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私大明》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走私大明- 第24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周重最后不禁微笑着感慨道。

“嘿嘿,大人不必心急,按照我们得到的情报,恐怕细川氏与足利氏的战争马上就要开始了。”这时常孝再次开口道,他驻扎在济州岛最重要的任务就是监视倭国的情况,而且他也知道,只要倭国一乱,就是他带着水师建功立业的时候了。

第三百九十一章 大明的反应

周重在济州岛停留了几天,在这里他主要是关注了一下倭国的情报,毕竟济州岛已经成为他接收倭国情报的桥头堡,大部分从倭国传来的消息都汇聚在这里,然后经过简单的分类整理后,再送到周重那里,所以在济州岛这里,周重可以第一时间接到倭国的消息。

本来按照之前常孝等人的分析,细川氏和足利氏已经处于战争爆发的边缘,但是谁都没有想到的是,一场波及整个本州岛南部的大地震却刚好在这个时候爆发了,结果导致细川氏和足利氏的双方都是损失重大,特别是京都的位置,刚好距离地震的中心不是很远,结果整个京都在这场地震中倒塌了无数房屋,不少农田也毁于地震之中。

也幸好这场地震发生在倭国,整个国家从上到下都对地震早就习以为常,所以他们在地震发生后,并没有什么其它的反应,只是收敛好那些死在地震中人们的尸体,然后开始照常生活,而细川氏和足利氏因为损失太大,结果只能暂时把战争推后,一边舔着身上的伤口,一边寻找对方的弱点,只要对方露出一丝的破绽,就会被他们扑上去死死咬住。

周重在接到本州岛南部地震的消息时,气的把手边的东西全都给砸了,本来他赶到济州岛,正是想就近观看一年倭人自相残杀的美景,可是没想到却被这场该死的地震给打断了,这让他如何不生气?

不过再怎么生气也没用,按照细川氏和足利氏这次在地震中的损失,估计他们可能要休养到今年秋天,才可能积蓄出决战的力量,周重的事务繁忙,自然不可能在济州岛呆上几个月,这让他无奈之下,只得叮嘱常孝时刻关注倭国的形势,而他则回过头来关注起朝鲜内附大明的问题。

庆尚军向平安军投降之后,朝鲜实际上已经被平安军统一了,虽然个别地方还有一些流匪和豪强没有清除,但这些人根本成不了什么大气候,随着日后朝鲜国内的安定,那些人最终只有灭亡一途。

也正是在这种情况下,平安军已经成为朝鲜的合法政权,自然可以取代原来的李氏朝鲜向大明这个宗主要进贡,不过李安做为平安军的大首领,却依然没敢称王,因为朝鲜的国王一向都是大明册封的,否则根本没有合法地位,所以按照常理来说,他应该向大明上交一封请求大明封自己为朝鲜国王的国书。

大明朝廷已经已经知道朝鲜发生内乱,并且原来的朝鲜国王被杀死,原来的李氏朝鲜已经灭亡的消息,所以大明朝廷上下都已经做好了册封朝鲜新国王的准备,甚至他们还决定支援朝鲜一批粮食,毕竟朝鲜是自己的属国,国内又刚刚发生内乱,自然需要自己这个宗主国出面安抚一番,这样也好让朝鲜的百姓记住大明的仁德。

然而让所有大明官员都没有想到的是,那个统一朝鲜的平安军大首领上交的第一份国书,竟然不是请求册封的国书,而是请求大明同意朝鲜内附的国书,这下使得整个大明朝廷都为之震动,甚至连李东阳、杨廷和等内阁大臣们也都为之震惊,毕竟朝鲜相比大明虽然是个小国,但一向都号称海东强国,这样一个国家在战乱统一之后,竟然会选择向大明内附,实在出乎所有人的意料之外。

“李公,你觉不觉得朝鲜这次选择内附的举动十分古怪?”在接到朝鲜国书的朝会之后,杨廷和一边走一边向身边的李东阳问道。

“哦?有何古怪?”须发皆白的李东阳扭头看了一眼比自己小十几岁的杨廷和,满脸笑容的开口问道,对于杨廷和,他一向都是十分看重,甚至一直认为杨廷和在政治上的才能超过自己,所以他对杨廷和也是竭力培养,所有人都知道,李东阳已经将杨廷和当成自己的接班人。

“李公,之前的朝鲜国王李隆残暴不仁,导致国内叛军四起,最后更是死于叛军之手,这点怪不得别人,可是现在那个起于微末的平安军好不容易才统一了整个朝鲜,按照常理来说,一个能在短短一年内就把战乱四起的朝鲜统一的人,肯定是胸怀大志,哪怕是为了自己的后人着想,他也应该选择在朝鲜称王,毕竟这样一来,他的家族后辈就是朝鲜世代的国王,如此巨大的诱惑,对方竟然视而不见,反而向我大明上书请求内附,实在有些不合情理!”

杨廷和说到这里时,长吸了口气接着又道:“另外这个平安军的崛起也处处透着古怪,按照朝廷得到的消息,他本来是朝鲜四路实力最强的叛军之一,与其它三路叛军实力不相上下,但比之李隆的国王军却还差着一筹,可是就在今年春天,这个平安军却是势如破竹的灭掉了李隆,进而吞并其它三路叛军,短短数月就平安了朝鲜的叛乱,快的简直让人不敢相信,现在这个平安军又反常的要求内附,所谓反常即为妖,所以我怀疑这个平安军应该有问题,甚至这个内附说不定是个阴谋!”

“哈哈哈~,介夫啊,你能够发现平安军的这些反常,已经实属不易,不过你却还是太粗心了,若是仔细查看一下那些来自朝鲜的战报,也许就会发现那些反常之事的真相。”李东阳大笑着道,他今年已经六十六岁了,精力已经大不如从前,现在已经将政务上的事都交给杨廷和他们处理,而杨廷和的表现也让他很满意,现在杨廷和唯一欠缺的就是对一些细节方面的把握,若是他能做到这一点,那他也能安心的退下来了。

“朝鲜的战报?请李公指点!”杨廷和显然光顾着考虑李安良送来的那份请求内附的国书了,对于朝鲜那边传来的战报的确有些疏忽。

这是个指点杨廷和的好机会,李东阳自然不会放过,于是只见他边走边用缓慢的语调开口道:“介夫,朝鲜那边传来的战报中介绍,平安在与前国王李隆的决战中,动用了大量的火器,后来朝鲜的首都汉城也是被火器攻陷,据说平安军中拥有上百门火炮,虽然我估计其中可能会有些夸大,但相信平安军中的火器数量肯定不在少数,如此多的火器,为何会突然出现在朝鲜一个叛军之中?”

李东阳并没有直接告诉杨廷和自己猜想的答案,而是用一种启发式的办法让他自己思考,毕竟杨廷和日后要主理整个大明的政务,所以现在李东阳能教一点就是一点。

杨廷和果然不愧是下一届内阁首辅的得力人选,只见他听到平安军竟然诡异的出现大量的火器时,立刻震惊的停下脚步,然后喃喃自语道:“朝鲜国小民弱,根本负担不起制造火器的费用,就算国内有一些火器,恐怕数量也不会太多,而且火器乃是国之利器,制造方法一向对外保密,朝鲜制造的火器威力恐怕也大为减弱,甚至连用于实战都有些困难,由此可知,那些平安军中出现的火器必然不是朝鲜制造的!”

看到杨廷和已经想到事情的关键,李东阳立刻大笑着拍了拍他的肩膀道:“介夫,你说的不错,那些火器的确不是朝鲜能够制造出来的,而遍观朝鲜周围各国,唯一有能力制造那些火器的,就只有我们大明了。”

“嘶~,难道说……难道说这件事是陛下在背后操纵?”杨廷和这时才倒吸了口凉气,然后有些不可思议的开口问道。

“嘿嘿,是不是陛下在背后操纵我也不清楚,但是我却知道,这件事一定和那位年轻的四海总督有关,翻手为云、覆手为雨,果然是好手段啊!”李东阳冷笑了两声道,之前他对周重还是很有好感的,但是这段时间以来,他却觉得正德对周重太过骄纵,而且周重手中的权力也太大了,对此周重好像也没有丝毫的觉悟,依然在海外我行我素,这让李东阳对周重的印象急转直下,直到朝鲜这件事发生后,更是让李东阳对周重有些不满。

“周重?又是他!”杨廷和听到李东阳的提醒,也终于醒悟过来自语道,“难怪他之前忽然擅自将四海总督会暂时从双屿港迁到了威海卫,估计就是为了就近的控制朝鲜的变局,而且遍观整个大明,也只有他这个四海总督才有权铸造火炮,而且也只有他可以一次性的动用那么多的火器却不必向朝廷上报。”

杨廷和之前对周重的印象就不太好,总觉得这个年轻人是因为正德的宠信,再加上运气好得到了番薯和玉米这两种逆天的作物,所以才得到现在的高位,实际他的才能却与现在的地位不匹配,而且他也觉得周重手中的权力实在太大了,已经让朝廷有些无法制约的感觉,现在更是擅自插手朝鲜的内政,实在是胆大之极。

第三百九十二章 朝鲜内附

李东阳和杨廷和虽然猜到朝鲜的事情与周重脱不了干系,但是他们却不敢把这件事传出去,毕竟周重不是普通人,而是大明的总督,若是让人知道他擅自插手朝鲜的内政,甚至这件事很可能还得到了皇帝陛下的同意,那到时也会让朝廷的颜面受损,所以他们虽然明知道朝鲜内附的事情有问题,却也只能捏着鼻子认了。

不过朝鲜内附这么大的事情,朝廷自然不能草率从事,特别是对于朝鲜第一次上交的请求内附国书,这是绝对不能同意的,毕竟连皇帝禅让都要让三次,一个国家并入大明这样的事虽然比不上皇位的传承,但至少也要让上两次才行,所以朝鲜请求内附的国书被退回去了,不过紧接着朝鲜的第二封国书就又送了上来,并且还是由李安良亲自送过来的。

豹房的正殿之中,正德正在召见千里迢迢从朝鲜赶到北京的李安良,另外李东阳和杨廷和、刘忠、梁储等内阁大臣也都来了,毕竟他们对于李安良这个打下了整个朝鲜,并且还主动向大明请求内附的人十分感兴趣。

李安良上到大殿,对着正德行过大礼之后,只见正德这才笑呵呵的道:“李安良,你不必多礼,朕听说你因为不满之前朝鲜国王的统治,这才一怒兴兵,最终这才打败了其它的几路叛军,统一了整个朝鲜,不过你为何要将朝鲜内附到我大明?”

正德其实对朝鲜内附的原因最清楚不过,毕竟这件事周重早就和他交待的一清二楚,甚至那些派到朝鲜的大明官员,也都是他吩咐锦衣卫去找来的,不过在今天这种场合,他却只能装糊涂,毕竟要是让李东阳这些内阁大臣知道,恐怕自己这个皇帝也会吃不消。

“启禀陛下,草民其实并不是朝鲜人,而是辽东的汉人,当初因为一些变故这才逃到朝鲜,然后在朝鲜居住了十年,也在那里娶妻生子,这次朝鲜内乱,草民家中也受到波及,最后甚至连饭也吃不上了,万般无奈之下,这才选择了造反,草民仗着以前读过一些书,比那些朝鲜人多了些见识,这才能够打败所有人,最终统一了朝鲜,不过臣并没有忘记自己是个汉人,所以在统一朝鲜后,第一个想到的就是请求内附大明,这样草民就能再次成为一个大明人了!”李安良一脸义正言辞的道。

听到李安良竟然是个汉人,这让李东阳等人都十分的惊讶,但是接下来李安良的话却让他们差点把鼻子给气歪了,李东阳他们可都是在官场上打滚多年的人精,根本不会相信李安良仅仅是因为自己是汉人,就把好不容易打下来的朝鲜合并到大明的鬼话。

其中李东阳和杨廷和已经猜到,这个李安良恐怕仅仅只是平安军表面上的傀儡,至于真正控制平安军的人,恐怕就只有那位年轻的四海总督了。而刘忠和梁储等人虽然不知道周重插手朝鲜的事,但是他们凭着自己的直觉,也觉得眼前这个李安良肯定有问题。

不过相比李东阳他们的怀疑,正德却是一脸感动的道:“李卿在外流浪多年,竟然还能心怀故国,打下偌大的领土竟然毫不犹豫的送给我大明,真有古之义士的遗风,实在是让朕也为之感动,即如此,那朕也不好拒绝你的好意,我大明就勉为其难同意朝鲜内附,另外传朕的旨意,封李安良为高丽侯,三世罔替!”

听到正德的封赏,李安良也是大喜过望,虽然他事先已经知道,自己这次进京肯定会得到封赏,但是统一朝鲜主要还是周重的功劳,所以他根本没有奢望会得到太大的封赏,但是没想到眼前这位皇帝陛下竟然一下子就封他为侯,而且还是三世罔替,这在大明已经是很重的封赏了,要知道整个大明的爵位,只有那些皇族和一些开国公侯,才是世袭罔替,其它的爵位都是一代降一代,直到降无可降为止,但他却可以在三代之内都继承侯爵的爵位,这让他如何不喜。

李东阳和杨廷和等人听到正德对李安良的封赏都已经下来了,这也标志着大明已经同意了朝鲜内附的请求,毕竟君无戏言,正德既然已经当面同意了,他们这些大臣也不好再反对,更何况朝鲜主动内附,这也是大明教化之功的表现,甚至史书上也肯定会大写特写,他们这些内阁大臣也能跟着沾光。

大明同意朝鲜内附,而且正德还亲口对李安良进行了封赏,如此一来,这件事也就算是定了下来,接下来整个大明朝廷都开始运转起来,分派官员和军队向朝鲜进发,军队将接管朝鲜的防务,官员则开始安抚朝鲜的百姓。

说起来大明已经有上百年没有周围的国家或部族内附了,朝廷对于处理朝鲜内附也没有什么经验,不过幸好中原王朝都有一个好习惯,那就是喜欢把发生过的事情记录下来,也就是史书,历史上外族内附的事情层出不穷,因此大明很容易就从史册上找到相应的资料,然后参照一下对朝鲜内附做出相应的对策。

朝鲜是个汉化程度很高的国家,有着小中原之称,国内的百姓也对大明有着天然的亲切感,再加上之前的战乱已经让朝鲜百姓流离失所,饿死的人数不胜数,在肚子都吃不饱的情况下,他们根本没空想其它的事情,更何况若是朝鲜加入大明,肯定会运来物资救灾,这才是百姓们最关心的,因此朝鲜百姓对于内附到大明并不排斥。

不过就算是这样,正德还是下了道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