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世小民》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乱世小民- 第27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这也是危险的,比以前更危险,大扫荡后的形势是严峻的,民心也发生了变化,这一点一定要让小全明白并重视,尽管他的敌后斗争经验很丰富,但现在那里的情况发生了如何的变化,是否还有可靠群众提供住的地方,是否还有群众甘愿为他们保守秘密,注意保护他们的安全,自觉自愿地承担风险和牺牲,这些都是未知数。

“我知道现在情况不同以往,风险会很大。”小全见孟有田皱眉不语,便继续说道:“但若是任由敌人巩固了占领区,他们就能抽调足够的兵力留在这里进攻咱们,并且逐渐坐稳屁股。你说是不是呢?”

……

第二百一十一章 无题

篝火在跳动闪烁,映得孟有田的脸忽明忽暗,他的思绪也在延伸,在扩展。小全说得不无道理,但时机或许不对,有些操之过急。

再等一等,时间不用太长,再有几个月,猖狂的敌人便会露出颓势。中国战场上的大批日军将被调到太平洋领教美国人的飞机、军舰、大炮,中国战场,特别是敌后战场将呈现出新的局面。

按照历史上的做法,日军抽调兵力有两种方式:一是成建制的部队被调走;二是原建制未变,但有经验的老兵被抽走,缺额由新兵补充。所谓的新兵将是些原来不符合征兵条件的人,也没有什么战争经验。所以,在中国的日本兵的气势、体格、战斗经验都急剧下滑,比起抗战初、中期,差了一大截。

这还只是外部原因。领教了日军残酷大扫荡的根据地政府,将实施“精兵简政、统一领导”。原先到游击区开展工作,党委派宣传队、行署派工作队、军区派手枪队、区里有游击队,都是各干各的,力量分散。如果统一组成武工队,效率将大为提高;原先和鬼子打游击,民兵听行署的、部队听军区的、情报站听党委的,等到都统一协调起来了,力量则将更加强大。

“以前你们是在游击区活动,现在咱们这里已经成了游击区,我看不必舍近求远,不如先与敌人在这附近周旋,再派人去敌占区侦察情况,然后再决定行动的方式和时机。”孟有田思虑已毕,方才开口说道:“老皇历看不得,以前敌人没有实行‘三光’政策,现在敌人以烧杀手段实行‘民匪分离’,民心将会如何?这是必须要考虑的实际困难。”

小全等人想得很简单,他他认为回到以前战斗的地方。一定会遇到群众百姓热烈的欢迎和支持,根本没想到会碰上冷遇和疏离,甚至连房子也住不上的境遇。没有了老百姓的支持。在敌占区活动就如同在黑暗中乱撞,打吧,不行;不打吧,也不行。

“民心?”小全并不明白孟有田的意思。反倒觉得他有些多虑了,有些低估群众对敌人的仇恨之心,他怎么也不愿相信。群众的心会不向着他们,会不希望把日本鬼子打跑。

“抗战还要打多久?”孟有田突然问起了一个令小全瞠目结舌的问题。

小全眨着眼睛想了一会儿,咧了咧嘴,说道:“我说不上来,但咱们早晚能打败鬼子,没这个信心也就不扛枪拼命了。”

“连你都不知道要打多久,老百姓们会怎么想?”孟有田苦笑着说道:“如果你认为思想工作会比敌人的残酷烧杀更有效。那你可就太幼稚了。抗战,抗战,抗了五六年,倒把鬼子抗到炕头上来了,群众心里没底。不悲观失望才怪。”

“可,那不打鬼子,鬼子也不能自己走?”小全皱起了眉头,说道:“鬼子杀了那么多人,这口气谁也忍不了。”

“打是肯定的,但你准备怎么打?”孟有田语重心长地说道:“去群众基础不大好的地方打?老百姓会埋怨你们惹麻烦,把鬼子招来就跑。担惊害怕的群众会跑到敌人统治严密的地区去,仗打多了会导致人口大量流失;在群众基础好的地方打,老百姓会支持,可打完以后你们要转移吧,鬼子就会回来残酷地进行报复,烧光杀光抢光,把群众祸害得很惨。”

小全沉默了下去,停顿半晌才沉声说道:“那怎么办?打不行,不打更不行,真是让人头痛。”

“先在这附近与敌人战斗,等青纱帐起来,形势就会有很大的改观。人心呢,会象你说的那样,群众怎么会不希望把鬼子打跑呢?”孟有田不能够把话说得太透,什么太平洋战场,什么斯大林格勒转折点,他说出这些会把别人吓到的,但他希望小全能够听进去自己的分析和判断。

“1943年啊,形势大改观,白洋淀的炮楼就端了多半边,呼咳呀……”这首歌谣孟有田只记得这么几句,但茫茫长夜已露出了黎明的曙光,百姓们苦难深重的家也象国家一样,会显露出否极泰来的迹象。

小全似乎是听过去了,但并没有立即表态,毕竟这样的行动不是他一个人说了算的,现在庙小菩萨多,区长、县长、县委、行署的干部不少,谁知道会定出个什么计划。

“有田哥,你可能不知道,咱们的土地雷让敌人很害怕,比兵工厂弄回来的还要管用呢!”小全岔开了话题,笑着说道:“放冲的臭雷倒更让敌人传得神乎其神,你说怪不怪?”

孟有田当然知道土地雷由于是作坊式手工制造,质量不高,“放冲”总是时不时地出现,但臭雷更让敌人害怕,这倒是他所不知道的。

所谓“放冲”的地雷,就是由于火药所用木炭质量不好或配比不恰当,未能把雷壳炸开。炸药点燃之后,从地雷装药口喷出几公尺、十几公尺的火焰、浓烟,颇象个大花炮。

踩上这种地雷的敌人会处在火焰的包围中,全身被烟熏的漆黑,身体会被烧伤,特别是下体被烧伤后,因为剧烈疼痛而发出凄厉惨叫,给周围敌人的心理上造成的伤害,比制式地雷要大得多。若是这种地雷被敌人的军马踏上,军马被烧伤后乱蹦乱跳,把敌人的行军纵队搅得乱七八糟,并踏伤许多士兵。而且,令人啼笑皆非的是这种雷壳拣回来装上药,还能使用。游击队反而误以为臭雷威力特别大,鬼子和汉奸也传得神乎其神。

孟有田更不知道,不光是臭雷令敌人害怕,就是用瓦罐、陶瓷罐做的爆炸力更差的地雷,也令敌人胆战心惊。为了加强杀伤力,游击队会在土造的罐子雷里放一些废铁片、钉子、碎石等,既不规范又没个大小。这些废铁片、钉子被炸药抛起来,发出吱吱的怪声,从敌人的头顶上飞过,吓得鬼子和汉奸半天缓不过劲来。其实它的威力、杀伤力和根本看不清的高速飞行的制式雷弹片根本无法相比。但它崩飞的弹片就是让鬼子和汉奸看见了,而且是在他们头顶上飞过去的。

……

第二百一十二章 对敌策略

错进错出,意外的事情招致意外的结果,土造地雷竟然对敌人的心理压力比制式地雷大,这是孟有田未曾料到的。

土造地雷一般个子较大,声音又响,加上爆炸时冒出巨大的黑烟团,确实容易使人产生一种错觉,认为地雷威力很大。另外,因为土地雷爆炸不均匀,每片弹片比制式雷大的多,不象制式雷弹片小而均匀。所以,土地雷虽然杀伤力有限,但一旦击中人体,造成的伤口却特别大。同时,由于弹片速度慢,所以很难造成贯穿伤,也就会给皮肤、肌肉、骨胳造成很大损伤,伤者非常痛苦。

听小全讲述完毕,孟有田不禁有些好笑。说起土地雷的质量,他一直很不满意,有些土地雷的杀伤力只有一比一,也就是一颗地雷炸死炸伤一个敌人,却没想到会有这样的效果。当然,这也令他很欣慰,敌人越害怕地雷,推广地雷战的意义便更重要,杀伤力不够就不够吧,反正可以用数量取胜。

“虽然现在敌占区的情况咱们并不是很了解,但也不见得就非常恶劣,很多村子的地道都已经小有规模,这本身就是一个有利的条件。”小全的心思还没有完全转变过来,又强调起地道这个有利因素。

孟有田淡淡一笑,不在这个问题上与他纠缠,谁对谁错,这是一个见仁见智的问题,游击队挺进敌后,也未必不能站稳脚跟。相应的战略战术,之前游击队便掌握得很好,与武工队相比,只是差了个名称,差了些宣传工作而已。

其实,孟有强调等待,也有一部分担心小全等人安全的原因。越等形势越有利,安全性越高,这是可以预见到的。

岗村宁次在华北各地区发动大扫荡。受到打击的可不只是八路军,太岳、冀中、冀南、鲁西、豫东、豫北的抗日军队都损失惨重。比如在冀南的国民党第三十九集团军也被打散,高树勋司令长官带着新八军和六十九军残部逃过黄河、跑到后方去躲了起来。

相对而言,逃跑的高树勋还算是好的。更多的国民党军队在岗村宁次的面前选择了投降,华北的孙良诚、吴化文、庞炳勋、赵云祥、孙玉田、荣子恒、孙殿英、杜淑等等,一大堆上将中将少将都当了汉奸。从这以后。河北敌后战场上就基本上见不到正规建制的国军部队了。而伪军部队则一下子膨胀起来,成为日军抽调兵力增援南洋之后作战的主要力量。

打伪军总要比打鬼子容易,打鬼子新兵总要比打老鬼子简单,这就是等待的好处。但这个好处却不是三言两语能解释清楚的,一旦涉及到更深层次的事情,孟有田必然会有所保留,害怕别人因此而怀疑自己。

“鬼子在土门村使用毒气弹。这是个非常值得重视的问题。”孟有田岔开了话题,提醒着小全,“要把这个事情反映给上级,再传达给其他作战部队,要特别提高警惕。”

“确实要提高警惕。这是鬼子在本地区第一次使用毒气弹进行攻击,便绝不会是最后一次。”小全皱起了眉头,担忧地说道:“其他村的地道在防毒这方面做得显然不够,如果把地道作为群众大规模避难的场所,没准会出大问题。”

北瞳惨案——孟有田的脑海里一下子蹦出了这四个字。虽然原因很多,但最根本的原因就是警惕性不高,以为地道有了规模便行了,防毒措施不到位。这里面基层干部应负重要责任,未能积极地督促群众改造地道。特别是当地道改造和农忙争劳力、争时间时,相当一部分农村干部和农民,仍未能把安全工作放在第一位,仍存在侥幸心理。

“土门村、十里村和良岗庄的地道还是不错的,我亲眼看过,其他村子就不是很了解了。”孟有田说道:“恐怕你也不知道更详细的情况,只有各个村的干部才最心中有数。”

“这倒是,我见过的到底是个别村子,但已经足以使人警惕。”小全点了点头,说道:“其实不光是地道,在野外作战时,也要加以密切注意和防范了。”

“所以要在基础好的村子与敌人周旋。”孟有田很巧妙地继续坚持着自己的判断,“依靠十里村和土门村的地道设施,这几次作战我们占了多大的便宜?要是换个地方,可就不能如此容易了。”

小全抬头看了孟有田一眼,笑道:“现在还有良岗庄没有利用,你是不是在打这个主意?”

“差不多。”孟有田点了点头,说道:“从地形地势,以及所处的位置来看,良岗庄比土门村还要优越,也是最有希望被光复,并最有可能被咱们长期占据的地方。它与土门村可以形成战斗的两极,使敌人顾此失彼,被来回调动。”

“从地理位置上来看,确实如此。”小全赞同道:“只是咱们的作战人员不足,恐怕达不到这样的效果。”

“作战人员不足只是表面现象,而且,这是可以解决的。”孟有田扳着手指头分析道:“敌人在山里的封锁松动了,或者说大部分解除了,短时间内也没有力量再在山里展开军事行动,担任警戒和保护干部群众的武装人员便能解放出来一大部分。其他村子,比如说康家寨、小娄庄等地方,民兵和群众也都进山躲避了吧,如果能找到他们,并与之会合,最少又能增加百八十人的队伍吧?”

“人员能够补充,但作战能力却很难一下子提高。要是李铁、小赵他们那些战斗骨干能够伤愈归队的话,倒是有很大的助力。”小全对此并不乐观,他若有所指地看了一眼另一处火堆旁的人员,那里大部分都是新加入的民伕,他们的战斗力实在不让人放心。

“敌人可不知道这一点。”孟有田微笑着说道:“扛枪的人多了总归是好事,可以虚张声势,可以分队袭扰,让敌人摸不清头脑。”

……

第二百一十三章 脱险会合

太阳升了起来,因为有雾气的关系,显得不同寻常,好象一个人,有五官,有感觉。但鬼子宪兵队长山木却没有这样的闲情来欣赏,他站在山顶的一块大石头上,举着望远镜在四下瞭望,心里却充满了愤怒和无奈。

应该说,山木的思路是敏锐的,他一赶到土门村外,便通过营地里被杀死的留守伪军,以及地上残留的痕迹判断敌人已经跳出了包围圈。而那些又炸又挖,面对着小坟地里几个黑乎乎的洞口发狠的日伪军,则被山木骂得狗血淋头,整队开始追赶。

突围的队伍夜过冰河时,山木率领的追击队伍已经距离不远,但山里突然的枪炮声却使山木产生了错误判断,他认为突围的对手钻进了山里,正与堵截的部队进行战斗,想要夺路而逃。

错误的判断产生了行动方向的偏差,山木的追击功亏一篑,对孟有田等人构不成威胁。等到山木带着前后夹击的美梦,率队与堵截部队会合后,才觉察到这个严重的失误,可也失去了追击消灭对手的机会。

对眼前这股骚扰袭击,使他产生误判的敌人,山木恨得直咬牙,发狠地猛打猛追,想挽回些面子。直到天亮,山木方才停下了脚步,脑子开始清醒起来。

敌人离得不远,在望远镜中甚至能看到他们逃窜的身影,但继续追击却已不可能。从土门村出发追赶时,为了行动快捷,山木命令士兵轻装,现在终于显出了后劲不足。没有干粮,没有被褥,深入冰天雪地的山林,山木的脑袋还没彻底傻掉。

“阁下。敌人损失惨重,狼狈逃窜,差不多已经失去了战斗力。”山木的助手藤泽很适时地上前说道:“我们的目的已经达到。如果要继续深入山林,物资装备都要进行补充。”

山木知道自己的助手在夸大战果,给自己找个收兵的理由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