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之四爷在上》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红楼之四爷在上- 第8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于是黛玉说:“要是金钏儿真的要去投井,说明她也是知道了自己的错处。佛祖还说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呢,《左转》中也有云: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金钏儿要是真的能洗心革面,也是好的。左右咱们就救她一回,往后她要是还那样,或者一门心思求死,我也就不管了。”

王嬷嬷叹道:“姑娘就是太心善了,便依姑娘的,只望她能记得姑娘的好,别辜负了姑娘的一番情谊。”

黛玉摆摆手,“可别告诉她是我的主意,只当是赶巧儿了吧,要不然我可怎么说呢?这种梦兆的事情还是不要让人知道的好。况且要是我救她的事传了出去,让太太怎么看我?我救她也不图她报答我什么。”虽然王氏一向不喜欢她,可她也不能这样明晃晃的拉仇恨,能少些麻烦就少些麻烦吧。

王嬷嬷想了想,觉得黛玉顾忌得也是,便也就同意了,只是到底还是觉得便宜了金钏儿。

第二天就是端午节,吃过早餐,黛玉就去贾母屋里请安,不多时湘云也风尘仆仆的赶了来,然后黛玉就看到宝玉欢欢喜喜的迎上去,“云妹妹可算是来了,今儿难得齐全,咱们下晌一起包粽子玩可好?往年都是吃他们包好的,多没趣,不如咱们自己动手,想吃什么馅就包什么馅,想包什么形状就包什么形状,岂不是有趣?”

湘云最是爱热闹,闻言拍手笑道:“正该如此,到时候咱们比试一下,看谁包的最好看,看谁包的最好吃。”

贾母就喜欢热热闹闹欢欢喜喜的,何况此事又是宝玉提出来的,哪里能不同意?急忙就吩咐了厨房的奴才,把姑娘们需要的东西色色都准备齐全。

这边宝玉又从荷包里摸出一个物件儿来递给湘云,笑说:“初一那天去清虚观,可巧的就看到这个金麒麟了,我想着云妹妹那里似乎是有一个,这个正好凑成对儿,就给你拿来了。”

湘云见宝玉时时刻刻的记着她,心里像喝了蜜似地,接过来细细一看,果然是个麒麟,只是比她的那个大些,雕琢得也精致些。湘云笑着将那麒麟放到自己荷包里,抬着下巴笑:“这东西合该是我的。”

宝玉见她喜欢,心里也欢喜,“本就是给妹妹留着的。”

黛玉看着这一幕,忽然就想起有人曾说:多情之人亦薄情,用在宝玉身上真是再恰当不过了。昨天还和金钏儿挨挨蹭蹭,如今金钏儿被王氏赶出府去,受着别人的白眼与轻蔑,他却一点也不放在心上,又去向别的女孩儿献殷勤了。

忽然之间,黛玉觉得两人身上的气息稍稍的变了一些,似乎是有了某种共通的东西……

☆、第148章 金钏儿之“死”

因为是过节,黛玉中午的时候就没有回大花厅去吃饭,而是在贾母这里姐姐妹妹一大群人一起用了午餐。歇了晌,众人便又齐聚在贾母院里,什刹海那里下午的时候有一场龙舟赛,贾母已经让人在什刹海旁边的酒楼里包了几个雅间儿,准备一家子人过去看看龙舟赛乐呵乐呵。

每年这个时候什刹海旁边的酒楼都很难订,贾府也只订到四个包房,女人们两间,爷们儿们两间,因此,小厮和丫头婆子就不能去太多了。

因此,宝玉、宝钗、湘云和三春他们都只带了一个丫头,黛玉却是把四雪都带上了,另外还带上了安嬷嬷。

原来林府也订了两个包间儿,黛玉就让四雪直接去林府的包间儿了,只留了安嬷嬷在身边。出门在外,总是要多注意一些,安嬷嬷经验老道,万一出了什么事也能处理周全了。原本黛玉还准备让王嬷嬷和闻嬷嬷也去林府的包间儿的,只是她们两个都不爱热闹,再加上院里也需要人照看,便没跟来。

什刹海周围的酒楼都已经人满为患,在下边儿就能看到各个窗户隐隐绰绰的人影,海子旁边的露天处更是人山人海的,那些家世普通的人家儿想要看热闹也只能将就了。

贾府一行人进去包间儿,太太奶奶们要了一间,几个姑娘连带宝玉要了一间,这般欢庆的日子他们都不想在大人跟前儿拘束着。

下面的龙舟已经各就各位了,湘云趴在窗前,兴奋的看着,又问:“这些龙舟都是从哪里来的?”

宝玉道:“听说都是各家王府的,因此这赛事也格外的激烈。”

黛玉暗笑,既然是各家王府养的龙舟,那些爷们儿都是要面子的,自家的龙舟要是输得难看,他们面儿上也无光,到时候肯定是要牵连底下人也不好过的。不过一旦赢了比赛,那些爷们儿也不会吝啬赏钱,于是参赛的众人自然是要拼尽全力了。

黛玉也很感兴趣,靠在窗口看得津津有味。前世的时候,这样的传统节日已经越来越失了味道,许多的活动也没有人操办了,黛玉还真没看过赛龙舟。什刹海虽不甚宽广壮观,不过各个王府做的龙舟都格外的精美,那些划桨的汉子们也非常的精神,看着就让人感觉到一股澎湃的“战意”,让旁观的人也跟着热血沸腾起来。

就在这时,敲门声响起,贾府的奴才在外面说:“林姑娘,八公主知道姑娘也来看赛龙舟,打发了人过来。”

黛玉惊愕的坐直了身子,对安嬷嬷使了个眼色。安嬷嬷出去了一会儿,然后领了一个常在温恪身边伺候的宫女苏静进来。

苏静福身笑道:“两位公主求了宜妃娘娘的旨意出宫来看赛龙舟,知道林姑娘也在,本想请林姑娘过去一起热闹热闹的,只是公主们和几位阿哥还有裕亲王、简亲王几位王爷在一起,怕林姑娘过去不自在,就让奴婢们给林姑娘送了些吃食过来。都是九爷酒楼里的厨子做的,公主这也是慷他人之慨了。”

黛玉笑道:“多谢两位姐姐惦记着我,早就听说九爷名下的几家酒楼味道是极好的,今天总算能一饱口福了。”

苏静笑了笑,又说:“还请林姑娘让丫头们帮忙把食盒拎进来,奴婢可不敢让那些臭男人污了姑娘们的眼。”

宝玉忙道:“这位姐姐说得有理,袭人,你们几个去把东西提进来,别让人冲撞了姑娘们。”

跟着出来的几个丫头都出去,不多时桌上就摆满了,还有一些放不下。黛玉指着几道菜色说:“这一盘好克化的给老太太送去,这几样比较合大舅母、二舅母还有薛姨妈的口味,这一碟是珍大嫂子爱吃的,这一份养身的给珠大嫂子补补,这一盅养颜的正好适合凤姐姐。”

送走了七样菜色,桌上才终于摆下了。黛玉让安嬷嬷递了个荷包给苏静,笑说:“不是什么值钱的东西,只里面有几丸醒脑提神的药丸子,甜津津的,倒是比吃药好些。”

苏静是贴身伺候温恪的,自然知道黛玉出手的入口的东西都是极好的,当下欢欢喜喜的接了:“可见林姑娘疼奴婢,这东西便是给奴婢金银珠宝奴婢都是不换的。”

黛玉笑道:“不知两位姐姐今天会出来,竟是没准备别的礼物,前儿送去的花茶两位姐姐喝着还好?”

如今正是月季盛开的时节,这月季花对月经不调有一定的疗效,常喝对女子的身体是极好的,正赶上端午节,黛玉就在前两日送了一些进宫。

苏静眼里满是感激之色,虽然两位公主都异口同声的说林姑娘送的花茶只是味道好些,旁的没什么作用,不过她贴身伺候公主又哪里不知道,公主偶尔身体有些不舒服,吃了林姑娘送的对症的花茶,只需喝那么三五次,病症就消了,全不用太医抓药,如今的身体是越来越好了。

苏静感激的道:“林姑娘送的花茶味道都是极好的,两位公主都喜欢。”

黛玉便笑了笑,“姐姐们若是吃完了,派人到我这里来说一声就是了。”然后又赏了外面拎食盒的小太监每人几两碎银子,就打发他们回去复命了。

宝钗素知黛玉和两位公主有交情,却不知道她们之间亲厚如斯,此时见了,眸中精光闪烁,此后待黛玉越加亲厚。

龙舟赛结束后,是裕亲王府拔得了头筹,贾府一行也回府去了。

贾母知道两位公主送吃食过来给黛玉,脸上也有光,黛玉借花献佛的送了几样菜色过去,贾母直道她有孝心。邢氏、尤氏、李纨和王熙凤见黛玉将她们的喜好记在心上,心里也是满意得很。薛姨妈却是和宝钗一样的心思,更是奉承着贾母,隐隐的讨好着黛玉。

姑娘们吃到了别有风味的菜色,又看了一场热热闹闹的赛龙舟,自然是高兴的。而丫头们因为送菜也得了贾母的赏赐,又体面又实惠,也是乐呵呵的。

只有王氏见不得黛玉出风头,面上却只能强笑着,别提多憋屈了。

回府之后就是包粽子,此时奴才们早就准备好了糯米、箬叶、各种干果、咸蛋黄、腊肉等物。

除了黛玉在前世的时候曾经和老爸一起包过粽子外,其他人都是两手不沾阳春水的,一时有问叶子怎么裹的,一时有问绳子怎么系的,一时有问米要放多少的,虽然乱糟糟的,却也格外的热闹。

贾母笑呵呵的看着他们玩闹,她就喜欢儿孙绕膝的热闹场面,又因为是节下,也就不拘着他们了。

黛玉不怎么喜欢甜食,她就包了两种,一种是腊肉的,一种是咸蛋黄的。

腊肉的那种,黛玉将糯米放在青菜汁里浸透,蒸出来之后,糯米呈现出绿油油的色泽,有着蔬菜的清香,腊肉吃起来也不那么腻味了。

咸蛋黄的那种,黛玉将糯米放在胡萝卜汁里浸透,蒸出来之后,糯米呈现出金黄的色泽,胡萝卜的清甜配着咸蛋黄的鲜美,味道好极了。

宝玉、宝钗、湘云和三春他们却是完全没有章法,乱七八糟的混在一起,也不管串不串味儿。

而在形状上面,只黛玉一个中规中矩的包出锥子形状,每一个都小小巧巧的,又都一般大,串在一起非常可爱。其他的人却不拘什么形状都想尝试一下,结果煮出来大多都散了。

结果还是黛玉包的最受大家喜爱,宝玉、三春他们包的完全没人光顾,直接撤下去,厨房的婆子们把箬叶和线拆了,只将里面吃的留下来,又加了些调料,直接当做糯米饭给下人们吃了。

宝钗吃着黛玉包的粽子,那般小巧精致,一口就能吃下一个去。剥出来的糯米又晶莹剔透的,让人看着就喜欢,都不舍得吃了。待尝了味道,更是由衷的佩服。

宝钗叹道:“林妹妹这般多才多艺,也不知将来便宜了谁去。”

宝玉闻言,看向黛玉的眼神就有些发痴。

黛玉笑道:“宝姐姐说这话好没意思,左右我还小,倒是宝姐姐到了年岁,不知要便宜了哪位宝姐夫。”

宝钗就羞红了脸,嗔道:“林妹妹这张嘴,真是一点亏也不吃的。”

黛玉嗤笑:“谁还乐意吃亏不成?”

宝钗就笑:“好好好,我是说不过你了,只等着将来看林妹夫能不能治得了你。”

黛玉努努嘴,“还说我不肯吃亏,宝姐姐自个儿不也一样?”

一时众人都笑了起来。

热热闹闹的一天过去了,明明白日里还是晴空一片,到了夜里却是无星也无月,林珣听了王嬷嬷传达的黛玉的意思,这两天入了夜就仗着功夫好摸到了金钏儿家房顶上。

夜半三更,忽然听得一些悉悉索索的动静,林珣振作起精神,不一会儿,就听到轻巧的开门关门声,然后金钏儿从屋里出来,慢慢的朝北边儿园子走去。

林珣急忙跟了上去,金钏儿走到园子东南角的一口井边坐下,怔怔的不知道在想什么,脸上静静的流着泪。

林珣心里一凛,原来姑娘的担心真的没错,这金钏儿想要投井?

正想着,远处人影一晃,林珣赶紧俯下身躲藏好,只听得隐约传来“不要脸、小娼妇”之类的话,然后林珣就看到金钏儿捂着脸呜咽不已。待那人影走远,金钏儿又哭了许久,忽然就站了起来,嘴里喃喃的不知道说着什么,然后一头栽进井里。

林珣心里一惊,急忙掠过去,探头往井里看。外面尚且漆黑一片,井里更是幽深幽深的,仿佛是一头噬人的怪兽张大的嘴。

看不到里面的动静,林珣将一根绳索系在井轱辘上垂进井里,然后自己抓着绳索往下跳。虽然已经是五月间,不过这井水在夏天的时候都可以用来湃西瓜,可见有多沁凉。林珣打了个冷颤,深吸一口气钻进了水里。

眼睛完全看不见,林珣只能用手摸索着,幸好他是随着金钏儿跳下来的,并没有耽搁多久,因此不一会儿就捞到了一把头发,往下一摸,确实是个人脑袋,便拽着她往上游。钻出水面深深的呼吸了几口,林珣将绳索的一端系在金钏儿的腰上,自己先攀着绳索爬上去,然后再将她拉上来。

此时金钏儿已经没了气息,林珣急忙把她扶起来,膝盖在她肚子上顶了一下,金钏儿就哇的一声吐出一口水来。

睁开眼,看见一个年轻的男子抱着她,金钏儿惊慌得挣扎起来,“你是什么人?快放开我!不然我要叫了!”

林珣松开手,见她双手抱胸瑟缩成一团,淡淡道:“我救了你一命,你就这样报答恩人的?”

金钏儿这才注意到两人都是湿漉漉的,一时又想起自己的委屈来,哭喊道:“谁让你救的?你干嘛不让我去死?”

林珣心想,要不是姑娘心软,担心她想不开去寻短见,他又何必半夜三更的不在被窝里做美梦,跑到这里来受寒受冻?五月的京城早晚温差比较大,再加上此时身上已经湿透,风一吹,哪怕是林珣这样年轻的小伙子,也不由得牙齿直打架。

此时见金钏儿不领情,不由得冷笑:“你要是铁了心想死,现在跳下去也还来得及,这回我保证只看着,绝不动手。”

金钏儿咬着唇,却是再也跳不下去了。她想起之前跳下去的感觉:浑身冰冷,连血液也似乎要被冻结住;冰冷的水从口、鼻里钻进去,呼吸渐渐断绝……

临死前的恐惧与无助她再也不想尝试了!

瞧出金钏儿不会再寻死,林珣也就放心了,姑娘好容易交代他办一件事,他要是给办砸了多丢人!接下来就没他什么事儿了,林珣道:“行了,既然你不想再死,就好好的活着吧,我走了。”

“等等……”金钏儿伸手扯住林珣的衣裳,在他回头时又松开,低头嗫嚅道:“我……我不想再留在这里了,你能不能……能不能收留我?”

林珣瞬间惊愕了,“等等,你是说你想跟我走?”

金钏儿咬咬唇,“府里的人都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