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之四爷在上》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红楼之四爷在上- 第35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从四月开始,就陆续的有战报发回,征西大军一路势如破竹,将准格尔部打得屁滚尿流,连战连败。

在此番作战中,新式火药得到了广泛运用,林墨白的左路军火器营所使用的弹药全部都是新式火药,中路军和右路军中也配备了充足的旧式弹药,胤禛明白,一旦新式火药在战场上发回出它应有的作用,没有出现什么异常情况,那么接下来旧式火药就要停止生产,陆续淘汰,全部换上新式火药。因此,借此机会,胤禛就想把旧式弹药多消耗一些。

除了新式火药投入使用外,被林墨白命名为手雷的新式武器也投入使用,这种武器体积小,携带方便,杀伤力强,在和准格尔部的战斗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可以预见,接下来朝廷将重点研发改进手雷,并大规模生产。

在优质的武器弹药之下,准格尔部的骑兵如土鸡瓦狗一般,死伤惨重。

战争是让人威信提升的最佳途径,康熙当初擒鳌拜、灭三藩、收台湾、诛杀葛尔丹,这一件件一桩桩事迹使得他权柄日重。与策妄的战争是胤禛继位以来面临的第一个来自外部的挑战,捷报频传,使得胤禛在朝臣中的威信得到了提升。

胤禛这段时间的心情非常的好,去后宫的次数也变多了,不过据黛玉所知,他在其他女人那里只留宿,并未同床。对于胤禛在继位之后就没有再宠幸别的女人的行为,黛玉心里很是欢喜。

时间进入了七月,天气很热,胤禛继位这几年一直处于忙碌之中,康熙年间惯常的去热河避暑也被取消了,只在夏日里搬到畅春园去办公。

这天是休沐日,弘昊原本带着家眷去小汤山游玩散心,中午的时候却快马赶去了畅春园,求见胤禛。

“今天不是去小汤山了吗,怎么这么早就回来了?”

弘昊激动的道:“皇阿玛,儿臣今日在小汤山一处隐秘的峡谷中,发现了一片长势极好的水稻,稻穗非常的沉,颗粒饱满,一根稻穗比常见的水稻要重了将近一半!儿臣认为事关重大,已经命奴才在那里看守住,先赶回来禀报皇阿玛。”

胤禛最是关注民生,对于现在土地兼并的情况也是清楚得很,他正在考虑推行摊丁入亩之策,以期减少农民的税赋,增加拥有土地较多的富贵家庭的税赋。

此时听弘昊说发现了优质的水稻,产量上估计能翻一番,胤禛顿时就欣喜若狂,他兴奋的站了起来,“你说的可是真的?”

弘昊重重的点头,“儿臣以前也时常在额娘小汤山的庄子上耕地种田,了解百姓疾苦,水稻收获之时稻穗的情况儿臣还是记得的,上面的稻米稀稀疏疏的,完全没有儿臣今日发现的稻穗那么密集。”

胤禛立即道:“带路,朕要前去看看。”

弘昊带着胤禛前往他发现优质水稻的隐秘峡谷中,那里有一队精干的护卫把守着,在看到弘昊和胤禛到来之时,纷纷跪下请安。胤禛顾不得他们,大步流星的朝峡谷中行去。

峡谷之中有一沟不大的水池,水池很浅,只能没过人的足踝,里面杂乱的生长着一片水稻。

弘昊在一旁解说道:“这个水池中的水非常清亮,显然是活水,只不过没有看到水流的来处和去处,儿臣猜测这应该是地下水渗透出来的。峡谷中树木很多,落叶给水稻提供了足够的肥料。”

胤禛从进入峡谷,身体就颤抖得厉害,那一串串沉甸甸的稻穗呈现出淡黄的色泽,只一眼胤禛就知道弘昊没有撒谎,这稻穗绝对比目前大清所栽种的水稻产量高得多!

“去找一束外面栽种的稻穗来,朕要比一比。”

弘昊说:“现在水稻还没有到收割的时间,差不多还要半个月,现在对比得出的结论恐怕不怎么准确,儿臣建议再等一段时间,等水稻收割了再来做对比。”

胤禛兴奋的大脑慢慢的平静下来,“你说的对,外面一般的水稻也就罢了,这里的水稻也还没有成熟,现在就割下来,哪怕只有一株,朕也心疼。朕马上调集人手将此处看守起来,等到麦穗金黄之时,朕要来亲自收割!”

时间在等待中总是会感觉过得很慢的,短短半个月的时间,在胤禛的感觉中,却仿佛是过了半年一般。这天,胤禛听底下人汇报,说是根据优质水稻的生长情况,大约再需要两日的时间就可以收割了。

胤禛闻说之后,非常的高兴,水稻收割之后,他就能清楚的看到这种优质水稻到底能够比普通水稻增产多少了。

黛玉看到胤禛的种种表现,心里也是深深的敬服,这样以天下百姓为重的男人,让她如何能够不爱呢?

黛玉握着胤禛的手,柔声道:“皇上,到时候不如将皇子们也带去吧,发现优质粮种,这对于大清无数的百姓来说,都是一件极为重要的事情。通过这件事情,皇上也可以言传身教的让阿哥们知道,身为爱新觉罗家的子孙,既然是享受了天下百姓的供奉,就应该将百姓的疾苦放在心上,想百姓所想,急百姓所急。”

胤禛点头赞道:“玉儿说得不错,这主意确实可行。唔,再把朝中几位重臣也带上,这样的好事总要让大家一起高兴高兴的。”

黛玉莞尔一笑,哪里能不知道胤禛这是想要嘚瑟了。在这皇权天授思想的主导下,各地的官员是没有祥瑞也要制造祥瑞的,目的就是为了拍皇帝的马屁。如今有着实实在在的祥瑞在眼前,黛玉已经能够想象得到,到了后日,那些朝臣们嘴里的吉祥话怕是都停不下来了。粮食在封建社会生产力还不够发达的时候,可是最为重要的战略物资,优质粮种的发现,可是比什么祥瑞都更为吉祥的。

看到胤禛高兴,黛玉心里也很高兴,这几年来,胤禛为了不辜负康熙的期望,为了让江山社稷更加的稳固,为了让百姓生活得更加的富足,每天都是起早贪黑的,比他在王府的时候还要拼命。尤其是前几年胤禩、胤祯、乌雅氏和他作对,让他身心俱疲。如今难得有件事情能够让胤禛心情愉悦,黛玉觉得她所做的一切都值得了。

终于,在胤禛漫长的等待中,驻守在小汤山隐秘峡谷的侍卫带来了优质水稻已经完全成熟,可以收割的大好消息。

胤禛紧急派了许多的太监出去召集皇室、宗室成员,以及部分重臣到畅春园集合待命。

众人陆续抵达,胤禛还没有出来,所以大家三三两两的聚在一起,相互打听着消息:皇上这么急宣召众人前来,究竟是有什么重大的事情?

等到人员到齐了,就有太监去通知了胤禛。众人看到胤禛脸上隐隐有兴奋之色,就知道应该是有什么好消息了,难道是西北大捷,策妄那小子被弄死了?

胤禛居高临下的看着众人,大声的道:“天佑大清,日前朕在小汤山一处隐秘的峡谷中发现了一片优质的水稻,根据稻穗的情况可以预测,该水稻的产量大大超过现有水稻产量。今日,优质水稻已经完全成熟,可以收割了,诸位爱卿随朕一同前往,共同见证!”

此话一出,下面众人心里就打起鼓来:小汤山那里能有什么优质水稻?别不是谁整出来的“祥瑞”吧。不过看着胤禛兴奋的神色,众人都不露声色。

一群人浩浩荡荡的朝小汤山行去,到了目的地,众人陆续进入峡谷,当看到眼前那一片金灿灿的水稻时,知道些农事的人都倒吸一口冷气。那粗大的稻穗上密密麻麻的结满了稻米,沉甸甸的弯着腰,一看就知道比普通的水稻要高产得多。

有人不信邪的上去亲自折了一根稻穗,手一撮,就是满满的一把稻米,剥开谷壳,里面的稻米白生生的,非常的饱满。

户部尚书范时绎将白生生的稻米放进嘴里咀嚼,嚼着嚼着就老泪众横了,当下就颤抖着跪了下去,“皇上圣明,天佑大清,有了这样优质的水稻,待得几年后畜了种推广到全国,大清百姓就再也不会饿肚子了……”

众人这时都反应了过来,一个个跪到了地上,高呼万岁,嘴里的吉祥话不要钱似地往外蹦。

胤禛此时非常的志得意满,心想着,定是他的勤政爱民感动了苍天,所以才赐下这样的优质粮种。待得这优质粮种推广开来,不知要救活多少的百姓,而他的名声也将达到一个新的高度。

胤禛大手一挥,“诸位爱卿快快请起,现在当务之急是将这片水稻收割下来,和普通水稻对比一下,看看究竟能够多产多少。”

一群平日里养尊处优的老少爷们儿这会儿也顾不得形象了,一个个的挽起了裤管就下了水,非得要亲自收割不可。在众人眼中,这样高产的水稻那是真真正正的祥瑞,他们自然是要去亲自沾沾祥瑞之气的。

等水稻收割完了,众人人手一把,就这么拿着,直接去小汤山的稻田之中,找了一处已经成熟了的稻谷,让奴才们收割了,选择出同样多的稻穗称重对比,得出的结果让众人心花怒放。

那优质稻谷的产量竟然是普通稻谷的一倍!

☆、第575章 西北大捷

这样的结果让所有人都目瞪口呆,虽然在看到稻穗的时候,他们就知道这优质水稻产量肯定比普通水稻要高很多,可是翻了一倍,这却大出众人意料。

一倍啊!这就意味着几年后,全国的水稻亩产能够达到惊人的八百斤!也就说说,可以再养活一倍的人!所有人都在心里暗自盘算,等这优质水稻的稻种育种之后,他们要率先种植。几年的时间不知能多种多少水稻出来,到时候多产的那部分拿来酿酒不知要赚多少钱!

胤禛比康熙还要看重名声,这样优质的粮种一旦推广,他在百姓心目中的威望将会达到顶点!这样的认知让他非常的兴奋,于是弘昊在他眼中就越发的孝顺能干了。

胤禛命人将稻种仔细的收管起来,明年开春之后育种。因为这件事事关重大,胤禛甚至命人将稻种一颗颗数清楚,来年若是少了一颗,那也是要拿人的顶戴花翎来问罪的。毕竟一颗稻种培育出来就能结出几百颗稻谷的,对于育种阶段来说,每一颗稻种都非常的重要。

这件事情胤禛下了封口令,毕竟在稻种还没有正式推广之前,消息若是泄露了,引来居心叵测之人将稻种破坏掉,那他就失信于民了。

在场的皇室、宗室成员和大臣们也有自己的小算盘,这件事如果扩大范围,将来和他们争抢稻种的人自然也就多了起来,为了自身的利益,他们当然会严守这个秘密。

十月,西北大捷,林墨白所率领的左路军“机缘巧合”之下,和策妄阿拉布坦所率领的准格尔部大军狭路相逢,林墨白果断出击,将策妄阿拉布坦当场击毙。进京报捷的士兵携带着策妄阿拉布坦的头颅,在大朝之时当众呈上,胤禛大喜。

策妄一死,准格尔部就如同一盘散沙一般,被三路大军追击得四处逃窜,九死一生。昔日强大的准格尔部一夕之间便只剩下一些老弱妇孺,在草原之上弱肉强食的法则之下,准格尔部想必很快就会被其他强大的部落瓜分,怕是再难形成独立而又强大的部落了。

侵扰大清边关几十年的准格尔部终于是走向了灭亡。

消息传开,普天同庆,原本在胤禩和胤祯的煽动下对胤禛继位的合法性有所怀疑的人们再也不相信那些谣言了。

要是皇上的皇位来得可疑,老天爷必定会震怒,降下灾祸。可是现在连先皇也没有消灭掉的策妄阿拉布坦和准格尔部都被皇上消灭了,可见老天爷是支持皇上的。

舆论无论在什么时候都有着极其重大的作用,所谓众口铄金积毁销骨,舆论可以活人也可以死人,胤禛对舆论的作用了解不深,但是有着林如海和黛玉这两个从后世过来的人,他们深知舆论利用好了,可以不动声色的办成很多事情。

所以,在西北大捷传回京师之后,两人就动用所有的力量,将西北大捷归结到胤禛执政公正,受上天庇佑之上,让胤禛身上所有的负面传闻一夕之间全部消失。

这时候的百姓民智还未开化,在很多时候都显得比较愚昧,在他们看来,皇帝身上如果有问题,老天爷肯定会予以惩罚,不会赐下胜利的。

有了这样的基调,胤禛随后下发的几项改革都得到了很好的执行。

十二月,征西大军返回京师,胤禛让所有成年皇子出城迎接。他现在地位稳固,已经不需要像历史上那样,在年羹尧凯旋的时候亲自迎接了。对胤誐和林墨白,胤禛并没有打算要捧杀他们,自然也就用不到这样的规格。

胤誐这一趟回来,皮肤被晒得黝黑,变得粗糙了很多,在军营中厮混了这么久,原本有点懒散的气质也变得锐利起来,仿佛是一柄锋利的宝剑。这样的变化是巨大的,让胤祥大吃一惊。

“十哥,你出去这一趟变化很大啊!嗯,肚子都变没了,回去十嫂看见了,还不得心疼死?”以前胤誐吃得多动得少,长了一身的肉,如今在外面风餐露宿,又整日辛苦操练,倒是把身上的赘肉都减了下去,整个人看起来精壮了许多。

胤誐哈哈大笑,“怎么的,老十三你羡慕哥哥了?”

胤誐终于是完成了他领军打仗的心愿,而且此役还获得了巨大的胜利,他觉得这辈子就算是待在京城混吃等死,也没有遗憾了。实在是胤誐非常的聪明,知道有时候臣子身上的功劳太大并不是什么好事,功高盖主啊!

胤誐想好了,等见了老四,就把兵权交出来,等明年九哥回来,他再和九哥两人风花雪月,不再过问朝政。

胤誐倒是小看了胤禛,他此时还不知道,他将来还会立下更多的战功,而胤禟也会在别的领域为大清建功立业,两人都在史书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一行人回去皇宫,胤禛接见了他们。胤誐已经是亲王了,封无可封,胤禛便赏了他亲王双俸。胤誐倒是很激动,这可是他第一次凭借着自己的努力得到的赏赐。以前康熙封他郡王,胤禛封他亲王,都是因为他的出身,贵妃之子,身后又有钮钴禄氏这一个庞大的家族做后盾,爵位自然是不能给得太低了。但是胤誐一直都不以为荣,因为那不是封给他的,是封给钮钴禄一族的。

第一次凭借自己的实力得到了封赏,这亲王双俸才是胤誐最为看重的。

他傻呵呵的笑道:“奴才叩谢皇上恩典。”

胤禛搞不明白他在傻乐个什么,不过他一直觉得老十的脑子有问题,两人的思维不在一条道上,摇了摇头,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