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世小民》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乱世小民- 第6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我是不行了。”一颗浊泪从宋老先生的眼角滚落,他用微弱的声音说道:“留下鹃儿这个可怜,可怜的孩子,可,可就全托付给你们了。”

“宋先生,别说这话,你能挺过去的。已经让人去请孙大拿了,只要他——”瞎老元有些无力地安慰着,但宋先生无力地摇了摇头,打断了他的话语。

“老元,你我相处二十多年了,若是我有什么不是,让你受了委屈,你千万别记恨。”宋老先生抓住了瞎老元的手,“你是看着鹃儿长大的,你——”

“宋大哥,您放心,俺把鹃儿当亲闺女看,绝不让人欺负她。”瞎老元无声地叹了口气。

“好,好。”宋老先生的目光慢慢转向了孟有田,说道:“有田,你过来。”

孟有田走了过去,无声地看着宋老先生的眼睛。

“你,和鹃儿的心思,我,都知道。”宋老先生的眼中有种复杂的情绪,孟有田懂得,“是我固执,耽误了你俩的事情,你,你不要怪我。”

“宋老先生,俺怎么会怪您。”孟有田缓缓说道:“俺和紫鹃确实是,是真心相爱的。”

“你们以后好好过日子,她若有做得不对的地方,你,你多担待着。”宋先生的眼中露出了求恳,“你是个有,有本事儿的好孩子,鹃儿跟了你,我就放心了。”

“我会好好对她的。”孟有田看了一眼旁边的紫鹃,说道:“有我在,没人敢欺负她。”

宋先生如释重负地长出了一口气,微弱的声音说道:“让我和鹃儿说说话,我要嘱咐嘱咐她。”

瞎老元和孟有田点了点头,从宋先生的床前离开,一直走出了屋子,在门外静静等候。

夜已经深了,一切景物都默默地躺在黑暗里,模糊的罩在头顶的天空,稀稀疏疏有几颗星星,仿佛一些光明的泪珠。

孟有田和瞎老元的目光碰到了一起,不约而同地摇了摇头,两人又将目光投注到不同的地方。

突然,紫鹃在屋内发出了撕心裂肺的哭嚎,两人心中一沉,不幸的事情到底还是发生了。

孟有田的耳朵里响起一片嗡嗡声,仿佛一面铜锣在他的头脑里轰鸣。鬼子,万恶的日本鬼子,又欠下了一笔血债,新仇旧恨在他体内发疯似的悸动,脑袋象给什么东西压着,快要破裂开来,他紧紧握住了拳头,嘴里有一股咸腥,他把嘴唇咬破了。

旧恨添新仇,对于十里村人来说,如果说土门村的屠杀还不关自己,还可以用是九龙堂招惹的来安慰和麻木自身的话,无缘无故的飞机轰炸却向百姓们昭示了鬼子的残忍和暴虐。这完全是没道理的、随心所欲的杀戮,把中国人的命当草芥一样。而觉醒和觉悟往往就是在这种强烈的刺激,以及不断的逼迫下产生的。

第一百五十八章 八路来了

缩头是一刀,伸头也是一刀,既然躲不过去,那就只有拼上这条命了。连续出了这两件惨事,各村的自卫队的人员再次增多,已经有五个村庄加入了联防,宣传队的影响也扩大了。这些都是在血淋淋的、无情的事实教育下的结果,谁敢再说日本人来了不会随便杀人放火,起码在十里村便会被人狠揍一顿。

地道的挖掘进度出乎意料的加快了,在冻土层之下进行施工并不受寒冷的影响。看到了土门村的惨状,百姓们才知道这地洞的好处,哪怕是把自家菜窖挖得深一些、长一些,在危急时刻兴许也能保住一命。

而孟有田也有了些新的想法,那就是在电影里看过的威力无穷的地道战有些夸大其辞了。什么高房工事、街心火力点、交叉射击孔等等,在日本鬼子的炮火下变得有些纸上谈兵了。连炸带烧的情况下,村子的地面建筑很可能就是一堆堆瓦砾,你总不能把地面捅成筛子网,用枪向上打鬼子的脚丫吧?

地雷作为一种价格低廉、简单易造的穷人武器,越来越得到了孟有田的重视。给聘请来的良岗庄烟花高手孙起花很好的待遇,提高其研制地雷的积极性。孟有田分析过,虽然烈性炸药不足,但用黑火药制成的地雷也有杀伤力。况且地雷也不一定非要置敌人于死命,在某些战斗中,使用致残性武器会更有效果,炸伤一个人需要几个人照顾,使敌人整体作战能力更快下降。

地雷的研制已经见到了曙光,而作为地雷的衍生品——子弹雷,已经搞了出来。这个东西只需要一个比子弹直径大点的竹筒或木盒,一块带着钉子的底板,准头不佳的复装子弹,甚至装上枣核和木制弹头一样有杀伤力。如果子弹再在人屎马尿中浸泡一段时间,如果被打中脚底板,截肢都算是好的结果。

子弹雷对付敌人的巡逻队,或者在在山地作战中应该很有效果。由于子弹射击距离非常近,徒步行军的敌人就算有防护作战鞋也是抵挡不住。而在复杂地形条件下作战,伤员的后送对哪一方来说都是一个非常大的难题。而这正是子弹雷最终的用意所在:脚掌受伤的人很难再继续承担山地进攻作战任务,而为了将这样的伤员后撤下去,又会有更多的士兵不得不从作战一线被抽调下来。

而且,这种地雷的心理杀伤力更大,同伴被这种地雷暗算必然会在其他官兵心理投下阴影,又因其体积小,结构简单,能够自制,还可以随处布设,故而比一般的地雷更加难防。

杀鬼子,杀鬼子,见过了同胞被屠杀,见过了血淋淋的惨景,孟有田现在满脑子都是这个念头。或许地道、地雷、子弹雷、四角钉等东西都是他的小聪明,但这种小聪明推广开来,便会汇集成杀伤杀死日本鬼子的大杀器。想想吧,在被日寇侵占的祖国大地上,如果到处都有这些反抗侵略者的小玩艺儿,日本鬼子会丢掉多少狗命,又会如何惶恐地度过在侵略土地上的每一天。

多尽一分力,多发一分光,多想一个点子,或许就会多杀几个鬼子,多挽救几个同胞。孟有田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他不仅要把脑子里的东西付诸于实际,还要把这些东西变成文字的资料,推广普及开来。

精神的变化免不了影响到孟有田的情绪和表相,深沉、忧郁、冷厉在平常更多地表现出来。当然,宋氏夫妇双亡的变故也是其中的原因之一。孟有田现在很为紫鹃担心,她不仅变得形容憔悴,而且有些神情恍惚,易惊悸,爱哭泣,常拿着双亲的遗物喃喃自语。

唉,在父母精心呵护下长大的她,就象一朵温室里的鲜花,在突然的狂风暴雨中最易受摧折。从这点来看,受过苦难,尝过艰辛,未必不是一种磨炼和财富,坚韧的神经不是凭空就有的。

劝解、安慰,孟有田几乎每天都去看望紫鹃,陪她一会儿,希望用自己的温情和关怀尽快使她恢复过来。现在,虽然还没结婚,孟有田也是紫鹃最亲近的人了,他责无旁贷。

连番的变故,使十里村的春节是在一种压抑和沉郁的气氛中过去的。而一股清新而振奋的空气在此时吹了过来,杨荆云等人盼望的、期待的抗日队伍终于开过来了,一二九师先遣支队长途跋涉,在地方党的接应下来到了这里,分头驻扎在几个情况较好的村子里。

十里村一下子热闹起来,八路军一进村,提前得到消息的杨荆云等人已经布置下去,自卫队队员各家都烧好了开水,一桶一锅的端了出来。开始村子里人们还有点发慌着怕,虽然杨荆云等人说得好,没见过心里还是不托底儿,可是一看这兵和别的兵不同,一不拉差抢牲口,二不入民房进家户,一伙儿穿军装的外乡人,见面就喊“大叔”、“大娘”、“大哥”、“大姐”,这心也就慢慢安定下来。

阿秀早就烧开了一锅水,可她咋也没勇气送出去,端起又放下,放下又端起来,目光只往坐在炕桌前正写得入神的孟有田身上瞟。直到孟有田收起了纸笔,才发现在地上直转磨磨的阿秀。

“你咋啦,水还没送出去呀?”孟有田有些疑惑地问道。

“俺,俺可不敢出去。”阿秀轻轻咬着嘴唇,低着头小声说道:“还是你,你送出去吧!”

“娘呢,她上哪去了?”孟有田四下看了看。

“和小嫚在给你收拾屋子,你不是要把那边的房子让出来让当兵的住吗?”阿秀回答道。

孟有田笑了笑,说道:“这样啊,那俺送出去,你也跟着看看。外面又不是鬼子,人家驻的又不是一天两天,你还藏在家里不出门了?”

阿秀看着孟有田端起锅向外走,犹豫了一下,伸手抓起自己的枪背在身上,紧紧跟着他走出了院门。

第一百五十九章 顿生感慨

孟有田把锅放在门前的石条上,直起腰,还笑呵呵的招呼了一声,“同志们,这里有开水!”这套话,咱熟啊!

十几个年轻的战士立刻笑着围拢上来,不等孟有田回去取碗,一锅开水就被他们用洋磁杯舀了个光…

“阿秀,再去烧一锅。”孟有田吩咐阿秀,他一直打量着这支在记忆中和历史上赫赫有名的队伍,士兵们都是草黄色军装,直筒加围的圆顶帽上佩有青天白日的小帽徽,身后还有顶竹皮大草帽,左胳膊上有豆腐块大的方布,蓝底白字,写的是“八路”。

“这位大哥,你是自卫队上的吧?”一个实红脸儿的士兵手里端着一碗水,对孟有田笑着说道:“说实话,走过这些地方,就数你们村里的枪枝齐整。刚才那位大姐,背的是三八骑步枪吧?比俺们的都好。”

“你们和鬼子打过仗啊?”另一个小战士好奇地瞪大了眼睛,说道:“俺刚参军没两天,日本人啥样还没看见哩!”

“打仗倒是算不上,就是碰了个面对面,开了那么几枪。”孟有田有些含糊地敷衍着。

“你娃别急,日本鬼子啷个龟儿子没啥可怕滴,矮得啷个象三寸钉。”

“你想要好枪不咯,那得从鬼子手里抢咧!”

几个八路一开口,孟有田有些犯晕,都是中国人,咋说话的差距这么大哩,各地的方言都有,太不标准了。

正想着,二虎子急三火四地跑了过来,看见孟有田狠狠一跺脚,说道:“看你不紧不慢的样子,还怪轻松哩!快跑俺走,村公所里还等着你商量正经事儿呢!”

“事情不都安排好了?”孟有田忙跟着二虎子向村公所走,不解地问道。

“哎,你去就得了。”二虎子也说不出有啥正经事儿,只是一个劲儿的催。

走到街上,才发现十里村真是热闹起来。八战军战士们扫街、除土、担水、背柴,正忙活着,街上的粪便、烂柴草,都收拾打扫干净,几个战士手提洋铁小桶在墙上写标语,贴告示。村中的场院里,一些兵在搭戏台,那伙热血青年在帮着挂幕布,一个个笑得畅快,说得欢实。

孟有田微微笑了笑,电影里这样的情景看过,现实中再看到不由得心生感慨。历史的选择有它的道理,平心而论,单只看精神面貌和军纪亲民,八路军确实要远远超过其他的部队。

老百姓是实在的,谁好谁差,总是通过亲身的感受去判断。而在敌后战场的艰苦环境中,军队没有极强的凝聚力,没有老百姓的支持,是很难生存下去的。希望和信仰,人的心中有了这两种东西在激励,就能焕发出超强的力量,极强的决心,才能与武士道精神灌输的日本鬼子拼杀血战吧!

阿秀烧好了一锅水,人已经端着走到了院门,再看孟有田已经不在了,探头探脑的好不为难。

“大姐,你别害怕,小心烫着。”外边的兵又多了几个,竟然还有两个女的,隔着院门笑着招呼道。

阿秀只好磨蹭着迈步走了出来,将锅放下,向后退了退,手绞在一起,偷眼瞧着,心里稀罕:还有女兵哩,不会是哪个老总的太太吧?

两个女兵都是新军装,剪着短头发,脚上穿着结带的鞋子,腰里扎着皮带,皮带上还挂着一个用布罩套着的洋瓷碗。跟她说话的那个女兵约有十八九岁的样子,雪白的脸,大大的眼,看上去有股天真憨气劲儿。另一个女兵中等个儿,红扑扑的脸上两只秀气的大眼睛,显得很干净、麻利、精神。

“谢谢你啊,大姐。”两个女兵掏出洋瓷缸子,舀着热水喝,又有几个兵笑着过来。

“大姐,你背的这枪可真漂亮。”雪白脸的女兵饶有兴趣的看着阿秀背的枪,问道:“这是啥枪,刺刀好象可以折起来呢!”

“这是日本鬼子的骑步枪,俺也只见过一回。”带着四川口音的老兵在旁介绍道:“那次是打死了个鬼子的通讯员,啷个是把好枪。”

“大姐,你打过鬼子?真了不起。”显得很干净的女兵那秀气的眼睛睁得更大了。

“俺没,没打过。”阿秀赶紧摇头,嗫嚅着说道:“是有田哥给俺的,他跟鬼子打过仗。”

哦,是这样啊,众人有些恍然,但心中也很惊讶,跟鬼子干过仗,还有缴获,那可真是不容易。一个年轻的小兵摸着自己的汉阳造,看着阿秀背后的枪直咽口水。

一个小脑袋从院门处探了出来,黑黑的眼珠转啊转,好奇地看着门外的人。

“嘿,你们看,这小妹妹长得多好看。”雪白脸的女兵看着小嫚,笑着说道。

小嫚见有人看她,嗖地缩回了头,跑开了。时间不大,有田娘带着一脸稀罕走了出来,小嫚藏在她身后,不时探头看看。

“呀,真是女兵哩!”有田娘上上下下打量着两个女兵,有些唏嘘地说道:“女孩子也能从军打日本,可真是难得。”

“婶子,现在是全民抗战,可不分男的,女的。”女兵笑道:“这就是这小妹妹,以后也可以参加儿童团的。”

有田娘点了点头,儿子说过这来的军头不祸害老百姓,还把根保家的房腾出来让大兵住,看着这两个嘴甜面笑的女兵,还有旁边那些和蔼的老总,她信了。

“快进屋来暖和暖和,这大冷的天咋能老在外面。”有田娘打开院门,热情地招呼着。

“不麻烦了,婶子。”雪白脸的女兵摆着手,“房子已经号好了,一会儿就分派,俺们住那边的有棵大槐树的院子,等房东来开了门就有地方呆了。”

“嗨,那是一回事。”有田娘笑道:“那是俺儿子的房子,阿秀,你拿钥匙送她们过去,把炕烧得暖暖和和的,别冻着这两个闺女。嫚儿,你也跟着帮帮忙。”

哎,阿秀答应着进屋取了钥匙,领着小嫚和两个女兵向根保家走去。

第一百六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