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世小民》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乱世小民- 第14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惫俚暮谇埂;示闹卸映ぃ褂幸桓龃筇贾辛苏卸D傻眯⌒淖诺恪!

“打黑枪?”杜世雄挠了挠脸上的胡子。问道:“怎么打?”

“就是,就是——”白继唐想了想,说道:“张二狗也没说清楚。反正皇军挨了黑枪后,连人都没找着。”

杜世雄倒吸了口冷气,忿恨地骂道:“打黑枪,真他妈*的下作,一点江湖规矩也不讲,都是一群混账王八蛋。”

“是,是,这帮家伙阴损得很,净搞让人恨得牙根痒的玩艺儿。”白继唐随声附和道。

良岗庄,十里村。土门村,虽然都离山不远,但如果全面分析,良岗庄应该是最安全,最不方便敌人进攻的村子。因为十里村和土门村是在大道附近。而去良岗庄则要拐上岔道,还有很长的路程,显得很别扭。

与前次扫荡差不多,杜世雄也不想分兵,便没有拐去良岗庄,而是沿着大道开进。向十里村行来。地雷没有再炸响,这使杜世雄的担心减少了许多,骑在马上又昂起头来。

“那个叫孟有田的瘸子住十里村,还是住土门村?”杜世雄又想起了这个耍过他们夫妇的坏小子,叫过白继唐问道。

“那个死瘸子原来在十里村,现在搬到土门村了。这两个村的老百姓是最坏的,都是该死的刁民。”白继唐不光恨孟有田,那些阻碍过他买寡妇的穷小子他都恨,要是逮住几个,那才顺他的意呢!

“杜爷,这两个村的民兵可不大好惹,咱们来硬的怕是——”白继唐眨着小眼睛,想着坏主意,“要是依我的意思,把村子里的老百姓都抓住才是上策。您想啊,谁在村里没有亲人,那些民兵再坏,再能打,也要抓瞎了不是。”

杜世雄捏着下巴想了想,点头道:“嗯,这是个办法,你知道那些老百姓都跑哪去了吗?”

“那倒不太清楚。”白继唐咧了咧嘴,怕杜世雄生气,忙又被充道:“山里,肯定是跑山里去了。要是咱们住在村里不走了,那些老百姓耗不下去,就得回来。”

杜世雄点了点头,但沉吟半晌,又摇了摇头,说得有道理,老百姓在山里啃石头,当然不能久待。但他的队伍带的辎重也无法长期坚持。看看这破路,保障物资供应恐怕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日本人大概也不会同意。

“轰,轰,轰……”就在长时间的平静之后,就在十里村已经出现在视野之内的时候,一份大礼被送给了在伪军队伍后悠哉游哉的日本鬼子。

这真是特别阴毒的一招儿,由离大路四十米外的一个隐蔽点引发,六颗铁西瓜组成的连环碎石雷阵,再加一个非常六加一。长久压抑的愤怒化作复仇的弹片、碎石和火光,毫不留情地收割着侵略者的狗命。

硝烟和灰尘慢慢散去,呈现在伪军面前的是极为血腥的一幕。受伤的鬼子在地上哀嚎惨叫,十几具残缺不全的鬼子尸体倒在遍地碎石当中,有些鬼子尸体成了马蜂窝、麻布袋,残肢断臂抛得到处都是,鲜血和脑浆混合着在地上流淌。

杜世雄费力地咽了口唾沫,脖子后面有些嗖嗖的凉风。这要是存心炸自己,不敢想象,不敢想象。刚刚鼓起的勇气在这一次猛烈的爆炸后烟消云散,十里村在朗朗日光下竟然也变得灰暗阴森起来。

“敌人,敌人在那里!”一个满脸流血的鬼子伤兵嘶声喊叫着,指着路旁的耕地。

杜世雄不敢过去,他挥了挥手,瞪着一个伪军军官,“发个屁愣啊,快带着人上,把偷袭皇军的凶手抓住。”

几个伪军猫着腰,战战兢兢地进了野地,在绿色的作物和草里用刺刀捅着,搜寻着敌人的踪迹。

“这里,这里。”一个伪军叫了起来,几个伪军围上去,用刺刀撬着一块尺许宽窄的象盖子似的东西。这个盖子上面是寸许厚的泥土,上面也生长着绿色的植物。几乎与周围混成了一体。

盖子终于被撬开了缝隙,伪军们伸过手去,合力一抬,一个黑黝黝的洞口显了出来,随着洞口的暴露,一缕清烟也随之冒了起来。

“轰!”设置在顶盖上的防撬诡雷猛然炸响,将周围的几个伪军象稻草人似的击倒在地。

“再。再上去几个。”杜世雄嘴有些结巴,连踢带打地又将几个满面惊悸的伪军赶了过去。

围着还冒着硝烟味儿的洞口,几个伪军缩头缩脑。面面相觑,觉得非常恐怖。一个愤怒的鬼子赶了过来,吼叫着。用刺刀逼迫伪军下洞。

一个伪军被踢下了地洞,端着枪向前摸索,没走几步,前方射来一颗子弹,他惨叫一声,倒了下去。

“太君,这,这不得下,下不得。”伪军军官面如土色,冲着满脸愤怒的鬼子结结巴巴地解释道:“用。用烟熏,把他们都熏死。”

鬼子象笨牛似的从鼻孔喷出一股粗气,回身喊了几声。不一会儿,两个鬼子拿着瓦斯筒跑了过来,丢进了地洞。然后和几个伪军用草和泥土将洞口封死。

时间在一分一秒的流逝,鬼子和伪军傻乎乎地等着,等着地下的敌人狼狈不堪的逃出来。但他们失望了,什么动静也没有,只有不知名的小鸟在不远处叫着,似乎在嘲笑他们的无能。

“咱们让岳老五给耍了。”毒螳螂一直不声不响。此时凑到杜世雄跟前,低声说道:“这边都是难啃的骨头,再这么下去,咱们的人马越打越少,不是正中了他的诡计。”

杜世雄阴沉下脸,没好气地翻了翻眼睛,说道:“那怎么办,有日本人盯着,咱们总不能就这么撤回去吧?别忘了,县保安团团长的位置,还没定给谁呢?不弄出点成绩,日后就让岳老五骑在脖子上了。”

让人卖命,总会有所引诱。县保安团团长,这便是日本人扔下来的骨头,看岳培坤和杜世雄如何争抢。争抢得越厉害,他们也就越卖力气,遭殃的就是他们的手下。

“咱们别在这耗呀!”毒螳螂说道:“我刚才打听了,姓孟的小子住在土门村,那可是八路军树的民兵英雄,抓住他一个,这功劳有多大?他可是在日本人那挂了号的。”

“可——”杜世雄有些犹豫,“可去了就能抓住他?那家伙的心眼多多呀,弄个竹篮打水一场空。日本人那里,怕是不好交代吧?”

“日本人好糊弄,实在抓不到,咱也有办法。”毒螳螂瞟了一眼远处的民伕,阴狠地说道:“弄几个假的还不成吗,让日本人欢喜一场。日后追究,咱们就说也是受骗了,他们也说不出什么来。”

杜世雄眨了眨眼睛,笑着点了点头,说道:“嗯,这是个办法,还就不信了,一路上还看不见个活人。好歹把这次的差使对付过去,下回让岳老五来尝尝滋味吧……枪声不断,一个鬼子军官嚎叫着挥舞着指挥刀,带着几个鬼子,督促着几十名伪军追赶着前面逃窜的支那匪徒。

终于发现了可恶的支那人的踪影,在损失惨重的刺激下,鬼子军官已经彻底失去了理智,象一头嗜血的鲨鱼闻见了腥味。这是洗刷耻辱的最好的机会,已经损失了太多的帝国士兵,如果没有斩获,回去后上司不会饶了自己。

是的,在不断的袭击的刺激下,鬼子的愤怒已经到了临界点,终于找到了发泄复仇的对象,岂能轻易放过?战争中,指挥官情绪的变化与军队的进退胜败有着极大的关系,指挥官的冲动或冷静,胆怯或鲁莽,往往决定了战争的结果和无数士兵的命运。

这个被愤怒占据大脑的日本军官不仅将自己陷于险地,更把跟随他的士兵带进了万劫不复的地狱。

敌人离开了大路,向旁边的山上逃窜了。鼠辈,以为这便能逃脱吗,皇军的愤怒和英勇不是你们能够承受的。鬼子军官几乎没有犹豫,便指挥着士兵继续追赶。

杜世雄率着大队跟在后面,鬼子军官的指挥他无权干涉,但终于见到了敌人,他自然也希望有所收获。但在山前,毒螳螂止住了他。

“已经冲上去很多人了,我看不必把宝都押在这。”毒螳螂的头脑没那么聪明,那个算命先生在她身后时隐时现,给她出谋画策。

“咱们继续去土门村?”杜世雄犹豫着问道:“日本人上去了,要是不跟着——”

“跟着,谁说不跟着了。”毒螳螂狡黠地一笑,脸上的脂粉直往下掉,说道:“哪边的功劳也少不了咱们。我带几十人在后面接应皇军,你带人去土门村抓姓孟的臭小子。顺便找找柳凤,看那臭丫头在不在那里。”

杜世雄咧开嘴笑了起来,伸出大拇指夸道:“夫人高见,我这就带人去。”

“彪叔,麻烦你跟着当家的,好好保护哦!”毒螳螂冷笑一声,不忘给杜世雄身边安插个眼线……破鞋、染血布条、坏草帽,被追的和追赶的同样的辛苦,当日本军官看到这些东西时,愈加坚定了他继续追击,击败敌人的信心。这伙暴民快撑到了尽头,在持续的追击中,他们开始转向逃跑,回身抵挡的次数也越来越少,只顾得上逃命了。

再加一把劲,就接近成功了。无数人曾经这样鼓励过自己,现在日本军官也同样是这个念头。该死的支那人,他们已经面临着山穷水尽,穷途末路的境况了,最后的命运便是被自己一刀一刀砍死。

第一百四十七章 诱伏

。夫兵形象水,水之行,避高而趋下;兵之形,避实而击虚。正如所有的硬气功都有死穴一样,再强的入侵者也有软肋,那就是伪军。

所谓避实击虚,在反侵略游击战中说的就是尽量避开侵略军而打击伪军。实际上,伪军不但是敌人的弱点,而且是神赐给反侵略武装的最高恩典,是抗日武装提高信心、发展壮大、克敌制胜的绝佳法宝,是反抗武装反败为胜的衣食父母,是反抗武装争取胜的希望所在,是反抗武装在任何时候都要牢牢记住的疼爱目标!

“使用常规军事力量来统治已经具有了民族主义情绪的民众,其代价也比过去要大得多……在一个民众已被社会动员起来的时代,很难占领一个其民众具有民族主义自我意识的国家,统治这些已经进入民族觉醒阶段的民众,其代价实在是太高了。”(《理解国际冲突》)正鉴于此,几乎所有征服者都考虑采用傀儡政权的方式以避免直接异族统治对民族意识的刺激。日军侵华也不例外,再怎么做婊子,牌坊还是要立的嘛。

而且,完全靠自己力量统治异族也是不太可能的事情。侵华战争期间,日本可谓倾全力进攻中国。但是“支那派遣军”人数最多的时候也只有七十万,而占领区却有一百万平方公里以上,平均一平方公里还不到一个日军。不用伪军怎么办?

基于以上两点原因。侵略军是肯定会组建伪军的。所以游击队的机会肯定是有的。如果出现意外。竟然没有伪军,那……当然更求之不得!因为那肯定是侵略军自寻短见。不过很可惜。这样有魄力的入侵者已经好几百年没出现过了。

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对反抗武装而言。伪军的战斗力是非常诱人的。抗战时期华北的伪军麽,大家都知道——临阵脱逃者、反戈一击者、私通八路者统统大大的有。八路军一个战役能歼灭几百日军都难,一个战役消灭伪军却可以上五位数。说伪军是游击队的天赐礼物,并不夸张。

伪军战斗力弱是不可避免的。首先伪军官兵自己也知道自己是入侵者组织的,打击自己同胞的军队。所以他们自己首先就气短一截,不存在道义优势。士气低落在所难免。既然很难有道义优势,那么来当伪军又愿意打仗的,除了那些妄想借国难之机飞黄腾达的坏蛋,也就只能是那些为生计问题来要碗饭吃的人了。这些人存在的问题当然是不会拼命作战。人家可是为了活命才来的,要是一不小心挂了可就赔大了。

同时,侵略军的装备必然先用来给本队服务,伪军得到的永远只能是二流装备,与游击队的硬件差距没那么悬殊。而且,伪军的来源和游击队相似,都缺乏职业军事训练,缺乏“杀人”的心理准备。因此伪军缺乏独立执行作战任务的经验,甚至勇气和决心都很欠缺。所以,伪军队伍通常都是藏污纳垢之所。军纪败坏,无恶不作,遇民如狼似虎,遇敌则闻风丧胆。

正因为如此,孟有田才要试着打一下伪军。看起来是很不错的拳击吊球,可以让民兵们练练手,提高一下战斗素养和信心;再者,也只有打歼灭仗才能有不菲的缴获,运输大队历经坎坷来了。要是拒而不纳,似乎不够热情。

五六个鬼子督促着伪军紧追不舍,前面的十几个敌人在亡命逃窜,现在连回身开枪还击都不敢了,可见其狼狈。尽管鬼子信心陡增,但追赶的伪军却因为体力及避战等心理因素,队伍越拉越长,能够勉强跟上鬼子的第一梯队只剩下了三十来人。

前面出现了一道三四米宽被山上的洪水冲刷出来的沟谷,逃窜的敌人一头钻了进去。鬼子军官虽然怒火满胸,但还是下意识地停下了脚步,抬头看了看地形地势。埋伏?不可能,这道沟谷只有三十多米长,两边耸起的是四五米高的石墙,上面山石嶙峋,空间狭小,如果有人,一眼便能看出来。

“牙西给给!”鬼子军官将指挥刀一抡,冲着周围喘得象牛一般的伪军瞪起了凶恶的眼睛。通过沟谷,可以看见另一边开阔起来,敌人在继续向前奔逃,再不追就让这帮家伙逃跑了。

“弟,弟兄们,冲啊!”一个伪军军官挥着手枪,鼓舞着士气,“当家的说了,有赏,大大有赏啊!”

敌人开始动了,叫喊着进入了沟谷,也进入了阴险毒辣的陷阱。两边的沟壁上确实没人,但并不安全,山石隐含着愤怒,就等着雷霆般的爆发。

两个鬼子在前,已经冲出了沟谷,但迎接他们的是几颗激射而来的子弹。

“轰,轰,轰……”连续的爆炸在头顶响起,硝烟和飞溅的石头遮住了光亮,鬼子军官只来得及抬头一瞥,一块石头已经砸了下来,还没有等到他发出惨叫,脑袋就被砸成肉酱。石头或大或小,象下雨一般不停落了下来,沟谷中的敌人惨叫声、惊呼声此起彼伏,伤亡惨重。

埋伏的民兵从隐蔽处一跃而起,身上脸上满是泥土和树叶。他们兴奋地喊着,堵住了沟谷口,乱枪齐发,向着侥幸不死的敌人射击着。

这一次打击已经让敌人失去了战斗力,沟谷里的大小石头堵塞,几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