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星人就在月球背面》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外星人就在月球背面- 第2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然而,这是人体唯一的构造吗?中医说:绝对不是!在我们看得见的构造下面,人还有一套隐蔽的、看不见的构造。正如影子和实体一样,我们看得见的身体,其实只是一个影子,决定影子的,是我们看不见的构造。

那么,这套隐藏的构造叫什么名字呢?它有一个很咬口的名字,叫“藏象”。但尽管很咬口,等大家看完这节后就会发现,这是一个极其准确的名字,古人的智慧无与伦比。我们就先说说这个名字是怎么来的。

《外星人就在月球背面》99

如果要问“中医的基本内容是什么?”一般人都能回答,五脏、六腑、奇恒之腑、经络、气血、阴阳、五行等等,这些确实是中医的内容,但太散乱。《黄帝内经》中唯一能将这些散乱的内容统一在起来的就是“藏象”一词。

《素问•;六节藏象论》曰:“帝曰:藏象如何?岐伯曰:心者生之本,神之变也,其华在面,其充在血脉,为阳中之太阳,通于夏气。肺者气之本,魄之所处,其华在毛,其充在皮,为阳中之太阴,通于秋气,肾者,主蛰,封藏之本,精之处也,其华在发,其充在骨,为阴中之少阴,通于冬气。肝者,罢极之本,魄之居也,其华在爪,其充在筋,以生血气,其味酸,其色苍,此为阳中之少阴,通于春气。脾、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者,仓廪之本,营之居也,名曰器,能化糟粕,转味而入出者也,其华在唇四白,其充在肌,其味甘,其色黄,此至阴之类,通于土气。”

这是中医关于“藏象”的最完整记载,甚至是唯一的记载。它涉及到五脏、六腑、血气、阴阳、五行、神魄等,实际上已经包含了中医的基本内容,而且它是一个完整的系统,有形态有功能。难怪目前许多学者都认为,“藏象”是中医的核心,还有的说它是基础理论的基础……反正中医的所有内容都是围绕这一核心建立起来的。

那么什么是“藏象”呢?

《说文解字》释藏曰:“藏,匿也。”就是隐密、藏匿的意思,《说文》中再没有第二个字义。此书的作者许慎,是东汉时期人,与《内经》的成书几乎在同一时代,故而在中医里“藏”读cang,不读zang。《黄帝内经》在使用这个词的时候,几乎都用的它的本意,例如,《素问•;六节藏象论》曰:“五气入鼻,藏于心肺……五味入口,藏于肠胃。”《素问•;上古天直论》曰:“肾者主水,受五脏六腑之精而藏之。”《灵枢•;本藏》曰:“五藏者,所以藏精神血气魂魄者也。”这些“藏”字的意思都是藏匿而没有其他含义。正是在这个意义上,《素问•;调经论》曰:“心藏神,肺藏气,肝藏血,脾藏肉,肾藏志,而此成形。”

因此,中医里讲的“五藏”绝不是“五脏”,现在许多人将其通假,那是错误的。后来我们对中医的许多误解,都是从这里开始的。

“象”又是什么呢?中医的“象”不是比喻,而是“藏”的印迹,或者是某种徵兆。小时候我们都玩过捉谜藏的游戏,几个孩子跑着躲起来,一个孩子找。突然找人的孩子发现前面的矮树林猛烈晃动,他跑过去一把拽住躲藏的小孩。在这里,找人孩子并没有直接看到躲藏的孩子,他看到的只是小树在动。树动就是象,是藏者之象。

那么,“藏象”合起来是什么意思呢?所谓的“藏”有两种含义:一是宏观上指人体那套隐藏的构造;二是微观上指的是五藏,即心肝脾肺肾(但不是解剖学上的心肝脾肺肾),也可以是神魂魄意志。所谓的“象”是指五藏外在的表现形式。“藏象”最直观的本义应该是:五藏以及五藏运行时在人体上所表现出来的种种表象。简单地说,“藏象”就是隐藏的物体与它的表现形式。比如说,有些人常常脚发热,大冬天睡觉时也将脚伸到被子外面,这是肾虚之象。

不说不知道,一说吓一跳。中医在解说人体结构的时候,竟然与西医截然不同。打个比方说吧,如果说西医学是研究显宇宙、显物质的学问,那么中医学则是研究暗宇宙、暗物质的学问。

藏象是个系统,它包括五藏、经络,也包括了这个系统的运行原则。而这个系统却与已知的人本解剖生理系统不一,它的功能比解剖五脏要大。由于这个系统目前不可实证,看不见、摸不着,故而古人将其称为“藏”,意思是藏匿在解剖五脏背后的系统。由于这个系统以神魂魄意志为核心,做而又称为“五藏神”。

其实许多人都同意“藏象是个系统”的观点,区别在于他们只承认藏象是个功能系统,即藏象是人体生理解剖系统的功能态,而不承认“藏象”是有别于生理解剖系统的另类生理系统,因为人们找不到藏象系统的组织形态。但世界上没有形态的东西有功能吗?我们常说的人体特异功能,也是立足于人体而言的,如果人体不存在,哪来的“特异功能”呢?没有火焰,就没有“热”这种物理现象。

所以,这就迫使我们必须承认:藏象首先描述的是一种真实的人体生理形态或者生理组织结构,然后才是功能的阐述。然而,千百年来令医学家们为难的是,虽然《内经》描述的就是一套生理系统,可是在解剖上却找不到这套生理系统,也就是说,从解剖的角度它不存在。但在医疗实践中,我们却能感觉到它的作用。

不存在的东西却时时刻刻发生着作用,这就是我们面临的所有问题的关键。

我们必须树立这样一个信念:不论藏象与我们已有的知识、观点如何冲突,但藏象向我们描述的的东西是客观存在的,它就真真实实存在于我们的身体里,每天都在正常运行。而且还必须明确一点:藏象系统既不是理论模型,也不是思维模型(因为说理论模型或者思维模型,总让人感觉藏象本不存在,是人们脑子里创造出来的,会引起人们的误解),它是某种真实的原型,不论理解不理解,它也是一个原型。

那么,这个真实存在的“藏象”是什么呢?我们初步可以这样来定义:藏象是有别于现代解剖学的人体生理系统,即藏象是另类人体生理系统。如果我们将解剖生理系统称之为人的第一生理系统的话,那么中医藏象就应该是人体的第二生理系统,而且它是个完全独立的生理系统。

这个隐藏的自我,可以有许多种称呼,古代印度的《奥义书》将它称为“神我”,佛教则将它称为“神识”,大体上我们也可以将它等同于神话的“灵性”,也就是一般意义下的灵魂。但在这些称呼当中,“神我”最形象,而“藏象”则最准确。

《外星人就在月球背面》100

看电影

我们将中医“藏象”提到了人体另类生理系统的高度,从这个高度,我们也许可以重建中医的理论的新体系,避免以往许多中医理论说不清楚、道不明的缺陷,以更加简明直观形式向国民普及中医知识。

“藏象是人体第二生理系统”的观点不太好理解,也许会有许多人搞不清楚这个生理系统与熟知的解剖系统有什么关系。为了帮助大家理解我们的推论,我们用放电影来比喻中医“藏象”。

大家都喜欢看电影,我们常常痴迷电影中的情节,要么感动得热泪俱下,要么惊得张口结舌。但如果静下心来细想,其实电影中的所有画面都是假的,中间的人物也是假的,电影正是通过这些虚假的画面再现了一个故事。比如说电影剧《三国演义》,它通过无数个画面,再现了当时苍海横流、英雄辈出的时代,把我们带进了“桃园结义”、“煮酒论英雄”、“赤壁之战”等历史事件中。但大家在看电影的时候很少注意屏幕上的画面是怎么来的。

如果我们要对中医学用一个形象的比喻,那么只好说:中医就像正在放映的电影。电影需要三个东西来组成,放影机、屏幕、电影画面。屏幕上出现的是画面,但画面不能自然产生,它是由放影机投射出去的影子,它不是电影胶片,也不是拍摄电影时的实物原型,它是放影机工作状态的一种表现。放影机才是电影的核心,它控制画面产生的质量,同时也决定屏幕接受画面的效果。

中医的“藏”就是放影机,它就是人体的第二生理系统。中医的“象”类似电影的画面,它是“藏”工作状态的反映。屏幕就像是人的解剖生理系统,但它不能代表放影机,只能作为电影画面的载体。

人体解剖生理系统 第二生理系统

屏幕 画面(象) 放映机(藏)

我们说人体的第二生理系统是无形的、不可实证的。那么通过什么来认识第二生理系统呢?只有通过“象”。所以“象”是第二生理系统工作状态的反映,也我们是理解、认识、把握第二生理系统(藏)的一种方法。我们通过屏幕认识拍摄电影的导演和演员,同样通过“象”来认识第二生理系统。藏和象的关系是藏决定象(身体的健康与否,疾病的方位、程度等等),象的好坏、大小、清晰程度都由藏来决定,没有放影机永远也不会有电影。

屏幕是画面的载体,通过这个载体我们才能看到放影机的工作状态。画面的好坏可以影响屏幕,同样屏幕的好坏也可以影响画面。但屏幕与放影机是相对独立的,也就是说解剖生理系统与第二生理是相对独立的,在离开对方的情况下都可以存在、运行,只是不能构成电影而已。

所以,中医的藏象有两层含义:对于五藏而言,解剖五脏就是象;对于整个第二生理系统而言,形体解剖上的一切生命表现都是象,即我们有形的人都是第二生理系统的工作状态的“象”,当“象”好的时候,我们就健康,但此地的健康并不简单指解剖器官的健康,而是指第二生理系统的健康。

藏象是人体中另类实有的生理系统,那么这个系统有形态吗?有!藏象系统包括两部分内容——五藏与经络。五藏大约处于人体中央地带,可能在命门附近。经络则四通八达,通连人体的全身。如果形象地说,藏象系统就像一棵树。

在黄河的岸边生长着一种柳树,它与普通的柳树不太一样,它没有明显的树干,长出地面的就是许多的柳条,这些柳条十分柔软,在风中轻舞,像女人的腰肢,当地人常用这些柔软的柳条来编织。柳条的下面其实就是树根的顶部,形成一个不规则的圆形,再往下,就是四通八达的树根,有主根,也有须根。

藏象系统就像黄河岸边的这种柳树。五藏就处于树根顶端,它是一个按照五行生克、胜复运行的生命之轮。每一藏又主管两条经络通于全身,有通于头部的,也有通于足部的,每条经络又相互联系,构成一个完整的网状结构。所谓的藏象系统就是指五藏及经络构成的系统。

藏象的这个组织结构多么令人惊奇,它居然像个树根形状,这与我们已知的人体生理结构是那么的不同,看上去简直是个怪物。但不论多么不可思义,它却是记载于《黄帝内经》中的,是古人留给我们的一个最大的人体生命之谜,中医就是以这个系统作为自已的研究对象的。

《外星人就在月球背面》101

根据以上对中医的认识,我们再回过头来看《黄帝内经》,其实看似深奥难测的中医学完全可以概括为一句话,即“一个核心两个关系”。一个核心即是藏象,必须注意,中医并不是以人体解剖生理系统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而是以藏象生命体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两个关系是指:第一、阐述藏象生理系统与人体解剖系统的相互关系;第二、阐述了藏象生理系统与宇宙精气的相互关系。

傲然独立

我们以上谈到了许多两个生理系统的不同点,但它们最大的不同点在于相互独立。藏象生理系统傲然独立于解剖生理系统,它并不一定依赖解剖系统的存在而存在,当解剖系统不存在的时候,它依然可以存在,同样,当藏象系统不存在的情况下,解剖系统照样可以单独存在。

现在的许多研究者,都过分重视阴阳(两个生理系统)的互根关系,即它们相互依存,强调了互为前提,并绝对认为两者如果一方不存在,另一方也就不存在了。其实阴阳(两个生理系统)的互根关系,并不伴随人类生命的全程,它只出现在生命的一个阶段,尽管这个阶段可能很长。在人类生命的两头,即生和死的一段时间内,阴阳互根关系是不存在的。这有点像天文物理学。

大家知道,现代天文物理学取得了重大成果,但它依然不是成熟的天文物理学,因为当今物理学法则只能对宇宙存在时期作出解释,当涉及到宇宙大爆炸和宇宙的灭亡,所有的物理学法则都失去了作用。阴阳互根的理论也同现代物理学一样,它是阴阳在生命存在一个时期内的表现,而不是生命的全程表现。

就现有的中医资料而言,在人类生命的两头,阴阳(两个生理系统)并不存在互根的关系,而表现为相互的独立。

证据之一:《黄帝内经》有本证。《灵枢•;天年》记载说:“人生十岁,五脏(藏)始定,气血已通……百岁,神气皆去,形骸独居而终矣。”这段经文描述了生命的两个阶段,从生命的初始到五藏始定年为一个阶段,从天年已尽到死亡为第二个阶段,这恰好是生命的两头。而在这两头,阴阳没有互根关系,而是各自独立的。

大家知道,解剖五脏的生理功能绝大部分一出生就是健全的,比如心肺肝脾的功能,从一出生就可以正常运行,否则这个人就不能存活下去。在人体解剖器官中,唯有肾及相关的性器官成熟比较晚,女子大约14岁,男子大约16岁。因此,“人生十岁,五脏(藏)始定”,讲的是藏象作为一个生理系统的成熟时间,而绝不是解剖生理系统的成熟时间。在这个阶段,两者基本上是各处独立存在、独立动作的,不存在所谓的互根关系。

“(人)百岁,神气皆去,形骸独居而终矣”,这里的百岁也不是恰好一百岁的意思,它是个约数,指的是人的天年,即120岁。“神气”是藏象五神的总称,它可以代表整个藏象系统。何谓天年?这是先天之精(阳气)耗散的理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