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明》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夜明- 第20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来人,大军收拾行囊,迁徙往萧山地界。”
    定海总兵府的大门缓缓关闭,这里只留下三十个兵丁驻守。
    “驾!”翟哲催马,无意识的回头一瞥,远处的海浪像在编织一张充满****的蓝色绒毯。
    他在浙海之滨蛰伏了五年,若顺利他也许再不会回到这里。
    杭州和富阳成为对抗清虏的主战场,翟哲再留在定海离战场太远,无法掌控战局。但他若进入杭州,离浙东又太远,无法影响朝政。现在他有两个战场,两个都不能出现一点失误。
    所以在萧山设立行营最合适,与绍兴毗邻,与杭州相隔一条江,而且他在这里可以封死方国安退入宁绍的道路。现在宁绍是他的后花园,他把这个后花园交给宗茂了。
    骑兵疾驰如风,半天到达萧山。
    亲兵搭建兵营,修筑毁坏的道路,翟哲正在看宗茂送来的密信,大帐门口传来方进的声音。
    “大人,陈子龙求见!”
    翟哲把密信收好,“让他进来!”
    陈子龙不会骑马,先行乘船从宁波府出发到达萧山。
    一进门,陈子龙便急切的询问:“彦直,你为何让我来这里?”他本想往绍兴找郑谦裕一共前去拥鲁王监国,但翟哲执意请他随军而行。他不明白原因,但鬼使神差还是答应的翟哲的要求。
    “卧子兄,我有一件大功劳要送给你,但也极其危险!”
    “彦直请直言!”陈子龙对翟哲得到危言耸听并不买账。
    “我想请卧子兄入杭州!”
    “嗯!”陈子龙并没有太多惊讶。翟哲请他来萧山,他就猜到了是这个目的
    “正如卧子兄所说,那几位朝中老臣一到,您留在宁绍如龙困浅滩,松江和杭州才是能让你大力施展的地方。我请你往杭州任督师,协助我麾下参将逢勤守城,我将向鲁王举荐你为浙江巡抚,在杭州立下功勋后,再入阁便是顺理成章了。”
    “彦直,我……”陈子龙吞吞吐吐。
    朝臣勾结武将是朝政大忌,这些日子他一直很矛盾,但突然看见曙光的局面让他无法控制自己。他没有随鲁王往宁波府,而是私自随翟哲到萧山实际上已经表明了他的选择。
    “得不到卧子兄的帮助,我怕逢勤守不住杭州城!”翟哲把脸色变得凝重。
    他这句话半是实情,陈子龙在松江名声响亮,在杭州诸位士绅都曾剃发降清的情形下,有这样一个人与他们熟悉的人去与逢勤合作,一个唱白脸,一个唱红脸,能最大程度上利用杭州城本身的实力。陈子龙当年在绍兴府强化保甲,控制灾民暴动,可以看出这个人绝对是个干吏。逢勤名声不足,管理地方政务既没有经验,又会授人以柄。
    “为守住杭州出一份力,难道卧子兄还有顾忌?”翟哲微露失望之色。他现在是个出色的演员。
    “当然不是!”
    有些话双方心知肚明,但不能说出来。
    若陈子龙是马士英那般重权势和利益的人物,翟哲无需使这等手段。但一个宁愿著书,不愿为官的儒者,翟哲必须要用更多的东西来****他,当然也值得他去花心思。
    安静。
    帐外的树林中的知了在欢快的鸣叫。
    翟哲耐心的等待。
    “我何时入杭州?”
    “现在!”翟哲先是微微一笑,再拱手行礼,“杭州城就拜托卧子兄了!”
    陈子龙怀着踌躇满志,又患得患失的心情离开了翟哲的大帐,方进很快拿着翟哲的亲笔信跟出来,领他往钱塘江边的水师驻地。
    鲁王上任监国后,手里只有巴掌大的宁绍,若朱大典和张国维到任,能带来金华府、严州府和衢州府三地,但同时也带来了各种矛盾,留在中枢吵架不如往四周做点实事。而且有了鲁监国,按照大明的惯例必然会给大军派来督师监军,若来一个贪得无厌惹麻烦没本事的人,不如事先就做好准备,把陈子龙推到这个位置上。
    至少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他们的目标还是一致的。
    有的地方该急,有的地方该缓。
    闰六月中旬,很热。
    虽然只是相聚百里,但钱塘江边比临海的定海卫所要热得多。
    翟哲光着膀子躲在大帐里,军中士卒也多是如此,忍耐酷暑的折磨。
    “这么热的天气,多铎想大动干戈也不容易吧!”他从水桶中捞毛巾擦净身上的汗水。从攻克杭州开始,每一天都很重要,翟哲能想到江南各地一定有无数人被这个消息鼓舞,被反剃发令的檄文激起心中的热血。
    多铎,不过是他的手下败将!
    松江府。
    昆山县城,原郧阳抚院士王永柞、知县杨永言等人集合义民,杀清廷委派的县令闫茂才,推王佐义为帅,起兵反清。
    嘉定县城,乡绅候峒相约城内所有士绅,将城中百姓分上中下三等,有钱出钱,有力出力,城上树立“嘉定恢剿义师”大旗,筹集银两往四处募集义兵。
    苏州府。
    原史可法幕僚吴易在太湖举义师,集合水舟百艘,攻下吴江县城。
    江阴城外,青望山。
    三百名光秃脑袋留着鼠尾辫的士卒小跑着前进,他们是奉常州知府之命前去围剿抗剃发反清的江阴县城。
    秦望山树林茂密,道路阴阴,穿走在这里格外凉爽,兵丁们的脚步自然慢了下来,再往前就到了江阴县城了。剿杀了暴民,他们还可趁机大肆烧杀抢掠,想想怎么看都是个美差。
    为首的统领举起手:“就地休息,半个时辰后往江阴杀了这帮不知死活的贱民!”
    士卒们分成几堆坐在道边,扯着湿透贴身的衣衫。
    “砰!”丛林中一身爆响,紧接着是一声惨叫。
    众士卒被惊醒,站起来东张西望。
    “杀!”
    山林里的喊杀如八月的钱塘江潮水,持刀的暴民从中腾跃而出,四面八方,足有万人。
    齐天大浪拍翻惊慌失措的小船,两个时辰后,三百颗留着鼠尾辫的首级挂上江阴城头。
    ……

第390章 花开(三)
    
    杭州城头。
    逢勤在在仔细检查城防,脚下是滚烫的青砖岩石。
    “大人,这几门炮都是三年前筑造的!”
    逢勤俯身顺着炮口往下看,护城河水流汹涌,过了护城河是延伸数百里的平原,大小河流平缓流淌。
    “打一炮!”
    “啊!”那炮兵张嘴合不拢。
    逢勤摸上炮管,铁炮比砖石更烫,在宁绍的水师战船和城防上他见识了铁炮的威力,但从未见过如此大的铁炮。
    “轰!”猪头大小的铁球砸在远处的河道中,激起一片水花。
    东城头一声巨响,把城池中本就惶惶然的百姓吓的往屋子里一缩。
    “每隔一个时辰开一炮,把城头所有的铁炮都试一遍。”逢勤继续前行。
    他见过最坚固的城池是大同城,其次便是杭州。四门皆有三道铁闸,设有瓮城,城墙垛口有棱角,铳矢可攻击到任何一处。现在他最大的问题是,守军太少了,都守在城头,便无法控制城内。
    从清晨巡视到午后,挑出城防的各种毛病,身后的亲兵在他不满意的地方都做了标记。
    远处一个士卒飞奔上城墙,拱手禀告:“大人!”
    “嗯!”
    “奉大人令,把杭州城内曾在朝廷担任过五品以上官职的士绅都请到衙门了。”
    逢勤轻轻点头,继续前行。
    大约又过了半个时辰,他才踱着小步回到巡抚衙门。
    巡抚衙门后的院子里足有七八十人,持刀的兵丁挺胸的守在门口,这些人清一色都光着脑袋。原本不想剪辫子的,接到逢勤的召令后,也不得不剃了个光头,以之前颁布的命令再留辫子出门就该斩首了。
    茶水都续了好几杯了,茅房前排起长队。
    这些士绅来这里干等了一个时辰,尚未见到正主的身影,彼此打招呼,看着光亮亮的大脑袋,尴尬不安。
    “这新上任的守备究竟是什么人,怎敢如此无礼,鲁王这样下去,怕是没有什么好下场啊!”
    几个人聚在一团嘀嘀咕咕,说话的声音如同蚊鸣。
    对博洛等清虏时,他们一个个垂头顺目,生怕惹了满人的不痛快。明军攻下杭州,尚没有下达召集他们的朝令,这些人的嘴巴便开始不老实起来。在大明,士绅议论朝政再正常不过了,剃了头发没让他们觉得自己低人一等。
    逢勤回府换了衣服,领着四位亲兵走入后花园。
    见到他进门,院子立刻变得连跟针掉地上都能听见。先前开口骂人的现在都老实了。
    逢勤径直走到凉亭里,一路眼皮低垂,谁也不看,士绅自觉让开道路。等走在凉亭前站定,他招手示意众人围拢过来。
    “各位都曾在大明朝中为官,末将今日冒昧把诸位请过来。”
    逢勤的声音不大,满院子的士绅都在竖着耳朵细听。
    “哦,各位的头发都剃的很干净!”逢勤环视一周,用很平淡的口气问:“都曾在清虏为伍吗?”
    “吾等日夜期盼王师,清虏凶残,我等如此也是逼不得已啊!”后花园中像飞进来千万只苍蝇。
    “嗡嗡”声持续了半盏茶的功夫,逢勤等众人都安静下来接着说。
    “平民百姓见识短,剃了头发留了辫子也就罢了,各位都曾受过皇恩,学过圣人之书,也做这般行径,只怕是说不过去吧。”他平日话语极小,今日竟然一口气说了这么多话,舌头有些发直。
    话音刚落,两列士卒气势汹汹冲入后花园,长刀拔出一半,目光看着逢勤的手势。
    火球般的太阳不再那么炙人了,几十人脊背发凉。原来不是征召他们入府,而是秋后算账的。
    “你们中不但有人剃了头发,还有人给清虏为官。”逢勤从衣袖中拿出一份名单,“王进,沈甫永……等二十三人曾任清廷的官吏,罪无可恕,立即捕入大牢。”
    四周的兵丁恶狼般冲杀来,把惊吓的瘫倒在地面的士绅拖到后花园外。
    逢勤拱手向惊恐不安的人群,说:“各位都曾是大明的柱石,比我这一介武夫见识强多了。明日新任巡抚将来了,像这些曾深受皇恩,又投靠鞑虏的人实在是留不得。到时候请各位会审时做个对阵,莫让这等厚颜无耻之辈蒙混过关。”
    院子里哪里还有人敢答话。
    陈子龙就快到了,逢勤是根据翟哲的命令先把这个恶人当了,好让陈子龙尽情施为。
    攻下杭州后,如何对待已经剃发的百姓和士绅是浙东兵马直接面对的问题。翟哲不会追究那些人,这世上有勇士,但更多的是只看见老婆孩子热炕头的老百姓。长江以北只怕九成以上的人都剃了发,他不可能把这些人都逼到自己对面。
    但方国安后督促浙兵攻下临安后大肆诛杀剃发的百姓士绅抢劫财物,翟哲听说了,也没有阻止。
    浙兵两个月没见到军饷了,再不弄点财物稳定军心,只怕很不久就散了。这也是当初为什么他掏出三万两银子给方国安,他立刻率兵来援。
    莫说浙兵,宁绍军的军饷也是捉襟见肘。浙东贫瘠,绍兴符和宁波府养不活这些兵,所以必须要从投靠清虏的士绅身上追缴些财物。但翟哲很谨慎,到现在为止,未杀一人,即使要杀,他也不会自己亲自动手。
    杭州城内风波起,市井间各种消息沸沸扬扬。
    望海楼是杭州有名的酒楼,几个月前想到这里吃顿饭要提前三四天预约,但现在整个酒楼上下没几桌酒席。
    四个护卫紧随,柳随风晃晃悠悠进了天字号包厢。
    “柳掌柜!”
    里面正坐着发呆的一个年轻人匆忙起身行礼。若在两个月前,他对柳随风这样的商人不屑一顾。今天他是得人指点,费了好大的劲才把柳随风请过来。
    “王公子,能敢当得起您亲自招待。”
    那年轻人几步走上前,拉住柳随风的衣袖,“家父被巡抚衙门的人抓了,你与他们有交情,求您能去通融通融!”
    “啊!”柳随风摆开衣袖,冷漠的说,“你这不是把我往火坑里推吗?”
    “柳掌柜,求你了,能救出家父,花多少钱都可以。”
    “王公子,可别这么说,从前你也没少照顾我的生意。”柳随风皮笑肉不笑,“但有句话你一定听过,自古衙门朝南开,有理无钱莫进来。”
    “银子的事,都好说!”那年青人咬紧牙关。
    闰六月十五日,陈子龙到达杭州,接管巡抚衙门各项事宜,召集城内有名望的士绅共审大牢中的投靠了清廷官吏。
    三天后,逢勤收缴了二十万两银子,释放了二十个士绅,余下三人被斩首抄家,又抄的十五万两银子,至少这大半年的军饷有着落了。
    陈子龙与不少士绅都曾有过交情,没有交情的也能拐着弯找到交情,二十个被释放的士绅对他感激涕零。
    连续见了两次血,先杀泼皮,再杀士绅,杭州城内多半人都老实了。
    巡抚衙门紧接着张贴布告,除自愿投军的义士外,每户十七岁与五十之间三丁抽一,编为督抚营,由官府提供食宿,但是没有军饷。三日间,择优挑选出一万六千人,由军中老兵加以训练,在四门分列军营。
    又聚集各卫所工匠,不分日夜打制兵甲军械。
    再每十户编为一甲,十甲为一保,每一户犯禁令,同甲的九户同罪。每保精选十名青壮负责维护各条街道安全,这些人在局势危急之际,也可被拉上城头。这些举措把杭州城编制成一个大网,网的线头操纵在陈子龙和逢勤手里。
    每到月中,钱塘江潮汹涌。
    离杭州百里之外。
    陈虎威的水师小心沿海岸线行走,左若奉命突袭海盐,控制了浙江最大的盐场。
    有钱才能维持一支庞大的军队。
    宁绍总兵府大管家宗茂的眼睛一直盯在稻子泛黄的水田里,翟哲也同样如此。但是现在,还不是动手的时候。那么盐场便是最可靠的利润来源了。
    左若驻军海盐,恰巧处在松江和杭州正中。一面可以威慑松江守军,当杭州战事不利时可在两日之内赶到支援,往崇明岛也只要五六日。有陈虎威水师为伴,若清虏调集大军来围攻,战事不利时可退到海上。
    如此浙东大军布局沿钱塘江和东海海岸线形成一条长链,方国安和左若分别在左右拱卫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