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立隋- 第9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历山飞也是有些无奈,本来是他想趁夜偷袭敌军大营,可是那里料得到,反被官军袭了城池?可恼可气!

原来,在宋金刚等人攻打官军大营正酣时,李靖却是突发奇想,率领骑兵反而去攻打反贼的大本营,于是,在简短的商议之后,由李靖亲自带兵偷袭鼓城,而苏定方则是去焚烧杨公卿的大营。

事情商定,两人带着骑兵,由空隙中插出,直奔各自的目的地。由于两人均是骑兵,所以跑得比魏军要快,到了鼓城下,李靖借着天黑,只是利用了几副魏军的铠甲就轻易的骗过了守城的士兵,从而占领了鼓城!

此刻,宋金刚咬牙切齿,冷哼道:“官军果然卑鄙无耻,大哥,我看为今之计,只有向北撤退了!”

历山飞对此深以为然。于是,杨公卿与历山飞等人合并一处,向北方逃去。

纷乱之章第四十一章赵郡

'奇·书·网'。电子书:2012…2…162:26:04本章字数:4347

历山飞想逃,可是并没有那么容易。

得到消息的杨浩怎么可能就此放过,让他那么轻易的逃窜。所以他命令苏定方带着骑兵快速的追击。

一千骑兵,都是清河千挑万选的精锐,在苏定方的带领着,快速的向历山飞扑去。

宋金刚也是有些无奈,要跑吧,跑不过骑兵;要战吧,可是那些骑兵却就此停住,只是在外围探查,并不轻动。宋金刚无奈,只得亲自领着五千步兵断后,让历山飞先走。

历山飞直奔深泽县而去,他在那里经营多年,势力庞大,更因为深泽县位于太行山东麓,其中又有滹沱河、磁河等几条河流,可以说是依山傍水,若是打不过官军,哪怕往深山中一藏,以太行山连绵不断的山势,想必也可以逃脱。

历山飞大营内。

历山飞皱着眉头,这几日他显然没有休息好,是以他有些精神不济的模样。

杨公卿也是一脸郁闷的在一旁,他的兄弟们比起历山飞损失更大。苏定方的骑兵,是杨浩举数郡之力打造出来的,人数虽少,可是却是其中的佼佼者,尤其是战马,均是百里挑一,高大威猛,奔跑迅速,还很有耐力。尤其是在李靖的训练下,人人几乎可以以一当十,战斗力非常的强悍。

这几日的追逐,苏定方充分利用了骑兵的机动性,或追击,或埋伏,有时候更是趁夜突袭,骚扰的历山飞苦不堪言,总是时刻担心官军前来,是以时常夜不成眠。此刻坐在帐中,眼里满是血丝,闷闷的喝了一口酒,历山飞开口问道:“杨兄,这样下去,可不是长远之计啊!”

杨公卿苦笑着摇了摇头,道:“这支骑兵,神出鬼没。很让人头疼啊。”

历山飞叹了口气,正想说些什么。只听营外一阵喧哗,他正要发怒,外面有人高声喊道:“啊,宋将军回来了!”

“啊,是义弟!”历山飞立刻站了起来,迎了出去。

“大王!”宋金刚走了过来,脚步却是有些虚浮了。

“义弟,你没有事吧!”历山飞大吃一惊,赶紧上前扶住他,然后在两名亲兵的帮助下,将宋金刚扶进大帐内安坐。

“拿水来!”历山飞见宋金刚口。唇干裂,赶紧吩咐几名亲兵道。

“咕咚咕咚!”宋金刚灌下几口水,这才抹了抹嘴,擦干上面的水渍,叫道:“大王!”

“义弟,你辛苦了!”历山飞脸上露出沉痛的神色,他实在想不到官军居然这么厉害。

“大王,如今官军已经被我甩掉了。”宋金刚说着,他带领士兵带着士兵断后,硬生生的与苏定方耗了一日,然后率兵入山,这才甩掉了官军,可是人也困乏的不行了。

“回来就好,回来就好!”历山飞挤出笑容,笑着道。

“可恨!”杨公卿却是忽地一张打在案几之上,一脸的沉重,道:“以魏兄的实力,想不到居然都不是官军的对手,这股官军可是非常厉害啊!”

历山飞笑了一笑,眼中闪过一丝精光,他的心中其实有些恨透了杨公卿了,要不是他引了官军来,自己怎么会损失这么重?可是他知道,目前的敌人不是杨公卿,而是官军。

杨公卿并不知道历山飞在想着什么,他笑了一笑,道:“宋兄,你可好些了么?”

宋金刚两日没有睡觉,其实这回困乏到了极点,可是他不敢睡。他强自撑着精力,让士卒拿过烈酒,一连灌了几口。他生性最爱喝酒,几口烈酒下肚,顿时感觉精神了一些。他站了起来,道:“大王,我看还是退往鸿山关罢了!”

历山飞心中有些不忍舍弃深泽县的根基,可是又能如何?他想了一想,忍痛道:“也罢,那就退往鸿山关吧。”他说着,看见宋金刚一脸憔悴的样子,道:“义弟,你还先休息休息,明日我们在回鸿山关吧!”

他话音未落,只见一个小卒匆匆而来,道:“启禀大王,官军已经退却!”

“退了?”历山飞心中大吃一惊,他有些不敢置信的问道:“你说什么?再说一遍!”

那名小卒再度应声,道:“官军退兵了!”

宋金刚脸上阴晴不定,他实在是想不通官军退兵的理由,他想了一想,问道:“可曾派斥候探查清楚了?”

“启禀将军,苏定方已经带领士兵撤回鼓城,兄弟们一直跟着,眼睁睁的看着他们退了回去。”那名士兵道。

“你先下去吧!”宋金刚挥挥手,心中暗想,难道有诈?官军究竟在搞什么?想了一想,他还是觉得颇不放心,道:“大王,依我看,还是先回深泽县,然后排出探子到鼓城探听一下消息。”

历山飞想了一想,应声答应。

三日后,探子回来,报告了消息。原来,赵郡西部盘踞着一些盗贼,其中势力颇大的有一两万人,占据元氏、高邑、赞皇等诸县,这些地方,靠着太行山东麓,地势较为险要,这些盗贼平常打家劫舍,官军却是向赵郡西部杀了过去了。

历山飞这才心情稍定,与宋金刚商议了一番,这才退回深泽县,准备建造工事,防御官军的再度进犯。

鼓城。

杨浩的脸上露出笑容。对于盘踞在赵郡的那些宵小之辈,他自然是不放在眼里。

不过其中的一支,也就是最大的一支势力,却是大有来头。

崔氏一门,在清河、博陵是首屈一指的大户人家,可是这两家,还是有亲戚关系的,由此可见,崔家旁系很多,在赵郡也有不少他们的亲戚。隋朝末年,天下攘乱,官有时候就是匪,而匪,有时候却比官还要强。

为了顺便清除掉赵郡的这些残余势力,他让苏定方、来整各自带了一万兵马前去剿匪,当然在他的指示下,是以招安为主,剿灭为辅。主要日后施行仁政,自然不怕这些人兴风作浪,毕竟在他的心目中,大部分的百姓还是善良的,只要不是过不去日子,自然不会造反。

当然他没有乘胜追击历山飞,还有更深一层的考虑。在他与李靖商议之后,所以毅然决定了先让来整、苏定方两人先带兵平定了赵郡,而余下的两万余人则镇守鼓城,涌来防备历山飞。

两个人一致认为,一山不容二虎,如今杨公卿与历山飞联合,两人均是一地的反贼,作为各自的头领,想不应该会谁也不服谁。可是因为有官军的缘故,即使两人有多大的矛盾,也会团结在一起,一致对敌,而若是外敌解除,说不定就会反目成仇。就像当年曹操征辽西,击乌桓时,追杀袁氏兄弟,被公孙康所接纳。公孙康迫于曹操的压力,需要袁氏兄弟对抗曹操一样,不仅不会轻动两人,反而要与之联合。可是等到曹操退兵,公孙康立刻抓住了袁氏兄弟,随即将他们的头颅献给曹操,博得高官厚禄。

当然,这并不是说历山飞与杨公卿之中的谁会杀死了对方之后,然后投降官军。而是说两人在官军退却,没有外部的压力之后,两人或会火拼,如果两人两败俱伤,那就是最好不过的了,那个时候,赵郡的那些盗匪应该已经剿灭完毕,休息片刻,即可北进深泽县,一举剿灭历山飞,从而让河北一地安定,以便让杨浩有个较为安定的后方,可以南下争霸。

消息,不断的传来,训练有素的官军很快将赵郡几支盗匪剿灭,随后,来、苏两人却是放回了俘虏,然后令他们广为宣传,官军并不是想杀他们,只要他们投诚,不再造反,安安静静的做个老实本分的百姓,那么官府不仅不治他们的罪,而且还会依照他们的意愿和才能,或从军,或是回家务农。如果是回家务农,还会根据他们的家中情况,发放粮食、农具等物,让他们可以栽种粮食,并且,税收很低。

很快,这些被放回的盗匪四处宣传,不久就有了效果。或许其中还有襄国等郡的良好风貌给了这些盗匪的信心。清河秦(赵)王之名,甚贤。所以这些盗匪,大部分都下山投降,有几个还想顽抗的山寨头子,竟是被手下的人绑了送下山来。苏、来两人依照杨浩的指示,有功的封赏,对于那些顽固分子,则是捆绑了起来,集中押送到了鼓城。

不过月余的时间,赵郡各地闻风而降,很快的,那些世家大族里,一些有才能的人担任了要职。毕竟,杨浩现在还需要靠他们帮忙。

当苏、来两人领兵回鼓城之后,杨浩明白,该是时候进军深泽县了,而这个时候,也有了一些消息传来。

纷乱之章第四十二章大胜

'奇·书·网'。电子书:2012…2…162:26:04本章字数:4784

在杨浩进军深泽县的同时。

长安。

李渊看着西方,那里,他的儿子正与秦军再度对持。在一个月前,他在西门送走了儿子世民。

那个时候,他的心中是不安、感慨的。

尽管对前番他不听自己的言语,而轻视薛举造成唐军大败有些不满,可是那毕竟是自己的儿子啊。长子建成,乃是太子,断然是不可轻出的,不然,战场无眼,太子若是有什么闪失,可能会动摇根本。而元吉则是在镇守太原,力不能逮。所以他目前仰仗的,只有世民。不管怎么说,这是他的儿子,忠心度断然是没有问题的。

而且,薛举一死,秦军势必动荡不安,太子薛仁果登基为帝,想要控制他老爹的旧部,恐怕还需要一定的时间,那些骄兵悍将不见得会卖他的帐,所以,即使唐军才经历了一场大败,李渊还是决定主动出击。毕竟这个时候的秦军,应该是最为虚弱的吧。若是等薛仁果控制住了他老爹的旧部,稳定了军心,那么以陇西精兵的厉害,又让李唐头痛了。

而上次战败后的李世民,在府中静思了许久,终于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自己的性子,还是有些不稳重啊,可正是这一仗,让他深刻的反思,同时也认识到了陇西骑兵的厉害。如果,日后,建上这次一支骑兵,冲锋陷阵,那是那么的爽快啊,男子汉,自当纵横沙场,虽死无憾!

生性不服输的他,在接到老爹的命令之后,当即表示愿与一雪前耻,将薛仁果捉拿,平定陇西,从而是李唐无后顾之忧,全力东进,进而平定天下。

上一次,是秦军攻打高墌城,而这一次,是李世民的唐军攻打高墌城,两军调换了一下位置。

可是这次的秦军,明显占据了弱势。

薛仁果其人,虽然骁勇,可是他有一个很大的缺点,那就是生性凶戏,极度的迷信武力,以为武力可以解决一切。

大业十三年时,他曾奉父亲之命,攻打天水,攻下城池后,他将当地富人抓住,倒吊起来,逼迫他们交出财物。而且,他对手下将士,毫不体恤。薛举得到天水后,下令薛仁果进兵扶风,为农民起义军唐弼阻拒,多次攻打不下。后来唐弼接受了薛举的招降,可是薛仁果却心感不忿,乘其不备,率兵从后面偷袭,斩杀了他,并受其众。薛举得到消息之后,颇为无奈,让人传了口令给他:“你的武功才能,足以继承我的事业。可是你与人无恩,只知杀戮,不会收买人心,他日,我的社稷终会在你的伸手覆灭。”

薛仁果在做太子时,常常仗着一身武力,谁也瞧不上,所以与手下的将领很不和睦,登上皇位后,各将领都对他感到猜疑和恐惧,生怕被他拿来开刀,所以都对他很是提防,深恐他那日心情不好,就拿手下的将士开刀。

随后,薛举的智囊,老成谋国的大臣郝瑗也因为薛举的去世而过度悲伤,不久也死去了。郝瑗其人,颇受将士爱戴,对薛举也是忠心耿耿。如果有他在,薛仁果即使要败,也不会败得那么快。

薛仁果一向自负武功过人,对于其他,均是毫不在乎,后勤供应等乱成一团,局势渐渐向唐军好转。

这一次,李世民采取的策略还是同上次一样,深挖壁垒,高筑栅栏,闭营不出。

薛仁果闻知李世民带兵前来,忙令部将宗罗睺出城挑战,可李世民却紧闭营门,拒不出战。

秦军在外叫骂,众将士均是按捺不住,可是李世民却是沉稳如山,在中军帐中安坐。

有人不明白李世民的做法,还以为他经历了上次一败,怕了薛仁果了,就问道:“这是为何?”

李世民笑着道:“我军新败,士气沮丧;而贼军刚刚胜利,兵锋甚锐。在此情况下,理应坚守壁垒以待时机!等到他们轻敌懈怠,我军奋发,必能一战而胜。”

正说着,有人送来了军文。

消息,是不好的。

原来薛举死后,薛仁果继位为帝,他并没有闲着,而是率兵攻打唐军。先是击败了唐军名将窦轨,接着亲率大军包围了军事要地泾州城(今甘肃泾川县)。泾州守将刘感环城据守,接连击败了薛军的数次进攻,后来城中缺粮,城中只能杀马充饥,正在泾州城危机之时,李叔良(李渊的堂兄弟,曾孙是李林甫)率领援军赶来。

薛仁果立即撤退,并让高墌送出诈降书,刘感将信将疑,但李叔良却大为兴奋,立即强令刘感领兵前往。刘赶带兵赶去,中了薛仁果的伏兵,人也被抓住。薛仁果让他全去劝降。刘感假意答应,可是到了泾州城,刘感大声疾呼,要城里的人坚守,千万不能投降。

薛仁果大怒,杀死了刘感,正要挥兵攻打泾州城时,却是听到了李世民带兵攻打高墌的消息,于是薛仁果立刻带兵回援高墌。

薛仁果当即派部将宗罗睺出城挑战,可是李世民根本不理他,只是困守在营寨之中。

薛仁果很是焦急,可是焦急又有什么办法?他数次试图攻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