,和一个孩子相比,这一点艰难却是微不足道的。更何况,在西宁,叶氏就算是女主人了,也不会艰苦到哪里去。

“那敢情好!”德妃一听胤祯又有女人怀孕,顿时就眉花眼笑的。

德妃原本是最看重身份的,因为她自己出身不怎么样,所以给儿子挑选的都是大家族出身的女子,她希望自己的孙子都能有个好出身。不过自从胤祯的身体坏了之后,德妃的标准就一再降低,不管女人身份高低,只要能给胤祯生下健康的子嗣就行。

之前她想给胤祯挑几个格格,她看中的都被其他嫔妃抢走了,宫里的人都给她下绊子,外面她看中的人家也不想把女儿送到十四府上,两边一使劲,事情也就黄了。

满人家的女孩儿都精贵,教养出一个好的女儿,就是希望能够通过联姻,给娘家谋福利。

胤祯在大家眼中就是伤了身体无法让女子生下健康子嗣的,在这样的情况下,有点心眼儿的人家都不愿意将女儿送到他府上。女儿若是不能生下健康的子嗣,也就年轻的几年能够为家族谋一些福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