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妃之帝医风华》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权妃之帝医风华- 第2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三夫人脸色一白,想要解释却被顾三叔拉了回来:“千城,你三婶她只是太担心承意,你别往心里去。”
  三夫人平时还是很清醒、理智的,只是这次的事,关系到自己儿子的生死与未来,才会失了分寸。
  “我知道。时辰不早了,三叔快去吧。”顾千城真没往心里去,在顾家这一群奇葩中,三叔和三婶已经很正常了。
  顾千城虽然是在家里等消息,可她也没有闲着,她之前在现场采集了两块血片,当然,她并不是拿血片拿来化验,现在的设备根本做不到检验血样。
  顾千城小心地把血片夹出来,将血片的形状画在纸上……
  血,在不同的力道下,滴落在地的形状是不一样,这两滴血边角圆滑,根本不像暴力击力下,猛得喷溅而出。
  顾千城打算从血滴落下的形状下手,为顾承意增加一个筹码,这样秦寂言翻案时,也多了一项证据……
  而被顾千城惦记的秦寂言,并没有去查案,而是在御书房,被皇帝训斥。
  “寂言,你实在太胡闹,你知不知道你昨晚的举动,影响有多恶劣?皇城的百姓还以为有人攻城了。”皇上已不年轻,脸上有老人斑,可看着精神还算可以。
  “孙儿知错,请皇爷爷责罚。”秦寂言认错态度非常好。
  不过,不管是皇上还是秦寂言都明白,秦寂言虽然认错,可并不会悔改,如果重来一次,他依旧会这么做。
  是人都有脾气,被皇上一路宠着长大的秦寂言,从来不是一个没有脾气的人。
  皇上深知这一点,所以他才头痛。一边是儿子,一边是自己看着长大的孙子,双方真要斗起来,谁出事皇上都不乐意看到,可是……
  哪怕他身为皇帝,也无法阻止。

☆、066好奇,没有什么好着急的

  顾承意的案子,虽然大理寺与刑部当天没有判下来,但从案情审理情况来看,对顾承意非常不利。
  顾承意没有人证,案发时又神志不清,根本无法为自己辩驳,再加上所有的证据都指向顾承意,主审官员已先入为主的认定,是顾承意酒后杀人。
  经过审理,事情经过是这样的……
  案发那日,封似锦与景炎受约去东林学院,为学子点评。当时顾承意的一篇文章,得到了封似锦与景炎一致好评,两人对顾承意的印象很不错,还让顾承意有不懂的就去找他们。
  顾承意当时很高兴,他身边的朋友,有的是真心为他欣喜,也有嫉妒他的。当有人提出庆祝一下时,顾承意身边的人都跟着起哄,不顾顾承意的意愿,强拉着顾承意去喝酒庆祝。
  顾承意今天出尽风头,酒桌上那群学子有意无意的劝酒、敬酒。顾承意再聪慧也是一个小孩子,平时根本没有机会与人喝酒,很快就被人灌醉,神志不清,最后是让人抬回去的……
  当时与顾承意一起喝酒的十几个学子,都可以证明顾承意喝多了,而且他们众口一词的说,顾承意喝醉后力气很大,他们四五个人才制住顾承意,把顾承意送了回去。
  除此之外,还有学子指证,半夜听到了顾承意的房间有声响,不过他们以为顾承意在发酒疯,再加上自己喝得也不少,并没有去查看,直到早上才知晓是怎么一回事。
  至于其他学子,都有不在场的证据,只有顾承意一个人,说不清楚案发时他到底在干什么。
  换言之,这就是一起学子喝醉,酒后杀人案。
  案情看上去很简单,却让人找不出破绽,就连顾千城在内室发现的脚印,也能解释是,送顾承意回房的学子。
  当然,门轴的损坏,也可能是送顾承意回房时,撞坏的……
  “大理寺与刑部听取证人的供词后,并没有当场判案,而是说三天后再次审理。”顾三叔的脸色,从回来就没好过。
  人证、物证俱在,大理寺与刑部没有当场判案,并不是因为他们对案情有怀疑,而是这件案子影响很恶劣,他们不敢草率判下,多拖了两天,也能告诉世人,他们事后还有认真查证。
  “学子们的供词对承意很不利,凶手挑中承意做戴罪羔羊,想必就是看中了承意无法辩驳。”顾千城不会认为,是凶手买通证。
  一个两个证人可以买通,可十几个呢?
  真要买通这么多证人,一定会留下痕迹,凶手不会做这样的事,而且东林学院的学生,家庭背景都不会差,想要买通十几个证人,根本是不可能的事。
  这件事还牵扯到封似锦与景炎,没有学子会在这件事上做假证,要引得封家不满,会得不偿失。
  “承意是被人陷害的。一定是那些人看到承意,被封公子和景公子夸奖,嫉妒了才来害我的承意。”三夫人一脸抑郁,心里也暗自恨上了封似锦与景炎。
  要不这两个人夸承意,承意也不会被那些人灌醉,根本不会发生后面的事。
  事实上,封似锦和景炎也相当郁闷,他们也没有想到会发生这样的事,他们当时夸顾承意,根本没有私心,是单纯的认为这个孩子有灵气。
  “希望这个案子能有新的进展,不然顾家人得恨死我们了。”景炎想到顾千城,不知怎么地就笑了。
  那个女人,应该有办法吧?
  “怎么?你有新发现?”封似锦诧异地看着景炎,他极少见景炎笑得这般灿烂。
  “嗯。去取萧的时候,看到了一个有趣的人。”景炎把看到顾千城去案发现场的事,告诉了封似锦。
  “你是故意的?”封似锦早有怀疑,不过景炎没有说,他也没有追问。
  他一向不爱多管闲事。
  “难道你不好奇,顾家大小姐为什么来东林书院吗?”景炎不答反问,避开这个话题。
  封似锦果断摇头:“我一点也不好奇。”
  “你这样的人生多无趣。”景炎将手中的书放下,站起来走了两步,背对着封似锦道:“顾千城不似一般的大家闺秀,我看她在现场似乎发现了什么,这个案子会有转机。”
  “凭她,办不到。”除非……
  “秦王出面就可以了。”景炎接话,随即又一脸不解,转头问向封似锦:“我很好奇,秦王怎么会与顾千城有交集,还对她那么特别。顾千城之前不是赵王世子的未婚妻吗?”
  “楚世子新纳的小妾,是顾府二小姐。”封似锦说完这话,就不再理会景炎,专心看着手中的书……
  景炎他……如果只是野心还好,要有别的想法,会很危险。
  刑部如何判顾承意的案子,顾千城并不在意,她在意的是秦寂言有没有找到真凶。
  只要找到真凶,那些指证顾承意的铁证都不是问题。可问题是……
  自从那一晚后,秦寂言就像消失一样,顾千城收不到一点消息,而她又不可能去东林书院,她除了等以外再也没有别的办法。
  不过,顾千城并不着急,秦寂言不是一个任人欺负的主,他一定会反击,刑部是一个不错的突破口……
  三天后,顾承意的案子判了下来。
  虽然这个案子,有贤其侯府施加压力,可刑部与大理寺也不敢重判,证据虽指明顾承意杀人,可他是酒后误杀,再加上顾承意年纪小,根本不可能判死刑。
  刑部与大理寺共同商定,判顾承意坐二十年的牢。
  这个判决下来,贤其侯府的人很不满,他们一口咬定要,要杀人者偿命;顾国公府没有表示,顾三叔则很不安……
  如果秦王没有翻案,那承意就要坐二十年牢。
  十二岁的少年,等他坐二十年出来后,虽然不算老,可这二十年时间与经历,足够毁了顾承意的一生。
  三夫人听到判决,当场晕倒,老太爷什么话也没有说,沉默地离开,只是离开前看了顾千城一眼。
  这一眼,足够让顾千城明白是什么意思。
  老爷子果然什么都知道,顾千城无比庆幸,她没有什么事都和顾三叔说,不然她就惨了。
  老太爷虽然私心重,可和顾国公等人相比,老爷子难缠多了。
  “现在,只希望秦王那里有消息了,不然……”不仅仅顾承意会出事,她也讨不了好。
  要是秦王没有动作,老太爷一定会认为,秦王并不像,她所说的那样看重她。
  入不了秦王的眼,又一再破坏千雪的事,损害顾家利益,老太爷绝不会轻饶她……

☆、067打压,秦王也很忙

  秦寂言不是不给顾千城消息,而是他很忙……
  把监视自己的人,悬尸于城墙上,起到了威慑的作用,但也引起了皇上的不满,皇上认为秦寂言下手太过,决定好好敲打秦寂言一番,让他收敛一点。
  越老便越心软,老皇帝不希望,晚年还看到儿子和孙子互相残杀,看秦寂言最近,一改之前的退让,变得咄咄逼人,老皇帝不由自地想起早逝的太子。
  怕秦寂言成为第二个太子,老皇帝一改之前的纵容,表露出对秦寂言的不满……
  秦寂言在刑部,本就艰难。现在皇上明显流露出对他的不满,几位王爷自然不会放过这个机会,明显暗里给秦寂言下绊子。
  本来秦寂言只是暂时去六扇门,处理那起密室杀人案,几位王爷见皇上要敲打秦寂言,便暗示手下的人上书,把秦寂言安在六扇门。
  六扇门是刑部一年前成立的,当时汇集了刑部各方面的优秀人才,专门用来破官府、衙门破不了案子。
  六扇门成立最初,是为了给刑部找面子,让下面的人见识刑部的厉害与专业,同时方便某些人做政绩,晋升。所以六扇门的规格很高,统管六扇门的人在刑部的权利,仅次于刑部尚书,把秦寂言安在这个位置上,也不算辱没他的身分。
  六扇门做的事,就是破别人破不了的案子,只要有能力,在六扇门绝对能出政绩,而且在天子脚下,破几起轰动一时的大案,必然能得到皇上的赏识,日后前途不可限量。
  六扇门刚成立时,多少人找关系就想坐这个位置,进这个部门。可不想,六扇门成立至今,案子接了不少,却一宗也没有破,前前后后有五位官员坐在这个位置上,最后都黯然离开。
  不是六扇门的人无能,实在是会报上来的案子,必然是大案、要案凶案,官府瞒不住,才不得不上报,这样的案子怎么可能说破就破。
  其中还有一任统领,不知是迫于压力,还是想要做出政绩,在明知证据不足的情况,上报破了案。可不想,在上报朝廷时被人拆穿,最后落得发配边疆的下场。
  六扇门在刑部成了鸡肋,当初进六扇门的人都想方设想调走,只留下一些没本事、没关系的人,真正能做事的没有几个。
  皇上几个儿子,得知秦王要来六部历练,就想到刑部的六扇门。到时候,秦王在六扇门呆个一年半载,却一点成绩也没有做出来,不需要他们多说,满朝大臣就能看出秦王有多无能。
  只是,大家都知道六扇门是个什么地方,皇上几个儿子费了好大劲,才让秦寂言暂时管着六扇门的一个案子,可没办法把秦寂言绑在六扇门。
  现在皇上明显要给秦寂言一点教训,这么好的机会,几位王爷说什么也不会放过,第二天就有人上书,夸了秦寂言一通,然后提议把六扇门单独提出来,交由秦王殿下全权负责。
  皇上的几个儿子,每人都管着一担差事,谁也没有特别,上书提议的官员,自然是不希望秦王太特别。
  秦王要把六部都呆一遍,下一步就该被册封为储君了,这是皇上几个儿子,不愿意看到的事情。所以,这几位平时王不见王的爷,在这件事上空前的一致,默契地联手。
  几位王爷这么做,只是存着试探的想法,没有想过会成功,可不想,皇上这次却默许了朝臣的建议……
  于是,秦寂言从在六扇门历练,变成了统领六扇门的差事。皇上还下令,要秦寂言在一个月内,把手上正在查的案子破了。
  破了这起案子,才能把六扇门从刑部独立出来,日后六扇门也成为秦寂言的差事,当然也是秦寂言在朝中的势力。
  皇上要秦寂言一个月内的案子,是最近轰动京城的一起大案,短短三个月,死了十一人。
  死者在睡梦中突然死去,身上没有伤口,不存在下毒,室内更没有人出现的痕迹,仵作验尸最初断为颅内出血而死,直到一连数起想同的死法出现,官府才认定这是一起谋杀案。
  死者死在自己的卧室,卧室没有被破坏的痕迹,也没有人闯入的痕迹,刑部将其定为密室杀人案。
  死者中男、女都有,年龄、性格等方面没有任何联系,平时也没有交集,唯一相似的就是,死者身份不低,家境极好,最差也是富商家的夫人,而身份最高的则是一位二品官员的嫡子。
  衙门从接手第一起案子到现在,也没有查出一个所以然,只知这宗命案,和十几年一起杀人案很像,而十几年前那宗案子,至今没破。
  事情发生在天子脚下,死者中有一位是二品官员之子,几位死者家属联手给官府施压,在巨大的压力面前,官府只得把案子提交刑部,刑部又转至六扇门。
  秦王接手这个案子后,将前十一宗案子的详情全部看了,可因为时隔太久,现场和尸体都被毁坏,根本查不出有用的东西,偶尔找到一点新线索,也如同水花一般,漾起波澜后,便又恢复了平静。
  因为这起案子,秦寂言遗失了皇上赐给他的印鉴,秦寂言对这宗案子本身就有心结,存在要破它的心思,现在皇上下令,要他限期内破案,秦寂言花在这起案子上的时间就够多了。
  如果说,顾承意那起案子,能让秦王在刑部站稳脚步,那么这起案子,就能秦寂言在朝中站稳脚步。
  皇上虽然存着打压秦寂言的心思,又何尝不是给秦寂言一个的机会。几位王爷在朝中经营多年,六部早已被他们暗中把持,秦寂言要是成功了,他就能独立掌管一个部门,培植自己的心腹……
  秦寂言全权接手六扇门,要过问的事情自然很多,这几天忙得不行,当然他也没有忘记顾承意的案子,得知顾承意的案子判下来后,秦寂言抽空,把负责去东林书院查找凶手人叫来问话,而这些人,给秦寂言带来了一个好消息……

☆、068婚事,为了皇位也不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